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美國在興起?中國在衰落?

5/2/2020

2 Comments

 
彭文逸

          最新一期的《外交事務》(5/6月)有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出自印裔財經專家,曾經出版了兩本暢銷書的Ruchir  Sharma,題目是“再興起的國家”,在其中他獨排衆議,認爲美國非但沒有衰落,并且它的經濟仍然獨霸世界(economic supremacy)。另一篇出自華裔學者裴敏欣,加州克萊蒙特學院的中國問題專家,他的題目是“中國即將到來的動蕩”。看題目大家就知道,這位印裔專家在歌頌美國,而這位大陸出生的學者卻在唱衰中國。

          考慮到,這兩篇文章截稿時,新冠肺炎的疫情在中國全面肆虐,可能還沒有出現轉機,這位數十年來如一日地唱衰中國的學者可能非常得意,跟美國許多反中的華人一樣,覺得可以看中國的好戲了:或許中國會崩盤也不一定。而,反過來,哪位印裔專家,雖然已經看到疫情在美國出現了,可能沒有想到,疫情會徹底打擊美國的GDP。所以,很可能,如果他們的文章能夠晚兩個月發表的話,或許他們就不會那麽自信了。

          Sharma 說,2010年代是美國的“黃金十年”,因爲美國的GDP占全球GDP的比例不但沒有縮減,反而又恢復到25%。雖然中國的占比迅速擴大,四十年間從2% 躍升到16%,但是它拿走的是歐洲和日本的份額,并沒有影響到美國。

          他指出美國的强項是美元,這一點沒有人會跟他辯,因爲大家都知道,美元作爲全世界的儲備貨幣讓美國占盡了便宜。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提出的,美國衰落的理由,如貧富差距擴大,中產階級縮小,債臺高築等,他都輕描淡寫地帶過去。最有意思的是,他說,許多論者都認爲,中國的GDP很快就會超過美國,可是,他指出,如果美國的增長率維持2019年的4%,而中國的增長率維持2019年的6%,那麽,中國要到2050年才有可能追上美國。

          問題是,4%的增長率是美國近幾年的最高點,而6%是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最低點。儘管兩個數目都不靠譜,將來兩國的增長率都會不同於此,可是,作出這樣的比較,讓人一眼看出,他根本在强詞奪理了。

          印裔美國人捧美國,貶中國,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可是華裔美國人貶中國呢?其實,那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從大陸出來的人,如果想要在美國的學術界混,并且要混得好,他們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比美國中國通更懂得如何批評中國。裴敏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主張美國向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因爲他認爲,這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就是説,他希望中國被壓垮。難道他希望中國再回到晚清時代嗎?我們不清楚。不過,從這一點大家就應該知道,一個華裔美國人要想混在中國通的圈子裏,他需要怎麽樣地出賣自己的靈魂。

          他主張美國與中國“脫鈎”,說這樣可以消弱中國的增長率,從而使共產黨失去它的“合法性”。他卻沒有想到,如果跟中國脫鈎,那麽美國的Walmart, Costco, Macy, 99, Kohl, Target, Dollar Store 的成本會增高多少,而一般美國消費者怎麽承擔得起?這樣,美國政府的“合法性”還存在嗎?

          最絕的大概是,他説,在習近平主政之前,中國很“謹慎”,而習主政的七年中,中國變了。中國在外交上變得很“衝動”(impulsive),例如帶路倡議(即一帶一路)。他説,“這個萬億元的基建項目,其經濟潛力值得懷疑,且引起了西方的高度疑慮”。他的意思是,哎呀,中國怎麽能做這種引起西方世界疑慮的事呢!這就滑稽了!難道中國衹能做讓西方世界放心的事?

          老實説,他的這種心態才真正讓人疑慮:出賣靈魂久了,説出這種話來,還覺得自己蠻有見地的,是不是有點可憐?




2 Comments
安平
5/5/2020 05:38:37 am

非常同意作者的一句,從大陸出來的人,如果想要在美國的學術界混,并且要混得好,他們首先要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比美國中國通更懂得如何批評中國。

這種身為華人卻惡意批評中國的所謂學者,稱他們為漢奸也不為過。


Reply
James
5/5/2020 01:20:35 pm

“美籍印裔”有優越感,踩扁華人,“美籍华裔”也有类似的,再加上某些“美籍台裔”哦,他们只承認是南島民族。

别忘记!美国公共电视台PBS 在下週5/11, 5/12 將播報“亞裔在美”記錄片!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