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月壤價值和月球太空科學的前瞻

1/16/2021

1 Comment

 
張一飛

          中國這次嫦娥五號順利繞月登陸鑽取月壤成功回歸是值得讚揚的。這在太空科學領域推出了很大的進展,創下了不少「第一」新史。首先在火箭推進上能將8.2噸的負荷量送上月球軌道,就是一大突破。第二,能在確定的地點根據月球的新地圖著陸也是首次。第三,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挖土取樣是此次探月的最大目的。第四,在月球的軌道上自動鏈結,傳遞月壤,沒有人在飛船裡操作,証明此次任務的自動化設計技術成熟。第五,更能表現技術成熟的是無人駕駛順利的回到預定內蒙著陸點。第六,是把長程導彈在地球氣層外打水漂的技術,用在月船回歸地球選擇穿入大氣層的準確座標上。第七,是把這次部分任務用實時影像傳送回地球,讓我們可以看到。第八,這次任務的完滿成功說明了中國在軟硬体技術,尤其是半導體晶片電路控制系統設計和和制造上都很成熟。

           說到此,有人可能會問那為什麼中國電訊電子企業還是被美國掐脖子呢?其實這是一個商業策略而不是軍事或太空技術的問題。軍事武器或太空探測當然是要有高科技,但是它們有技術‘質’的依靠而不是像商業產品有‘量’更重於質的依靠。軍武開發和太空研究在研發費用上很大,相對在制造上需量不多,單價的多少不很重要。只要產品通過多次環境測試,高低壓和高低溫等運行檢驗,從百中挑一或千中挑十就可以完成任務。而商業科技產品像智能手機,它需要上億的各種零件數量,也得通過稍微鬆一點的使用環境測試,可是難的是,你不能百裡挑一,那零件成本會太高,手機就不可能有所謂競爭價甚至白菜價。 在全球自由貿易下,大家分工合作,互相買賣,晶片和芯片美國一直領先,中國是大買家,美國是大賣家,這就給了美國掐脖子的機會。中國要自己生產,就要投資在高度清潔的芯片制造廠房上,這是在資本金,技術人和時間上的競爭。至於所謂關鑑技術,三柰米的光刻機目前只有荷蘭ASML制造,那中國只有灣道超車,研發創新趕上。好在這小柰米的技術已經到了物理盡頭,不是趕不上的。再來,小柰米技術最大的好處是幫助「量」的問題,那就是在同一塊晶片上你可以用小柰米多作好几倍的晶片,使晶片成本下降,同時使電路縮小。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多,需要電路和記憶体越多,小柰米晶片就管用了。所以美國是掐了華為手機需要小柰米晶片和需要大量低價產品的脖子。可是話說回來了,美國廠商不賣給中國企業,也不見得有別的買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假如中國人都不買美國芯片手機只買國貨,沒幾年,美企就要倒了,中國的量產技術和小柰米技術也就趕上來了。

          說回月球探測,這回嫦娥五號帶回來的1.731公斤的月壤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報上有許多新聞報導說中國會贈送一些給友邦國家,都繞著政治思維想。在網上也看到許多討論月壤的事。有人建議大陸應當送一點給台灣,看蔡政府會怎麼辦,如果拒絕,就會讓世界恥笑。作者認為探測月球的意義絕不限於政治考量。太空科學與人類的未來有密切關係。這就是月壤有價值的原因和未來月球太空科學的重要性。太空知識和技術有可能會主導地球的未來命運,而月球是邁向太空的‘跳空板’,其價值可想而知。這也是世界各大國都有新的探月計劃。作者淺見認為大陸應拿出一部分月壤供民間科學界作研究用。中國陸港澳台各地民間學術界申請人應遵守同一規則,審核批准,不必贈送,更不必經由台政府。大陸可給台政府中央研究院邀請函參加月壤及月球探測國際性研討會,但不標籤政治國界和地域。美國也邀請以几個州和機構為對象,歐盟也如此,日韓印等也以國家機構為邀請對象。友好國家及有助益國家可考慮贈送少量月壤,但主要目的是太空科學研究為目的,可建議其研究方向,預期多少有點研究回饋。在月球太空議題上,以中國來領導,不必明顯政治化。讓科學無國界,本著自然產生領導的原則,作為人類太空科學的走向。可以考慮設立‘嫦娥獎’三千萬人民幣,高於諾貝爾獎,鼓勵科學家作太空研究,讓太空科學為人類福祉和平服務,讓中國走向太空科學領導者地位。

作者:張一飛,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來美四十餘年,現已退休,仍致力於推動中美文化及教育活動。



1 Comment
大華
1/17/2021 05:22:35 pm

汇集所有的理工科技於一体,讚讚讚!
美国在波多黎哥的50年大望遠鏡去年垮掉,贵州就剛好完成開放全新“天眼”(500米直徑),也開始接受各国的申請參觀和提出議案來合作研究。“嫦娥天眼”獎,或許是老天不负華夏大地的苦心人,更擴大各国对中国的向心力,然後再向外輻射出到全世界。“反中的圍堵”只是自甘堕落之小人,小心眼,成不了大器的!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