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接下來,地獄的大門就敞開了!  “美國沒有侵犯伊拉克,伊斯蘭國就不會存在…簡言之, 沒有伊拉克的戰爭就沒有伊斯蘭國。”

4/30/2016

0 Comments

 
水秉和
過去十五年,世界上發生的最大事件是什麼?如果你問一般美國老百姓,他們可能會說911 。其實呢,911只是一個序曲中的副旋律,主旋律呢?應當是卡特總統主政時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列辛斯基,指使CIA向本·拉登率領的基地組織提供軍事訓練和經濟援助,推翻了前蘇聯在阿富汗一手培植的馬克思主義政權,因此帶來了本·拉登推動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勝利和興起(這純粹是一種權宜加功利的聯盟,因為伊朗,沙特阿拉伯與中國等國也參與其中。美國給中國錢,由中國提供了一大批AK-47俄式步槍給基地組織。美國是以政教分離的建國的,卻支持本·拉登,違反l建國根本精神,以至於後來本·拉登解決了前蘇聯的阿富汗傀儡政權之後隨即向美國發動攻擊)。

主副旋律相加,導致了911,而911 導致了2003年3月小布什發動對伊拉克的侵略,說他潛藏恐怖份子,儘管伊拉克與基地組織和911事件毫無關係,而薩達姆痛恨和鎮壓他國內的狂熱伊斯蘭主義者。小布什受到副總統錢尼等新保守主義者的擺弄,以薩達姆囤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發展核武器的虛偽藉口,發動了改變了世界歷史的侵伊戰爭。阿富汗人不是阿拉伯人,其生死興衰的影響有限,而伊拉克人是阿拉伯人,是整個中東的核心部分。所以,美國侵略伊拉克才是過去十五年間世界上發生的最大事件。這就是NBC的首席外交事務記者Richard Engel 最近出版的書的標題:《接下來,地獄的大門就敞開了》(And Then All Hell Broke Loose)。

他說,“美國進入伊拉克,擴大它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在不同戰區輪換了兩百萬部隊,造成7000名美國士兵的死亡,五萬兩千人受傷,一百萬退役軍人申請各種各樣的傷殘福利,導致二十萬—據不同估計--或更多的伊斯蘭教眾的死亡,花了幾萬億美元,創造了一片供超級暴力的恐怖主義者活動的地盤。”這塊地盤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法兩國為了分而治之(這是非常惡毒的做法)而把不同教派與部落的阿拉伯人劃分到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冷,也門等國家的中東。我們可以說,無論殖民主義具有任何正面價值,它遺禍無窮。

 1996年,從斯坦福大学畢業後僅僅兩週,Engel就帶著2000美元飛往開羅,開始了他二十年的中東記者/戰地記者的生涯,從自由撰稿人一直到成為NBC的大牌記者。他報告新聞時的激情時常跟另外兩台的女性記者的冷處理形成頗為明顯的對比。這大概跟他對該地擁有的感情和親身經歷有關。開始四年,他居住在和平,善良,貧窮的一般阿拉伯人之中,和睦相處,按伊斯蘭傳統,跟他們分享食物和互相照顧,可是,911之後,事情發生劇烈變化,尤其是小布什對伊拉克發動攻擊之後。他親眼目睹阿拉伯社會的分崩離析,殘暴的族群兇殺,最野蠻的宗教傳統手段,如斬首,截肢,群眾用石頭打死不守古老規範的婦女等。他自己也曾淪為恐怖主義份子的俘虜,死裡逃生。這一切,促使他對小布什的政策和奧巴馬的出爾反爾提出了相當強烈的指責。他說,“美國沒有侵犯伊拉克,伊斯蘭國就不會存在…簡言之,沒有伊拉克的戰爭就沒有伊斯蘭國。”請注意,這不是反美份子的言論,這是體制內的言論。

