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擒阿桑奇記美國新聞自由大倒退

4/27/2019

1 Comment

 
梅強英
 
四月十一日凌晨英國警察在厄瓜多尔的政府的邀請下, 進入厄瓜多尔駐倫敦使館,在眾多的攝影機前,將在厄瓜多尔駐倫敦使館躲了7年,維基解密創始人之一的阿桑奇逮捕。
 
維基解密是澳大利亞籍的阿桑奇在2006年設立的一個網站,這個網站目的就是暴露世界各國政府或私人機構不可告人的秘密。消息來自世界各地的網民。他們自稱已擁有高達一千萬則的文件。很多涉及到美國政府,也有涉及歐,亞,非洲,中南美等地區的政府。
 
從2006年起,維基解密就陸續公布了很多讓美國政府極為尷尬的醜聞-像Guantanamo Bay 虐待戰犯之事。這些事件的暴露,使美國政府在世界的聲望倍受打擊。更讓美國政府覺得難堪的是維基解密從美國大兵曼寧拿到一個2007年美軍直升機在巴格達大街上開槍掃射並殺死兩名記者及數位伊拉克平民的視頻,維基解密在 2010年將此視頻公諸於世。這個視頻震撼了美國人民的良知,更徹底的揭發了美軍在中東戰場犯罪的事實。之後維基解密從曼寧下載的文件中又公布了約五十萬件有關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的機密文件。這些文件透露了許多戰爭中老百姓傷亡,俘虜被虐待,及許多沒有被公布的美軍殺戮平民的報導。此外有不只25萬條美國外派人員通訊記錄也曝光,裡面清楚談到美國希望收集聯合國重要官員背景及生理特質如虹膜掃瞄(iris scan),DNA 樣本,指紋鑑定等資料,這些情報對美國監聽外籍重要官員非常有用。
 
除上述文件外,2006-2018年間 維基解密爆料的文件是不勝枚舉。在此只能列舉一,二,像TPP條例草案,2016 年美國民主黨總部的電子郵件等。
 
這就是美國政府一直想將阿桑奇除之而後快的原因。但要處理阿桑奇不是那麼簡單,因為阿桑奇不是美國公民也不住在美國國內。要把他抓到美國受審,必須先加之以罪,再經由與美國有引渡協議的盟國將其送到美國 。
 
2010年 在維基解密公布了曼寧的視頻不久,阿桑奇去瑞典開會,被兩位婦女控訴強姦。2012年英國法庭判將他送到瑞典受審。因為瑞典和美國有引渡協議,阿桑奇為避免經由瑞典被引渡到美國的可能,在 2012年保釋期間進入厄瓜多尔駐倫敦使館尋求並獲得政治庇護。阿桑奇從2012年到今年4月11日,一直留在使館里,無法踏出一步。
 
這齣“擒阿桑奇記”是一個美國主導,厄瓜多尔及英國協助演出的大戲。厄瓜多尔扮演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2017新總統Moreno 就任後極力親美。2018年6月美國副總統潘斯訪問厄瓜多尔,給Moreno 壓力,要他取消阿桑奇的政治庇護。他們之間如何交易,我們不得而知。不過Moreno政府財政困難是不爭的事。2019 年3 月 11日 IMF通過給厄瓜多尔 42億美元貸歀,4月11日厄瓜多尔就撤銷對阿桑奇的政治庇護並邀請英國警察進入使館。雖然Moreno 否認這兩件事有任何關聯。但這兩個時間點實在是太巧合了。4月17日,非常多的厄瓜多尔百姓上街抗議和警察發生衝突。抗議群眾稱總統為“Traitor Moreno”,將阿桑奇賣給了美國。
 
美國的鐵哥兒們,英國,在協助美國捕獲阿桑奇的行動上,出奇的有效率。4月11日當天下午,英國法庭就以阿桑奇2012年未遵守假釋規定為由定罪, 可能會在英國監獄關一年。同時在5月2日開庭處理美國的引渡要求。
 
美國是用什麼理由要求引渡阿桑奇呢?
 
在短短7頁的起訴書裡,阿桑奇只有一個罪名,即2010年他幫助曼寧破解國防部電腦的密碼,導致曼寧能夠下載數十萬件機密文件,並教會曼寧掩蓋查尋的蹤跡,避免被識破。控訴書裡沒有控訴他公布機密文件的內容,也沒有控訴他是為普丁效命影響美國2016 的大選。
 
為什麼阿桑奇沒有被扣上後面兩項罪名呢?非常簡單。控訴書裡沒有控訴他公布機密文件的內容是因為美國憲法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憲法第一修正案), 政府不能干涉媒體發表任何經過查證的新聞。1971年聯邦最高法院基於第一修正案裁定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可以登載時在蘭德公司任職的Daniel Ellsberg偷印出有關越戰的“五角大厦文件”,政府不得處罰或禁止。 Ellsberg 雖被以間諜罪起訴,最後以無罪釋放。因此為了顯現美國是保障新聞自由,不能給阿桑奇登載機密文件的罪名。
 
至於為普丁效命影響2016 的大選的控訴。因為找不到證據,也無法成立。
 
美國司法部起訴書是用Conspiracy to Commit Computer Intrusion 來給阿桑奇定罪。也就是說,他和曼寧一起扮演黑客的角色來竊取國防部的機密文件。
 
阿桑奇在曼寧事件中,他唯一做的就是教曼寧(他的線民)如何保護自己以免被識別。這是任何一個媒體人對爆料者應有的態度。這就如同有的媒體人情願入獄也不願出賣資料提供者的情資是一樣的。他也沒有進入國防部的電腦體系竊取文件。政府拿到的證據只是有曼寧和阿桑奇來往電子郵件中有曼寧問阿桑奇是否會破解密碼。阿桑奇是否幫忙曼寧破解密碼並不清楚。
 
明眼人一看就知,美國政府引渡阿桑奇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自有維基機解密以來,美國政府有太多的醜事被揭發,以致政府形象大傷,在國內外的公信力大減。為了要徹底消毀這個組織,除了抓它的領頭人物之外,就要不遺餘力的進行抹黑。美國現任國務卿,Mike Pompeo,在他做中央情報局局長時就說過,維基解密就是一個與俄羅斯合作對美國有敵意的情報組織。
 
美國政府如此,大部分的民主黨及共和黨的從政人員亦是如此看法。
 
可悲的是,美國主流媒體像CNN, MSNBC, Wall Street Journal也和政府口徑一致,說 Assange 是駭客,不是媒體人,不應受到新聞自由的保障。但是在維基解密暴露伊拉克,阿富汗醜聞時,曾被主流媒體高度推崇,並得過很多媒體獎。華盛頓郵報也曾在2011年讚賞維基解密和郵報一樣護衛新聞自由。現在卻說阿桑奇不是捍衛新聞自由的英雄。
 
新聞自由的真諦是在予媒體不為任何利益團體服務,而是為全社會提供公正,全面的信息。這是任何一個健全的民主國家必須具備的條件。這齣擒阿桑奇記的大戲演出是不是對美國新聞自由的一大反諷?
 

1 Comment
貝勒爺
5/6/2019 09:23:01 pm

作者披露的好!我們每個人都要監視美國言論自由的發展!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