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香港精神,香港機會

9/11/2021

0 Comments

 
何步正
​
     前一 陣,東方之珠香港,一些年輕人高呼,光復香港,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他們街頭衝擊破壞的力度,幾乎把香港活鳳凰變燒焦雞。領軍者,大不乏各大學學生會的頭頭。問題是,他們都是九七回歸前後的正港香港年輕人,成長在香港快速 上揚的經濟金股的榮景期,大好形勢在他們面前,他們卻從心底下不滿現狀,寧可玉石俱焚。 原因在那?為什麼呢?

     由於香港回歸說明五十年不變,教育制度內涵當然依舊不變。香港學校有兩大類,中文和英文學校。英文學校占大多數,其中,又以教會主辦的學校多被奉為名校。這些學校,財力雄厚,為殖民地培養公務員和商業活動行政骨幹。香港近一百年,是英殖民地治下的對外商貿港,英語因之是主要文字語言,香港人謀職就業,求官職,要做法官、律師、會計師,英語能力是必然起碼條件。教會主導的英文學校,因此是所有香港仔女,謀生立足的必由之途。這些殖民地治下的教會英文名校, 當然無所謂愛中國的教育,英女皇才是外來教會學校主持人要效忠的對象。即然五十年不變,這效忠精神就不用變。

     錢穆、牟宗三,六七十年代在香港,苦心經營傳道授課,也只能慨嘆,中華文化在香港花果飄零,成不了氣候。五十、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湧來一大批落難文人政客,他們在香港艱辛辦報,辦雜誌,開學校,自生自滅,總算為香港留下一些愛國的火種。只是,這愛的國和愛中共又大有不同。此所以,學校教育和社會風氣,和2021的今天,宣導愛國愛黨,存在一些先天的歷史上的精神上的不協調。再者,老一輩和今天香港文教界主導人物,大都接受了所謂普世價值的信念,自由民主,反極權,反專制。高舉普世信條價值很容易,關鍵是如何達成,何種手段,怎樣執行? 又怎樣子,平貧窮,除文盲,掃落後,保主權?

     接受了如此教育和風氣指導影響的年輕人,稍經鼓動,就自以為真理在握,把破壞發洩,視作是正義的替天行道。 香港的行政團隊,基於歷史原因,大多來自教會英文書院,香港大學,一脈相承,這團隊認識殖民地條文,遠高於認識中國實況。這樣子的行政團隊,是受過良好訓練的可以依規矩奉命執行政策的隊伍,沒有為民請命的擔當,更無為人民服務的情操。這些人原本就沒有政治細胞,面對其實是政治性質的亂局,自然就茫無頭緒,束手無策。

     鄭月娥,港大高材生,香港最高行政領導人,嚴守殖民地政府,高地價,放任無為而治的政策主導。香港貧富懸殊,高地價高屋租,港府團隊,對之漠然淡然,黑暴亂局,不知所措。到中央在香港嚴推國安法,掛冠求去的港府高官中官,時有所聞。如此行政團隊,缺乏如何發展香港的雄心壯志,自私保守謹慎,得過且過,典型的殖民式的官員性格,面對港澳粵深大灣區的空前大好機遇,這團隊無此宏願,亦無此眼光,故屢失良機。終而,大深圳的發展比下了大香港的潛能。

     可慶幸的是,香港近六十多年,生命力向來不來自香港本土的自然成長。香港新界是正港本地人,百年歷代在此成長,百多年,新界的農地還就是農地。香港在四十年代中期,人口才五十萬。到五十年代,內戰甫定,香港人口狂增到二百多萬人。到八十年代,三反五反,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香港人口再倍增到五百多萬。到 2020,人口暴增到七百六十多萬。這些到港的新移民,是戰火連年,階級鬥爭的亂世中,有帶著錢財學識來港的,但更多是年輕力壯,穿著底褲,就來到香港揾生活創天下的赤貧之民。但都能吃苦辛勤,來到這個竟無福利,亦無醫保,不過是個平安之地的香港,卻己足夠感謝上蒼,僥天之幸。香港地產大亨,李嘉誠、李兆基、吳光正等等工商地產要角,大都不是香港土生土長,他們沒有港大學歷,百億家產來自善於把握機會,全力拚搏。肥佬黎以一介小學程度新到的香港人,赤手空拳,就打出蘋果報業的不世地盤,可見香港真實具有能送出梟雄的叢林法則的深厚潛能。

