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俄烏戰爭會打到什麽時候呀?

4/30/2022

1 Comment

 
水秉和

      我看到CNN的一個訪問,受訪的軍事專家很慎重地說,“這個戰爭可能持續到2035年!”這是嚇唬人的吧?如果雙方繼續加碼的話,全人類恐怕都活不過2035年。

3月29日— 4月5日

     3月29日是一個關鍵時刻。該日,澤連斯基答應了普京開出的幾個條件:保持中立,不加入任何軍事組織,可以加入歐盟,領土問題延後再談…普京似乎覺得他達到了目的,於是俄軍於30日開始撤離基輔。停戰似乎變爲可能,給予兩方面一個下臺的機會。但是,四天之後,澤連斯基徹底反悔,於是乎,我們看到的是,兩方面死拼到底的悲劇將很難避免了。

     就在俄軍撤出基輔和烏軍進入基輔的幾天空擋期間,基輔附近的小鎮布查的大街小巷發現了410具尸體!這個完全出乎人們意料的情況立刻引起全世界媒體聚焦,西方鋪天蓋地的報導是:俄軍犯下了屠殺,强奸,搶劫等暴行。對此俄羅斯堅決否認,并且立刻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進行調查。普京後來公開指控說,這是英國情報人員幹的,他們把已死的人的尸體拖出來,擺在大街上。普京說,他掌握到所涉人員,車輛牌照號碼等各種細節的證據。

     真相到底如何,且待後人慢慢梳理。重要的是,布查的慘狀使得全世界都在譴責俄羅斯。拜登似乎借此説服了澤連斯基,不要做出讓步。爲什麽說拜登會這麽做呢?

      拜登在他在國會對全國發表第一次演説時,他就明白指出,他的兩個對手是俄羅斯與中國。這位外交界老手這麽説的時候,他應當知道,他違反了美國戰後三位最傑出的戰略家,肯南,基辛格和布列辛斯基的告誡。這三位大佬都說,美國的戰略是不能讓中俄聯手,一定要想辦法拆散它們。拜登卻同時挑戰兩強,造成了强强聯手,他的志氣可真不小,但是,後果卻很可能是顛覆性的。

 
      既然拜登決定要同時對付中俄,他就必須拉攏盟邦,對中俄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俄羅斯的GDP排在全球第11位,比中國弱一大截,所以先向俄國下手是必然的。這樣,他就在烏克蘭與臺灣之間,選擇了烏克蘭。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是對付俄國的狠招。

     可是,從2月24日開打到3月29日,三百多萬公民外逃,還有幾百萬人在國内逃難,基輔被包圍,馬里烏波爾岌岌可危,澤連斯基前後出現在英國,美國,歐盟的議會,發表沉痛的演説,責備這些西方大國不給力。既然它們不給力,所以他衹有求和了。

     求和?那是絕對不行的。拜登不答應。他要澤連斯基繼續打!條件是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3月29號到4月5號之間,戰局未變,可是美國的戰略思想卻發生了重大變化。

制裁失敗

     爲什麽要非繼續打呢?簡單說,因爲盧布反彈了。普京三月底宣佈,被俄羅斯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上的48個國家,包括中國臺灣,今後必須用盧布購買石油。這是打破制裁的狠招,促使開戰以來慘跌的盧布立馬回升,甚至回到了戰前的水平。問題還不止於此。拜登的極限制裁看起來來勢洶洶,但是漏洞百出。俄羅斯擁有龐大的油氣,糧食,化肥,礦產資源,并且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歐盟——的剛需求,所以,全世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家拒絕制裁俄羅斯。

     顯然,拜登團隊對於制裁戰略并沒有規劃的那麽細緻,以爲可以用金融制裁打垮俄羅斯,但是失敗了。制裁失敗的現實撲面而來,志大才疏,做事莽撞的拜登發現,不但烏克蘭戰場上處於劣勢,并且制裁也將要失敗。能認輸嗎?當然不行。咋辦?回過頭來,在戰場上加碼!
 
