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國經濟的量子躍進

11/14/2020

1 Comment

 
艾花奇

            這個標題來自華爾街的一位名叫 David Goldman的財經分析師和中國通。在Asia Times 網報的文章中,根據他對第十四個五年計劃的判斷,他說,中國的經濟將會作出量子躍進。

            中國之所以能夠躍進,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了新冠肺炎。爲了控制疫情,作者指出,它“爲公共衛生領域帶來了最重要的新技術,Covid-19將中國變成人工智能實際應用的巨大全國實驗室。”中國不但在研究,分析和預報Covid-19的趨勢和發展方面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并且在病人追蹤和確定高危人口群方面加以利用,從而便利正常商業活動的運行。

            現在中國已經將手機中的個人生理信息納入雲端,用人工智能來分析,短期用以抗疫,長期影響則更爲深遠,它使“北京培育出全新的醫療企業。”

            作者沒有談,不過我們可以延伸提出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相對於美國,歐洲,印度,以及所有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國家,中國在下一輪的經濟發展中所擁有的優勢地位將是非常可觀的。       

            作者把重點放在共產黨中央委員會10月29日通過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如果你把這份文件拿來恭讀一遍,可能看到的是一大堆名詞的堆砌,不明所以,覺得似乎應當簡單幾句話把事情說清楚。可是,這位Goldman先生似乎看出了苗頭,他認爲黨中央想要做的,是建立一個網狀結構,把新科技創新與金融改革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推動製造業,運輸業,健保,以及財稅系統的轉型。作爲這一切的基礎,他説,中國正在大量投資,目標是在半導體的整個生產鏈達到獨立自主,不再被外國掐脖子。

          他提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提出的概念,即大衆興盛(mass flourishing),這是說,讓全民參加發明創新的活動,將新科技傳播到草根層,以此創造繁榮。

            他舉出大家最熟知的例子,即5G建設。中國在5G發展上走到世界的最前面,所以遭到美國的打壓。在川普鋪天蓋地地打壓之下,在最高端的手機的生產方面,華爲遭遇到困難,因爲找不到臺灣或者外國的代工廠爲它生產芯片,可是在5G系統的建設方面,它將不會受到影響,而5G是人工智能,物聯網,新醫療健保體系,智能都市,智能汽車等等,所有第四代工業革命和2025年製造的基礎。他指出,到2024年,中國將建立6百萬個5G基站,投資額估計高達1,700億美元,是同期間美國電信業務投資的10倍。

            在推動民間和草根的經濟活動方面,他說,發改委與四個政府部門聯合推出了“大禮包”項目,其中包括38項措施,把資本直接送到私營部門。它們包括減稅,給私營製造業和中小企業優惠貸款,以及建立直接融資渠道等。這些措施就是呼應上面提到的大衆興盛。這將是中國在發展戰略方面的重大轉變。中共長期實行“國進民退”的政策,銀行普遍向國營企業傾斜,它是否真的能夠反其道而行,突破國營企業,官僚系統的阻撓,同時改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給予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更大的空間,值得我們追蹤觀察。

            除了這位財經分析師之外,另外一位看好中國經前景的是William Pesek。此人是長期駐在日本的財經記者,廣汎報導和分析亞洲的經濟動向。他在Asia Times 網報上的分析題目是“川普如何把全球經濟拱手送給中國”。
​
            他説,川普的貿易戰完全失敗,反而使中國改弦易轍,盡量尋求基本技術的獨立自主。北京制定了一個雙循環政策,即内循環和外循環,兩者之中以内循環爲主,而内循環是要改變把從外國進口技術,加工之後再外銷到外國的老模式轉換成在本國内達到產業鏈的一條龍。也就是説,從兩頭在外,中間在内,改成從頭到尾都能夠在國内運作。同時,也不閉門鎖國,仍然保持和發展對外的循環,包括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

            在這樣的情況下,Pesek 指出,國際貨幣基金會估計,到2025年,中國會在全世界的GDP中占比27.7%,相對於美國的10.4%。所以他説,川普把世界經濟送給了中國。

            他説,之所以會如此,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很快控制了疫情,控制疫情之後可以復工復產,以至於,根據多方面估計,中國今年的GDP估計是2%的正值,而其他G20國家都是清一色的負值。韓國可能是一個例外,由於控制疫情也很成功,并且由於跟中國的貿易量,尤其是半導體的貿易量,激增,也有可能爲正值。

            正是因爲疫情獲得控制,經濟運作進入常態,所以外資大量擁入,他提到達里歐,全球最大的黑水對沖基金的操盤手,說,”中國的基本經濟數據穩定,資產價格有吸引力,全球外資對中國的股票和債卷的投資比重偏低。”他説,目前這些資產的占比僅僅是3%,一個中性的投資比例應當接近15%。

            試想,如果今後五年,外資對中國境内各種金融工具和企業的投資從3%增加到15%,甚至僅僅增加到10%,中國的股市會騰飛到何種水平?而配合這樣的説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提出了資本賬戶自由化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導向,剛好跟湧入的外資對接。面對著世界其他地區仍然處於疫情未受控制的困境,難免使Goldman 和Pesek,以及其他一些財經專家覺得,中國經濟會迅速騰飛。

             必須注意到的是,國際上的貿易是非常複雜的多邊關係,當一個國家在這個關係中失去優勢,別的國家就會迅速補上,一國的損失經常是另一國的利得。例如印度,由於疫情嚴重,許多紡織廠停工,所以大量訂單由印度轉到中國。最新消息顯示,中國的紡織品出口在今年的前三個季度猛增了37%。本來已經被定位爲夕陽工業的紡織業,突然大量創收。所以,相信許多想象不到的類似情況會繼續發生,使中國經濟能夠“量子躍進”。





1 Comment
Tony Fu
11/27/2020 07:17:29 pm

Decades ago, buying clothing in US was "Made in China" almost 100%. Then gradually without Pandemic, there were a lot "Made in India", or "Made in Malaysia". Now come to Pandemic, we suppose to see "Made in China" again. If global Pandemic stops, then we will see "Made in ?".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