     香港這些工商骨幹要員,幾乎都是新香港人移民。他們要求穩定,賺錢安居,普遍沒有強烈的政治訴求。因之,也沒有固執的認為:我是香港人,一定要堅持港獨的身份認定。雖然不一定擁共,但他們都愛中國。不見得親共,但沒有強烈的反共情緒。這樣子的人口結構和人心背景,不論別有用心的人如何撥弄,香港獨立的訴求,就註定引不起普遍共鳴。年輕人破壞搗亂,香港人初而旁觀視作街頭話劇,進而大亂,影響到生活生計,要求鎮暴保平安就變成是香港人的普遍共識了。東奧世運,香港金牌,香港人歡呼;中國得金,他們同樣興奮。香港是中國的,中國是香港的,哪來的彼此?在中華民國台灣島上,有不少人,看待China得金,和ChineseTaipei摘金的興奮之情,感情反應,就頗有區別,有鼓掌讚賞的,有吐口水嘲諷的。香港和台灣,在本質上,一國兩制,就是不能類比。

     六十年代,南度滯港的中國文化人和政客,著實在香港播種了愛中國護中華文化的根。香港六七十年代的文社風氣,是在這樣子的背景下,發芽成長起來的。在文社時代到現在仍然活躍於香港教育傳播界的,如邱立本、李焯芬、隆文龍、關品方、劉文鴻、許悅漢,都是文社時代的活躍學生。當時學生讀物,中國學生週報,青年樂園,大學生活,政治立場不同,但宣揚愛中國的意志,養護中華文化的心思相同。文社時代的不同文社社員的愛國心,是這些南渡中國文人播放的種。六十年代末,我在台灣軍訓後回港和文社社友敘會,劉迺強、文世昌、黃震遐等人,我們共同喜歡高歌的是「保衛黃河」: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我之外,他們都在港大,中大讀書。那時段的各不同文社社友,後來很多都積極介入香港政圈,或文教報界。他們到現今,日常表現的愛國心,就遠高過時下港大中大學生會的反中抗中的心態。

     一九九七,香港回歸中國,共產黨這一次沒有階級鬥爭,沒有鬥地主分田地,沒有資本家財產歸公,沒有打倒地富反壞右。反之,新界本地人的祖屋祖地,得到保障,隨著香港高速發展,他們擁地分肥,頓成百萬千萬富翁,他們不會反共。 香港頂頭億萬富豪,無一不是地產起家。港府高地價,完全放任的管治政策,地屋金融服貿,幾近是原始森林的競爭法則。有地有屋有產業,他們也不反共,再了不起,他們買飛機票,就一二 三,溜了。而,香港今天的現實是貧富極度分 化,削房住戶和半山區富人,是貧富懸殊的兩個世界,港府卻視若無睹。上街頭示威搞破壞的年輕人,不來自半山區,不來自創房貧戶,他們大多來自尚可溫飽的平民小家庭,但生活前景險惡無助,他們不怪罪港府放任無能,政客膚淺短視。但在政客帶引,學風帶向,外源暗助吹動,反中抗中變得時尚好玩,竟刺激,又好似好正義。衝呀,放火破壞,如此這樣的盲動,一些淺易的口號型說詞,沒有為之犧牲的革命勇氣,沒有認同的群眾基礎,暴亂之所以仍然難以收拾,不外乎是這裏有一個殖民地根性的無能政府團隊,不知如何應對,星星之火居然可以讓之燎原。

     香港現今大局看似甫定,官員政客,大中小財主,律師、法官,要走的人會繼續走。香港以前如是,現在和今後,也應如是,來去自如,自由選擇。決定留下來,為自己,為香港繼續奮戰的香港人,期盼都要保有雄心毅力,建做香港為粤澳深港大灣區的領頭狼。香港因為是個特別行政區,香港主權是中國的,但香港團隊要有讓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世界試點的決心和慧眼宏願,把香港打造成,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香港自己創建的獨持的政治經濟架構,這就是香港的新精神!

     鄧小平試點深圳,帶領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試點香港,一國兩制是極具深意遠見的構思。全世界都在看,中國的香港的今後表現。這就是香港的機會! 香港首要放棄的是放任政策,香港是一個大城市,如何有效有節制的積極管理,保護適度足以刺激動力的各種自由,建立有自信的,能合作互相尊重的公民規則。不用迷信空有其表的一人一 票的投票形式,要落實創建一個有中國香港特色的有規劃的,積極有為的民主政府團隊,提供公民有廣寬公平自由的發展機會,規劃合理的財富分配,健全的法制,融洽的族群和互相敬重容納不同信仰的康和的社會。一個新的港府團隊,應該有宏願去創建香港是一個財富分配比較公平合理的社會,居民有住得起的房屋,有負擔得起的醫藥保障,有健全的教育培育出有自信有能力, 健康活力的中國的香港人。 香港有這個條件,有這個機會。就看我們香港人,如何及時把握這個一閃即逝的大好良機。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