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朝鮮談判撲朔迷離

6/9/2018

0 Comments

 
吳章銓
​ 
朝鮮局勢在韓國冬運後一時間忽然開朗,各方都看好迅速向皆大歡喜的結果邁進。特朗普和金正恩都親自拍板。峰會時間決定在六月十二日(就在本期《論壇》出版後的第三天)。雙方直接單獨談判,所有其他有關國家都不參與。即使朝鮮的兄弟之邦,1950年半島戰爭直接對壘、現在以和平使者身份居間牽線的韓國也不得參與。

隨後,雙方經再三甄選,順利同意地點在雙方關係都良好的新加坡。

氣氛是非常良好。雙方都顯得輕鬆愉快,好像一旦兩位領導人一開談,什麼都可以解決了。然而,關於各自的主要底線是什麼,條件是什麼,雙方都沒有公開提出和徵得對方同意。雙方外交人員好像也沒有進行詳細商討,從事討價還價,折衝樽俎,做好準備工作,讓領導人開會的時候,一錘定音。好像峰會一開,領導人自然便會一舉獲得全面協議,一天就能夠圓滿結束。

不料,美國副總統忽然非正式地拋出“利比亞模式”,使朝鮮大吃一驚。2003年利比亞在國際壓力下放棄核武,換取美國的外交承認,不咎既往,和經濟協助。本來也沒有什麼不好。不料2010年底阿拉伯世界發生民眾運動,波及利比亞,美國同情和協助反對派,顛覆了政權,卡扎菲被殺。如果卡扎菲不放棄核武,是不是就能夠避免同樣的悲劇,歷史無法改變實驗去證明其他可能的結果。所謂“利比亞模式” 包括哪些階段?是否包括整個悲劇的演變,不得而知。但是,朝鮮當然心驚膽戰,立刻反對。

彭斯應該不會不得特朗普的同意而隨便說話,有可能經過高層團隊的討論,就是美國的備案:朝鮮去核,美國建交,朝鮮開放,美國和國際幫助經濟發展。彭斯放風,是試探對方的態度。

然而利比亞模式即使只指廢核-建交階段,顯然不能使金正恩政權和國家獲得安全,反而暴露於外來的攻擊或內部的暴亂之下。美國即使建交,並不提供任何承諾,也不會把朝鮮視為朋友,更不是盟友。如果發生任何問題,不論來自國外或國內,美國要幫助的朋友或盟友不會是朝鮮,而是他人。

朝鮮的激烈反對,也許使美國覺得既然朝鮮不接受美國的底線便沒有談判的必要。也許本來就是為了找機會給朝鮮加壓而拋出彭斯的談話。於是特朗普宣布取消612會談。這個取消是經過高層決策團隊討論後決定的。
朝鮮是弱者,比美國更需要會談。會談本身就能夠提高朝鮮的地位,與美國直接談判,希望獲得美國的若干擔保。朝鮮發展核武其實毫無用處,不可能與美國打核戰。搞核武只是談判籌碼。這個籌碼一再加碼,已經吃不消。現在籌碼已經發揮了作用,朝鮮首先炸毀若干核設施,以表示誠意。忽然美國威脅不談,朝鮮便失去勢頭,經韓國文在寅總統奔走拉攏,朝鮮很快積極表示仍舊願意會談,意思就是願意談判美國的條件。美國取得加壓力的成果,也便同意繼續籌備,會談將如期舉行。實際上特朗普也非常希望談判,顯示有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並有可能把朝鮮從中國的友邦變為美國的友邦。

第一回合過招結束,美國是贏了。美國擺脫盟國的掣肘,又擺脫中國的參與,直接與朝鮮談判,並使得朝鮮知道:談判成敗是在美國手上。朝鮮幾乎別無選擇。

會談馬上要開始,雙方的談判籌備團隊已經接觸,先期進行他們的實質內容的談判。到起草本文時,公開新聞中沒有透露任何實質資料,無法揣測談判內容和結果。但是不妨談談若干相關的問題,是不是在美朝談判中要談或不談,以後怎麼辦?

首先是半島的統一問題。美朝談判,是不是給半島將來的統一打開機會?或是朝鮮要求美國承諾不讓韓國進行統一,即保證朝鮮政權和國家的獨立,不被韓國統一。韓國不大可能搞武統。但是和平統一是不是完全平等地進行,彼此不再有敵意,不得而知。韓國的國力和非核武力都遠遠超過朝鮮,朝鮮顯然擔心會“被統一”。何況,老百姓也許願意統一,但是握有政權的人可能不願放棄政權。雖然韓國不會把朝鮮視為敵人,不會把政權的主要人物列入戰犯名單,南方主張和統的人很多,很友善,但南北的積怨猶存,前途不可預料。這是弱者一方的遠慮,可以理解。

其次,也許不便明言,但是眾所周知,金正恩也必然知道:集權政權蘊含有本質上的不穩定性。利比亞就是前例。朝鮮一旦開放,放鬆社會控制,其發展不可預料。那時候南方會不會出面去救民於水火?美國是否真的不干預?怎樣干預?對這些,美國不可能做出承諾。但是怎樣才能獲得折衷的或模糊的協議?

