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史上最長的春節假期和「為國宅家」

3/14/2020

0 Comments

 
王文軍
Picture
 
驚蟄,為干支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據說從這天開始,從冬季開始蔓延的新冠病毒疫情就開始結束了。
 

1月23號武漢封城算起,到3月5號驚蟄,整整43天響應號召,為國宅家,從12月30日收到李文亮“謠言”算起,整整66天。出門15次,3次是補充食品,都是從社區電商處訂購,送到社區門口,自提,網上結算,全程無接觸。3次是去醫院給因父親癌症住院的友人送東西。2次是23號前必要的友人小聚,其餘6次是憋壞了,出太陽時到大院牆外的小河邊跑步鍛煉。
 
首先談談口罩,1月時覺得問題不大,經歷過非典,以為湖北政府會像非典時期的北京、廣東控制的很好,非典時期在廣州,靠減少接觸人群和勤洗手,也沒有戴口罩,順利度過。武漢封城後去藥店買口罩還能買到,也不貴,1元一隻一次性醫用口罩,三天后第二次去就買不到,藥店說不知道賣什麼價。再後來網上也買不到了,價格從3元起跳直到6元一隻,可謂一罩難求,幸好朋友圈裡3元團購了50只,要不真沒法出門了。政府只要求出門戴口罩,可沒口罩的怎麼出門買口罩呢?社區又沒有供應?
 
大院防疫管理,湖南一級回應後,長沙比較平穩,嚴查武漢湖北來人及接觸人群,大院沒有封閉管理,社區內時常有物業巡邏車喊話注意事項,發現有疑似的就封閉單元門,發現確診的就封樓,發現三例確診的就封閉社區。我們大院就一家人有接觸史,只自我隔離在家14天,比較安全。到了2月武漢換帥後吧,要求徹底摸查疑似人群,發現社區有進出檢查體溫的了,沒有一周就撤除,由於本大院沒有疑似與確診整體管理比較寬鬆。周邊3公里範圍也沒有確診,也就能附近溜達散步。
 
再說居家期間的食品採購,由於一級回應後,除大型超市還營業外,其他所有門市都關閉了。有家原來做餐飲業食材配送的企業轉型做社區配送,這樣就能在家買菜,雖然比平時稍微貴點,也還方便和新鮮。每次購買夠半個月吃的菜。直到2月底大院才有攤販賣菜。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商超不敢去,主要是密閉空間,人多,擔心傳染。
 
外出鍛煉時,都是出社區,然後走主道往河邊,整個2月出門幾乎沒人,即使遇見人,也都相隔3米以上,小河邊除了幾個垂釣迷,幾公里的河邊小路就遇不見人,可以脫下口罩自由呼吸,從柳枝落,到桃花落紅,六次河邊散步,來回6公里距離,遇到的沒超過100人。
 
家人,疫情期間,同住大院的兄弟一家也沒有來往,每天微信叮囑安全與為疫情的看法。同住的母親,開始是滿不在乎,說平時感冒都沒有,好說歹說,才不出門,在家看電視,10天后,電視與朋友圈文章看多了,天氣好的時候讓她出門散步也不出去了,說是“啥時鐘南山說疫情解除,可以出門才出門”。可見党媒與意見領袖影響力強大。
 
醫院,由於外地友人父親來長沙市治療腫瘤,為其掛號和送物品,去了三次醫院。到門診時首先需要在門外測體溫,詢問接觸史,看身份證,簽分診單,才能入院,醫護人員裝備也是不足的,只有口罩,消毒酒精,手套是吃小龍蝦的一次性食品手套,一周後去送物品時才見有防護面具與醫用手套。去醫院沒坐的士,乘坐地鐵。城市公路上的車輛寥寥無幾,地鐵也是空蕩蕩,人與人也是隔的遠遠的。沒有平時的喧鬧,沒有人交頭接耳,冷清的城市。
 
宅家期間,上網,刷朋友圈看疫情,與友聊天談疫情,看書,每天生活比較規律。上網4小時,看書4小時,追劇4小時,鍛煉2小時。保證最少8小時睡眠。
 
友人,一長沙友人,本單元有確診的,全家閉關14天,問其感覺,說是沒感覺,想來開始也是有些怕的。還有一友人在四川大涼山做生意,居住的小鎮橋對面就是雲南巧家縣的小鎮,開車過橋去買東西,就回不來了,除非是本地人,然後他就在雲南小鎮的小旅館住了14天,第十天時只剩2包泡面2個土豆,他說看見泡面就想吐,沒辦法找鎮政府工作人員,才有了盒飯吃,每天送來。14天后檢查沒發熱,與四川方面通報後才回到租住處。我們玩笑他幸好沒流浪在橋上。
 
對疫情的看法:網上對中西醫之爭很大,誰也沒見拿出具體資料來,很難說服人。疫情在武漢及湖北爆發時,看著每天死亡數增長,與友人聊天說武漢的做法不對,確診才收,核酸不夠怎麼確診,封城後大量人員聚集醫院,醫院不隔離不收治,這些人員在社區,城市交通,社區上大量流動,成為最大的感染源,這是疫情在武漢爆發的主要原因。還有初期只收重症,這也是治癒率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應該按戰場救護的原則,先分類,輕、中、重、疑似、接觸史,該隔離的先隔離。對重症維持治療降低死亡率,大量醫護資源集中到輕中症,提高治癒率,這些病人不需要很好的設備,只要藥物資源,不要等小病成大病再去搶救。展覽館,體育館都可以。這也印證了武漢換帥後的做法,是正確的,大大的提高了出院率。
 
對於在幾十人感染時就已經發現的新冠疫情演變成全球事件暫且不談,也不好談。天災演變成人禍是肯定的,啥時人真正成為人,而不是人力資源,不是GDP,那麼就會避免下一次疫情大傳播,也不會再有如此長的春節假期,宅家也是為國做貢獻的尷尬劇。
   
還有就是正常社會要讓人說實話,要容得下出於個人認知的判斷和傳言,要容得下“狼來了”。
​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