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川普 玩臺灣牌不要過火

3/31/2018

0 Comments

 
英文作者: Daniel Lynch  ( 丹尼爾林奇)   譯者:何平

三月十六日(星期五) ,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臺灣旅行法》 , 這項法案賦予總統政治上的掩護 , 將 過去 卅年美國對臺灣的政策大幅改變 , 這將深深激怒北京。 國會共和黨人在一年前提出的這項立法, 兩院在今年2月一致通過, 辯稱 , “這應該是美國的政策”, 允許各級美國官員前往臺灣與臺灣的相同等級官員會面。 同樣的允許臺灣高級官員進入美國 “會見美國官員, 包括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 。 通過簽署這項法案, 川普向北京表示, 他將考慮允許美國與臺灣之間的高層接觸, 這種聯繫通常只保留給有官方外交關係的國家。

自 1979 年美國 不承認 臺灣同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關係以來 , 華盛頓一直只與臺灣政府保持非官方關係。 中美關係的基礎是三個聯合公報 (1972年、1979和 1982), 它們宣示 美國 “承認”, 但沒有明確接受, 中國的立場: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美國將繼續與 “臺灣人民” 包括臺灣政府官員,通過1979 年基於臺灣關係法建立的駐臺灣的美國在台協會保持非官方關係。 臺灣關係法規定, 華盛頓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決定 “取決於對臺灣未來將以和平方式決定的期望” 。 為了促進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美國將出售給臺灣防禦性的武器, 使其保持軍事能力以抵禦中國的脅迫。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代初到 2008年, 中國迅速加大了對臺灣的軍事壓力。 2008年後, 北京並沒有停止對臺灣的威脅, 然而卻將其大部分的軍事能量用來確保其對南海幾乎所有島嶼的廣泛主權宣稱。 對中國收復領土主義和擴張主義的擔憂導致要求加強美國對臺灣的承諾。 鼓勵美台高層官員接觸的建議是從這些擔憂中浮現出來的, 這種聯繫在理論上可能會抑制北京。 不幸的是, 《臺灣旅行法》現在捲入了川普政府的混亂之中, 因此它的實施將更有可能破壞臺灣的安全, 而不是加強它。 充其量, 中國將把 TTA 視為無端挑釁的打在臉上的一巴掌。 但最糟糕的是, 中國將把它看作是一個企圖把臺灣與中國永久分開的策略, 北京 絕不會接受這種情況。 
 
由於川普政府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穩定性 , 中國已經處於與美國爆發貿易戰的邊緣 , 必將考慮到川普執行該法案並允許高級官員與臺灣交流的可能 性 。 如果像傳聞中那樣, 像博爾頓這樣的人物將成為下一屆國家安全顧問, 這就更有可能了。 在 2016年, 博爾頓呼籲華盛頓玩“臺灣牌”, 甚至 建議 不惜走極端的 一步, 承認臺灣的國家地位 , 以迫使北京撤出南海並拆除那裡的軍事基地。 鑒於這種可能性, 中國駐華盛頓使館發表了一份強烈聲明, 譴責臺灣旅行法, 警告稱“有關條款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和三聯合公報。” 聲明敦促美國“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官方關係, 或以任何實質性方式改善與臺灣的現有關系”。

由於北京公開宣佈決心在必要時以武力統一 “民主臺灣”, 維持臺灣海峽的穩定在2016年5 月蔡英文成為臺灣第四任直選總統後變得非常困難。 在2016年1月選舉中贏得立法機關多數席次的蔡的民進黨的基本原則是, 臺灣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 永遠不會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在民眾的支持下, 蔡拒絕接受她的前任、國民黨馬英九的所謂1992共識, 這一政策宣告兩岸都屬於“ 一個中國”, 但雙方都可以詮釋自己 對“ 一個中國”的定義。
蔡對 1992 的共識的拒絕激怒了北京 , 它回應了她的公開抗拒 , 切斷了熱線通訊 , 並造成一定程度的經濟痛苦 , 大幅減少了批准前往臺灣 的中國旅行團的數量。 然而, 中國對蔡的當選的總體反應起初比預期的要溫和, 這可能是蔡英文決心繞道以避免激怒北京或避免對大陸挑釁過度反應的結果。 與第一位民進黨總統陳水扁 (由2000年至2008執政)不同, 蔡不想過於激烈的反應中國的行為, 拒絕以危言聳聽的口吻討論熱線或旅遊問題。 蔡似乎明白, 臺灣的安全, 最好是通過四兩撥千斤的手法,以冷靜和自信的態度來回應中國的措施。 在她擔任總統的最初幾個月中, 有理由對臺灣海峽的穩定感到謹慎樂觀。

