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我們的時代

7/27/2019

0 Comments

 
水秉和

百年變局?

            我們處在一個什麽時代?顯然,我們處在手機時代。據統計,全世界有50億人擁有手機,而他們隨時隨地都在用手機,或者看手機。在美國,平均年輕人每人每天4小時,成人3小時。

            這是微觀的答案。宏觀呢?宏觀的答案有好幾個。比如,我們處在人類物質生活最富裕的時代,同時也是貧富差距無限拉大的時代。我們處在一個難民潮和移民潮汎濫的時代,而這又帶來了一個强人政治的時代和民粹主義擡頭的時代。相對於民粹主義,這又是一個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退潮的時代。近幾年,我們看到了一些諸如《民主怎麽死?》,《爲什麽自由主義失敗了?》之類的暢銷書。猶記得,上世紀90年代大家都以爲民主與資本主義將無限期地主導世界呢?

            無疑,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代。不確定時常帶來變化,那麽,我們是不是處在一個歷史拐點呢?例如,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是否將取代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低技能勞工,造成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失業潮?因此導致全世界的動亂不安呢?

            或者,衹要地球的溫度再升高個幾度,氣候變化很可能導致人類從地球上消失。這樣,手機,人工智能等等,似乎都變得毫無意義了。而且,按照天文學家的説法,從宇宙的大爆炸開始計時,到如今,以24小時計,人類總共的歷史衹占了14秒鐘。人類,作爲一個物種,實在微不足道。

            而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中,最近習近平提出了這麽一個論點,他説,當前世界是處於“百年未有的變局”。國内媒體乃不斷復述這個論點。顯然,這不是隨便説説而已。“百年”,對人類而言,算是比較長的時段,好像也是美國逐漸從强盛走向霸權的時段。“變局”呢?難道是指美國霸權的終結?

合作共贏,再見!

            如果是的話,那麽,“百年變局”絕對是我們這個時代裏最驚人的豪言壯語了。這表示,習近平認爲,中國在崛起,美國在衰退。變局的結果可能是多極世界,也可能是習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若是後者,則中國將居於領導世界的地位。

            當然,大家都在談中美博弈,中美博弈,好像百年變局的説法并沒有新奇之處。可是,我們在山林之遠,茶餘飯後隨便説説,不當回事。習近平是在廟堂之高,他說則代表政府的既定政策。這就兹事體大了。

南海對峙

            過去一年多,北京方面對貿易戰的説法是,不願意打,可是,如果不能不打,那就奉陪到底。美國是攻擊方,中國是防守方。

             2016年時,我曾在此寫了一篇小文,題目是“不惜一戰”。現在國内已經從頭到尾弄出個視頻,清楚説明,當時在南海,中美兩邊都是劍拔弩張,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結果,該年7月,在南海仲裁案的決定出來之後,美國方面看到中國不但調動了三大艦隊,集聚南海,并且航母殺手東風21D也亮了出來,乃決定撤退。

            習近平對中國的功勞,我當時說,就是一上臺就整頓了被貪污腐蝕的軍隊,所以才有底氣跟美國叫板。就這一點,他已經可以名垂青史了。可是,那才是短兵相接的開始,從那以後,美國知道,儘管它可以繼續騷擾南海,和在臺灣搞小動作,可是軍事威脅已經行不通了。雙方抗爭的戰場乃轉移到經濟(貿易),科技,金融等領域。

            如果2016年希拉莉當選總統,那麽她的鬥爭方法會跟特朗普完全不同,并且更厲害。她當然會完成她和奧巴馬推動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把日本,韓國和東盟國家都聯合起來抵制中國。她也會極力拉攏歐盟共同抵制中國,還加上一個印太聯盟。這樣,中國不但在西太平洋行動困難,并且一帶一路也會遭遇許多挫折。結果如何,難説。

特朗普退群

            可是,天助中華,勝利歸於特朗普。無數的評論者都説,特朗普對國際關係的瞭解在30年前已經固化,而他對國際貿易的瞭解又犯了基本錯誤。格魯曼,諾貝爾獎得主說,特對經濟的瞭解不及大學一年級選修了Eco 101的學生。同時,他又是自大狂,剛愎自用,而身邊又圍繞著一批意識形態挂帥的極右派,兩年多下來,我們已經沒有絲毫懸念,他政策的主軸是兩個字:退群!

