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試談两岸问题:和平合作 分久必合”(下)

11/25/2017

0 Comments

 
吳章銓
​
(上接第220期)

      5.大陸的可與不可

大陸的目標理應是盡力建立兩岸和平相處,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完全猶如一家,形成實質上的統一格局;政治問題暫時放下不提。互相不批評,不催動,不刺激。不揠苗助長,任其自然。使懷疑、防範和仇恨慢慢消解,雙方日益密切,是最快的統一辦法。

大陸不要逼台灣想方設法自保,不要逼台灣對大陸反感,不要使得台灣人時時感受到是受大陸的威脅和壓迫而不安。因此,大陸理應公開宣布不以武力統一台灣,和平統一沒有時間表,以兩岸和平同意為原則。

經常警告不“和統”就“武統” ,必然產生反效果:徒然刺激台灣內部的台獨勢力滋長,促動台灣積極爭取國外援助。不利於統一的前景。大陸不必經常把“和平統一” 的口號掛在嘴上,也不必搞和統活動,令人感覺到那是一種統戰,欲蓋彌彰。操縱和統運動的是共產黨的統戰部。台灣怕的不是“中國”,是共產黨,即使基於民族情結願意統一的台灣人,對於接受共產黨統治還是不安的。和平統一活動理應取消。

大陸把飛彈瞄準台灣,純粹是反效果。飛彈的進出和瞄準,只是舉手之勞,何必每分每秒地保持這瞄準的威脅姿勢?對爭取台灣的向心力有什麼助益?那些飛彈理應撤出。

在外交上,大陸必須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否則台灣絕對不肯統一。保持傳統中美友誼是中華民國對外關係的基礎,上下有共識:台灣絕不願意與大陸統一而成為美國的敵人。目前大陸官民對美國的態度基本是友善的,出國讀書或工作、生活、商貿來往,大多數是選擇美國。對美國文化、社會、人文、人際關係等等能接受的程度,比對其他國家的為高。這種情況使台灣放心。如果大陸與美國轉為對立,或口口聲聲準備打,台灣必然心驚,統一的前景就暗淡了。
大陸對台、美關係,不必斤斤計較。大陸越批評,台灣越要維持和加強與美國的關係。台灣不可能放鬆與美國、日本的關係,否則豈不是限於危險的孤立?台灣不可能出此下策。大陸明顯知道台灣對大陸毫無企圖,所以不必介意台美關係如何。更不妨積極一點,鼓勵台灣與美國加強聯繫,勢必有助於兩岸關係的緩解,大陸毫無損失,還能夠提升中美友好。

同樣地,大陸可以放鬆並鼓勵台灣與東南亞等國家的交往,台灣有國際空間,就不必爭取獨立。爭取獨立的意義是爭取國際空間,大陸阻擾的結果是引起所有人的反感,有利於台獨宣傳。大陸給台灣一定的國際空間,是釜底抽薪之計。大陸對台灣寬容,有助於使東南亞國家放心,有助於大陸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關係。台灣基於中華民族自然的“一中”立場,在對東南亞的來往上,對大陸是有益無損。

最後,兩岸要統一,大陸的體制(制度)必須有所改革,以期能夠順利地被接受。大陸已經在不斷改革,但是怎樣對兩點“特色”進行相當大的改革,需要極大的智慧和技巧。無人敢於猜測。改革的目是達到一定的民主和平等。所謂民主,各方面解釋大不相同。大陸官方明確主張黨內民主,並說中國已經有了真正的民主,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是假民主。可見民主的概念是被基本接受的,隱然是理想的政治目標。每個國家的民主制度都不一樣:老牌的民主國家如英、法、美,政治制度就大不一樣。大陸官民都知道現在的體制並不民主,有待改革。同時,有必要取消階級,全民平等。怎樣達到全國國民不分階級、地域、黨派一律平等,需要積極設法有序地進行。尤其是讓佔國民大多數的農民不再受困於農民階級的束縛(蘇聯意識形態是犧牲農民階級,為工人階級政權服務),不再受困於1950年後新設計的封建束縛(身份被限制在農村,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做什麼工,永遠是封建農民,二等公民。大陸藉此產生“人口紅利”),獲得憲法上完全平等的公民地位和權利。當大陸的制度能夠包容、容忍、平等的時候,大中華民族的統一就順理成章的了。

