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港獨之石,可以攻玉

11/6/2021

2 Comments

 
何步正

      在殖民地時代,香港沒有人談港獨,因為要嘛就是收回香港,回歸祖國,港獨給誰?港獨思維萌芽是在中國收回香港之後,有一些人認為要完全脫離中國,再發展出香港人不是中國人的一套論述。香港九七回歸中國,五十年不變,法律條文,教育內涵,文官警察,制度和官員辦公的殖民地精神依舊。香港變化增強最大的是世界各國駐港的各類特務,美國駐港領事館人員千多名,香港區區小島,是美國駐亞洲各領事館中最龐大的人員配置。

      九七回歸,中國傾全力照顧國內發展,給香港很大的寬廣自主的方便。領導人的選舉,香港發動遊行要一人一票真民主。中央說,香港應該要及早訂定國安法,香港意見不一致,遲遲不能定出香港特色的國安法。香港政客自我過分膨脹,多次丢失可以有更大更多的自主領域的機會,終而由中國中央訂立香港要遵守的國安法和領導人的推選規則。
​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中文理應是當然的法定語文。奇妙的是,香港人上法庭,尤其是高院,是全英文,你可以申請中譯。樓宇交割,法律爭辯,文件是英文。政府內部會議 的文件和開會用語是英文。警察應對上司,仍然是:Yes,Sir。香港一國兩制,是兩制到如此地步,那還不夠嗎?香港有些人說,還不夠,我要港獨。

      香港的教育制度,自成一派,中國味很淡。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沒有愛中國的教育,還可以發展出香港人不是中國人的論述。反送中,一人一票真選舉,到阻街破壞,不惜你我俱焚,前線主角竟都是十幾二十的年輕人。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禍和階級鬥爭的痛楚,自由安定繁榮均與生俱來,老師課本友輩大都說反送中一人一票是真理,我們就和這不公不義的社會拚了!他們可以到新界大埔,吼叫,你們支那人,滾回中國去。舉起美國旗、英國旗,光復香港。香港區議員選舉,這些人大勝,區議的地盤和資源有機會讓他們再大勝立法委員選舉。如果立法選舉再大勝,則反對中央的聲音和力量是在建制之內,不再是民間雜音。形勢發展,香港會變成是反中反華反共的基地,而這基地,就橫放在中國外向大門的要衝,這是不能容忍的形勢。於是,立委選舉押後,公佈實施適用香港的國安法。隨著國際形勢丕變,關稅、制裁、對抗,中外雙方已經不在乎表面的和諧。於是,中國中央不再自縛手腳,行動積極果斷,扣捕肥佬黎,加強拘控速度,各種組織、政治組織見機紛紛自動解散,不滿意的有顧忌的人,各自買機票離港。香港一個新局面,於焉橫空出世。反共反中反華的前線基地,清除乾淨。

      香港回歸才二十多年,就有港獨。台灣脫離殖民地,回歸中華民國有七十多年,有臺獨就不稀奇。蔣介石要殺豬拔毛,當然不會臺獨。國民黨錯舉李登輝,臺獨由暗獨到明獨坐大,是國民黨自作的業障。臺獨不見得就一定要反共、反中、反華。民進黨人許信良,一度高舉大膽西進,這和反共、反中都摸不上邊。陳水扁之後,要打跨國民黨,別樹一幟,簡單有效的手法是反共、反中。強化這概念的長久之計,是從教育著手,反中反華,哈日媚美。為什麼要反中反華,綱舉目張,首選就是臺灣獨立。

       臺獨就一定要反中反華?本來就不見得一定要,但,不如是,就無從和國民黨區隔分別。民進黨人從來沒有列出我要給臺灣人民什麼,國民黨曾經有十大建設、反攻大陸;共產黨有五年計劃、十年計劃;孫中山有百年大計。民進黨只有選舉,沒有願景,沒有方向,只有這一次選舉和下一次選舉,如何打垮國民黨,如何取權執政。民進黨政府甚至劃不出就算是只有三個月,令人信服的抗疫進度。

       民進黨完全執政多年,切香腸式地推進臺獨,堅決果斷,不惜違法枉法,造謠做假,沒收打擊,追殺國民黨不遺餘力,目的只有一個,不能給任何反對力量有生存的空間和時間。民主和獨裁,合法或不法,解釋權在政權在握者。執政者的臺獨行程,低調但明確。門面功夫是假借反中反華反共,緩進推展最終標的—臺獨。

       爭取獨立是否一定要反文化聯繫,反族裔血統,製造仇敵?其實不是必然的。澳大利亞獨立了,但在二次大戰,澳大利亞派子弟兵助英參戰,替大英戰死為榮。臺獨豈就一定要反自己祖宗八代,反自己的文化語言歷史?非如此不能臺獨?那當然不是,居住在臺灣的人要獨立,香港講五十年不變,我們台灣就談個一百五十年不變,還有九二共識、一中憲法、一國兩制、大屋頂下兩制….等等等等,只要能坐下來談,大太陽底下,就可以和平生財,安康享樂。好好的,慢慢的,悠悠長長的談,我們是兄弟姊妹,叔叔伯伯,你們的戰機也用不著繞來繞去了,你的戰機,我的戰機,都互相訪問,增進友誼。我們通財,通婚,通人,通食,通玩。用時間去談,你我不是仇敵,我們是兄弟姊妹,坐下來喝杯茶,今天天氣真好,先來個和平協議,如何?民進黨明知道這個顯淺的道理,但就是不能如此幹,為什麼?因為,和平友好,愛中華文化,愛中國兄弟姊妹之邦,又怎能和國民黨的大中華歷史比拼?

