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拜登,羅斯福第二?

4/3/2021

1 Comment

 
艾花奇
​
新冠比大蕭條更嚴峻

            去年競選時,拜登曾多次提到羅斯福總統,一次在接受CNN訪問時,他曾説,“坦白說,新冠傳染病可能是近代史中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超過了羅斯福所面對的…”

            上世紀,羅斯福面對的是經濟大蕭條,1932年,他在接受民主黨提名時提出了新政(New Deal),然後在1933年到1939 年的七年中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包括由政府雇用大批失業人口從事各種基礎建設工作,植樹造林,成立田納西水利工程管理局,建造其他大壩,制定最低工資,工人有權集體跟雇主談判,發救濟金給農民,以及房貸援助等。當然,他最重要的,一直實施到今天的措施,就是社保。

            比較言之,新冠傳染病的負面影響好像并沒有那麽嚴重,所以拜登似乎有點誇大其詞。儘管如此,拜登對疫情的重視與其前任川普的不作爲形成了强烈對比。他上任第一天就拿出了長達200頁的抗疫計劃,并且在極短時間内擴大疫苗生產,動用軍隊協助運輸和接種的工作,使美國接種疫苗的人數平均超過歐洲各國一倍,超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更多。

            在就任之後的兩個月内,他還通過了1.9萬億的Covid-19紓困救濟。這個近2萬億的大手筆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因爲,他把1400 元的現金直接交到了低中收入者手中。這跟奧巴馬在2009年應對次貸風暴的做法完全不同。奧巴馬是把超過7,000億元交給了銀行,以及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兩大汽車公司活了下來,可是各大銀行拿了納稅人的錢卻不肯借給身陷困境的小民。後果是,超過750萬家庭的房產被銀行强行拍賣,無數人失去終身積蓄,而銀行家們卻大發年終獎金。美國左派認爲,奧巴馬和他的美聯儲主席伯納科徹頭徹尾是華爾街大鰐的代辦。

福利國思想再現

            且讓我們稍作回顧。1963年,甘乃迪被刺後,詹森繼任,雖然僅僅擔任了一任總統,他通過了平權法案和“偉大社會”的許多福利措施,可以說是繼承了羅斯福的執政理念。如果我們說他是羅斯福第二,也無可厚非。可惜的是,由於他發動了極端不受歡迎的越戰,僅僅幹了不到一任就不再參選,民主黨隨之輸掉了大選,所以他反而成爲民主黨福利政策的終結者。

             1968年,共和黨的尼克松接任,停止了越戰,但沒有阻擋美國傾向福利國(welfare state)的大方向,可是他被石油危機搞得焦頭爛額不説,還弄出個水門事件。接下來,卡特在位四年,繼續受到石油危機和經濟滯脹的影響,最後還出了個伊朗扣留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一任之後就下臺鞠躬,從而迎來了雷根時代。

            雷根徹底扭轉了美國的政治文化。在1980年的就職大典的演講中,他留下了一句名言,“政府不是問題的解決辦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上任後他的第一項行動就是打擊工會,開除全國各個機場參與罷工的領航員。他接下來減稅,刪除許多民主黨時期基於人權,環保等制定的各種法規。這樣,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定下了共和黨的執政理念,即減少政府干預,給予企業更大的自由。是在這種小政府,甚至仇視政府的主流思想的壓制下,克林頓與奧巴馬不敢也不能有大作爲。

            克林頓的政績是把聯邦政府赤字高企的情況扭轉了過來,離任時政府有了盈餘。這個情況很快就被小布什非法侵入伊拉克的行動破壞了。奧巴馬的政績是擴大健保措施,亦即ACA,給予低收入人口和有長期病痛的人獲得健保的機會和政府補貼,這些應當算是民主黨在這段時期的主要成就。

            但是,奧巴馬這位黑人總統使很多白人心裏很不受用,感受到威脅,這就爲反對有色人種移民的川普創造了機會。他高舉白人至上和美國第一的民粹主義大旗,四年來,顛覆了美國的自由主義信仰,逼迫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爲他個人服務,打破了三權分立的立國常規,胡亂增加關稅,擾亂世界貿易規範,破壞了美國聯盟體制。他是真正的修正主義者。如果沒有出現新冠的黑天鵝,他幾乎篤定連任,那麽他的破壞力度將無可估量。幸好,他的政治前途被新冠摧毀了。如果我們戴上宏觀歷史的眼鏡,這表示:雷根的新自由主義時代就此宣告結束。他留下的爛攤子急需擴大政府職能來處理。

            拜登的1.9萬億的紓困法案,以及它獲得70%的民意支持,告訴我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美國社會又開始向左轉了。

重建,還原,比原來更好

           拜登競選時的口號是重建,還原,比原來更好(Build Back Better)。爲此,他要增加富人(年收入40萬以上)的所得稅,增加企業稅,以及推動基礎建設,擡高最低工資,擴大健保等。他想要隔代繼承的,或者説重建和還原的,就是羅斯福在上世紀三零年代推動的社會福利制度。如果成功的話,那麽他將被認爲是羅斯福第二。

           問題是,美國當前有28萬億的國債,而疫情還沒有結束。如果他成功地推出了基建計劃,和其他措施(估計費用3萬億),并能夠落實,那麽國債必然跳到30萬億以上。加上州政府,企業與個人的債務,這無疑會帶來通脹,甚至可能是惡性通脹。考慮到美國目前的製造業占GDP的比例不到20% ,有經濟學家認爲,這將帶來滯脹(高通脹,低成長)。在一個内部分裂,外部環境複雜,不再是唯一超强的大背景下,拜登能否成爲羅斯福第二? 對之我們必須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1 Comment
James T Yeh
4/16/2021 02:21:29 pm

拜登自己是否會要想連任,或是民主黨是否能連任,更是個大問號。如果是一任總統,其理念政策就無法持續。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任上把許多作為在兩院微薄優勢的狀況下,變成法案。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