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拜登上臺,華爲解禁

12/12/2020

0 Comments

 
水秉和
 
美國歷史上最差的總統,要走了!
           
過去半年,我在本論壇提出了四個論點:
  • 川普絕對不會連任;
  • 但是,爲了爭取連任,他會在中國周邊鬧事,以鞏固他民粹主義的基本盤;
  • 北京當局不願意跟美國徹底撕破臉,所以在反制裁方面相對溫和,旨在等待下任總統上臺,期望能夠改善中美關係
  • 拜登上臺,中美關係將會得到改善。
 
現在,川普終於落選了。但是,他拒絕承認這個現實,發動三十多起的司法訴訟,誣衊美國的選舉制度,製造莫須有的指控和謠言,貶低了被全世界視爲民主楷模的制度,在美國歷史上這是前所未有的。雖然一月二十號以前,他還會搞很多花樣,但是,美國歷史上最差的總統的惡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競選戰略:妖魔化中國

他的競選戰略核心就是妖魔化中國,想要激怒北京,挑起西太平洋衝突。他似乎認爲,如果臺海發生武裝衝突,或者局勢緊張,會對他選舉有利。他在妖魔化中國的行動,多不勝數,包括:擡高關稅的貿易戰;制裁中興,華爲(包括慫恿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并擴大到對數百家中國企業制裁;制定侵害中國主權的關於新疆與香港的法案,制裁兩地的官員;鼓動,資助并暗中指揮香港的獨立運動;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指控中國傳播病毒;販賣攻擊性武器給臺灣和派遣高級官員訪問臺灣;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糾結盟邦不斷在南海舉行軍演;在世界各國鼓吹反對中國共產黨,試圖發動第二次冷戰。在大選的最後幾個月,這些行動進入了高潮。

北京的反擊:鬥而不破

對於這一切,北京方面可以説相當容忍,但是并沒有示弱屈服。北京的戰法是鬥而不破。跟川普在貿易戰的對決中,北京跟川普團隊周旋了將近兩年,逼迫美方簽訂一項非常有限的階段性協議。這可以算是中方小勝。在香港問題上,面對持續不斷的群衆運動和打砸搶的惡劣行爲,北京遲遲沒有動手,直到新冠疫情弄到歐美各國自顧不暇的時候才通過一項國安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在南海,美國企圖糾結附近跟中國有領土爭議的國家,加上其他一些東協國家,舉行聯合軍演,向中國施壓,可是東協國家都拒絕參加,它退而求其次,找到了澳洲和日本。印度不自量力,也擠了進來,參加所謂的印太四國聯盟,并且,看到中國必須應付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挑釁,它以爲有機可乘,乃在中印邊境上搞事。

對付印度比較簡單,就是跟阿三大兵們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一起過冬,挑戰印度的交通和補給系統。可以相信,當溫度下降到攝氏零下40度的時候,中國就贏了。

對付川普借新冠甩鍋中國,并動員五眼集團集體甩鍋,北京的做法是打狗給主人看,向得到從跟中國貿易中獲得巨大利益的澳洲開刀,抵制澳洲多種產品進口,同時不鼓勵中國人去澳洲旅游,投資置產和留學。對哪個替美國拘捕了孟晚舟的加拿大,北京也給予貿易上的打擊。

相當清楚的是,北京方面知道,美國的强大在於它的聯盟體系,跟美國鬥,必須削弱這個體系。川普是個急功近利,非常短視的商人,四年來他不但妖魔化中國,同時也在跟美國的歐洲盟邦對著干,削弱美國賴以稱霸的聯盟。可以看出,歐洲與美國的距離拉大,與中國的距離縮減。德國最近宣佈,不排除華爲參與德國的5G 建設。德國目前是歐盟的輪值主席,這一宣佈,加上拜登上臺,我們看到,從明年開始,華爲將轉危爲安。

挑動臺海危機

當然,重點是臺灣。在最後的幾個月裏,川普手下的鷹派人物龐培奧毫無疑問是在挑戰北京統一臺灣的終極目標。可是,這裏有一個吊詭的問題,那就是,在臺海挑起嚴重的事件,如戰爭爆發,到底對川普的連任有利還是不利?如果北京屈服,放棄武統,那絕對有利,算是川普的功績;可是,如果北京動真格的,武統臺灣,美國怎麽辦?川普願意跟中國打一場局部戰爭嗎?他要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兌現他2016年競選時的承諾,難道他願意跟中國正面衝突?

北京方面似乎看準了他是在虛張聲勢,目的僅僅是爲了連任,對應辦法就是增加對臺灣的壓力,突破所謂的海峽中綫,繞臺灣飛行,進行登陸演習,以及習近平視察海軍陸戰隊等行動。也就是説,北京方面亮出了一個不惜一戰的姿態。今天,川普下臺已成定局,繼續搞臺海衝突已經失去意義,所以,蔡英文空歡喜了一場。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鬥而不破的戰術贏了。

拜登上臺,華爲解禁    

川普的失敗是因爲他沒有正面應對疫情,以爲衹要妖魔化中國就能贏得連任。他甚至一而再地說,如果拜登贏了,“美國就成了中國的囊中物”(China will own the United States)。選民似乎對這種荒謬的言論處之淡然。顯然,他犯了巨大的戰略錯誤。

關於拜登進入白宮以後會如何如何,海内外的分析文章可説是車載斗量,大家都給予非常高的期望,我們在此就不多説了。總結一句,建制派回來了!用拜登的話說:“美國回來了!”建制派既非極左,更不是極右,而是面對現實。現實是,經過川普四年的胡搞,建制派首要任務是收拾爛攤子,第一是掌控疫情,第二是改善美國底層人口的經濟環境和就業機會,然後是降低貧富差距,削弱美國内部的分裂趨勢。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跟中國進行一決勝負的大規模鬥爭,而拜登也不是那種野心勃勃,追求美國唯我獨尊的人。所以,中美關係必然改善,而解禁華爲,消除美中兩國間的貿易摩擦,將成爲這個大方向的一部分。

11月16日,幾位建制派,跟拜登團隊關係密切的學者,如曾經在克林頓時代在國務院工作的Susan Shirk, 和主持跟中國貿易談判的Charlene Barshefsky 等,發表了一份報告,標題是“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在科技競爭領域的新戰略”(Meeting  China Challenge: The New Strategy for Technology Competition) ,其中對新領導班子提出了許多建議,包括針對華爲的建議。他們說:

“在新科技領域中,美國不應當試圖贏得華爲與美國誰是領袖的競爭。美國應當采取一種前瞻性的戰略,容許每個5G創新領域的參與者都能進場…華爲在全球科技市場中帶來了特殊的挑戰。對那些與華爲有關的風險,某些國家禁止使用華爲的一些產品,那是合理的。但是,在全世界的範圍内排除華爲是不可行的 —  華爲并不是唯一的風險…考慮到中國的零部件,終端器和軟件已經被全球數十億互聯網用戶混合使用,全面禁止華爲和其他中國供應商的做法是不現實的。”

這是建制派的聲音,是一種尊重現實的態度,相信也是拜登的聲音。我們可以預期,當拜登於一月二十日正式成爲總統之後,他會建立一個跟北京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的新局面。當然,既然要解禁華爲,那就沒有理由繼續扣押和引渡孟晚舟了。希望這將成爲事實。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