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美貿易戰的啟示 “貿易戰打到後來就是看誰輸得起,誰挺得住”

5/5/2018

1 Comment

 
水秉和
 
首先,中美關係三段論:第一,美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在軍事,經濟,金融,政治制度,價值觀等方面超越它;第二,如果繼續按照當前的大趨勢發展,十年內中國至少在經濟上非常可能超越美國,十五年內必然超越美國,在金融,軍事,甚至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方面,可能跟美國平起平坐;所以,第三,為了維持美國第一,美國必須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把中國壓下去。這是一個長期鬥爭,也是中美關係的主線。短期輸贏,只要不重創國家實力,都不很重要。
 
這場所謂無硝煙的戰爭只有四個可能的結局。一是美國打壓成功,把中國摔在後面;二是打壓失敗,中國成功地在許多方面超越了美國,使美國失去其世界領導地位;三是打到一半,終於認識到它的愚蠢,而和平共存,構建合作的大國關係;四是兩敗俱傷,讓其他國家趁機崛起。我們希望的是第三個可能,但是,結果如何,不是今天任何人能夠預見的。所以,還是回來談談它帶給我們的啟示吧。
 
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議論紛紛。美國主流媒體和主流經濟學家普遍反對特朗普的貿易戰,認為是不智之舉,並且是不尊重國際間既定規則,如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解決爭端的程序。曾經擔任奧巴馬經濟顧問和哈佛大學校長的著名經濟學家薩默斯就認為這是“舉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美國弊多於利。國際輿論也普遍不認同特朗普的行動,雖然歐洲某些國家考慮到自身利益,為了要被他豁免關稅的提升而降低了反對的聲音。
 
當美國商務部列出了1300項受到第301條款審查的名單之後,有識之士立馬發現,它們針對的主要是一些中國在“中國製造2025”的科技項目(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自動化與機器人,航空與航天科技等;廣東衛視的《財經郎眼》節目逐條對比制裁項目中針對中國製造2025中的重點項目),明白顯示,雖然特朗普簡單的腦袋想到的只是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或者說只強調老百姓能夠懂得的逆差問題,可是他背後的團隊精心設計的戰略卻是要打擊中國科技升級的龐大計劃。也就是說,這場貿易戰絕對不是中國多買點美國的大豆,高粱,汽車,飛機等,把逆差擺平,就能解決了的。這場貿易戰的核心是:美國不容許中國在科技上跟它平起平坐,必須屈居第二位或者更落後。這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啟示,亦即中美兩國的博弈的戰場不是熱戰,不是冷戰,甚至也不主要是逐漸失效的圍堵中國的包圍戰,而是阻止中國在高科技方面超越或跟美國分庭抗禮的科技戰。
 
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興通訊公司施行七年禁售的決定就是這個大規模科技戰中的一個理想的突破口,因為中興自己的一些不規範做法為美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美國對伊朗的禁運其實是一種霸道行為)。但是,非常諷刺的是,“禁售”打擊的對象恰恰證明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老話,因為據報導,中興購買的芯片80%來自美國科技公司。考慮到中國企業總共購買了超過美製芯片的半數,特朗普這麼做不但打擊了中國,也打擊了美國的高科技企業(連帶打擊了韓國,日本和台灣三地的高科技企業)。可以猜想,特朗普和他的極右派團隊可能願意不計代價地跟中國拼一下,逼中國低頭,可是,這就引出了我們的第二個啟示:貿易戰沒有贏家,所以,打到後來就是要看誰輸得起,誰挺得住。
 
美國經濟的增長率目前是在百分之三左右徘徊;中國是在百分之六點五以上行走。同樣的,兩國的債務負擔都高的驚人。特朗普的貿易戰是要增加中國產品的關稅,使其價格升高,不利地影響到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和整體經濟。可是,為了圖利,別國製造和美國本國製造的類似產品也會在美國市場上加價,因而物價肯定升高,通漲率必然隨之升高。配合美聯署提升利率的既定政策,加上美國科技將可能受到中國的報復,美國的GDP很難繼續以3%的速度增長。在兩方的經濟都會受損的情況下,問題不是誰吃的虧比較大,而是誰有能力打掉牙齒合血吞,輸得起,挺得住?
 
或許大家注意到,就在最近,好幾州的中小學教師發動了集體罷工和示威遊行,動輒數萬人走向街頭。他們暴露出來的信息是,無數教師的平均年薪才不過在四萬元的邊緣。我們從其他數據中也了解到,大約有40%的美國家庭每月開支如增加400元,他們就得靠貸款來應急。無數的學童如果沒有學校裡提供免費早午餐,他們就得挨餓。換句話說,美國有龐大的人口群都在生存邊緣掙扎,絕不像是一個世界最富有的國家。如果通漲率上揚,日用品價格上漲,強大的生活壓力將會激起更多的人走上街頭。所以我們再問,到底是美國輸得起,挺得住?還是中國輸得起,挺得住?
 
因此,我們的第三個啟示就是對制度的觀察。到底是美國的民主制輸得起,挺得住?還是中國的一黨制輸得起,挺得住?這就是比制度了。如果貿易戰繼續打下去,答案將會非常明顯地顯現於我們眼前。在民選體制下,特朗普搞的這一套到了今年十一月中期選舉的時候就會受到嚴峻的考驗。在民主體制下,特朗普極可能經不起考驗,共和黨多半會失去它在上下議會中的多數,導致國內衝突繼續升級,政策不行。換句話說,美國的民主制很可能經不起貿易戰的考驗。
 
相對而言,即使貿易戰打到兩敗俱傷的地步,吃過大躍進和文革之苦的中國老百姓,在央視的統一宣傳和政府的大力掌控之下,幾乎毫無懸疑地能夠挺得住。有些公知可能會站出來唱一些不協調的調子,社會不滿的情緒肯定也會增加。但是,習近平的連任將毫無懸疑,政府政策也不至於動搖。是在這樣的對比下,可以相信,至少在這一輪的貿易戰中,美國或早或晚會棄戰求和。



1 Comment
David Chen
5/11/2018 10:00:04 pm

啟示錄分析得入情入理。 佩服。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