大規模提供武器

     拜登本來的戰略是要烏克蘭在戰場上撐住,美國用金融和經濟制裁來逼垮俄羅斯的,可是,這個戰略失敗了,所以拜登改變戰略,轉而求戰場上勝利。這下澤連斯基可興奮了,歐洲理事會主席,英國首相等,一大批歐洲國家首腦開始到基輔來挺他了,都承諾向他提供武器,連非常勉强的德國也要捐助頭盔以外的重型武器了。美國媒體也開始炒作,是不是拜登本人,或者哈里斯或布林肯等人,也應當到基輔報個到?拜登又開出了一份八億的武器清單,這次就包括了重武器和攻擊性武器。

     就在這時候,我們或許發現了歐洲人本性的另一面。
 
我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

     像許多人一樣,我曾經參觀過歐洲的各個著名的宮殿和博物館,包括聖彼特斯堡的宮殿博物館,對它們的富麗堂皇和精美絕倫贊嘆不已。我也沉浸在貝多芬與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中,震撼於它們的華麗和優美。對於西方的經典文獻,不論是洛克,盧梭還是康德韋伯,我感到仰之彌高。怪不得他們能主導世界五百年。

     可是,他們也有另一面。大家約略聽説過百年戰爭吧?或許也聽説過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吧?根據歷史記載,三十年戰爭特別殘酷,大約有四百五十萬到八百萬人喪生,德國的人口不見了一半。也就是說,歐洲歷史不但有它絕對輝煌的一面,也有它用鮮血寫出來的一面。

     八十年戰爭和三十年戰爭都是因爲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衝突引起的,兩場戰爭把歐洲的壯丁幾乎打光了,他們終於覺得,這麽殺來殺去不是辦法,所以在1684年簽訂了一份歷史性文件,叫作《西法拉費爾和平條約》。這項條約規定了邊界和主權以及不干涉内政等最基本的概念,爲其後的世界定下了一些規範,被不少學者視爲國際法的基本文獻。

     當然,這并沒有阻止歐洲人到非洲去燒殺非洲人和搶奴隸,也沒有阻止他們征服和殖民亞非拉三大洲和南北美洲,也沒有能阻止他們捲入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現在,他們又躍躍欲試,要開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俄烏戰爭的第一個階段在3月29日結束,其結果是烏克蘭被打爛了,澤連斯基要求和了。拜登的制裁戰漏洞太多,無法逼垮俄羅斯,於是乎北約回過頭來替烏克蘭打鷄血,使它能夠跟俄羅斯長期糾纏,甚至拖垮俄羅斯。這樣,戰爭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肯定比第一個階段要慘烈好幾倍。參照過去歐洲人打仗的歷史,他們是非打到筋疲力盡,壯丁死亡大半,孤兒寡婦四處逃荒,饑荒疫病流行,才會停止。

     軍事專家說,五月,解凍的黑土又硬了,可以讓整排的坦克在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行動自如,所以,在烏東打一場主力戰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這將是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勝負將很可能就在此一役決定。如果俄羅斯能夠成功攔截北約經過東歐國家運送進烏克蘭的大批新型武器的話,那麽烏克蘭是無救的。可是,如果北約二十多個國家加上美國,能夠順利把武器交到烏軍手上的話,那麽,這場戰爭就會拖下來了,俄羅斯甚至會陷入劣勢。問題是,不論那一邊輸了,他們會罷手嗎?
 
世界末日?

     普京的名言是,“如果沒有了俄羅斯,這個世界還有什麽意義?”這次他是破釜沉舟,絕對不會認輸,絕對會拼到底的。他在國内的支持率升高達80%以上,總統的位置非常穩定,有拼到最後的底氣。美國中情局局長已經擔心他會動用核武器。如果他動用核武器,可以保證,他絕對不會衹往歐洲扔,他必然會投向美國,而他擁有的超高音速的導彈是沒有東西能夠擋得住的。

     二次戰後,建立了聯合國,另設安全理事會,其宗旨是維持世界和平。但是,當五個常任理事國裏面的任何一個,或兩個,不肯遵守聯合國憲章,那麽,世界和平就失去了保障。從攻打伊拉克開始,美國就一再違反了聯合國憲章,而現在,俄羅斯也是如此。我們不知道戰爭會擴大到什麽地步,衹不過,歐洲的歷史令我們對前途感到憂心忡忡。
 
 
 

1 Comment
jon cho
5/13/2022 04:45:21 am

我看俄罗斯竖了白旗也不会停,战後的赔偿,重建,割地等等,清朝末年的列强对付中国人那套。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