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看春晚有感

3/6/2021

3 Comments

 
水秉和
 
老同志看春晚

            今年春晚前,我打信息給南京來此的一位比較年輕的朋友,提醒了她一下。她的回復是,“這是老同志的節目了。”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串笑臉和伸舌頭的臉。我説,“那我是對號入座了。” 後面也打了個笑臉。

            是不是年輕人就不看春晚了呢?似乎也不見得。我查看了百度上關於收視率的報導,每年收視率相當穩定,在70%以上,衹有2005年稍低於70%。今年,在海外,受困於新冠,絕大多數人都呆在家裏,或許今年,不論年齡,在海外看春晚的人暴增也説不定。

            曾經看到一名外國記者對他的讀者解釋春晚。他説,春晚就像美國超級杯比賽的上下兩半場中間的娛樂節目,是美國電視收視率特別高的節目。這個比喻不見得恰當,因爲別的不説,春晚長達四小時,而超級杯的中場歌舞表演才不過20分鐘。

            其實,不但在美國,就是在世界其他絕大多數國家,都很難找到跟春晚相似的節目。在一個延續了幾千年的節日,舉行一個全國人民習以爲常,主動觀賞的慶祝節目,看完過後大家見面時對它發表評論,喜歡哪個小品,哪首歌,和哪位表演者,或者不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不但全國上下如此,甚至海外華人也是如此,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活動。

            當然,說它是老同志的節目也有其道理。我看春晚大概也衹有十年左右的歷史。就像年輕時在臺灣不肯看“國語片”的心態一樣,那時,看美國片或者法國片帶來一種優越感,進步感,覺得國語片哭哭啼啼地,表情做作等等。簡言之,那是一種公知心態,認爲本國的東西比較落後,而西方的東西高一個檔次。直到上了年紀,回過頭來,反而覺得自家的東西有其根源,有其特點,不能輕易否定自己家的文化產物,而羡慕另類的文化遺產。應該兼容并蓄。

國際水平

            或許事實上我們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必羡慕其他文明的階段。隨著中國整個社會的轉變,春晚也逐漸演進,越來越精緻,潛移默化,結合中國當代的精英演員,推陳出一流的節目。例如今年,李雲迪演奏“我愛你中國”,譚元元與她的舞伴身著全紅的舞衣,跳出絕對優美的舞步,而利用最新的科技能力,設計了不斷變化的舞臺背景,展示出中國的莽莽山河;舞蹈結尾時,巍巍長城豁然出現,其震撼力之大,可謂驚人。李是國際知名的鋼琴家,譚是舊金山芭蕾舞團的主角,這種表演可以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也仍然是一流。

            去年,上海舞蹈團推出了“晨光曲”的舞蹈節目,領銜的是朱潔靜,那也是一個高水準藝術性強的表演。其他優秀的節目很多,雅俗共賞,無法一一列舉。歷年來,隨著國勢的壯大,文化水平的提高,春晚也隨之不斷進步,早先有港臺的明星們加入,近年更有世界級的外國大明星登臺獻藝,所以,如果僅僅從娛樂和藝術層面來看,今年的春晚已經不是1983年的春晚,也不是2000年的春晚,一方面它推出本國的一流文化產品,不論是小品,相聲或京劇,另一方面,在展示西方的文化精髓時,它也不再是東施效顰。

            何況,春晚的價值并不止於此。

建立集體認同

            不記得是那一年的春晚,朱哲琴演唱了“阿姐鼓”。朱不是藏人,可是她整個人的身體和靈魂已經融入西藏,所以這首歌非常轟動。我是回臺灣時我的小學同學介紹我買的唱碟,說是在全球流行。後來才知道,這是第一張在56國同時發行的中文唱碟。阿姐鼓是用一名藏族少女阿姐的皮膚做的鼓,爲的是向神作出奉獻,故事凄涼,歌聲感人。

            多年來,春晚一定有少數民族的歌舞,并且强調中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阿姐鼓衹是一個例子。或許我們應該認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衹有短短七十年的歷史,而在這之前,中國經歷了一百年的衰落,改朝換代,分裂,外族侵略和内戰的痛苦經驗,并且,有相當龐大的一部分領土(新疆和西藏)曾經長期不在中央政府的直接掌控之中。我們,或者説,我們之中有相當部分的人,并沒有建立起國家認同。