       再者,仇中反華,能搏得選票執政,權財雙收,這已是多次選舉實行之有效的策略,傻瓜才會變策改向。但,臺灣當政者和台灣的政黨,都應該給臺灣人民有一個願景和方向。臺灣要獨立,那就列出標的、進度表,也列出利和害、能或不能、敢幹或不敢幹。台灣不宜獨立,應該大中華和平統一,也要列出標的、進度表,其中的利和害、國際形勢的能不能、臺灣人民有那些的願意和不樂意。習近平要中華偉大復興;Trump said America Great Again. 我們票選出來的領導人說:面對壓力,不會屈服。這是那門路的願景?

      張亞中現象是把明獨暗獨,明統暗統,都攤現在大太陽底下,要大家做一個光明即時的取捨,蓋因可能已經沒有給我們更多拖下去的時間。所謂維持現狀,拒統,拒談,同時明獨,這現狀很難再維持下去了。中美、中日對抗,強弱的態勢日趨明朗。中國大陸對中國台灣的和統戰統的心志也日見清朗,臺灣當政者和政黨政治人物其實都心底有數,但都在要選票執政的現實壓力下,優先算計目前的選票得失,不一定和選票立即緊密相關的事項,能拖則拖。這是政客心態。

      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是應該帶領民眾,認清現實,指出方向,提出願景的。要統要獨,是戰是和,看來這已是現實不可逃避的必選題。台灣選舉,一人一票,齊先生巨流河的一輩,臺灣一位沈姓名嘴說,你們這一輩人不就快要死光光了嗎?所言屬實,但其心恨毒。受過高等教育的名嘴,尚且心態如此割裂輕挑十多二十的年輕一輩,生於和平,活在安樂,教科書和政府控制支持的傳媒,網絡,電視,名嘴,告訴他們日治時代多美,外來政權多惡,他們仇中反華,豈是偶然?港獨二十年即成氣候,臺獨前後六七十多年,執政明推,年輕一輩票投反中反華的政客,號稱這是主流民意,又有何難?韓流高舉,貨出得去,錢進得來,少談獨流,得票不超過四十。挑明統獨,不反中,不反華,得票能過五十嗎?不知道。但,有良心有責任心的政治人物,都應該告訴台灣人民,是獨是統,已是現實不可逃避的選擇題。

      港獨一度橫掃香港,不出年餘,就被清除殆盡,但一國兩制依然存在,依然在摸索前進。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石頭都摸過了,中央要和香港人共同商討如何一國兩制。中國中央沒有意願,也沒有必要再造一個深圳。香港試點是共同創造一個粵港深澳大灣區,這會是一個中國南向大門,南亞和非亞的新世界亮點,這就是香港清除港獨之後的願景和方向。一國兩制的遠景光大的試點工程。

      台灣明獨暗獨,明統暗統,都必須要面對一個事實。中國宣明台灣是中國的,你願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和平統一固好,武力統一也好,時間在中國大陸那邊。理念,方向,條件, 中國大陸十分明確。我們台灣不是不知道:是政客和當政得利的群體,如何衡量私心私利和民眾共同利益取捨的時候了。

      台灣要武力獨立建國,就要全臺上下一心備戰。還要準備面對有多少石先生說的寧可投降派,還要面對多少個張先生的和統派,然後再計算多少個類似蘇先生樣拿起掃巴奮戰到底的勇士上戰場。都計算好了,要獨的人,都請拿起搶桿子去拚。最好就是劃定戰區,烽烽火火地為臺獨勇敢地戰。還請不要忘記,要另劃一個投降和統區,給那些投降派和統派,讓他們在那裏自己顧自己,蓋,臺獨,他們早就聲明,關他們屁事。

      習近平先生最近高調宣揚孫中山先生的百年大計,超額完成了孫中山先生的中國東西南北的鐵路宏願。言下之意,大有國民黨孫中山先生沒有完成的中國統一大業,讓孫中山先生的跟隨者,中國共產黨人,繼續完成孫中山先生的統一中國的未竟大業。





2 Comments
北風
11/8/2021 05:40:23 am

作者提到“投降和统區”,使我想起美国的徵兵制,有許多人利用憲法第二補充條的“擁槍自由權”(right to arms)來反制,美国超过一半的人也有权利“良心反對拿武器”COTA( conscientious objection to arms),换句话,一半人要槍,一半人拒绝拿槍,憲法下很公平。不过你要先到选区的議员办公室和徵兵處報備,但你仍有可能被叫去作後勤,保养,医療等任务。
另外,“反战”字眼比“投降”更要合宜!希望兩岸人民觉醒,而不受極少数独派政客的洗脑。

Reply
平安
11/9/2021 09:42:02 am

何先生的論述,極爲精湛。只是有一點沒有提到,那就是,美國扮演的角色。台灣的國民黨及民進黨都是聽美國發號施令的傀儡政黨。只要美國不同意, 他們不會有任何台獨或獨台的行動。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