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美中戰略博弈的序幕--貿易戰

8/18/2018

2 Comments

 
佟秉宇

今年三月美國總統川普拉開了對中國貿易戰的帷幕,兩國有關官員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來回奔波談判了數次,看似談成了的協議,沒幾天又變成了廢紙。對川普的善變,不只中國,可以說現在全世界都習以為常,但這並不表示各國不再為這未來的不定性揪心了。筆者認為是時候大家該探索一下這紛紛擾擾的背後有什麼玄機!

先從中國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說起,中國代表經過十數年長期艱苦的談判,終於獲得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及非市場經濟體系的地位進入了世貿組織。在進入世貿組織的協議裡得到各國同意,中國在進入世貿組織15年後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估計當時同意的各發達國家認為中國的經濟體系在世貿組織的遊戲規則下會自然而然的變得與西方國家無異,不言而喻的是你中國的政治體系也將會朝“自由”“民主”方向大幅挪動。然則2016年底中國進入世貿組織滿15年後,美國、歐盟、日本等異口同聲的拒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為什麼?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在2001年以後的變化。

中國經過十年文革動亂經濟發展滯留不前,整個國家這列大車已快要從路的左邊衝下山溝,幸得鄧小平及時打轉了這列大車的方向盤,向右行駛,開始重點發展經濟,國家開始展現蓬勃的生機。雖然1988-89年中國體驗了高度通貨膨脹,而美國又不失時機的鼓動了學生運動,導致了“天安門事件”,使得中國遭受了一段時間的西方國家抵制,但是整個發展的勢頭並未受太大的影響。

九十年代的中國已是由江澤民領導,他的悶聲賺大錢政策持續將中國這列大車向右行駛。中國經濟以兩位數字的增長高速發展, 於此同時國內腐敗現象已開始大量滋生並蔓延。2002年底/2003年初中國國家領導人由胡錦濤接任,但在相當大程度上江派影響力仍隨處可見,各個利益集團透過各種關係大包大攬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碩果,中國這列大車早已越過了大道的中線繼續快速偏右行駛。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這段時間裡也樂觀中國如此發展,這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就如此設計的!

到了2012年底2013年初習近平接任為中國國家領導人,他對於中國各方面發展的亂象早有所洞察,開始大刀闊斧的整治,反貪腐、強化金融業監督與管理、加強軍隊建設、強調環保、開始一帶一路經濟建設等等措施,避免了中國大車從右邊翻下山溝的危機。對內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外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凡此種種看在西方國家的眼裡,不諦是如夢初醒,意識到中國現在走的是一條不同的道路,要想夥同中國的菁英階層共同魚肉世界的想法,已是黃粱一夢,不可能實現。於是有了2016年底發達國家在世貿組織裡拒絕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地位(美國正式於2017年11月中旬向世貿組織提交了這項決定,11月30日被公開)。接下來美國會怎麼辦?遏制,全方位遏制!2017年底川普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定位中國為第一競爭對手。

軍事圍堵與挑釁、大幅度利用台灣牌、貿易戰輪番出籠,更有甚者,美國在六、七月份發動了所有可動用的美分、公知、漢奸對中國社會、中南海發起了惡意的造謠中傷,甚至到處散播習被逼宮的謊言。此外 北京的美國大使館爆炸案 也是疑竇叢生。 這事發生在使館內,且只有嫌犯受傷。眾所周知美國大使館進出安檢極為嚴密,炸彈/炮竹如何帶入?凡此種種現象不禁令人懷疑是否皆是美國對中國大戰略下不同層面的表現。

關於貿易戰具體數字的討論在美中各大報章雜誌都有大量的論述,筆者在此就不再贅述。下列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1.   中國2017年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值5000億美元,佔中國當年GDP的4%,即便全數不能出口美國,
         也不是一個承擔不了的大數。
   2.   貿易戰手段不限於關稅的徵收,而是全方位的經濟力量博弈,包括兩國在對方境內的製造業與服務業。
   3.   美國貿易逆差的根源不在於中國,而是:
         3.1  人民儲蓄率太低,而普遍超前消費;
         3.2  金融集團控制美國經濟、媒體、軍工業,只考慮自身利益而非國家社會利益;
         3.3  製造業萎靡不振,即便減少從中國的進口,仍需轉由其它國家進口,且部份產品恐不易找到中國
                 以外的供 貨來源。
   4.   貿易戰沒有贏家,現今已出現美國農產品大豆、肉類、糖、柳橙汁、櫻桃出口銳減,為補助農民生計
          及為十一月選舉考量,川普要求國會撥款120億美元補貼受害的農民。
   5.   世界產業分工細密,牽一髮而動全身,貿易干擾受害最重的國家與地區將是一批小國/地區諸如台灣、
          匈牙利、捷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愛爾蘭等。雖然美中之類的大國可能比較容易應付貿易
          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但整個世界的經濟秩序已被打亂。

在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今天,唯有建立更合理而又適合未來發展需要的貿易規則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

2 Comments
北狼
8/20/2018 09:08:01 pm

作者說的極是,最近美中雙方已計畫進行低層次官員就貿易事宜談判。川普必須為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盤算!

Reply
楊大毛
8/28/2018 09:31:41 pm

美中貿易戰是美中戰略博弈的序幕,這是很正確的看法。貿易戰停止以後, 還有接踵而至其他種類的戰爭。只是希望不是用槍炮核武器的那種戰爭。美國為了維護世界霸權,持續圍堵和遏制中國的發展是不會停止的。機會到了,中國統一是大事,美國會少了一張牌。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