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對台灣青年文化與政治取向的初步觀察

11/23/2019

0 Comments

 
馬康莊
​                   
    青年世代的問題是一個社會的溫度計,最近青年問題因為香港騷動而成為世人的焦點。香港動亂平息是遲早的問題,但整個香港社會的重建卻必須儘早思考,尤其是作為香港騷動主角的青年世代究竟何去何從呢?本文擬針對台灣青年文化剖析其政治取向,並希望為青年問題提供思考方向。
 
    台灣在1980年代中期前是一個以勞力密集、出口導向為特徵的產業結構,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不像南韓是以重工業為主。故長久以來南韓工會勢力強大,勞工的動員能力強,工會的影響力強大。台灣的工會規模較小,勞工人數最多的企業是國營企業,例如台灣電力公司。當時國營企業因為比照公務人員待遇,故國營企業工會有「閹雞工會」之譏,作風相對保守,致使台灣產業勞工的動員能力薄弱。至於台灣的職業工會勞工,雖然較產業勞工激進,但職業勞工是自營作業勞工,參加工會帶有一種工具性的心態,是以參加勞、健保為目的,對職業工會缺乏高度認同感。台灣的產業勞工保守,除國營事業外,工廠規模不大,職業勞工雖較激進但對工會缺乏認同,在產業大量外移之後,台灣的產業工會組織完全不足以帶動工運風潮。
 
    影響台灣工運不彰的因素很多,除了上述提及產業、職業工會軟弱的原因之外,台灣勞工缺乏階級意識也有關。台灣的勞工雖然薪資水平不高,但因為台灣的非正式部門(informal sector)活躍,使得勞工在低薪的勞動條件下依然可以謀生存、圖溫飽,所謂非正式部門可以用攤販做代表,非正式部門因為不必負擔高昂的房屋店面租金,也不必繳交營業所得稅,更不必負擔員工的勞健保費用,故可以用較低廉的價格銷售產品或服務,由於非正式部門如攤販或地下油行、白牌車行等的銷售價格便宜,使勞工得以降低其生活所需的最低維持費用,而得以生存。非正式部門降低了勞工最低生活所需的門鑑,使勞工抱持馬克思所說的「虛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而不能形成勞工被剝削的「階級意識」,減少了台灣企業調整勞工薪資的迫切性。2018年9月台灣的基本工資為23100元台幣,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50元。
 
    此外,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當時處於泡沫經濟之下,勞工短缺,政府引進外籍勞工因應勞工短缺。目前台灣約有80萬名外籍勞工,其中約有百分之十是違法居留的,外籍勞工跨國流動到台灣討生活,做勞動環境最差的工作,領台灣最低廉的工資,全年如不休假,每月大約可獲新台幣22000元左右,外籍勞工的引進與大量使用,也降低了資方調整薪資的壓力。台灣的低薪化最直接的原因,應是引進外籍勞工所導致。此外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後,也出現對外籍看護工形成依賴的趨勢。

    2018年,台灣執政黨民進黨進行影響深遠的年金改革,對軍人、公務員、教師、勞工及農民等之退休金或國民年金制度,以及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俗稱18%)進行改革。年金改革整體內容,涉及軍公教人員退休金金額之調整等。而所得替代率、信賴保護原則、公平正義原則、世代正義等都是其中的爭議點。民進黨挾其在立法院內佔多數席次的優勢,快速但欠缺深思熟慮地通過了年金改革法案,除了尚遺留高達數十萬件行政訴訟持續進行之外,也造成2018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年金改革讓軍公教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約打七折,可預期收入減少,造成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消費裹足不前,民眾消費大量減少,台灣的經濟景氣當然低迷,此外由於退休前後可領取收入的差距增大,故軍公教人員願意提早退休的人數也大幅下降,可能會持續工作至法定退休年齡才願意離開工作崗位。這就影響不同世代之間的新陳代謝,高齡世代延後退休,使年輕人進入公部門職場發展的機會受到嚴重阻塞。
 
    年金改革減少軍公教退休人員未來的收入,其影響隨個人的年資、位階、退休前薪俸而有所差異,但一般而言收入減少約落在每個月2至4萬元之間,除了讓已退休人員的消費支出減少,還影響了父母世代對子女世代的支持和補貼。簡言之,是80萬個家庭的財富縮水。
 
    台灣的年輕人因為來自父母親的補貼減少,因此購屋意願也隨之降低,年輕人除了以租屋代替購屋外,過去年輕人購屋可獲得父母親補貼協助的狀況改變,使得全台灣房屋繼承的房屋棟數屢創新高,父母贈與房屋給子女的數量減少,而是改為等父母世代凋零後,再由子女世代繼承房屋。從宏觀面來看,退休的軍公教人員屬中產階級,其退休福利每月減少2至4萬元,每年減少24萬至48萬元,除了其消費減少,生活品質下降,整體家庭所屬社會階層也下滑,從中產階級的中上位置向中產階級的中下位置移動。
 
