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印洞朗地区冲突背景

9/2/2017

0 Comments

 
王文軍

这次中印冲突,新闻媒体报道得很热闹,两国外交部打嘴炮连连,各方媒体也接连报道,印度方面更是各种消息百出,撤军、备战、还换上不丹傀儡政权出场,说法不一而足,中方也义正辞严,好话说尽,警告频繁,同时也不断输送军队,适应高原环境,整军备战。一旦时机成熟,一场地区性冲突必然展开,至于说战争的底线在哪里,还要看冲突的烈度,及双方内政的需要。
 
本文重点说下冲突的一些背景情况。
 
双方的对峙从6月16日已经开始。中方使用推土机拆掉了印度之前设立的碉堡。中国在中方固有领土原为不丹控制的洞朗地区修路,修路目标是2014年建立的蔗草场哨所,一旦修通,将能够实际控制该地区,改变以前不丹控制的局面。而洞朗地区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只有几十公里,如果洞朗被中国控制,印度在东北邦的驻军将面临战略上的合围局面。这是印度无法容忍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应对很大程度上是剧本内的预案。
 
不说其他地区,洞朗地区和印度的大规模冲突也不是第一次(比如1994年中印在洞朗地区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冲突),印度的反应基本是可以预料的。为什么这次工程惹得印度那么大的反应,大家只要一看地图就知道,中国这次修的公里工程,就是战略挺进,也是对印度的前几次小动作的回应,可以是说这次的动作就是肢解东印度尖刀,一旦中国动手,就有截断印度和东印度的联系肢解印度的可能。这也是印度越界的根本原因。
 
洞朗地区虽然一直是中方固有领土,中国实控是在2007年以后的事,之前一直是不丹实控。这是客观事实。洞朗地区,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是法理上属于中国无争议,但不是建政以来就控制。
 
根据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第一款规定,西藏与锡金以流入锡金梯斯塔河及其支流的水流和流入西藏莫竹河及向北流入其它西藏境内河流的水流间的分水岭为边界。这段边界线起自与不丹交界的吉姆马珍山,并沿上述分水岭行至与尼泊尔边界。根据这一条约规定,洞朗地区属于中国领土,印军越界地区的分水岭非常清楚。印方违背了历史界约,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所以印军入侵是基本事实。
 
根据1890年的条约,洞朗应该归属中国。但因为交通困难等原因,一直是无人区,中国并没有实际控制。后来不丹在洞朗设置了季节性哨所,完成实控。而中国随着经济、军事力量的不断发展,一步步收回原来被周边国家蚕食的地区。在2007年的时候,摧毁了不丹的两个季节性哨所,自已设置了哨所,今年更是要将公路修到哨所,以彻底掌握该地区。
 
1965年为了支持巴基斯坦,中方连续发了几个照会限定日期前让印方从中锡段撤除工事并撤离军队,就包含本次冲突的山口上的工事。
 
蔗草场哨所是2014年建成的,基础是2007年的时候摧毁了不丹的两个哨所,经过是这样的:不丹方建立后,中方进入,摧毁,大约2012-2014年在原位置又建立了新的哨位。
 
这次冲突是通往蔗草场哨所的最后一段要修通,结合之前的报道,是印度有两个新的哨所在距离公路很近的位置,所以解放军摧毁了这两个哨所,以实现最终修通道路的目的,印度所以才着急阻止中国修路。
 
洞朗地区,中方修路至少有10年以上,不过以前也就修到了目前争议地点,约占至蔗草场哨所路段的2/3,前几年已经对以前的砂石路面做了水泥硬化。那个哨位其实是印方挂不丹名头季节性哨所,简单来说就是越线的地堡。地图上看山脊上明显越过山脊,跑到中方地面有工事,估计就是印方说的被摧毁的地堡。不过不管何种说法,无论这个哨所到底是谁建的。中国目前修路,应该就是往那个哨位延伸的感觉。
 
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本身就不清晰,分水岭画界,到处都是山,具体那个岭?就是相当于在一个精度很差、而比例尺又很小的地图上,用粗线笔画了一个边界,虽然大致走向没有争议,但是如果改成高精度大比例尺的地图,边界就乱七八糟,很多地区不明了。可操作性很大的,谁拳头硬谁有理。
 
此次边界冲动发生地是在中国不丹边界,为何印度跳出来了?这就不得不说说不丹。不丹现在是印度的傀儡国,其实就跟印度控制一样。五十年代末西藏平叛,达赖逃入不丹,追随达赖的6400名藏人,很多成了不丹后来的上层政治人物,不丹接受这些流亡藏人,主要压力就是来自印度当局。
这给中国与不丹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1959年,中不边境贸易关闭,历史悠久的商贸往来中断。
 
1974年藏人卷入了谋杀不丹国王的王室内斗阴谋之中,这使得不丹人对藏人的态度大为改变,从容忍变成厌恶。1979年开始,不丹决定将未加入不丹国藉的藏人遣送回西藏,但被印度阻止,转送印度。不丹跟西藏有血缘和宗教双重纽带关系,容留藏人,不等于参于中国分裂行动,情况非常复杂。
 
不丹夹加中国和印度之间,加上对印度的依赖程度,不丹对中国一直抱着“不是朋友,也不能是敌人”的态度。中国跟不丹领土争议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最大阻力就是印度,中国到2006年为止,跟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正式协定。只有印度和不丹没有签定。
 
不丹在七十年代之前,没有权力跟中国单独谈判边界问题,因为印度将中不边境问题纳入了中印边境问题之中。印度认为,如果中印边境没有协议,那么中不边界也不能有协议。就是说,中不边界不能在中印边界解决之前解决。
 
中不边界长550公里,存在着一条习惯线,基本上比较稳定,历史上也无怨无仇。但是中不边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地形复杂),留下了一些争议,分歧比较大的一共有六块:
 
1、鲁林。中国下亚仁青岗乡东南面,196平方公里。是中国地界,不丹人可来放牧,但要向中方交草税。草税就是证据,中国外交部前两天就以草税凭证来说话,铁证如山。
2、洞朗。中国亚东县东南,面积100平方公里,夏季牧场,不丹人来放牧也得交草税。
3、查马浦。
4、基伍。
5、白玉。
6、墨拉萨丁。这块印度比较郁闷,1949年,印度说这块是它的,然后慷慨的转送给了不丹。
 
以上总面积加起来有1200平方公里左右。这些都是中国的,主要依据“历史设制,防务,赋税,劳役”都有证据。但这些地方大都人烟稀少,环境恶劣,历史上管理一直很松散。
 
像洞朗地区,现在的战略位置,对印度的威胁性,一下子就骤升了,印度这次跳出来是借着不丹的名义,问题的实质就在印度身上。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