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言論自由

2/6/2021

1 Comment

 
呂學周

泛泛地說,言論自由是關涉現代 ‘人權’ 觀念的諸多自由的一環。

在聯合國「人權宣言」名目下,關涉自由的權利包括:1. 在本國境內有權自由遷徙和居住;2. 只有雙方自由和完全同意才能締婚;3. 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權利;4. 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5. 和平集會結社的自由;6. 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治理本國;7. 自由選擇職業;8. 自由參加社會的文化生活;(以上 4. 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就是通常所謂的言論自由)。

「人權宣言」第三十條:
“本宣言的⋯不得解釋為默許任何國家⋯進行任何旨在破壞本宣言所載任何權利和自由的活動或行為。”

1948年訂定的「人權宣言」好高騖遠,不顧現實,不要說1948年的世界仍然是殖民帝國盤據的世界,不談反帝反殖,空談人權自由,有何意義?即使2021年的今天,諸多自由、例如自由遷徙和居住,誠然是天方夜譚,貧民棚戶豈可自由嵌入富豪住區?依據 ‘自由選擇職業’,人人有自由選擇做音樂家的做夢自由,人人有做夢的自由、空想的自由、異想天開的自由。人皆可到硅谷,高喊‘我要當數據分析師’,有現實意義嗎?如果百業興旺,職業大門敞開,何必擔心選擇自由?

美國「獨立宣言」說:人生而平等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常識告訴我們,男女生而不平等,人人生而不平等。有生于貧/富家庭的不平等,有人生而先天缺陷的不平等,更不論膚色、出生國度所產生的不平等了。

「人權宣言」第一條說:人人生而自由。常識告訴我們,這也是謊言空話。人生而不自由乃真理,嬰兒仰賴哺乳養育,無自活能力,何來自由?若如孔子言,三十而立,可謂初步自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才是通情達理,不為外力左右的真正自由。

上面特別提到「宣言」最後一條,因為一直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據此「宣言」對貧窮國家指手畫腳,甚至動手動腳。它們說,貧窮國家的人民如何如何就可以享有免于飢寒交迫的自由,如何如何就能享有免于外國侵略流離失所的自由。請問, 就靠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政治家們制定「人權宣言」,就可以爲他們帶來人權自由嗎?

美國羅斯福總統提出四大自由: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貧困的自由和免于恐懼的自由。「人權宣言」序言第二段里已宣布這些自由“為普通人民的最高願望”。四大自由之中的freedom from fear, freedom from want. 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超霸美國都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然,黑人為何高喊:Black Lives Matter? 為什麼美國人在疫情下排長龍領取救濟食品?

我們必須通過現實看問題,看言論自由的現實。

可以說,美國國內有較大的自由空間,言行不易被人檢舉,不過911以後變了,許多人胡亂檢舉,如在機場抱怨、被人看不順眼,動輒得咎。現在到處是攝像頭,一舉一動天知地知。

言論自由涉及發言的渠道和園地/群組,’自言自語’ 沒人理會。

近年電信突飛猛進、網上交通的便捷使輿論天翻地覆,昔日的報刊電視被網絡趕超。所以產生川普「推特治國」的奇特現象。

網絡世界由Apple, Amazon, Facebook 和 Google(AAFG)掌控,它們決定什麼言論、視頻上網下架,甚至封殺某帳號,譬如川普的私人帳號。這是美國網絡管理的現況。

歐洲國家,例如德國的默克爾,就認為政府應該介入網絡的管理,不能讓私營網絡大鰐們為所欲為。其實,這就是中國政府在做的,雖然要做到適度的掌控不易。

川普帳號為什麼最初被警告、被短期封殺、然後被無限期封殺?

川普濫用言論自由、在網上網下造謠是長期被縱容的行為,這在文明社會是不被容許的行為,叫做妖言惑眾。川普利用推特造謠,否定大選結果,不顧各級法院一再否定選舉舞弊。他電令喬治亞州務卿找出一萬一千張票來翻轉選舉結果,鼓動群眾到國會推翻選舉結果,動搖民主政治根基,必然造成國家社會動盪,傷害到大企業的商業利益,所以在川普煽動粉絲攻擊國會,造成傷亡時,掌握網絡封殺大權的公司終於出手,以免川普事後再發出 ‘勤王動員令’, 或發動‘准軍事政變’,陷美國于大動亂甚至二度內戰。

可笑的是,來自第三世界流亡美國的反共華人,迷信言論自由,對川普被取消帳號感到震撼。

川普總統如有話說,隨時可以召開記者會,他的’言論自由‘大著呢!無須反共仇中華人杞人憂天。



​


1 Comment
Loshan Lee
2/9/2021 03:30:53 am

I do not agree with you!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