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主張和平統一才能維護兩岸和平

8/10/2019

1 Comment

 
謝芷生

曾聽人說,先知先覺者都是寂寞孤獨的。筆者雖智慧平庸,絕不敢自命為先知先覺。但由於最早在德國,甚至歐洲發起保釣及和平統一運動,確曾長期陷入寂寞孤獨,並長約13年半無法回台見爹娘。早年歐美留學生中,與筆者有相同遭遇的,不在少數。我們為什麼願意付出這種代價?其動機與答案,就如本文標題所示,因為只有主張和平統一,才能維護兩岸和平。

和平是人人所嚮往的,但生在承平年代的人,卻未必真瞭解和平的可貴。筆者雖生長在抗戰和國共內戰期間,但卻也未曾聽過槍炮聲,聞過硝煙味。當然這不包括在臺灣服役期間。有些事不必非親歷親聞,才能相信。從老一輩人的口述中,從戰爭紀錄片的鏡頭中,便能知其梗概。

國共的長期對峙,是中國現代史中最不幸的一頁。其實國共的成立都是為著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國父孫中山先生憂國憂民,最早創導國民革命。由於帝國主義的干擾,使革命陷入黑暗低潮。愛國的中國知識份子,不得不另闢蹊徑,另謀出路。於是有了社會主義思想的引入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孫中山先生眼光遠大,胸懷寬廣,提出了“聯俄容共互助工農”的主張,開闢了國共合作的平臺,並將其旨意融入三民主義與其遺囑之中。不幸天妒英才,孫中山先生英年早逝。國共合作根基未穩,互信不足,1927年4月12日,北伐途中,國民黨右派在上海青幫幫助下,突然發動政變,大肆抓捕處決共產黨員。兄弟鬩牆,血流成河,染紅了黃浦江水。每念及此,筆者總忍不住熱淚盈眶,唏噓不已。其實國共決裂的真正幕後主使者,不是別人,而是國際帝國主義者。

在美國人阻擾下,兩岸對峙已達七十年。過去人們總將兩岸對峙,等同或簡稱為國共對峙。但在台獨勢力登上政治舞臺後,兩岸對峙的形勢與性質已起了變化。國民黨長期以來,標榜的是反共而不反華,因此尚可將其歸類為“人民內部矛盾”。而台獨勢力則不但反共,甚且反華,則兩岸對峙已逐漸從“人民內部矛盾”,轉化為“敵我矛盾”了。尤其在民進黨2016年再次執政後,其反華親美的態度,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肆無忌憚。此一趨勢,令熱愛臺灣與關心兩岸和平的人,不能不陷入憂心忡忡。因為中共對待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態度和手段是截然不同的。
​
然而相信大陸必能看清,真正主張“脫中獨立”的人,在臺灣所占比例仍是少數。大部分抗拒統一的人,還是受過去不實宣傳所誤導。近年由於兩岸接觸頻繁,大陸積極推動惠台和交流措施,臺胞在瞭解大陸真相後,態度已逐漸改變。筆者相信,只要和平統一沒有絕望,大陸就不會輕易放棄努力。       
                       
令人憂心的是,美國霸權主義者與台獨分子的干擾與刺激,卻有可能迫令大陸改變態度,將和統改為武統。我們必須認清事實,對頭可斷,血可流,堅定追求洗雪國恥,振興中華的國人而言, 將臺灣永遠割裂出去,淪為帝國主義反華基地,是絕難容忍的。因此必須奉勸台獨分子,若真愛臺灣,就必須認清形勢,接受兩岸必須統一,必然統一的事實。否則將成為破壞兩岸和平,嫁禍臺灣的千古罪人。                                                     

​ 謝芷生,2019年7月25日,維也納
 
 
 
 
 

1 Comment
Jon
9/2/2019 09:24:42 am

德国世界報(DW-Deutsche Welle) 在台北訪问國民党的周锡鍏,他說:“我们到大陸去改变他們!”,這真是條好漢!有多少時候在談判前,我们總觉得对方不会接受某条件而從未提出,不敢說出來,那就永遠没有。另外,那位党主席,畏头畏腦的“台湾国民党”,無(吴)用!

誰能正式地帶ROC流亡在台湾的政府出海峡回到中国的内地去?周锡鍏,洪秀柱,郭董,韓總,等等?PRC 加 ROC, 最後就是称作“中國”(China), 一个英文字,兩個漢字,簡單明瞭易记!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