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試談新冠瘟疫對今後世界的影響

11/21/2020

0 Comments

 
吳章銓

新冠瘟疫是世界性大面積傳染病,病例已經超過5000萬,死亡超過125萬。第一波未了,已經發生第二波、第三波,而至今還沒有確實的防疫疫苗和治療方法與藥物。歷史上從來沒有像這次病毒蔓延得厲害:幾乎全世界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生命安全普遍受威脅。 在日常生活上,幾乎人人必須帶口罩,群聚活動嚴厲受限制,必要的人際交往必須保持距離。從讀書到工作、休閒、娛樂,全部受影響,勢必促發今後產生新的發展。美國特朗普總統在任期間,個人推特治國,对新冠疫情採取幾乎是不理睬的政策。拜登以控制新冠瘟疫為競選的主要政綱而當選。將來世情會有哪些重大走向,難以論列。本文試談經濟和社會方面。

1.   全球化:病毒的傳染沒有國界,也不分貧、富、官、民,因此全世界是生死休戚與共。只要有一個地方沒有完全消除病毒,任何地方都不安全,而新的更厲害的變異病毒隨時可能發生。這就要求各國在醫護與研發上徹底無私的合作: 救人如救己。人類將第一次嘗試真正的全球合作,包括各國政府和人民全部參與。這一全球化,與至今的經貿全球化不同。至今的全球化,是“賺錢全球化,用錢我獨享(因為私有財產)”,因此各國國內和國際上都有貧富不均,福利不均,保健權利不均的問題。今後的新冠全球化恰恰相反,不是為少數人或企業賺錢的全球化,而是各國共同建立制度,使全世界普遍享有平等、公平的防疫治疫福利。全人類福利平等的理想太高,但是在新冠防治上,卻必須做到。

國際合作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聯合國體系,其中直接相關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組織在消滅天花、防治傳染病、救助孕婦健康和生命、兒童營養各方面,活人無數。衛生組織還對各種保健問題,向各國提出專家意見和保健標準,其功厥偉。關於新冠瘟疫,各國應積極參加衛生組織的工作,出錢出力,並無私地幫助弱勢國家,建立全球的防疫治疫能力,全世界才能安全。衛生組織已經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及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聯合主導,確保全面授權,迅速、公平地把新冠疫苗分配給全世界。約有156國加入了公平分配的「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但美國和中國卻沒有參加。想要捨衛生組織而另外組織新的機構或以雙邊取代多邊辦法,絕不明智。今後衛生組織不可避免地勢必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

中美的合作,顯然應該有核心的重要性。兩國的政治家,應該有此識見,啟迪國民,養成擁抱全人類同胞的心態,理解防疫治疫不僅是利他,也是利己。中美應坦誠對所有國家開放,建立全球合作規則和運作機制。否則,將是自甘落後於全球化的歷史巨輪之後。

2.   新冠衝擊最明顯的是經濟。不論保守派、自由派、或什麼派(各國的政治文化不同,這些名詞在各國的意義各不相同),都重視突然的經濟下滑和人民的損失與痛苦,以及隨後必然產生的調整。新冠動輒使社區和城鎮封閉,所有經濟活動停擺,交通和運輸停止,產業鏈、供應鏈斷鏈,生產停止,形形色色的服務業停止,白領藍領的失業,全世界以億計。購買力陡然下降,整體經濟下滑。有能力的國家,以巨額紓困金幫助百姓和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沒有能力的國家,老百姓只好忍受煎熬。

直接衝擊之外,由於新冠使大量學校停課,改在家裡網上上課;大量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改在家遠程上班;家庭生活必需品以至食物大量使用網購。網上教課、工作、開會、購物原來已經是漸漸衝擊實體經濟的新經濟,經過新冠的衝擊,將來必然發展迅猛,改進或產生新的技術,新的經營方法,例如大規模利用自動化、機器人、自動汽車、無人飛機;以網上和虛擬方式教學、醫療、公司管理,乃至娛樂等。許多原來輝煌的產業將淪為夕陽產業,縮小或消失;新產業興起:隨著為辦公室活動服務的各類產業縮小,為在家庭工作而服務和網上買賣的各類產業將興起;與物聯網和虛擬相關的科技將突飛猛進。公司因經濟下滑,沒有能力投入大筆資金研發,必須另想節約的辦法。例如利用虛擬技術做銷售廣告,以網上交易和網上會議與消費者交流、合作。擴大利用3D技術和遠程操作進行生產和銷售。利用兼併和擴大專利技術和數據資料、軟體共享等策略,開放技術與發明,以爭取迅速擴大營業,擴大市場。新技術和新經營必然產生新的財富,和新的貧富不均等問題。新、舊產業將對抗,新產業之間產生新的競爭。新、舊行業工人和職工的交替、升降,從而產生社會經濟的動盪、不安和衝突。各國在因應改變中,極可能發生劇烈的衝突。
 
