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代編者的话)中美論壇亞太專頁 微信群上的聊天记录

5/11/2019

0 Comments

 

​《中美论坛亚太专頁》的微信群建立了以來,经过一些 时间清理, 内容己经能集中在专题上面,而且有不少好的观点及精彩的論述。自本期开始 将摘要选取一些短論代替《編者的话》,以下是本期的内容:

俞力工(奥地利) : 韩提出四平八稳的两岸政策后没几天,便很突兀地提出20字对外政策与五点声明。本人推测事出有因,提出初步判断供参考:其一是美当局对郭的大陆情结不予支持,因此游说韩出来竞争并给予幕后支持。其次,韩获悉国民党高层已达成协议、推出郭作为候选人,而他认为自己既有汗马功劳,民气高涨,又有国际后盾,因此更具备条件。韩之举明显造成党内部分裂,结果必然是洪秀柱事件重演,民进党渔翁得利。

在路上 (大陆):国民党一向是贵族党,草根很难逆袭。韩若想借这次高雄大胜东风,问鼎台北,还是缺乏广泛的认同,还有他的一向叛逆,党内大佬们也担心自己位置。

俞力工(奥地利):韩的态度应该在赴美前就决定了。赴美的目的之一不过是寻求再确认,所以事后才会有“党内不参选,等待征召”的暗示。不过,这次分裂的杀伤力应该不会有上次倒洪那么大。“拥韩去郭”的部署相信北京也会接受。

在路上 (大陆):大陆不会太在意谁当选,也不会刻意扶持谁。统一是既定目标,何时以何种方式去统一,才是大陆关注台湾选情的目的。那么台湾地区未来的领导人,需要做的是如何争取台湾利益最大化,为未来的统一争取个好的筹码。所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挟美日之势是没有出路的,反而会让大陆觉得没有诚意。韩在美国的那20字,和绿营没啥区别,可以直白为靠大陆赚钱壮大自身话语权,抗拒统一。韩有些小天真。

俞力工(奥地利): 20字声明,其来有自: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 ,簽訂日期: 民國 43 年 12 月 02 日, 生效日期: 民國 44 年 03 月 03 日, 第七條: 中華民國政府給予,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接受,依共同協議之決定 ,在台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所需要而部署美國陸海空軍之 權利。 这是1954年以来的既成事实,其背景是国民政府见朝鲜战争显示反攻大陆无望,甚至自身难保,由是任凭美国安排安全措施。是否妥当,结合当时的时空关系,见仁见智。延续到今日,是否还有安全靠美国的需要,显然仍旧有不同看法。 作为保钓统运人士,我们的态度与韩国瑜肯定不同。甚至于如何统一,何时统一,统运人士内部也有不同意见。至于大陆同胞,更是众说纷纭,从武统到支持台湾,政治光谱几乎是包罗万象。 总而言之,统一的决定权不在台湾人手上,因此也不必太过在意台湾政局如何演变。核心问题在于国家实力:压得住美国,统一则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若相反,则分裂状态可成为永恒。对台湾张牙舞爪非但是毫无意义,甚至帮倒忙。

在路上 (大陆):中美建交后,美国与台湾的关系应三个联合公报为基础,大陆政权替代国民政府加入联合国后,民国已经在国际法理上不存在,民国原来與美国的条约均无意义,所以美国才弄了个台湾关系法 。

在路上 (大陆):大陆的确不用对台湾张牙舞爪,不时文攻武卫还是有必要性的,若不然,台湾政权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国家,任意妄为。的确,压的住美国,统一成必然。压不住,分裂成常态。

俞力工(奥地利) :三个公报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71年入联,确立北京的国际代表权与中央政府地位。但是,取名中华民国的交战方(不是地方政府,而是地方性的事实政府)依然存在。这是个合乎国际法的政治实体,不是犯罪组织,因此,应当正视该事实的存在,否则根本没有什么谈判的需要。

在路上 (大陆):是的,事实政权,现在却是民国外衣的延续。承认此政治实体就是统一的中国版图,不承认就是独立独立政治实体。现状挺尴尬。

在路上 (大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李登辉时期,大陆知识届很多人,或者说是大部分吧,对民国统一大陆还是很有期待,认为是树立了民主典范,陈水扁后,有这样想法的人就越来越少啦。大陆的正统性在内部再次得到确认,披着民国外衣的台湾政权也是从那时逐渐深化台独意识和形式。从根源来说还是两岸实力的此消彼长,民生的变化。基本放弃核心价值观的国民党如何让民众期待,有待观察。

 社長(臺湾):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我们在臺湾生活一輩子,個人也了解两岸問題大小。 事实的一面 ,两岸不是文筆說說能清楚,不過各自表述也是表述,雖然我極不同意你们的覌點

俞力工(奥地利) : 許多韓粉為韓國瑜之不被徵召,以及半路殺出個郭台銘感到憤憤不平。其實,即便一路的果樹都是韓國瑜種的,黃金白銀也是他撒的,不該撈取成果的時候就該灑脫一些。政治要從現實出發,如今的政治現實就是郭已宣佈競選,而且獲得黨內大佬的支持。於是乎,擺在韓國瑜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抗爭,一是予以支持。或者說,一是分化己方力量,一是擰成一團,加強團隊的競爭力。郭雖然沒那麽草根,也沒充分人氣,但作為白手起家的國際級實業家絕非等閑之輩。政治家不同於政客,前者顧全大局,而後者斤斤計較。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