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布林肯的業餘外交天才秀

5/29/2021

1 Comment

 
水秉和

            四周前,我在本論壇的“中俄伊鐵三角的形成”一文中說,拜登和他的外交團隊犯了兩大戰略錯誤;一是拜登上任後沒有立刻宣佈解除川普退出伊核協議時對伊朗執行的一連串制裁;二是他沒有撤銷川普對所有參與俄羅斯與德國之間建造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企業和個人的制裁,反而繼續向德國施加壓力,要它退出這項對它有巨大經濟利益的項目。

            因爲伊朗對新上臺的拜登政府失望,乃決定跟中國簽訂了一項爲期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這項協議,加上北京於2014年已經與俄羅斯簽訂的,爲期30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中俄伊三國於是乎建立了一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等領域緊密合作的鐵三角。這個鐵三角涵蓋了廣袤的歐亞大陸,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五個斯坦國,以及蒙古和土耳其。整個歐洲大陸和中東也因此成爲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和俄羅斯推動的歐亞聯盟擴展其影響力和發展貿易關係的自然延伸。對此,美國,作爲一個遠離這個大陸塊的海洋國家,無疑將處於劣勢,甚至被逼到世界舞臺上的配角地位。所以說,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拜登團隊犯了巨大的戰略錯誤。

            拜登繼承川普,仍然阻擋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建造,這使得德國非常失望,而拜登卻指望默克爾跟他共同對付中國。這是非常狂妄的想法:爲什麽德國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美國壓制中國?這也就是爲什麽拜登在G7峰會上沒有得到歐洲大國支持的原因。所以説,堅持制裁北溪2號工程也是一項戰略錯誤。

布林肯亡羊補牢

           那麽,布林肯知道不知道做錯了呢?顯然是知道的。在中伊合作協議簽訂後,美國的態度迅速改變,放軟了身段,表示,并不需要伊朗先停止濃縮鈾的活動就可以坐下來談。可是,有了中伊協議做後盾,伊朗態度轉硬,拒絕跟美國面對面談,而是要美國跟其他協議夥伴談,再由這些夥伴傳話給伊朗代表。并且伊朗態度轉强,要美國放棄對它的所有制裁,這使得拜登團隊的處境相當尷尬:如果全面向伊朗讓步,則會受到共和黨的嚴厲批評,可是,若是不作出重大讓步,則不能回到協議。這個談判已經談了近兩個月,仍然沒有結果,觀察者指出,伊朗將於六月間舉行總統選舉,而目前强硬派占上風。如果强硬派上臺,而它根本不願意跟美國談,那麽美國就被孤立了。

            問題是,幾個歐洲大國都希望能夠恢復跟伊朗做生意,不願意眼巴巴地看到大筆大筆生意都被中國攬去。如果談崩了,美國不能回到協議,難道它還能繼續制裁歐洲企業跟伊朗合作嗎?如果繼續制裁,它還能集結這批夥伴打壓中國嗎?

            如果拜登團隊一接手就放棄川普對伊朗的制裁,那麽,對西方仍然存著幻想的伊朗溫和派多半不會跟中國簽約。它曾經遲疑了整整四年,不肯簽約,就是在等待川普下臺。所以,當拜登遲遲不肯讓步的時候,它就選擇加入中俄,成爲鐵三角的第三角。從歷史的長鏡頭來看,鐵三角的形成是國際關係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美國在這方面的戰略錯誤將會影響深遠,甚至亡羊補牢都已經晚了。

           我們觀察到,當西方國家把新疆棉花吵的沸沸揚揚,無限上綱,把它説成種族滅絕事件時,中東國家沒有一個出來跟它們一起鬨鬧。連自認爲是東突(維吾爾人)血親的土耳其都沒有開腔。這應當算是極大的諷刺。北約,由美國帶頭,摧毀了好幾個穆斯林國家,造成了千萬人以上難民的人間悲劇,它不但不自我檢討,反而極度虛僞地炒作新疆的種族問題!顯然,穆斯林世界洞見其虛,根本不予理會。

            此外,五月中,布林肯在與俄羅斯外長會談之後宣佈,不再阻擋北溪2號的建造。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讓步,和認錯。不但是對俄國,也是對德國的讓步。如果早幾個月就這樣表態,那麽德國對美國的態度必然會比較友善,而默克爾親華的立場在她國内也會受到較强的指責。毫無疑問,從拜登上任以來的頭四個月,美國的外交是虎頭蛇尾,起初是來勢洶洶,可是連連受挫,不得不以退讓和失去先機收場。布林肯心裏應該有數,他的强勢外交,不論是在亞歐,還是在中東,都玩砸了。

滲透中亞      

           如果美國想要破這個鐵三角,怎麽破?一個辦法就是使伊朗和俄羅斯不再把它們的利益跟中國捆綁在一起,另一個辦法就是從廣大的亞歐地塊中間尋找弱點,來個中間突破。《紐約時報》四月15號的一份報導稱,美國於今年9月11日從阿富汗撤軍後,想在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或者塔吉克斯坦建立軍事據點, 以監測阿富汗的政治發展。接下來,布林肯於4月22日就跟五個斯坦國的外長進行了視頻會議。

           自從拜登宣佈,美軍將於今年9月11日之前撤出阿富汗,許多人就在猜測,美國不可能乾乾净净地一走了之,總會留下一些特種部隊,或者情報收集工作,轉移到附近國家,而中亞無疑就是它的首選。

