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嬉笑怒駡 “臺灣亂象”(2)

9/9/2017

0 Comments

 
董玥

立法院:搏命演出的 “政治” 秀場

有句話叫得最響: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應該加上一句:臺灣最不美的風景是立法院。當“拳頭”和“議員”兩個詞一起出現時,人們馬上就會想到臺灣的“立法院”。臺灣的“立法院”,好一個熱鬧的政治舞臺,混亂政治的“角鬥場”,不時上演著“全武行”之類的鬧劇。有人譏諷它是“吵吵鬧鬧”的菜市場、喪失理智的“瘋人院”、“暴龍”與“雷龍”們的“侏羅紀公園”,其實一點不過分。“立法院”本該是神聖嚴肅的商討“國是”之地,在一群“刀具演員”,或“兩男對打”、“男女對練”、“姐妹過招”以及“團體出動”的拳脚相加,杯葛議事,癱瘓議事中成了吵鬧、鬥毆的場所,這與社會上地痞流氓撒潑之所又有多大的區別?臺灣人自己也自嘲道:“美麗的寶島在國際媒體從不露臉。只一例外,就是立法院開會的時候。”

台“立法院”打架是有傳統的,也算著臺灣的一個奇葩之事,臺灣政壇的一大景觀和“亮點”。台“立法院”至今爲止,上演過多少次肢體衝突,可能無人統計,但始作俑者,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前“綠委”、“國會戰神”朱高正在“立院”的暴力問政,之後大家有樣學樣。各“立委”暴力問政的花樣不斷翻新,有過之而不及。丟鞋、扔水瓶、掌摑、襲胸、噴瓦斯、鎖“立院”大門、霸占主席臺,甚至還上演吃掉提案的奇觀。2013年1月19日,“立院”一天爆發三次衝突,從早晨打到半夜的醜聞,更被美國CNN等國際媒體大肆報道。今年以來,臺灣的“立法院”也沒有一次消停過。“台‘立法院’再生肢體衝突:潑水、推擠、灑麵粉齊上陣”、“台‘立法院’審查草案,藍綠‘立委’再互掐”、“台‘立法院’藍綠再度大打出手:灑水吹口哨撒假鈔”等“精彩”新聞頻頻搶眼報端、擠占電視新聞頭條。台“立法院”再次爲臺灣人民茶餘飯後“奉獻”上“味美大餐”。

台“立法院”的“立委”們,怎麽這樣“熱衷”于打架?回答這個問題前,還得搞清楚“立委”哪里來的,是幹什麽的?爲什麽這麽牛?

首先,立委是民選的,是老百姓用選票,候選人用鈔票換出來的,代表的是民意。其次,立委具有立法的權利,臺灣的大小事兒可都是靠他們立法通過幷且監督下完成的。換言之, 這些人的提案通過後,直接對老百姓有貢獻。第三,立委具有超權力,平時在地方上可以擔任“包青天”。立委辦公室是24小時全年無休爲選區老百姓服務的, 有甚麽不平之冤無處可伸,沒問題,找立委去,馬上辦,而且不收紅包,免費。因此有人說,在臺灣,甭說是“立委”叫人聞之色變,就算是他們身邊的助理,也都能叫人“立正站好”。可以想見,在臺灣,企業家大腕兒、部長市長、專家教授,都不如一張“立委”名片來得風光。

既然是“立委”們是民衆推選出的“精英”,我就有點犯迷糊了,中華民族是禮儀之幫,以和爲貴。臺灣又是中華文化保存最好的地方。孟子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真不知道這些猙獰的立委是怎樣被選出來的?這樣的人會有高水平來討論制定法律?會有爲臺灣人民立好法,謀利益的好思想?何况,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學生有守則,居民要遵守治安條例,不容打人駡人。堂堂臺灣“立法院”就不能制定一個懲治這些素質低下的“立委”的條例,提高素質,規範形象,讓他們做民衆的表率?

先前,我說過,臺灣的“立法委員”來自“民選”,在任的“立法委員”背負著巨大的選舉壓力。這個壓力叫“業績壓力”。一個“立法委員”如果讓選民覺得沒在做事,往後就很難選上。然而,在平時,大部分的人對于“立委”們平常那些瑣碎的工作是沒有興趣的。這樣一來,問題來了,“立委”們如何向自己的選民證明自己有在做事。爭取曝光,就是“製造新聞”,創造衝突,就變成一個最簡單、也很廉價,最好不過的方法和方式。所以“立委”的“表現”就變得尤爲重要。就跟演員一樣,立法委員也要努力的爭取曝光率。而阻擋議案的激烈行爲,本身就很具有曝光性跟煽動性,可以激起選民的感受。因此,在預備“打架”前,“立法委員”都會“特地”請媒體來拍,而且,這些畫面也能極大地提高收視率,這對于競爭激烈的臺灣電視媒體當然也是求之不得。別看在鏡頭前這些人又摔又打, 還去驗傷, 立法諸公私下可都是鐵哥們。他們打群架、大鬧議事台之後, 晚上照樣一起稱兄道弟到夜店喝酒、喝茶,聊天、唱歌。所謂鬥毆,那是要給選民看的,以便他們的影像可以深刻地給老百姓記住:我是認真服務的。讓選民感到,他們選出的“立委”幷非“橡皮圖章”式的議員。讓他們感動“國會中,最可耻的不是打架的議員,而是沉默的議員”;讓選民同情和認可他們“不表達,毋寧死”的奮勇努力,從而獲得“我們永遠支持你”的寬慰。于是,下一届選舉的時候,選民不會管哪個是藍的,哪個是綠的,只要是上過媒體的,特別是電視鏡頭的,保證當選。至于那些不會搶鏡頭的,無論白猫黑猫,一律不是好猫。