            “同文同種”四個字,聽起來很順耳,但實際上并不實際存在。年紀大的藏人和維吾爾人不會講也不會看中文。即使同文同種,我們仍然有臺灣問題。就政治層面而言,香港問題基本解決,但是距離真正的認同,也就是絕大多數港人肯從心底說 “我是中國人”,恐怕還做不到。這就是中國的認同問題。

            春晚發揮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促進這種認同。過去幾年,春晚非常著力地,甚至可以説露骨地,贊美共產黨爲創建新中國所作出的貢獻。這樣的歌頌沒有在今年的春晚出現;今年衹有一首歌 “送支山歌給黨聽”。我認爲這是一大進步。或許這表示共產黨的自信心加强了,不再需要每年在這個場合强調它的功勞。

            歸根結蒂,黨應當在國家和人民之下,建立對國家的認同才是首要的。

表揚英雄

           每年的春晚都會用一些時間表揚一批在過去一年中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的人。這當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并且已經成爲春晚的傳統。今年受到表揚的英雄包括:抗疫的醫務人員和開發疫苗的陳薇等,航天領域中各項成就(嫦娥5號,神舟飛船,北斗導航,天問一號)的領軍人,扶貧有功的人,行善的一般平民和保衛邊疆的軍人等。

          在廣袤的中國土地上,英才無數,肯爲公益作出貢獻的人也成千上萬,對他們之中的傑出人物表達全國的謝意,可以説是對正能量的肯定,也是對一些基本價值的肯定。中國的價值觀,特別是家國的集體價值,不可能跟西方的個人主義價值觀一樣,凸顯差別的最好做法就是伸張自己的價值觀,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些價值觀的可貴。長此以往,衹要這些價值觀促進社會進步,它們必然會逐漸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開創新風氣

            凡是對春晚的歷史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1983年,當李谷一唱出“鄉戀”的時候,她的歌聲震驚了整個社會,也引起了廣泛爭議:什麽是正確的社會主義藝術觀?什麽是靡靡之音?當這首歌獲得廣大群衆的接受甚至熱愛的時候,流行歌曲開始排山倒海地橫掃中華大地。從此,下里巴人的音樂,不八股的語言,多樣化的文字表達方式都在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這首歌,像一塊巨大的隕石掉進平靜的湖水,激起了無數波瀾,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文化景觀。

            也就在這時候,臺灣和香港的歌星和歌曲也開始在大陸紅起來,他們也被邀上了春晚,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内涵。這是一個配合經濟發展和人們心靈自由化的變化,也是全國上下在心理上接受外在世界的變化。春晚的節目一方面是隨著整個社會變化,可是,由於它的節目必須獲得黨的宣傳部審核認可,一旦某些開放的活動出現在春晚,它就釋放了一個信號,告訴社會,這些事情已經沒有政治問題了。

            民調顯示,春晚的小品很受歡迎。大多數的小品并不是純粹搞笑,通常都帶有教育意義,通過對不當行爲的諷刺來凸顯正道。對扭轉社會風氣,它們的作用應當是蠻大的。

            中共建國的前三十年,政治鬥爭不斷,經濟困難,人們根本無法想象,什麽是太平盛世。1978年開始了改革開放,到了1983年,共產黨似乎開始意識到,人民懷念中國固有的風俗習慣,尤其是對中國各大節日的懷念。春節是傳統中最大的節日,而春晚融合古今,建立了一個新傳統,善莫大焉。



​
3 Comments
DANIEL HSIUNG
3/8/2021 06:42:50 pm

人同此心!

Reply
Lai, SL
3/9/2021 03:44:47 am

作者对我们国家的春晚的确观察深入。 若是将近20多年的春晚节目比较观看起来,就能明显地看出时代进步的“观念变换。

作者从这个角度评论春晚, 的确是眼光高明。

Reply
Jon
3/13/2021 02:14:55 pm

歌舞昇平,喜乐人民,
扶穷济贫,大国风範,
共謀人類,民族幸也!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