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2018新年展望朝鮮問題

1/20/2018

0 Comments

 
吳章銓
 
據說曾經有人問邱吉爾,希特勒將會採取怎樣行動?邱回答說,對於一個有理性的人,你可以推斷他將採取什麼行動;但是如果對方沒有理性,你就無法推測。

2017年有驚無險,2018的展望怎樣?喜歡英雄用武的人,會推想誰將獲得什麼勝利;祈求和平與百姓幸福的人,想的是和平的可能性。

2018年朝鮮問題的發展,首先是看最主要的朝、美雙方領導人是否理性,其次看最切膚關心的大韓民國和中國大陸怎樣因應。不僅涉及各國的外交、戰略等問題,各國國內的政局同樣關鍵。

朝鮮的情況外面很少知道,一方面朝鮮對外宣傳有其光鮮的一面,且有能力發展核武器和飛彈。另一方面,一般認為他經濟困難,人民生活困窘,幾乎到了大陸毛時代面臨生存邊緣的情況。中國大陸的人對朝鮮也多是譏諷,而不是讚揚。-- 相形之下,大陸人對韓國卻十分好感,追捧好幾種韓流。-- 最近在朝鮮逃兵身上發現寄生蟲等疾病,也是負面徵象。因此,朝鮮有可能會尋求重大突破。

特朗普和金正恩對打按鈕牌,但他精打細算,深知打仗不合算。他自信有談判天才;他打亂國內外的多種原有安排,目的是重新談判,以便獲得更好的條件。他自信掌握著最多的大牌,無論內政外交,能夠逼使對方最後不敢攤牌,不戰而勝。目前看來,今年國內問題將佔據他和他政府的主要時間和精力,對外應當不會過份。但特朗普會不會在必要時利用對外的爭端來轉移國人的注意和爭取對他的支持?卻是難測。

在中國大陸,習派在黨內鬥爭中大勝,黨權集中;進而將政府的監察權納歸於黨,年初又將武警指揮權劃歸黨軍委單一領導;政府更靠邊站。最近再對各省市的黨委會派出“戎裝黨委”,軍方加強了對黨領導權的參與。極端集權是表示穩定或不穩定?少數人集大權的意圖是什麼?是否會專斷而不受約束?或對外強硬以立威,或藉對外事件以轉移對內部困難的視線?這些是中國方面的難測點。

只有韓國顯得制度穩定,領導冷靜,已經公開表示不願意半島再發生戰爭,使南北双方的同胞再罹戰禍。

最近,朝、美兩位豪賭高手都誇稱辦公桌上有發射核彈的按鈕。不斷升級的恫嚇有擦槍走火的危險。其實朝鮮沒有能力與美國對抗,不可能真的想打。美國沒有理由動武去對付對美國沒有直接威脅的朝鮮;美國不得韓國同意,不可能動武。雙方都並不求戰。

探討朝、美雙方的真實目的,其實都是逼談,即朝、美雙邊會談。朝鮮想直接會談,逼美國承諾保護朝鮮的獨立和安全,交換條件是把快速發展的核能力轉為和平用途。朝鮮想要的是:獨立自主,不被韓國統一,並跳出中國勢力的籠罩。只有美國能夠給他保證和保護。美國想要的是:朝鮮放棄核武,進而接受美國保護,剝離中國的友邦。美國過去礙於有日本和韓國的“友邦”關係,又有中國的因素,不能直接與朝鮮談判而單獨答允朝鮮的條件。六國會談同床異夢,根本不可能有結果,對美國是礙手礙腳。按鈕升級將逼著各國只好讓他們去談。中國已經鬆口答應了。韓國雖然想統一(韓國有“統一準備委員會”),但是目前希望渺茫,很可能選擇先建立雙方的文化和經貿關係,只要血濃於水的紐帶不斷,將來總有不流血而“分久必合”的機會。只好答應。

朝鮮知道只有韓國能夠不讓美國動武,最近利用即將舉行冬奧的機會,向南方提出試探。南方立刻正面回應。他們可能進而試探就南、北關係和朝、美雙邊談判的底線取得默契。美國方面,特朗普是談判高手,自信只要上了雙邊談判桌,勝算在握。因此逼談終於撬開雙邊談判的小門。但談判過程不一定順利,不排除會有多次反覆。2018是關鍵的一年。

朝鮮與中國唇齒相依。美、朝單獨談判,可能對中國很不利。中國是否將完全被動,或提出對案,是今年又一看點。由於邊境、民族、文化、歷史、地理、經濟、出海通道等因素,中國不能失去朝鮮人民的長期友誼或朝鮮政權的友誼,不能讓半島北部出現不友好的政權。中國表面上是朝鮮的唯一朋友,但是卻有報導透露,兩國的黨、政府和民間關係都並不融洽。中國亟需及早提出對自己、對朝鮮、對其他國家都有利因而都能接受的方案,以免美朝雙邊協議後,無法挽回。

最佳的方案莫如勸使朝鮮向聯合國申請,由聯合國決議擔保成為國際中立國,從而成為東亞的瑞士。國家和人民立刻獲得安全和開放發展的機會,幸福安寧;朝鮮的核能力將在聯合國機構監督下,設立國際合作的研究核和平利用的機構(瑞士就有一個CERN,全世界專家學者都參加研究)。朝鮮中立,中國將在國防上永遠獲得安全,朝鮮將是永久的友邦,同時也獲得韓國的友誼:中國為半島免除戰禍,南北文化、社會、經濟恢復為一家人;政治雖不統一,但不再對敵。所以韓國可能贊成。朝鮮中立也合乎美國的利益,比雙邊談判能夠得到更多:美國达到解除朝鮮核武的目的,并隨著朝鮮中立而堂皇進入朝鮮;美國的文化與生活“軟實力”很可能贏得朝鮮人的歡迎;在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上,美國科學家也將參與最多。所以美國會贊成。大陸此舉如果成功,中美關係會更好。大陸有沒有識見和能力去爭取朝、韓、美國、和聯合國各會員國的支持(顯然法國、英國都會首先支持,反對者幾乎不會有),以及做到什麼程度,2018年很關鍵:時間過去,中國可能就沒有機會了。(關於朝鮮中立之議,筆者另有文分析)
但願各國領導人都明智冷靜,爭取和平解決爭端,且拭目以觀。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積極參與保釣運動,滋根基金會, 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等。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