    台灣的年輕世代面臨薪資水平停滯20年,由於消費的水平一天比一天增加,而工資卻仍然停滯不動原地踏步,因而導致年輕人成為必須身兼多職的「斜槓青年」(slash)出現。斜杠青年(Slash)源自美國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雙重職業》。因為著重於專業化的工業社會,將人類訓練得愈來愈專一,以便於作為產業鏈中最有效、最無特性、局限於一隅的螺絲釘。然而科技發展和變化日新月異,往往在一夕間因為科技的創新,他們的專業過時,下一步該怎麼走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於「單一職業」的生活方式,選擇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稱他們就是「斜槓世代」。「斜杠青年」是必然的現象,年輕人要擺脫限制和束縛,追求有自我特質的人生。現代互聯網為大眾提供豐富的資訊、知識,自學的機會多,年輕人學習力強,他們只要用心地去追求,就能掌握、運用不同的技能。「斜槓青年」都是自由職業者,2016年,美國從事自由職業的人超過了5300萬,佔全美職場就業者數量的三分之一。在網上以「遠距方式」完成工作,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二人不用上下班。
 
      台灣也有「斜槓青年」了,但一般來說,他們很多是為衣食奔波「不得不斜槓」,或「被斜槓」。因為工資過低不符所需,因此同時要兼作好幾份工作謀生增加收入,然而卻過著低消費的生活。處在這種情況的台灣青年非常多,仔細分析一下,他們都不是單親家庭或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這正就是一般台灣青年的日常生活寫照。有心要突破這個鬱悶停滯環境的青年,有的身兼多職,什麼活計都攬下來,只是在「窮忙」,賺不到什麼錢,必須過著省吃儉用的低消費生活。
 
       據學者分析,台灣的青年學歷愈高、失業率也愈高,此地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位居世界第二,收入穩定,工作滿意的年輕人不到三成。35歲以下年輕人的收入,其購買力倒退到二十年前的台灣水準。實際上多數台灣年輕人過的是「不得不斜槓」的低消費生活。有人更美其名,稱他們為「斜槓世代」。
 
      青年從事多重工作有的是為了興趣,但他們更多的是為了要生存下去。為了增加收入,晚上去開Uber、當保全人員、接外包項目,體力與精神不足,影響到專職工作的表現不佳,加薪與升遷的機會更不容易,於是更需要兼更多的差事,變成惡性循環。工作時間過長,沒有休閒生活,影響到生命節奏。工作不理想、不穩定、每天窮忙,成家、養育兒女的事就更不用談了。工作多, 無法專心常導致失業,失業率高會促成犯罪率等長,或是出現大批的「啃老族」。
 
       經濟已長久停滯中的台灣,「斜槓世代」的發展機會並不很多,變成相對剝奪感強,「地位不一致」的一個世代。地位不一致指涉高教育成就與低所得、低收入。斜槓世代需要兼好幾份工作,才能賺取多一點報酬,他們不再滿足於專一,而是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斜槓世代的變異性大,對單一公司或企業的認同度降低,從政治的角度看,斜槓世代的功利性和交換性會高於其他世代,造成從成本效益的角度決定是否投入。斜槓世代是政治認同不穩定的世代,是社會中不穩定的來源,斜槓世代特質的政治社會後果必須特別加以留意,將影響台灣未來發展的走向。臺灣成為四小龍之末已經好多年了,經濟在原地踏步,工作機會少,工資低,稱之為「悶經濟」。年輕人看不到出路,鬱悶的情緒與日俱增,他們對上一代的不滿,甚至產生怨恨,世代間的矛盾相當明顯
       
       目前的臺灣,在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處在萎縮沒落的狀態,當今敏感的年輕世代,當然感受到這個大環境的局限,承受著巨大的無力與無奈。憤怒、失望、怨恨相繼而來,都是可預料的必然結果。台灣的年輕人必須走出自己的困境,開拓自己的視野,趁著年輕力壯,跨出第一步來,在海闊天空的彼岸,盡情盡力的發揮才能。
 
   中國大陸宣佈31項惠措施後,又宣布了26條措施。依據大陸人力資源業者發布的2019招聘趨勢報告顯示,大陸2019年平均薪資水平達到人民幣6014元(約新台幣2.7萬元),已比台灣的基本工資高。其中上海基層職務薪資更高達人民幣8389元(約新台幣3.8萬元),相當具有吸引力。在大陸薪資水平提高的狀況下,再加上台灣薪資水平裹足不前,年輕人西進的誘因高度增加了。建議大陸可硬性規定企業中必須至少雇用1-2名台籍青年,如果有雇用則予以減稅若干獎勵,否則處以若干罰款,相信有助於協助台灣解決年輕人失業率過高問題,且有助於促進兩岸融合。而這點也可以做為未來香港青年工作的參考。

作者:馬康莊,玄奘大學廣電新聞學系副教授。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