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台灣四大公投结果反映出什麽?

1/1/2022

1 Comment

 
王炳忠

一、公投結果一點不意外,我和林明正 、蘇恆 主持的《野禮》節目早就多次做出正確預估,所謂天氣冷、沒綁大選皆非主因,關鍵仍是國民黨上下意見不統一,幾大2024熱門人選各有盤算,保存實力,趙少康想藉公投搏版面、架空朱立倫,後見公投情勢不妙,開始抓侯友宜當戰犯,既為自己撇責任,又可鬥爭潛在對手。 至於朱立倫則黃雀在後,打著趙侯相爭,他可坐收漁利的算盤。 這真像極了1949前夕,國民黨各系互相掣肘,最後一起潰敗的歷史。

二、再次說明大陸不玩這套資本主義選舉遊戲有多正確,馬英九執政有多無能。 "服貿"施行、"核四"存廢都是執政者的行政權,不必通過"立法院",馬英九卻先同意服貿交付逐條審查,再禁不住"太陽花"暴力佔領退回服貿,最後連都近完工的核四也封存,美其名等待後人公投,留下爛攤。

三、藍營最愛說少碰意識型態,路線也不重要,多談"民生法案"、"公共議題"就好。 結果今天民進黨反對公投案的理由,全是意識型態、"抗中保台"、"臺灣隊歸隊"這套,人民也買單,這就是"台獨"思維已深入臺灣人民"腦髓",連一般認為至少應較樂觀的"反萊豬"公投,在蔡英文請臺灣人為顧全臺灣"國家"處境,必須穩住台美關係的呼籲下,同樣慘遭否決,為了抗統賠上食安也甘願。 至於國民黨「反萊豬」,卻又也要「親美反共」,然後說不用怕得罪美國,老實說本就是自欺欺人。

四、有人說,那要"台獨"至少要有穩定能源,核四重啟才能確保供電,但"台獨"也知抗大陸只能靠美國,否則供電再穩撐多少天也沒用,既然如此不如繼續用"反核"神主牌打國民黨,強化"恐核"有利選舉,侯友宜也著眼於此所以拒絕表態,最後公投結果也證明"核四"所在地新北市強烈反對"核四"重啟。

五、以上種種告訴大家,公投從來不是什麼真正"民意"展現,更加不會是照顧人民根本利益的解方,因為專業政策本就得由技術官僚、專家研究設計,公投最多只能解決地方設立賭場、性產業專區與否的簡單問題,涉及重大能源、經貿問題根本無法公投,硬要做就只會是藍綠對決,政治動員,意識型態淩駕科學理智。

六、公投結果反映臺灣政治結構,「綠大於藍」已是積重難返的基本盤,愈選只會愈加明顯。 這既是「台獨」教育從娃娃抓起的長年「毒化」,更是藍營長期中心思想渙散的惡果。 四大公投吵了半天,其實兩岸統一通通解決,人民不必再犧牲食安、能源,也不用怕經貿受阻,因為抗統說是為了「民主」,但「民主」又是為了什麼? 如果要以人民根本利益為代價,追求這種「民主」幹什麼? 幫助民進黨執政萬萬年?

七、公投結果會讓「台獨」更囂張,但也刺激藍營更多人覺醒,認清只有統一才是出路。 只是最終還是要大陸決斷,如果拖得過久,人民的"統一覺醒"將變質成"向獨投降"。 因為檯面上政客為了生存,「紅轉藍」(如今天的新黨為了選舉,淡化郁主席時代的統一路線)、"藍轉綠"(如國民黨想選舉上位的政客更加向民進黨的價值妥協)將愈趨明顯,人民最終也會"風行草偃",造成兩岸心靈更加對立,為統一提高更大成本,製造更多災難。

讀者齊武:炳忠老弟的分析真正講到根本! 蔡英文雖然逹到她的短期目標,但是她使出吃奶的力氣,動員行政資源,結果也只得到21%有資格投票選民的支持,顯示她執政基礎的脆弱! 對於統一而言,臺灣島內的小氣候是惡劣的,但是統一的主要挑戰是美國,而國際大氣候是美國實力的快速下降,因此統一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國民黨還堅持"反共",它與民進黨也就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四大公投只是茶杯里的風暴,對於最終統一影響很小。



​

1 Comment
同理心
1/6/2022 08:01:37 am

作者描述到,“這真像極了1949前夕, 「綠大於藍」已是積重難返, 意識型態淩駕科學理智”等等,心理學指出此种政治双個性(bipolar character)的交替發作,似乎‘有感有情’(sympathy),但另外一面却‘無情無義’,在所谓西方选举代议制的唬弄下,政府就形成了‘光说不作, 或猛花军火錢的治国無能’(美国亦如此)。
在1/6/2021 的千人国会暴动(insurrection)后,现在有识之士急呼要培养‘同理心’(empathy),不能只靠自我中心的感觉,而是设身處地考慮别人(或它国)的感受齐來解决问题。兩岸问题也要回到正軌交流的相向而行 - “台湾不可能分离出中国人版图之底线”,我看台湾未來的‘震撼’(天災或人禍)是可避免的!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