讓人失望的是,到現在爲止,我們還沒看過一個打架的“立委”是真正爲了選民的利益而“戰”。大部分都是爲了黨派的紛爭、言語的不和、私生活被揭露的惱羞成怒等等,而揮拳相向。這是臺灣選民未能清楚地看到的實際情况,也是讓人鄙視打架“立委”的地方。“立法院”不是起立法作用,反成“立委”鬧事、杯葛、吸引媒體的平臺,讓很多有利于民的政策,有利于民衆的政策無法落實,無法受惠于民,實在是名不副實。更是對自喻“自由”“民主”的臺灣的極大嘲諷,真讓人不勝噓稀!

一個社會沒有正氣,哪來公道!臺灣“立法院”該是正本清源的時候了! 
 
臺灣的“小確幸”:好“萌”,好“可愛”

受島內意識形態的影響,以及媒體的以訛傳訛,臺灣年輕的一代,對大陸缺乏正確、理性和較爲全面的認識。長此以往,這些臺灣的“小確幸”對大陸充滿了“偏見”、“誤讀”,滋生出驕橫的心理,對大陸是滿眼的“不信任”和鄙視,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的心態日益膨脹,以致不斷傳出“風景這邊獨好”這樣好“萌”,好“可愛”的“驚天”笑話來。

臺灣人經常挂在口中讓他們感到優越與自豪的東西就是“民主”,有臺灣“小確幸”嘲笑大陸根本沒有民主、沒有人權。沒有民主,體現在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人民對中央領導沒有直接選舉權。沒有人權,集中體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舉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限制了人民正常生育的權利。不同的國情適用不同的政治制度。江海中的輪船是小河裏的漁舟可以比擬的嗎?你臺灣有“民主”,怎麽江河日下,“亞洲四小龍”風光不再了?一部分臺灣“小確幸”津津樂道大陸人用不了Google、用不了臉書、用不了line和instagram,臺灣人可以在網上交往世界各地的朋友。”殊不知,大陸的網絡發達得异常迅猛,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尤其是這兩年大陸的互聯網科技及相關企業推動了生活方式的“革命”,給百姓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在今天,只要在大陸拿一台手機,就能走遍天下。現在連菜場買菜、乘出租車,甚至在街頭小吃攤上消費都用電子支付。“互聯網+”讓一個手機就能决定一切已經成爲大陸城鄉處處可見的一個常態。一位在大陸做交換生的臺灣同學在PTT上這樣感慨道:“不說臺灣基建落後,那都是過去時了。從心態和經濟生態看也比大陸落後幾個身位了。”

龍應台說過:“面對對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臺灣“小確幸”們也不例外。他們時常會問一些像“大陸普通人家買得起轎車嗎”、“大陸的住宅樓有電梯嗎”、“臺北繁華還是上海繁華”、“大陸人向政府提意見,會坐牢嗎”、“大陸人被强制信仰共産主義嗎”等一系列雷人的問題,讓你哭笑不得,不知在心裏該駡他們是無知,還是無耻。還有些臺灣的“小確幸”們總是固步自封,堅持自己的“優越感”,總是固執地堅守:大陸人長得白那是營養不良,大陸人長得黑那是土鱉;臺灣人長得白那是高貴,臺灣人長得黑那是膚色健康;有人說大陸城市建設好,臺灣人一定回復他們素質低。

“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這是2015年不經意走紅網絡的大陸一位老師的辭職信。是的,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大陸的迅猛發展可能早已超出臺灣“小確幸”們的想像,真誠向他們發出邀請:“中國真很大,請你來看看。”

如此,你就不會成爲好“萌”的“井底之蛙”!

如此,你就不會是好“可愛”的“寸光”的小白鼠了!


​
​編者按:文章是一位大陸到臺灣的交換學生對臺灣的觀感,全部內容將分三次刊出。作者簡介:董玥,20歲,大三學生。 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少年作家協會副會長。 "全國十佳小記者"、"全國好少年"、"語文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葉聖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在《北京文學》《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文學少年》《中國校園文學》《讀者》等文學期刊發表小說、散文1000餘篇。 出版作品集有《我當小記者》《青春的風鈴》《十六歲的天空》《大陸女孩在臺灣》。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