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正視朝鮮危機

6/10/2017

0 Comments

 
吳章銓

朝鮮對中國太重要了。不是一般的外交問題。由於文化、歷史、民族、國防、地緣政治、經濟、民間人際關係等各方面因素,中國必須保持中、朝間的密切友好關係。因此中國必須鄭重考慮長期妥善的國策,有自己的主張,不隨國際關係中起伏變化和其他國家的政策所影響。

朝鮮領導人年輕氣盛,要參與大國博弈,但是他唯一的牌是危險的核試驗和中長程火箭試驗。朝鮮是否有能力真的擁有足以威脅任何國家的核武和投擲工具?朝鮮是否考慮到一旦惹得對方的報復反擊,有多少抵抗能力和生存機會?這兩個問題不需要專家才能回答。尤其朝鮮自己也能夠回答。因此,朝鮮領導人只要有一點點冷靜頭腦,或者對國家、民族、山川土地有一點點的愛惜,就知道核武和火箭都是不能實際使用的,充其量是作為談判籌碼。

朝鮮也不可能對南韓自己同胞發動核攻擊,不但激起韓國的民憤,也不能得到朝鮮自己國民的贊成。畢竟朝鮮半島是同一個民族,同語言,同文化歷史背景,南北有血濃於水的感情。1950年的戰爭是中了外國強權博弈的圈套,結果大损国力。現在韓國實力遠大於朝鮮,背後更有美國支持,而朝鮮背後指挥者的蘇聯却已經解體。朝鮮如果盲動,結果必然是被統一。

既然朝鮮不可能對美國、日本、韓國造成什麼重大傷害,朝鮮的任何冒險都不可能有勝算,因此美國、日本根本可以不予理會,隨便朝鮮怎麼發展核武和火箭,都是毫無用處,純粹浪費他自己的國力。現在美國卻把朝鮮問題當做異常重大的國際性威脅之一,理由何在?最重要的理由顯然是日本的挑撥。日本要把朝鮮視為是中國的盟邦,将朝鮮發展核武解释为對東亞地緣政治的重大挑戰,撼動以美國為首建立的東亞國際格局。日本以朝鲜为借口之一,綁架美國与他军事合作,從而維持在東亞的舉足輕重地位,將來還有發展機會。美國也有自己的打算。美国視日本是戰後培养最成功的亞洲民主國,是最鐵杆親美的國家。美国有日本,太平洋便成為美国內海,猶如在大西洋彼岸有英國是美國的血親兄弟,大西洋便成為美國內海。在冷戰時期,美國因為中國属蘇聯陣營,將中國定位為敵對國家;雖然70年後中國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完全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經貿體系,但是仍堅持共產黨專政,自稱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上保持高调與美國對立,於是美國仍保持將中國視為潛在敵國的長期戰略。為了這一戰略,美國必須保有日本為堅定的盟國,以鞏固其兩洋霸局。

日本從二次大戰得到教訓:美國袒中則日敗,袒日則日勝。日本必須竭力促動中美對立,才能抓紧美国,立于不败之地。美國因此接受朝鮮核試為對日本的威脅,對朝鮮采取經濟和軍事雙重壓力。

美國新任總統喜歡大言炎炎,美國至上,我武維揚,而且自信有超人的談判能力,所以在朝鮮問題上采取高姿態,作為開價手段。但是他最想的是賺錢;戰爭並不是他積極追求的目標。以出兵為威脅,是他的談判手段。但提升軍事威脅便有可能擦槍走火,同時他還可能為了緩解其他方面的困難,故意升高朝鮮問題去解套。因此美國的朝鮮政策含有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然而,談判會有許多迴旋餘地,而特朗普在國內國外還处处挑戰,不能專心處理朝鮮問題。在這樣種種不定的環境下,中國有迎接挑戰的空間,也不必處處針鋒相對。但中國本身需要有明確穩定的立場,有長期維持邊境安全和東北亞國際和平的方案,以及靈活的外交處理能力。