從過去的經驗可知,凡是遇到經濟發生動盪、危機、衰退、蕭條的時候,必須政府出面調動全國的資源人力,採取有力的措施,才有解救的力度。經濟學家有種種學說,最後總不免歸於靠政府採取某些對策,解決危機。社會上的知識精英和企業人士,應當群策群力,提出建議,監督政府和配合政府,完善其功能,進行恰當的治理,以化解衝突,進而推動國際上的坦然合作,提供援助,開啟新局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中、美尤其應高瞻遠矚,理智地推動兩國合作,而不是對抗、競爭、打壓。人類只有一家。人類自己分裂、互鬥,都將導致在新冠陣前慘敗。兩國國民都應該有開放的心態,充分的教育,避免偏激的,唯我獨尊的思潮。

3.   新冠將對社會產生巨大 的影響:首先,健康與生命是人生最重大的要求。醫保的不平等,是絕大多數國家的宿疾,是貧富差距中的突出現象。在美國是最重要的政治爭議之一。中國雖然不談,問題其實更嚴重。建立平等的醫保制度很難,但在新冠這一點上,卻勢在必行。而且是全球醫保。衛生組織過去防治的那些病多半流行於貧困的國家,富裕的國家自願貢獻財力人力物力,幫助他們;不少充滿愛心的非政府組織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去發病最厲害的地方做醫生護士和後勤工作。新冠傳染似乎在發達國家最厲害。任何國家不可能關門自保,任何地方有一點漏洞,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全世界應該期待真正的全球化新冠醫保,每個人和全體才有安全感,正常生活和健康快樂。

新冠造成的失業,涉及工業、農業、礦業、交通運輸、餐飲等服務業、旅遊業、和各類移民勞工。因此社會需要大力增加轉業培訓和提升新企業的培訓。今年高中、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他們的所學不能滿足社會經濟轉變中的新興需要。社會變動太快,教育失調將成為常態。其影響不僅限於年輕人。全世界都迫切需要擴大教育投資,建立面對未來需要的終身學習的教育與培訓體系,配合就業轉型。人們也需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歷史上,每次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都會產生社會失衡、分化,新舊工人對立,民粹主義,排外心理,排斥移民,國際摩擦等等現象。未雨綢繆,有必要設想社會上自我減震的機制,減緩經濟變動中的痛苦,避免社會的不安和動盪。
新冠疫情影響家庭職能的變化。由於在家讀書、工作、購物的比例增加,在家庭和社區附近的活動勢必增加,因此家庭關係勢必會加強,親子關係更親密(家庭問題也會有所增加),而社區內的人際關係也將趨向密切。

提升家庭關係可能是減輕失業和轉業痛苦的一個辦法。政府可以嘗試以種種政策,鼓勵三代同堂家庭(筆者有另文)和其他家族互助的機制,使家庭成為經濟困難中的支撐和後援,社會安定的力量。

在家上班和虛擬經營的發展,將牽動未來的社區與住房設計,交通規則等的改變。人們聚居大城市的習慣可能改變,對於家居的設計和環境,勢必有新的需要。自動車、無人機的廣泛應用,需要改革城市的陸空交通設計、交通規則,和貨運設施。將來可能以衛星城市群代替大城市的發展,以城際快速交通聯繫。衛星城兼容城市與鄉村的風格,將成為未來家庭的宜居地。正是網上學習、網上工作、網上娛樂的科技進步,催生這一宜居前景。

結論:地球上至今只有大約1/3的人口達到小康(中產)階段,已經把地球資源幾乎消耗殆盡。將來另外那2/3人口的發展,地球將會不堪承受,人類互相間爭資源爭生存的鬥爭,可能再發生從競爭到衝突乃至自相殘殺的惡性循環,最後是傷害全人類的生存。世界需要良性發展,避免不理性的發展而把這個地球吃光用光,生態環境破壞,導致微生物和病毒大規模向人類反攻,人類陷於不休不止的抗疫鬥爭中。人類有埋下自我毀滅種子的危機,而且危機迫在眉睫。這次新冠病毒只是首戰,人類已經幾乎無法應付,應該徹底警惕和自省,自求多福。

中美兩國為發揮應有的國際責任,應該合作而不衝突,應該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能力較差的國家,有序而迅速地發展,改進生活而避免災禍。美國想要恢復其全球的領導地位,中國想要被國際接受為世界的領袖之一,這是他們的黃金機會。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