韓國和朝鮮是同民族、同文化、同語言、同歷史,本來也是同一個國家,直到二戰後才被美、蘇南北瓜分佔領,然後南北各自被扶持獨立,成為兩國,並成為冷戰中的熱戰戰場和敵國。但朝、韓關係是永遠不可分的。美朝談判,不可能不涉及韓國,也不可能沒有韓國參加而獲得韓國全盤同意。下一步 怎樣安排三國會談?(新聞已經有消息,韓國可能參加新加坡會談)

朝鮮積極要與美國談判,有一個可能,便是要擺脫中國是他唯一老大哥的關係,要爭取在兩大之間的獨立地位。這樣的意向與菲律賓相似,而取捨方向相反。甚至寧可受美國保護而不受中國的保護。美國遙遠,中國臨近,來自中國的威脅大於美國。朝鮮要學的不是菲律賓而是越南。朝鮮對中國做足功夫,以免在微妙時期惹怒中國。美國也對中國大灌迷湯,穩住中國。無論如何,美朝會談都對中國影響深遠。中國不能被邊沿化。美朝雙方都不能不考慮中國的態度和條件。

中國與朝鮮國和朝鮮民族的關係是自然的密切,中國又是半島戰爭的主要參戰國,板門店停戰協定的簽字方之一。而且中國一向被視為是朝鮮唯一的保護國。任何關於結束半島戰爭和朝鮮未來的談判和協議,都不可能沒有中國的參加而被中國接受。但朝鮮和美國會達成什麼共識令人猜測。美朝韓中四國談判將怎樣安排?

1950年的半島戰爭,蘇聯是幕後推動的主要國家,蘇聯雖然不存在,俄國仍是全球和東亞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強國,沒有俄國的點頭,任何事情不能搞定。日本曾經是吞併半島的帝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利用半島進攻中國,也是50年半島戰爭的幕後支持者,六方會談的一方,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會甘於被排除在半島談判的桌外。日美已經在頻頻商談。美朝談判,不可能不顧俄、日而敲定算完。

朝鮮如果要求簽訂和平條約,終止半島戰爭,還須要聯合國的同意和參與,聯合國聯軍是半島戰爭的一方。那麼,須要參加的聯合國會員國更多。目前似乎美朝雙方都還沒有照顧到以上這些問題的方案。

這些問題非常複雜,不可能一兩天談得完(在起草本文時,美國已經放出口風說,新加坡談判可能不止一天)。也不可能全由美、朝兩國說了算, 所以峰會後,次級的談判勢必繼續進行,可能會還有起伏。特、金的作風都是宸衷獨斷,只有他們兩人可以拍板,特金會是否還必須舉行有第二輪、第三輪?

美朝兩國間的會談,協議,條約,都可能將來會因為美國國內政黨輪替而改變,或取消。美國總統權力很大,後任可以不理會、或推翻前任的決定。美國國會有至高的立法權,兩黨輪替,彼此都否決對方的法案,還拒絕通過總統的提案。怎樣保證所有上述那些會談的結果能夠有持久性?

歷史是殷鑑:美朝談判不可能徹底而長期地解決所有問題。再翻查古今歷史案例,朝鮮問題的最好解決辦法,應該是把朝鮮建立為一個國際中立國,由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做出決議,確認朝鮮的國際中立國地位,並要求所有國家遵守。聯合國和安理會的決議是美、中、俄、英、法五常任理事國,和聯合國大會全體193個會員國的正式承諾,可以保證朝鮮政權和國家的獨立安全,也保證東亞的永久安全。朝鮮成為東亞的瑞士,不但本國永遠不再發生內外戰爭,也永遠避免東亞再因為半島因素而引起衝突,而是成為東亞安全、繁榮的中軸。

在國際中立國的條件下,朝鮮的核武交給聯合國監督,改變為和平利用,建立科學家公開參與的國際和平利用核能研究中心。朝鮮的廢核武便徹底完成了。朝鮮中立後,國家開放,必然有世界各國爭相投資,有韓國和中國這樣有經驗的友好國家協助,經濟將迅速而平穩的發展。金正恩政權在開放的環境中,自然會主動自己轉變。金正恩和他最信任的妹妹金與正都曾經留學瑞士,年輕人成長期的經歷很可能使他們內心嚮往朝鮮成為東亞的樂土瑞士。將來朝鮮半島南北之間的同胞情誼將會順利進展,互相間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打成一片。只是做官的各做各官而已。將來南北怎樣處理國與國的關係,自然會水到渠成,順利完成,不勞揠苗助長。

聯合國和安全理事會的決議和承諾,比一兩個大國強國簽訂的承諾或條約更可靠而持久,一個中立國的制度最適合得到朝鮮國民的信賴,和所有有關國家的信賴。朝鮮和美國既然都明確同意去核武,和平相處,韓國積極牽線,顯示完全同意,具備了建立中立國的基本因素,這是聯合其他國家,通過聯合國建立朝鮮中立國的最佳時機。(關於朝鮮中立的立意,已見《論壇》和博文)
​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