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經濟盛衰週期的轉點是否又悄然到來?

6/30/2018

0 Comments

 
艾花奇

 
            六月一日,美元指數從一年前的88.25升高到94.21,失業率降低到3.8%,為19年來的新低,每小時工資平均增加0.3%。 就在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貿易戰的當口,股市仍然高企,美國經濟看來一片大好,儘管普遍預測,美聯儲本月將提升公債十年期利率0.25%(現在已經接近3%),今年少不了還會再加兩次,而投資者似乎不為所動。
 
            美聯儲不但在逐步加息,同時還在縮表(縮減收益負債表中的巨大債務)。這是因為在金融風暴之後,它進行了三輪天量的量化寬鬆政策(QE),將負債表擴大到四萬五千億。趁經濟好轉,美聯儲務必慢慢處理掉這筆債務,以便日後衰退到來時還有再次放寬銀根的能力。縮表減少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其後果是,過去十年間多發的貨幣,也就是被投資者投到股市,房市和債券市場的錢,必然會減少。每次到這個時候,股市開始下滑,債券價格開始下調,而經濟也就會跟著放緩。
 
            這是根據過去的經驗累積所總結的規律。可是,目前股市依然熱絡,經濟仍然活躍。顯然,這次的經濟復甦,雖然已經是歷史上最長,卻仍然硬挺,好像沒有軟下來的樣子。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要問,它是否到了某些資深金融分析師所說,到了將要一泄千里的邊緣了呢?
 
             有人說,高潮是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可是,這次的時間夠長的了,難道它老當益壯?
 
            或許大家還記得,2006年時,也就是在次貸風暴還沒有露出它猙獰的臉孔時,全世界的經濟也是一片大好,依稀記得,加州的買房族仍然連夜驅車到拉斯維加斯,在開發商工地售房辦事處門外排隊,耐心等待著開門,門一開他們就擠進去搶購哪些僅僅在圖紙上描出的地塊。不幸的是,火熱的地產泡沫引來了次貸風暴,一年後情勢開始發生變化,到了2008年9月15日,當雷曼兄弟,一個擁有六千億資產的投資公司,宣布破產的時候,整個美國金融體系乃趨向崩潰。接下來的兩年,世界各國的經濟就跟一堆膨脹到極限的氣球一樣,一個接一個的爆破。今年,2018年,拉斯維加斯的地產,據當地的地產商說,已經接近了上次爆破時的高點。我們要問的是,這是不是預示,2018年將是2006年的翻版?
 
            除了美聯儲提升利息與縮表之外,這個週期還碰到了另一個巨大變數,那就是號稱要使美國再偉大的特朗普當選了總統。短期內,他的減稅法案給經濟打了一劑強心劑,可是,展望中期與長期,減稅會使國債於今後十年不斷增加。如下面要說的,債務在繁榮時仍然持續增加才是當前經濟問題的核心。
 
            特朗普對美國經濟最不利的政策,當然,就是他開打了貿易戰。奇怪的是,貿易戰的矛頭不僅僅是對著中國,同時還對準了歐洲和日本等盟友以及緊鄰加拿大和墨西哥。最近在加拿大舉行的G7首腦會議上,其他六國顯然決定跟他劃清界限,也要用增加關稅來對付他的關稅。如果它們真的對著幹,那麼美國國內商品價格必然普遍上漲,加速通漲不說,還會壓抑消費。此外,就在目前這個失業率創了新低的時候,本來應當是增加移民人口,向需要勞動力的企業提供新血,他卻要造“牆”,阻擋老墨入境。他還要減少發給給印度人和中國人的H1B簽證,這也將不利地影響到美國最成功的高科技產業。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我最近看到一篇分析,覺得見解獨到,不妨拿來談談。一位名叫John Mauldin的經濟學家,三本暢銷書的作者,也是有百萬網民跟踪的網紅作家。他最大的好處就是在網上免費提供一流的經濟分析(任何人都可以搜索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他每年也舉辦經濟學家的群英會,召集一大批同業,討論當前的經濟和投資問題,所以他的意見也代表了許多經濟學家的意見。他的三篇文章的題目,縮減來說,就是”火車互撞”(Train Crash)。他和他的一些夥伴預測,美國下一個不景氣會在2019年後期或者2020年到來。
 
            理由呢?簡單說:第一,美聯儲連續八年的超低利率,使大家投資到無數個沒有收入或者收入低的企業;第二,這些企業,為了吸收資本,販賣天量的公司債券,美其名為高收益債券(亦即垃圾債券),目前數額高達2萬億;第三,這些債券跟其他比較優質的債券一起,用ETF的形式賣給了無數的大小投資者,而許多投資者還是用槓桿式的方式購進這些債券的(亦即貸款購買);第四,一旦美聯儲抬高利率,一大批這樣的公司會倒閉,債券的價格會嚴重下滑,而一般投資者是不會等到債券滿期去拿回成本的,他們會儘快空倉;第五,2008年的次貸風暴是地產泡沫引起的,這次將是因為垃圾債券崩盤引起的。(這個看法還見於許多其他專家,包括做空大鱷索羅斯)
 
            當然,這個現象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在這次經濟好轉的時候,大家不是去槓桿或者儲蓄,而是繼續借錢(因為利率太低,大家乃選擇高風險投資),使債務繼續累積(包括企業與個人)。當債務高到一個程度時,還債的壓力逐漸加大,舉債刺激經濟就逐漸失效。而這時,美聯儲開始逆襲,升息加縮表,還債的壓力乃無限擴大,根底薄弱的公司就混不下去了,而它們會帶動整個市場崩盤。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債台高築是全世界的現象,歐洲,日本,中國以至於無數個發展中國家都累積了天量的債務。我們已經看到像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土耳其等國陷入了償債危機之中,貨幣嚴重貶值。受到美國制裁的俄國和伊朗的情況也跟它們差不了多少。所以,如果美國經濟開始猛然下滑,那麼我們將再進入一次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只是這次不是地產造成的,而是美國的巨額公司債造成的。
 
             所以,就在美國經濟享受了十年的持續緩慢增長的今天,我們面對的很可能是一個由盛而衰的轉點,而特朗普成為這個轉點的負面不確定因素。到底後事如何,請看今後的事態演變吧。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