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簡評習李及中國經濟 50人論壇的講話

10/13/2018

0 Comments

 
陳立家
 
最近中美貿易戰有越演越烈之勢。 中美雙方通過談判來解決雙方貿易的爭端,目前希望很小。 中國方面想等待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再定奪如何進行談判。 而美國方面與中國的爭端,其目的不僅限於貿易,企圖影響的是中美全面的關係倒退。 令大家關心的問題是中國會不會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全面惡化,而導致其本身經濟的全面萎縮和內政的不穩定。 美國會不會因為中美貿易衝突的全面失控,導致川普在11月的期中選舉中使共和黨在國會兩院中失去多數党的優勢,甚至導致2020年川普的無法連任。

今年9月25號到27號習近平主席在東北三省進行了三天的訪問,併發表了重要講話, 他在遼寧考察了大型國企遼陽石化總廠以及忠旺民營企業時發表了有關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中央政府如何對待的立場。 簡單地說那就是中央的國策,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是同樣的重視的。 這對於最近國內那些主張國進民退論是一個有效回應。   

在此之前,李克強總理9月19號在天津舉行達沃斯經濟論壇對國際參會者做了主題發言,我想在此做個扼要的介紹:
李克強說,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以及中國最近所面對的緊張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政府的根本立場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全球化,維護自由貿易,促進創新驅動。 他特別指出,中國貨物出口40%高科技產品出口三分之二是在華外資企業的貢獻。 因此中國對外資企業的保護和尊重是要越做越好,而不是針對他們提出刁難和限制措施。 他強調,要營造一個好的經濟環境,要健全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制度安排,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 換句話說,無論你是國營的民營的還是外資企業,政府對你的監管都是一樣的。
 
李克強認為,過去政府對企業投資經營和監管,存在許多問題,導致政府對專案的審批費時,企業運作的效率低成本高。 他主張大量削減各類行政手續事項。 改革上市制度,率先大幅減稅降費,特別是分步驟全面推開的營改增(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有效降低由制度造成的附加交易成本和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營商環境和企業提質增效。 這些措施使我想起和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之後,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基本上是類似的。

在保護智慧財產權方面,李克強強調,要依法嚴懲,並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不法行為。 同時通過降低市場准入的門檻,開放服務行業,諸如法律,金融,保險等允許外資的參與。 部分外資企業在中國可以獨資經營,如此,他們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會更為放心。

20年前由劉鶴等人發起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于2018年9月16日在北京釣魚臺舉行主題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使命討論會。 吳敬璉首先談改革開放40年的教訓,一定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他認為,那些私營經濟退出是不和諧不合時的呼聲。 他認為,中國經濟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 目前,中國面對的一些經濟問題需要論壇中的同仁們逐項的仔細討論。 樓繼偉認為,金融混合模式絕對不行會引發高風險,白重恩說,完善營商環境應該從特惠過渡到普惠。 林毅夫認為,中國將在2025年變成發達國家,中國要承擔更大的事件責任。 楊偉民建議改革措施應該減少政府機構取消所有制的分類,減少政府干預多一些市場說了算,重建地方稅制來解決房價問題。 他呼籲各級政府不僅要簡政放權,進一步要簡政減權減費減稅。

馬建堂批評吳小平主張國進民退的文章,認為其觀點比較糊塗錯亂。 馬指出民營企業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創造了60%多的GDP,提供了70%左右的出口,以及80%左右的就業崗位。 這充分證明了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政府應該對民營企業和國企同樣的重視,提供同等的支援。 張曙光認為,中國這40年的改革開放所堅持的國際戰略。 是對發達國家開放,向他們學習,以此來推動國內體制和政策的改革,其結果導致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他認為這個經驗和道路,不應該因為目前的國際局有有所變動而改變。 他說,我們不應當只顧眼前的進退得失,應當作出必要的讓步,以便儘早達成妥協,結束爭端。

有人擔心中國會不會在國際局勢逆轉之下,改變中國40年來堅持改革開放的方針和方向? 看來,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換句話說中國不會因此而倒回改革開放之前的老路,而應堅持深化改革,更進一步的開放。 我記得2016年劉鶴副總理就曾經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這樣強調過。 看來,中國這個既定的改革開放的方向,不會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動而改變。

面對目前這種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 中國就好像颱風海嘯即將降臨的海邊的一艘船,今天的中國不是一隻小艇,而是一艘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應對颱風海嘯的方式,跟一般小型船隻是不一樣的,它不能在避風港裡躲避,當颱風海嘯來臨時,它必須要離開港口。 只有這樣,它才能避免跟其他船隻的碰撞,而造成自身的傷害。 九月份我讀到的有關中國的三項以上的新聞報導時,我覺得中國對如何對付兇險的國際局勢,中國有一定的認識和對策,因此我深信中國會安全的度過這個挑戰。 在國際關係上,只要發達國家不與中國為敵,中國就會跟他們保持一如既往的友好互惠關係。 對於那些發展中的國家,中國由於自己經濟的強大也會在適當的時機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過渡到發達國家的行列。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