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下一任美國總統:伊麗莎白·沃倫?

10/19/2019

6 Comments

 
水秉和

“在大人物性侵行爲受到普遍譴責的新時代裏,選出女總統的時刻終於到來”

        最近,特朗普試圖要脅烏克蘭去調查他的對手之一——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此事的告密信一經公佈,充分確定他違反了憲法,衆議院乃開始立案調查。雖然彈劾不可能成功,因爲需要共和黨掌控下的參議院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可是對特朗普競選連任必然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最新的新聞告訴我們,烏克蘭事件越演越烈,牽連人數躍升,願意出面作證的官員人數也在增加,特朗普的整個團隊呈現出分崩離析的跡象。我們幾乎可以肯定,2020年將是民主黨全面反攻,不但奪取白宮,并且有可能拿回參議院的一年。

        是在這個背景下,誰是民主黨的總統的候選人就非常關鍵。民主黨有二十多位候選人,經過兩輪辯論和他們在各州的競選活動的篩選,已經分成兩層,頂層有三位,支持率是雙位數,其他大多數的支持率衹有個位數。可以相信,未來的總統候選人將會從頂層三位中脫穎而出。問題是,哪一位呢?

        特朗普試圖打擊的是76歲的拜登。拜登普遍被尊爲老式民主黨大佬,一輩子支持工會組織,是黨内溫和派的代表人物。以他數十年從政的歷史,和擔任奧巴馬副手的資格,他的知名度和人脈使他一路領先,但是最近被三位之中的另一位追上。他的兒子在海外撈錢的事,經過特朗普的渲染和污衊,也可能對他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我的感覺是,他將再次與總統寶座擦肩而過。

        另外一位領跑人是桑德斯。他的年齡更是高達78,并且最近剛剛因爲心臟病突發而進醫院動手術。醫生對他說,他的心臟已經受損,需要修養。這位曾經自稱爲社會主義者的他,也是民主黨進步力量的精神領袖,看來他最後衹有退下來支持第三位領跑者的份了,而第三位領跑人無他,70歲的伊麗莎白·沃倫是也。

        跟桑德斯一樣,她屬於民主黨左派,也就是民主黨的進步力量,傾向於社會主義,或者説福利社會。她跟桑德斯共享一個主要政見,即“全民健保”(Medicare for all)。在兩輪辯論會中,兩人絕不互相攻擊,但是卻受到其他候選人的攻擊,并且也受到無數政論文章的批評。一般輿論也不看好這一派,認爲美國民間反對社會主義的保守勢力極爲强大,絕對不會支持這麽“極端”的候選人。尤其是,沃倫在參議院任内跟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大佬們對著幹,成爲這一代消費者最强有力的代言人。全民健保的主張更受到保險公司和藥廠的强烈反對。毫無疑問,她競選途中將會遭遇到極爲强大的阻力。

        雖然如此,這位父親曾經是學校清潔工,自己的大學教育是依靠政府補助完成的高智商女士,居然能夠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并且在哈佛大學教書,充分表現出,她具有異常堅强的意志力。她絕對絕對不會像希萊利那樣的喫裏扒外,一方面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另一方面到高盛去演講,講三次,拿了令人搖頭嘆息而不是艷羡的75萬酬金。早已是千萬富翁了,還這麽貪得無厭,敗給特朗普可以説是她恬不知恥的報應,也使民主黨的溫和派爲之蒙羞。

        根據10月8號MarketWatch的報導,在最新的5個民調中,4個是沃倫領先拜登,1個是拜登領先沃倫,而桑德斯全都屈居第三。其他十幾位候選人的支持率都是個位數字。所以,如果我們考慮到,沃倫與桑德斯是進步派陣綫上的同志,在參議院中互相支持,關係良好;那麽,不難想象,在明年預選之前,或預選時,如果桑德斯因爲健康原因,或者知道他入選無望,退出選局時,他和他的支持者必然會轉而支持沃倫。這樣,沃倫就穩操勝算了。

        那麽,成爲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之後,沃倫能不能打敗特朗普呢?我們衹能這麽說,她擁有幾個非常强的有利因素。且讓我們略作分析。

        最重要的理由應當是美國社會越來越嚴重的貧富不均的情況。大家最常引用的一個數字就是:0.1%的富人擁有相當於下層90%人口的資產。其他的官方數字相當多,例如:43.5%的人口被列爲低收入人口或貧窮人口;工人的工資從70年代開始就沒有實際增加;400個最富有家庭於2018年繳的所得稅的稅率低於50%下層人口的稅率,等等。這使得沃倫提出的主要政見,即提高高收入家庭所得稅,引起廣汎的注意和支持。

        根據沃倫的網站,她主張:凡是一年間“所有淨資產”(不僅是收入,而是全部資產,包括海外資產)在5,000萬元以上的家庭,應當繳納2% 的所得稅;凡是超過10億净資產的家庭,應當繳納3%的所得稅。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學區兩位教授的研究,政府將可在十年内增加2.75萬億的稅收,而所涉及的人數僅是75,000個美國家庭(占總人口的0.1%) 。

        這項政見極爲重要,因爲沒有這筆錢,她主張的全民健保政策,以及所有其他措施,都缺乏經費,乃變成畫餅充飢。除了健保以外,她的政見還包括:向3到5歲的兒童提供免費幼兒園教育;提高育兒工作者的薪資,使其達到專業水平;免收所有二年制和四年制公立大學的學費;減免95%的學生債;等等。

       可以説,所有這些措施,除了全民健保以外,都會獲得廣汎支持。考慮現實,她最受爭議的全民健保不可能很快落實,這是因爲它必須獲得議會通過,而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它是不可能的任務,所以衹能是一個長期奮鬥的目標。

