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日本安保法通过之后的保钓运动前景

1/23/2016

0 Comments

 
李景科
(一)日本安保法的通过意味着什么?

    2015年9月19日凌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以执政党等的多数赞成表决通过了系列安保法案。这意味着安保法案正式升级为法律,日本政府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也可以这么看,这是日本政府的选择。也是日本极右势力和固守军国国主义衣钵不放势力的一时的胜利,也是美日军事同盟的一个质的提升。是安倍政权致力于加强日美同盟关系,调整日本安全保障政策以更好配合美国的成功。同时,更意味着日本实行半个世纪之久以上的和平宪法成为一张废纸。也意味着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更遥遥无期。到了12月,中国南海和东海钓鱼岛附近,其形势已经向军事对抗的方向发展。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日本的军备和军事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核技术和武器级核原料的储备,可以使日本在六个月之内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俄的核武大国。日本安保法为什么是在2015年通过的?不言而喻,这是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处于和平努力和空间等已经用尽的时刻,战争随时可以发生。

    看看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近几十年来,精忠报国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仰信念已经大幅度流失,拜金主义横行,所有的涉及社会大众视听和潜移默化影响人们思想观的战争题材,绝大多数成了娱乐和神话,很多人只会坐在电脑前或手机微信上摆弄手指头“打美国灭日本”。贪赃枉法的“苍蝇老虎”已经成为社会公害。我们的军事力量虽然看起来强大了,但是与人口十三亿的比例来看,我们还差得远。

我作为五十多岁的大陆人,近三十年中,没有经历过一次国家军事总动员机构,进行的全军全民军事演习和战时军事动员的演练。这是具有致命危险的。所以,尽管媒体上天天有周边地区斗争的信息和动态,在绝大多数中国国民看来,似乎距离自己的生活十万八千里,所以,笔者认为,未来的外敌侵略的战争在最近的将来就会突然来临,甚至是多国联合的侵犯,会在我们的抗日神剧一类的精神胜利中迎来战争。正如美国国防部一位高级将领所说的,在南海,“军事冲突一旦发起,就不会停止下来”。这是一场一个价值观摧毁另一个价值观的战争,是强势势力夺取我们的资源的战争。
 
(二) 2016年的保钓趋势

自2015年以来,保钓事业似乎进入了一个转折期,民间保钓进入了低潮和历史文献发掘的新时期,然而,涉及钓鱼岛在内的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的两大中国固有的海疆,却发生了本质变化,由打嘴仗进入到以美国日本联合一些周边国家,进入军事参与的阶段,这就踩住了中国的红线。自2015年10月以来,美国军事直接试探日甚一日,而我国还停留在严正交涉。日本政府则在2015年12月24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2016年度预算案。为了强化离岛防御,牵制中国的军事活动,2016年度增至5万541亿日元,较2015年度增加1.5%。这是日本政府连续4年持续增加防卫军费。
 
日本连年增加预算的同时,又加速在石垣岛派驻地对空、岸对舰导弹部队,在宫古岛等西南离岛加强侦测部队等,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在中国海空军进出西太平洋的必经之道,也即“战略咽喉”设卡据点,以建立无缝隙、全天候监控中国海空军动向的军事“哨所”;其次是随时可以开战,并形成有效的海空一体的联合火力打击网和封锁网;三是通过在石垣岛、与那国岛、宫古岛以及奄美大岛等离岛增加驻军力量,事实上把对钓鱼岛的军事控制能力向前方大大推进一步。
 
日本新增加的军费,购置包括F35新型隐形战机、AAV-7型水陆两用坦克、新购全球鹰先端侦察机等,均是其强化西南岛屿的岛链型军事部署的重要一环,也是收紧针对中国海空军冲出第一岛链、走向第二岛链“包围圈”的关键部署。
 
因此,笔者斗胆对2016年的钓鱼岛周边形势预测如下:

一,无论东海或南海地区,在2016年3-6月之间,任何一个区域发生武装磨擦,只要武力开火,无论多大规模,都会迅速扩大延烧到两个区域,而且美日菲律宾等至少多国会参入。而且战争会延续到互相疲劳为止。

二,钓鱼岛问题会复杂化,若国家间的武装冲突发生,中国人中还是有一些真正爱国的,会舍弃生命,在自发的前提下,组织人力或自造武器强力与日本美国海军周旋对抗,强行登岛。相信登岛一定成功,但一定会多有牺牲,也会激起更多中国人的激愤和声援,只要坚守住,钓鱼岛会回归中国。

三,若战争被拖延,则民间保钓运动会继续低沉和探索新的路径。
 
    2016年,似乎是迷信人士的吉祥数字,但在现实,则是大凶,因为中国与美日为主的国家的利益之争已经在2010年就进入了必须进行战争才能解决的阶段了。

这个世界一系列的重大冲突的演进和发生,不是“正义必胜”和“人道必胜”所使然,所谓的“正义”“人道”都永远是强者说了算,而强大的实力和利益才是永恒的“硬道理”,保钓事业必须在拥有国家和民族实力的前题下才有出路,几十年的世界华人保钓运动的历史。虽然尚未成功,但奋起不懈,保钓运动已经深入中国亿万人人心中去,正在激发人们的觉醒,日美同盟尽管会迟滞钓鱼岛的回归,但“中华复兴”的一天,就是钓鱼岛回归之日。
 
作者:李景科, 民革党员,历史研究者,55岁,著作《丹东历史探微》(2013年,哈尔滨地图出版社),《钓鱼岛的动物和植物》(2014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