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應合作建立全球抗疫機制

8/1/2020

0 Comments

 
吳章銓
​ 
     新冠病毒橫掃全世界。敵人雖不見面,但是造成各國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巨大動盪,以及疫情後紛亂的調整,不下於一場人類自相殘殺的戰爭。據專家們說,新冠病毒不可能完全消滅,而且還會不停地變異,人類勢必與病毒長期對抗。各國不可能獨善其身而圖自保;各自為戰將是必敗之局。必須團結為全球的抗疫抗戰。

     過去半年多,不少國家或省、州獲得相當的抗疫成功,但是有的又爆發外來或本地的病例。這證明:只有全球全面徹底防疫,才有真正的安全。任何地方沒有做到完全勝利,長期維持0例,則所有地方都不能放心地摘下口罩,放鬆保持社交距離,也不能正常開放公共場所。防毒抗戰沒有前線後方,沒有國界,也沒有人界。人類的防疫必須是全球總體戰。

     一.中美之間本有走向冷戰的危機,不幸,新冠增加了一個大戰場,但也可能是提供了一個契機,從此開始,攜手促成國際大合作。全球抗戰需要全世界都進行充分的病毒檢測,全面的免疫注射,不能有缺口。還需要在全球進行接觸追踪contact tracing,以便一旦發現疫情,能夠迅速找到病毒傳播的社區和範圍,精準防疫和治疫,不必大範圍封城封市而過度傷害經濟和生活。追踪主要利用手機等電子工具,追查每一個人的行踪和與他接觸者的足跡。全球抗疫需要將各國的追踪系統聯繫起來,相互依存。然而,追踪將使得個人數據完全被信息技術IT公司掌握;各國政府能夠通過公司,掌握本國和外國國民的個人資料。因此,有必要建立管理和監督的國際機制,法規完整而明確,所有數據只能用於防疫,而不允許公司和政府為本身的利益而利用:保護個人隱私,也保護國家安全。因此需要中美放棄冷戰,參加全球的技術合作和政治合作。

     二.在技術方面,應加強世界衛生組織的職能、人力、物力、經費,支持全球防疫。世衛組織在消滅天花、小兒麻痺症、麻疹、以及正在努力消滅瘧疾、霍亂、肺結核等傳染病方面,都是國際集體努力,貢獻巨大。尤其若干富國,不但負擔高額的規定攤款,還慷慨提供自願捐款。更有眾多民間組織以大無畏的精神,自願前往多災多難的國家,配合世衛組織,親身參與消滅傳染病的工作。新冠病毒不僅在貧窮國家中傳染,反而是在歐美國家和發展較快的國家(如金磚國家)中,傳染得更厲害。科學家已經警告:第一,新冠病毒隨時可能反攻;第二,SARS(冠狀病毒)的防疫疫苗和治疫藥品對新冠病毒無效;今後對Covid-19的疫苗和藥品,也不一定對未來的covid-XX病毒有效。而與人類接近的各種動物中還有近百萬的不明病毒,什麼時候會傳染給人,是天大的未知數。因此,全世界必須無縫合作,長期抗戰,不能有任何疏忽。

      防治新冠病毒的規模,比防治任何其他疫病為大。必須建立世界性的防治制度:人人都免費獲得疫苗和中招後的治療。世界各國的醫護界應該建立全球機制,從研究、實驗、醫護人員、網上與遠程醫護、藥品與設備的製造、儲備,調動等等,全部納入一個運作機制,猶如全球“聯軍”。聯軍在世衛組織下,有“指揮部”和“參謀部”,各國共同參加,輪流分擔各項重要職務。各國和各區域環境條件不同,社會、經濟、衛生條件不同,防疫特色不同,應分設相應的國家機制,有如 “軍區”;各區域或關係密切的國家,可以設立區域性的機制,有如“戰區”,如歐盟戰區。一旦有疫情突發,全世界和各地都有準備,集中必要的力量,就地撲滅病毒敵人;不讓敵人擴大戰果。今天各國都是自行防疫,既昂貴又低效。

     人類的科技如此進步,無論在預防、治療、發明新藥各方面,擁有戰勝病毒的優勢。關鍵在於是否明智地合作。這是政治問題。

     三.政治合作,有聯合國這個渠道。聯合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巨大的貢獻。聯合國沒有本身的利益,沒有私心,能夠發揮個別國家無法發揮的作用。所有會員國按照一定的規則辦事,公開透明,通常比個別會員國政府的效率高。在維持和平、經濟發展、提升人道主義、防疫治疫,已經有很大的貢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獲得普遍的信任和支持。70多年來,會員國並沒有失去各自的主權,卻以較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為了新冠防疫成功,各國應該大力支持聯合國發揮其全球協調的關鍵作用。