有一次他回美國的時候跟小布什談了90分鐘。他說,那時候小布什顯然看了許多有關伊拉克和中東的資料,包括一些只有總統才看得到的文件。“但是”,他說,“我認為他仍然沒有充分了解被他釋放出來的各種力量。”
他打了個比喻。中東各國就像街上一排房子,一眼望去,外表上都還穩定,可是內部早已經被黑螞蟻蛀爛了,生霉了。“布什總統推翻了薩達姆,等於推倒了第一棟房子,釋放出裡面的憤怒,無知和遜尼-十葉教派間的鬥爭。奧巴馬總統,由於背棄了一位老友(注:指埃及的獨裁者穆巴拉克),就推波助瀾地推倒了另一棟房子。更糟糕的是,接下來,奧巴馬,當群眾抗議在巴林以及後來更大規模地發生在敘利亞的時候,他又沒有繼續他對支持這種運動的承諾。”這就帶來慘不忍睹的後果。

他指的是,當阿拉伯之春從突尼斯蔓延開來的時候,奧巴馬支持了埃及的群眾,推翻了一位唯華盛頓命是從的獨裁者穆巴拉克,可是一旦巴林接著發生反政府運動時,因為它是沙特阿拉伯的鄰國,而沙特派兵幫助巴林政府鎮壓群眾運動,奧巴馬就不吭聲了。而當反卡達菲的群眾運動在利比亞發生時,他又支持反政府的武裝份子,通過聯合國安理會設立禁飛區,向他們提供武器,置卡達菲於死地。等到敘利亞的群眾發動遊行示威,反對阿薩德的時候,他們以為美國一定會依樣畫葫蘆,用武力幫助他們推翻阿薩德,所以搞得如火如荼,結果一再被阿薩德殘暴鎮壓,而奧巴馬卻沒有採取實際行動,自己畫了紅線又不兌現。這就是Engel說的“出爾反爾”。他質問,利比亞的卡達菲同意放棄核計劃,也對在蘇格蘭客機的空中爆炸的受害者作出賠償,而“他得到的報酬卻是華盛頓使用武力,支持哪些將他分屍的反叛者…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對此當然看得一清二楚。他有什麼理由跟華盛頓妥協或者信任華盛頓?”

我們可以順著這條理路說一句:朝鮮的金正恩也看得一清二楚。這個小獨裁知道,無論如何,他絕對不能妥協,因為妥協遲早是死路一條,所以他必須發展核武器。實際上,華盛頓外交政策上的短視,出爾反爾,給北京在對朝鮮的政策上出了個大難題。直到今天,我們看不出北京有什麼好的對策。

根據一些中情局退休特務的自傳和美國政府依法公佈的資料,我們確知,美國曾經顛覆了許多國家的政府,特別重大的是1953年顛覆了伊朗的民選政府和1973年顛覆了智利的民選政府。布列辛斯基在其自傳中曾經非常自豪地講述他如何暗中規劃向本·拉登提供軍經援助,將蘇聯拖入阿富汗內戰,十年不得脫身。他稱阿富汗是蘇聯的越南,而這是他製造的。加上石油價格銳減和蘇聯本身計劃經濟失敗,終於將蘇聯搞垮。遺憾的是,歷史並沒有在蘇聯垮掉以後停止,本·拉登接下來以911回報美國。無論怎麼看,美國製造假證據攻打伊拉克仍然是最不合理也是後果最嚴重的錯誤。有人說是為了石油,也有人說是為了維持石油與美元掛鉤,那都是賠本生意。我們仍然摸不透其背後的真正動機。
​
用咱們中國人的語言來說,2003年,閻羅王小布什打開了鬼門關的大門,驅趕千千萬萬的阿拉伯人入地獄。因他而產生的惡鬼--伊斯蘭國--逼得成百萬的難民四散逃亡,敲打著歐洲的大門,冒死求生。這個淒慘的畫面需要文人寫個史詩來紀念,可惜我沒有這個才華。回顧中國,從1918年的五四群眾運動開始,外患加內亂,一直到1978年—六十年後--才走出一條道路來。依此推算,中東大約要到2063年才有希望找尋到它自己的道路。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