           美國在距離其本國極爲遙遠,補給工作極爲困難的阿富汗打了歷時二十年的戰爭,它爲此建立了兩條補給綫,一條是從巴基斯坦過去,另一條就是從中亞國家過去。由於這些中亞國家也受到塔利班恐怖主義份子的威脅,所以它們願意讓美國在境内建立軍事基地。在2001年與2014年間,美國曾經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建立了機場和其他軍事設施(時間長短不一)。這次,布林肯顯然又在動這些國家的腦筋,而其目的很可能是多方面的,突破中俄伊鐵三角很可能是其目的之一。

            對此,北京也沒有掉以輕心,就在布林肯跟五國外長舉行了視頻會議之後的十八天,王毅於5月11日邀請了五個斯坦國外長到西安,一起舉行了C+C5 (中國+中亞五國)會議,會議中王毅强調建立區域合作機制,促進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多方面合作,共同維護區域安全以及共同促進阿富汗的和平發展。       

           可以看出,中美博弈是無所不在的,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那是因爲拜登知道,那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可是,美國并不打算放棄它要在歐亞大陸上繼續刷存在感的意圖,而中亞和南亞將是它爭取的重點。對此,中國則步步爲營,加强與中亞五國的關係,從而穩固中俄伊鐵三角。

布林肯的業餘外交天才秀

           布林肯出身於外交世家,生父繼父都是外交官。他從私立中小學畢業進入常春藤大學,一路順風順水,直接進入了美國外交界,成爲拜登的得力助手。他之爲國務卿可以説是邏輯的結果,也是他事業的巔峰。上任之後,他立刻主動出擊,聲勢的確相當壯大,對中國,俄國和伊朗表現出灼灼逼人的高姿態。

           非常不幸的是,他的對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在中國,他面對的是楊潔篪;在伊朗,他面對的是扎里夫;都是沙場上經歷了無數次血戰的老將。在俄國,他面對的不但有老將拉夫羅夫,并且還有老謀深算,肯豁出一切打硬仗的普京。對比之下,布林肯就是一個剛爬上國際大舞臺,第一次在强烈燈光下表演的業餘天才。他的表現,平實而言,顯得相當生硬。

           剛剛上臺,他就跟個子高大的新任國防部長奧斯丁跑到日本,印度,烏克蘭,和歐洲,拉幫結派,來勢洶洶。日本首相向高大魁梧的奧斯丁深深一鞠躬,影像傳遍世界,頗爲可笑,也很可憐;印度的穆迪到底也算是個强人,雖然受困於疫情,仍然不給奧斯丁面子,既不答應共同對抗中國,也拒絕放棄購買俄羅斯的S-400 防空導彈系統。最絕的就是烏克蘭的電視諧星總統澤林斯基了。

           這位老兄被川普玩弄了兩年還清醒不過來,得到了拜登1.25億的軍事援助就受寵若驚,以爲美國要幫他收回克里米亞了。在布林肯和奧斯丁的激勵之下,他調動了3萬大軍,向東部兩個自治省集結。或許他以爲,在美國的幫助之下,歐盟和北約會收納烏克蘭爲會員,而向東部發動攻擊就是他的投名狀;或者,他以爲,如果他下達了攻擊令,自有北約會替他頂住俄羅斯。總之,事後來看,布林肯和澤林斯基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業餘外交家的天份,都是參加電視比賽的好材料。

           普京呢?普京就是普京,他沒有上電視參加比賽的閑情逸致,他一上來就動真格的。在全世界的視頻下,他堂而皇之地派遣了十萬大軍,還有坦克大炮,浩浩蕩蕩,開到了俄烏邊境,并且放話:如果世界上沒有了俄國,那麽世界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意思好像是說,乾脆咱們大家同歸於盡吧!

            結果如何呢?結果是烏克蘭龜縮了,而布林肯又一次被打趴了,灰頭土臉。

 再出發

           毫無疑問,拜登和布林肯的第一輪外交攻勢徹底受挫,不論是在亞洲,中東和歐洲,都以讓步結束。亞洲的四國聯盟,由於印度拒絕參與,散了;中東,伊朗的强硬派即將上臺,逼使美國需要儘快作出大規模讓步,否則失去對整個中東的影響力;在歐洲,德國不買賬,使得美國被逼放棄對北溪2號天然氣項目的制裁;在烏克蘭,徹底潰敗之餘,非常可能使烏克蘭清楚瞭解到自己的份量,從而設法跟俄國取得妥協。

           關鍵問題是,下一輪將如何?如果美國作出足夠的讓步,重新回到伊核協議,又如果,在放棄對北溪2號的制裁後,在下個月拜登跟普京會談時能夠改善美俄關係,美國能夠削弱初步成形的中俄伊鐵三角嗎?看來希望渺茫。伊朗現在瞭解,有了中國作爲靠山,它可以跟美國叫板,而放棄了這個靠山,它對出爾反爾的美國就缺乏談判的底牌。對俄國而言,除非美國放棄所有由於克里米亞而啓動的制裁,并且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的領土,普京是不會被説動的。過去幾十年,美國在外交關係中衹顧自己利益的政策取向,已經令大多數國家對它失去信心,沒有幾個國家願意把自己的前途跟它捆綁在一起了。這位布林肯,來時氣勢洶洶,退時速度驚人,很可能連鞠躬如也的日本也要三思而後行了。  




1 Comment
James T Yeh
6/8/2021 11:39:27 pm

外交官的基本素質是遵守外交交往準則,可縱橫而不失禮,可加壓但必保持後步。布林肯全部不及格。在外交業務上,犯錯累累,只是個小學生而已。可謂拜登的任命敗筆。布林肯最好辭職兩年去唸唸張儀的故事。季新吉一定說怎不先來找我請教。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