但蔡的總統任期間並不缺乏步履蹣跚的時刻。 也許在民進黨的急獨陣營的壓力下, 蔡與一群共和黨人共謀在2016年12月打了一個賀電給總統當選人川普。 這一通電話進一步緊張了臺灣與北京的關係。 在“通話”之後的15個月期間, 兩岸之間的緊張關係已經達到了2000 年代中期,陳水扁執政時的最高程度。 儘管在2017年4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海湖莊園會晤後, 川普承諾在沒有首先諮詢習近平的情況下不再與蔡再次交談, 但北京方面在過去一年裡對臺北的主張越來越強硬。 臺灣外交部報告說, 中國在2017期間 “干涉臺灣外交”42 次 , 是自 2007 年以來發生事件最多的一年。 這種干涉包括切斷臺灣外交盟友 (現在承認臺灣的國家數量從2016年的22 下降到 20), 迫使紐約聯合國大廈的經理拒絕臺灣遊客進入, 除非擁有臺胞證。

更嚴重的是 , 中國軍用飛機 , 包括轟炸機和先進的戰鬥機 , 在 2017 年期間屢次接近臺灣空域威脅臺灣。 僅10月到 12月期間就有十起這種入侵。 目前還不清楚2017年之前有多少入侵, 但臺灣軍方官員宣佈最近的次數為“ 史無前例” 的頻繁 。 同時, 臺灣國防部報告說, 解放軍空軍于2017年 在臺灣附近舉行了 16次軍事演習。 中國軍事演習威脅臺灣是常見的, 但一些分析家認為, 解放軍飛機和海軍艦艇繞臺灣島航行的這種挑釁方式是非常不尋常的。 更令人神經緊張不安的是中國航空母艦在2017年1月和7月 , 並在2018年1月航行通過臺灣海峽,而之前發生的唯一的一次是在 2013年。 在川蔡通電話之後的一年裡, 中國肯定是在向臺灣和川普身邊的對華鷹派發出信號, 中國絕 不會接受美國將臺灣視為主權國家的局面。

隨著 TTA的通過,有一種非常現實的可能性,在某種程度上,川普可能會以一種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方式打臺灣牌。
 
更令北京憤怒的是 , 川普政府在 2017 年 6 月宣佈了 14 億美元的武器銷售計畫 , 然後在 12 月國會通過了《 2018 國防授權法案》。 這項立法要求美國邀請臺灣參加美國-臺灣的聯合軍事演習,並“建議評估恢復美國海軍與臺灣海軍互訪對方軍港的理智性和可行性”。 雖然該“建議”對國防部沒有約束力,但無論是那一個行動都是史無前例的, 都會被北京視為是火上澆油的行為。 中國無法預測在川普任內五角大樓究竟將做什麼, 她認為有必要對最壞的可能結果警告和威脅美國。 12月下旬, 一位訪問華盛頓的中國外交官誓言, “當美國海軍船隻抵達高雄的那天就是我們人民解放軍用軍事力量統一臺灣的日子 ,” 這是十年或更 長的時間都 未聽到過的異常明確的警告。
​
現在隨著 TTA 的通過 , 並考慮到川普政權最近和可能懸而未決的人事變動 , 有一個非常真實的可能性 , 就是在某些時刻川普可能玩臺灣牌過火而導致 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危險。 如果川普要從根本上提升美國與島國的關係, 也許臺灣會很高興, 但是蔡要明智的抵制接受這種改變的誘惑。 她應該認識到這樣做只會使臺灣成為華盛頓與北京的鬥爭中的棋子。 川普政府過於混亂和缺少焦點, 無法成為可靠的合作夥伴, 而川普的本土選民可能會拒絕美國為臺灣而戰。 為了臺灣的最好利益蔡要重回謹慎的根基,心中以保持臺灣的全面、長遠的安全為念。

林丹,Daniel Lynch是南加大國際關係副教授,也是知名的親台獨學者,此文發佈於3月19日Foreign Affairs雜誌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