       6. 台灣的可與不可

台灣由於面積和人口的關係,在兩岸關係中只有較小的能動性。但是台灣的一舉一動仍是舉足輕重。
台灣不要觸動大陸的緊張神經。最重要的是不再搞台獨。台灣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無論從血緣、語言、文化、歷史記憶、地理胸懷、風俗與生活習慣、信仰,都是和大陸以及世界各地華族同胞屬於兄弟姐妹一家人。兩岸開放後民間來往自然、密切而融洽,沒有隔閡,證明中華民族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台灣重視教育,培植人才,傳承中華學術文化,保護文物,保存傳統習俗,台灣人的中華情結,對祖籍、祖先信仰、語言文字、歷史、家庭觀念、社會習俗的保存,都比大陸好得多。台灣比大陸“更中國”。中華文化、習俗、觀念、信仰、胸襟,是台灣人身上不可分割的靈魂與血肉,根本不可能去除。否認是中華人而要自缩為所謂台灣人,是違反天性的,沒有邏輯的。

搞台獨的動作中,最惡劣的是“去中國化”。所謂“去中國化”實質上是“去中華化”。台灣沒有什麼現在大陸的東西可去。要的去是與中華文化、歷史、地理、中華觀念的聯繫,否認中華人的自我,使台灣人在自我意識上孤立徬徨,從而嚮往日本。台灣有不少日裔,有的已經完全融入中華大家庭,有的仍然心存“故國”,例如曾經任總統的李登輝。親日勢力要去的不僅是大陸的“中國”,更是“中華”。但是日裔是少數。中華血統的台灣人是絕大多數。“去中華化” 無異是自己否認自己,否認自己的人格與尊嚴,拋棄了自己與生俱來的中華光環。台灣人因為中華光環而自豪,並得到世界的尊敬,獲得朋友,在驚濤駭浪的國際政治中仍然能保持各國的尊重和來往。搞去中華化,將失去在國際上的朋友。也使海外千千萬萬華僑失望,轉而傾向大陸,海內外恐懼產黨統治的華人,往往傾向台灣,但反對“去中華化”。台灣搞所謂去中國化,是自殘手足,自我傷害,失去世界各地華僑和國際朋友的敗筆。乃是大大的失策。“去中國化”當然還觸怒大陸,是雙重的不智。因此台灣不應當搞去中國化-去中華化。

另一方面,台灣須要通過提升教育實力而自強。台灣雖然小,與大陸比較,多年來擁有相當的優勢。台灣的教育成就、自由的精神與能力、台灣的經貿社會發展,相對於大陸頗有一日之長。大陸改革開放後的成長,台灣和香港一樣,在提出資金供應、技術引進、管理能力、市場導引、國際合作各方面確有巨大貢獻。港台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也被大陸接受。大陸政府和人民對台灣都相當尊重,非常歡迎,善意接待。

教育不僅在兩岸關係中重要,而且在整個國際關係中重要。未來世界是知識經濟時代,是國際大家庭時代,教育水平決定這大家庭中的生存和地位。因此,台灣為鞏固優勢,理應提升關於中華文化和現代科技、社會、人文教育的教育建設,使台灣成為兼長東西文化和尖端科技的國際教育中心,吸引大陸和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去讀書和工作;到台灣留學的學生將來遍布全世界,是軟實力。台灣理應引進外國最優秀的教授、教學科目、科研項目、專科院系,以期建立一些國際最優秀的院校。引來大陸的學生,增進兩岸的認同和友誼,獲得大陸同胞的尊敬。台灣有素質,有信心,就不怕統一。

結語

時間是大陸和台灣最好的朋友,可以幫助消除雙方的隔閡,使雙方創生統一的條件。不要互相觸動、刺激、挑釁,引發完全不必要的災難。一旦發生武攻,台灣必然遭受最大的破壞、傷亡和災難。大陸也會內外損失慘重,精疲力竭,還可能發生意外事件。結果是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民族“一中” 的共識下兩岸和平地合作,有1+1>2的效果;反之,名義上是1+1合併=1,實際上中華整體國力反而受傷,1+1<2。

但願兩岸當政者和全體國民,以中華民族、中華同胞的生命和子孫的幸福著想,以無比的智慧和毅力,全力保持兩岸的和平、合作、繁榮。將來順利地分久必合,歷史必將讚揚這一代人的豐功偉業。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