        明年下半年,如果美國經濟開始下滑,那麽沃倫整套政見的吸引力將會大爲增加。

        第二個有利因素就是婦女票。資料顯示,在歷届選舉中,婦女的投票率都高於男子,而女性選民比男性選民更傾向於支持民主黨。由於特朗普於2016年當選總統後的種種舉措,如:强力拆散邊境移民家庭,將兒童隔離收押;企圖廢除奧巴馬任内制定的健保政策;企圖廢止聯邦政府對全國計劃家庭辦事處的資助;退出關於氣候暖化的巴黎協議;以及他個人品格上的缺陷;引起女性選民的極大反感,導致婦女選民在2018年的中期選舉中更加積極,選出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女性衆議員。

        也就在這一段時期,許多知名的大人物,包括電影製片人,影劇界明星,電視界受人尊敬的主持人,甚至被提名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等,他們涉及性侵行爲的歷史被井噴式地暴露。性侵受害人,過去因爲各種個人原因不肯公開露面,現在紛紛勇敢地站到了前臺,對性侵者提出了大量控訴。所以説,時間可能已經成熟,在這個大人物性侵行爲受到普遍譴責的新時代裏,選出女總統的時刻終於到來。

        第三個重要的有利因素就是特朗普時代正在走向終結。對美國選民,一名完全沒有行政經驗的商人進主白宮,可以説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實驗。他們以爲這樣的人物可以振興經濟,消除政府與企業之間牢不可破的錢權關係。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似乎也響應了這種訴求,用非常動聽的語言說,他要“清理污水潭”(drain the swamp)。令選民非常失望的是,他不但沒有清理,反而把污水潭弄得更髒,作爲成功商人的獨斷獨行的作風也暴露了他獨裁的性格。過去三年的一筆爛賬我們就不去說了,新近發生的烏克蘭門終於造成了憲法危機,使他最後這一年的日子會很難過,也使得他連任的機會極爲渺茫。

        特朗普明目張膽地邀請烏克蘭政府調查拜登和他的兒子,并且以停止軍援作爲威脅,許多法律專家認爲,他違憲了。我們知道,爆料這件事的是由一位聯邦調查局短期調到白宮工作的人啓動的,而他的爆料是二手資料,是在白宮内部工作的不止一位情報工作人員向他(她)提供的。10月10日,在杜勒斯幾場逮捕了兩名買了單程機票準備離境的美國公民,一名是烏克蘭裔,一名是白俄羅斯裔,兩人都跟特朗普的私人律師,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有密切關係。據報導,此二人是錢袋,替特朗普的競選委員會和其他一些共和黨候選人,包括内華達州的州長候選人,募款和捐款,而錢來自俄國的一名寡頭。這當然違反了選舉法。問題是:到底這兩人的身份是如何被探知的?怎麽剛好就在他們離境的時刻將他們逮捕?

        可以相信,由於特朗普去年炒了聯邦調查局局長柯米魷魚,而柯米在調查局内有非常高的人望,也由於他經常批評美國的情報機構,并且撤換了情報機構的資深領導,他得罪的可不是少數人,也不是沒有能力報復的人。現在看起來,聯邦調查局和情報機構開始向他動手了。相信他們絕對不會留情,必然會把所有可以挖出來的關於特朗普的違法行爲通通給挖出來。現在是他們雪恥復仇的時候了。試想,特朗普還有後路嗎?他還有前途嗎?

        我相信,特朗普時代就此終結,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似乎順理成章地落在伊麗莎白·沃倫的身上。所以,下一任美國總統最可能是她。




6 Comments
A Fan
10/22/2019 09:56:39 am

Excellent writing/report.

Reply
伊思
10/23/2019 09:23:15 pm

沃倫在其中參選人中是表現較突出一些。希望下屆總統,少一点,紛紛擾擾的事.

Reply
John
10/25/2019 04:40:30 pm

博士可能不太適合当總统,但希望沃倫是位“鐵娘子”!如果拜登退出,另有一個可能變数,那就是彭博(Michael Bloomberg)可能出线,他是主修电機工程,外加MBA的中間温和派,大约 $500億的资産,又願意再回聩給社會的大慈善家。他们都會主动拿出五年報税的總结(summary)嗎?以昭告选民她(他)的誠实完整度(integrity)。

Reply
xiaomei
11/5/2019 07:30:53 pm

我不认为Bloomberg会是一个好总统。 他就是一个会赚钱的大资本家。
他在纽约市长任内,莫名其妙的把法拉盛的公园,停车场全部卖给房地产商。现在的法拉盛拥挤不堪,无处停车。房价像香港那样直飞云霄。如果他是个好市长,他就不会只顾他任内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法拉盛的居民利益。如果他连一个市长都做不好有什么资格去选总统。当然,共和党员很支持他。因为他有钱。但我绝不支持这种自以为有钱而到处愚弄人民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共和党。

Reply
James
10/28/2019 11:45:44 am

求智慧 商謀略;淨舌头 少推特;
多幹事 纳勸言;勿偏極 靠中間;
找搭配 建团隊;存謙卑 行公義;
2020 有希望!

Reply
Jon
11/13/2019 09:49:14 am

沃倫所用的“全民健保”字眼是“Medicare for All”。
但請华人要搞清楚一点,每人在美国收到薪(工)资时,有一个扣掉的薪资税(payroll tax),7.65% 包括FICA 退休金 6.2%,Medicare 1.45%, 每个雇主同样要出(matching)7.65%,共15.3%。联邦政府只是在代为管理这笔基金,约有4兆,绝非免费的福利(welfare),所以每人退休时有生活费和医保。
“Medicare: 是劳工出钱扣缴的(contributed),沃倫的提议是有“混扰视聽”(misleading)的嫌疑?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