     1.   中國首先應區別朝鮮的政權和人民,在長期政策的運用中不是囫圇吞地同一對待。

a. 對朝鮮人民必須堅定長期不變的維護友誼,在任何情況下一定幫助和援助,與內外政治變動和壓力無關,也與政權無關。中國絕不參加任何傷害民生的經濟制裁,也不參加伤害人民和國土的軍事攻擊。這應該是中國人(指所有中華人)對半島人民(包括北朝和南韓)永遠不變的態度。
b. 中國對朝鮮政權雖也盡量保持友善,因為中國不能失去朝鮮這唯一的鄰國朋友,但必須有底線,如果朝鮮政權過於忽視中國的勸告,中國可以在聯合國做出決議的時候棄權,並適當遵守聯合國的決議。分別對待政權和人民無異向政權暗示,中國認為政權已經不代表人民,如果有其他代表人民的力量出現,中國將不是現政權的保皇黨。
可以相信:韓國希望和平統一;武力統一不是他的選項。武力統一的過程是民族自相殘殺,相互破壞國土資源和文化财富,其結果是產生民族內部仇恨,統一後治理困難。韓國對朝鮮的政策也是區別政權和人民,政權雖是敵人,人民仍是同胞手足。韓國將避免發生第二次韓戰,避免傷害手足同胞。中國可以與韓國合作處理朝鮮問題,從而加強與韓國的關係。

     2.    其次,朝鮮政權的核武和火箭試驗對中國是不友好的,長期更是不利,目前已经使美國、日本有借口提升對中國的敵意,因此應該劝止。但中國不可以直接對朝鮮政權“制裁”,也不可以參加美、日發動的軍事制裁。中國應設法把朝鮮問題的處理從美國、日本的手中移到聯合國去。聯合國的宗旨是和平解決國際問題;聯合國有193個會員國,其主管國際安全與和平的安全理事會有十五個理事國,绝大多数是爱好和平的,比較客觀和冷靜,比任何一國兩國的決定合理。1950年北朝鮮的南侵,是蘇聯所指揮和支持,是蘇聯大舉擴張積極爭奪世界霸權的一步棋。當時美國領袖西方國家擁有獨尊的地位,一呼百應,举联合国大旗出兵抵抗。於是蘇美在半島展開軍事較勁,蘇聯叫中國替他當馬前卒。現在形勢有所不同。蘇聯已經不存在,俄國不足以形成立即的威脅,而世界也已經多元化。歐洲有自己的聲音,英、法兩個安理會理事國都不願意再參加遙遠的東亞戰爭,聯合國再度處理朝鮮問題將純粹是為和平與安全。

中國可以设法在聯合國機制中運作。聯合國本身與朝鮮沒有衝突,其維持和平與安全的底線應該是:明確警告朝鮮:只要不射擊他國,就不理會他的核武發展;一旦朝鮮政權射擊任何他國,就組織武力制裁,包括以美國為領導的核制裁:朝鮮將遭遇難以恢復的毀滅。中國不反對聯合國的武力制裁,但不參加。中國也保留對朝鮮人民生活和人道主義援助的權利,包括盡力接納和安頓到中國避難的難民。收納難民是國際人道主義行為,更是尊重中朝人民友誼所必要履行的義務。這是具體實行上述的立場:a. 政權如果過份,中國將不支持;b. 對朝鮮人民保持不變的友谊支持。
將朝鮮問題移到聯合國去處理,中國便解除了與美國對立的一大因素。在聯合國中冷靜合作,能增加中美的合作與友誼關係,符合雙方根本利益。
​
       3.    中國為自己和為友邦朝鮮的长远利益著想,應該設想一個根本方案,這就是推動朝鮮建立為中立國。這是唯一可以獲得長期邊境安全和東北亞和平與發展的最優方案。筆者在《中美論壇》已經有一篇說明(2017/4/15,第192期),不必重複。簡單地說,就是將朝鮮建立為以瑞士中立為模式的國際中立國,在中、韓、日、俄、美之間建立一個人間樂土的緩衝國。其中立地位由聯合國及安理會承認和擔保,永遠鞏固。朝鲜的核武能力将转变为和平使用核能,由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监督,为国际共同研究和平使用核能做出贡献。朝鮮問題將徹底解決而不需要改朝換代(regime change),中立國的朝鮮將成為東北亞和平繁榮的一塊基石,中國邊境永遠安全。朝鮮中立和開放,其內部的轉變完全由朝鮮人自己掌握,自然會水到渠成。瑞士模式的美好前景將使朝鮮政權和人民都能接受。朝鮮中立對所有相關各國都有利無害,他們有理由贊成和接受。

結語:中國周邊水陸鄰國共20個,蘊含世界上最複雜的邊境形勢,問題最多。有的地方正醞釀着尖銳的國際危機,朝鮮就是其中之一。中國需要有智慧、有遠見地設想短、中、長期因應政策和國策,並謹慎處理。處理得當,有助於提升中美的長期友誼和攜手共創東亞長期和平的願景。(5/27/2017)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