     美國在聯合國中曾經是最有領導作用的國家,即使在蘇聯全力挑戰的時期,始終堅持出錢出力,支持聯合國各機構進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道主義工作,結果,從第三世界到鐵幕後面,美國贏得良好的形象和向心力。這不是武力打出來的。蘇聯專心在軍事上與美國競爭,並不贏得國內外的民心,結果失敗。但是美國近年來卻追求獨大、獨尊,獨自決定的“獨”路線,不重視聯合國的多邊外交功能,甚至退出好幾個聯合國系統的機構,實在是非常不智。中國不習慣議會運作,在聯合國系統內憑藉五強之一的地位而獲得一些職位和權力,卻運用不當,反而遭致負面後果。今後宜用心培養國際人才,學習利人才利己、助人才助己的議會運作方式,在聯合國系統內做出貢獻。新冠抗戰,是聯合國會員國開展全球大合作的契機。

        在抗疫戰中,富國應勇於負擔。中國雖然不是富國,但是黨政政府能夠集中掌握國家的資源,世界也期待中國多出錢,多出力。

     一般預料,中國和印度人口多而擁擠,衛生條件較差,醫護能力不足,在高速發展中,與動物爭地爭環境的摩擦最多,可能是未來兩個最大的發病國。因此,中國最有必要率先積極促進全球合作,但不宜自吹自擂爭與美國並列為指揮大國,以致與所有大、中、小國家都發生摩擦和衝突。在國際組織和抗疫中,宜多謙虛做事,多付出,少爭利。有容乃大,兼聽為智。是不是抗疫有功,是不是國際領袖,自有公論。

      四. 在各國國內,防治新冠,猶如一場戰爭,需要動員全國資源、經濟、社會力量,統一調配。全民不計個人得失,不計代價,不計犧牲,以爭取勝利。這次疫情中至少有84國通過緊急時期法,授權政府干預社會經濟的運作和國民的生活。最能集中全國力量,獲得全國服從的政府,最有勝算。因此,政府的行政權力必然加強,同時必然削弱其他方面的權力和權利。在新冠疫情長期威脅下,國家長期處於某種戰時狀態,政府權力可能不斷膨脹。高度集權的政府是否舉措得當,其得失的影響巨大。因此有必要加以預防,增加對政府權力的制衡力度,有助於新冠抗戰。

     美國有三權分立的制度,還有聯邦制度,各州保留相當大的自治權,與聯邦權形成又一種制衡。因此在新冠疫情中,出現許許多多的各自為政現象。特朗普聲稱自己是戰時總統,但是並沒有發揮戰時總統的統籌作用。結果美國的疫情最複雜,病例最多,死亡人數最多,疫情起伏也最多。按照憲法,簽訂國際條約,參加國際組織,需要國會通過,但是特朗普在疫情緊張時,個人宣布退出世衛組織,參眾兩院卻毫無聲音。可見其制衡機制仍有不足。

     中國的各種權力都集中在黨,沒有制衡。在防治新冠中,令行禁止,全國一刀切地執行,非常有效。但是國民不必要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中國兩千年的帝國制度中,皇權無限,但仍有兩種制衡:一是傳統儒家文化:政府運作基本遵守儒家的治國理念;二是各朝都設有御史官,可以直接向皇帝諍言抗爭,皇帝不得治罪。御史官在各朝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這是中國政治文化中的優點。孫中山先生為民國設想五權憲法制度,就有“監察院”為五院之一。制衡的意義並不是反對行政大權,而是避免行政權力逾限過當,期望維持行政管理的穩定。古代皇帝設立御史制度的目的也是為維護皇權。因此,大陸不妨設立一個獨立的監察院,對上自國家主席下至各級政府工作的失職與違法行為,進行監察。

     在西方國家,監察權通常是由立法機構行使。但是,立法機關時常陷於黨爭而失職。這次爆發新冠疫情,各國議會都沒有提醒行政機關病毒之來臨,也沒有為預防或治療立法。這些失職無人追究。因此,一種能獨立行使監察權的制度,也應是有益的。

     五.在各國新冠疫情中, 從德國總理到美國亞特蘭大市長,婦女領袖處理防疫治疫的成績明顯突出。婦女特別重視家庭、子女、教育、健康與疾病照顧等等,在任何文化中都相同。試想:“假如”2016年是希拉里當選,美國新冠病情的防、治可能會有怎樣的不同?民主黨下一屆總統候選人大勢已定,副總統的人選則決定將是一位女性。如果民主黨勝選,由於拜登年齡較高,這位女副總統的權力一定比過去任何副總統的權力都大,所以國內外對她的“期待” 特別高。不僅影響美國的政治,也必然影響各國的政治,和提高婦女地位。在中國,工作婦女佔勞動力的比例很高,但是整體是居於低位;在政界沒有一個高級職位。人大代表的婦女代表名下註着“女” 字,和少數民族代表名下的“某族”一樣,都是表示其不平等的地位。多選出婦女政治人物,可能是防疫治疫的良方之一。

     人類是萬物之靈,相信今後必能明智地合作,研發疫苗藥品,創制必要的全球合作制度,以及在各國內進行必要的改革。衷心期望出現胸懷坦蕩的世界級政治家,促成人類的合作與勝利,共享健康幸福的生活。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