            我們對特朗普退群的舉措都已一清二楚:第一,退出TTP,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議,退出伊核協議,退出中導條約,退出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二,加關稅:對所有他認爲占了美國便宜的國家加稅!這包括近鄰墨西哥,加拿大,盟國日本,韓國,歐盟等,現在居然還包括了印度和越南,兩個它必須拉攏來牽制中國的關鍵國家。第三,制裁!制裁俄國,伊朗,朝鮮,土耳其,委内瑞拉,甚至威脅制裁英,法,德,日,韓,印度,搞的它們都不敢買伊朗的石油。

中國:先軟後硬的大戰略

            對中國而言,特朗普的退群絕對是天大的利好。大概兩年前《紐約時報》的記者就嘆息說,特朗普把世界拱手送給中國。當然,習近平卻之不恭,乃照單全收。

            粗看起來,特朗普對中國發動一場全面進攻,包括:貿易戰,封鎖華爲,在南海搞自由航行,擡高臺灣地位和售賣最新武器給臺灣,在香港搞反送中,好像攻勢凌厲,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看到的是,中國逐漸取得優勢。

            經過一年多的十一輪談判,特朗普終於知道,習近平不是喫素的。他知道自己已經被逼到了墻角。習的拖延戰術把談判推到了距離大選僅有一年半的時間,而美國國内的農民和販賣日用品的廠商們都已經焦躁不安,要求停戰。大陸官方媒體一直說,中國很“淡定”,事實也是如此。習近平很可能一直在等特朗普主動求和,而特果然耐不住了,打了電話,并在G20峰會時答應,90天不擡高關稅。特還宣佈,不再禁止美國企業賣芯片給華爲,以爲這樣中國就會大量購買大豆了。但是,在峰會開完兩周之後,華爲仍然在黑名單上,中方也就仍然沒有啓動購買大豆,急的他又發推特。

            簡言之,中國現在來硬的了。

            北京方面提出了幾個條件,每個都狠打特朗普的臉,其中第一個就是,美國必須撤銷所有過去增加的關稅,并且今後也不得再以關稅威脅。美國將華爲等幾十個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也在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這是破天荒第一次反制裁。也就是說,如果要達成協議,特朗普必須作出大幅度讓步,否則,沒有貿易協定,農業破產,消費力下降,看他明年選舉還贏得了,贏不了。

變局的動力

            到底有什麽力量會促使中國在這場演變中逐步取代享受百年霸權的美國呢? 至少有下列因素:

           第一,兩國的經濟增長的速度不同:過去百年間,一個落後國家想要發展,它們必然想的就是模仿西方的民主制度。可是,民主理論家告訴我們,民主是一個緩進的制度,也是一個脆弱的體制,快不來,且容易誤入歧途。直到鄧小平提出一黨專政,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和摸著石頭過河,一方面集中力量辦大事,另一方面維持制度的高度彈性,終於產生了一種新的制度安排。這種安排不但速度快,并且有利於統籌規劃和全面性的發展。其中,國營企業與市場經濟并存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極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即是所謂的制度優勢。必須强調,制度優勢指的是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優勢,而不是總體優勢。中國的優勢是速度。這使得中國超越美國衹是時間問題。

           第二,領導人的素質:制度的優越性必然會表現在領導人的素質上。有人曾經指出,中國一個大縣的領導人所具備的行政能力和受到的考驗就超過了缺乏行政經驗的美國民選總統。

           第三,和平發展:美國是超强,可是它在二次戰後幾乎不停的打仗,國力過度消耗,而中國,在韓戰以後,僅僅介入了中印邊界,懲越和中俄邊境的小型衝突,基本上專心致力於國家的和平建設。

           第四,巨大的體量:14億人口,如果沒有好的政策,是巨大的纍贅,可是如果能夠普及教育,創造就業機會,那就是龐大無比的力量。他們可以創造財富,振興科技,并且也是舉世無匹的消費大軍。
衹要能擋住特朗普的打壓,中國有足夠超越美國的潛力。再過個十年,中國的挑戰將不再是美國,而是如何繼續轉型,建立一個“又有集中,又有自由”的國家。

            那就是中國時代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