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探討九二共識的新領域 - 從〈九二共識,一國兩府〉走向〈一國兩席,民主統一〉

2/15/2020

1 Comment

 
謝正一

這次總統大選,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大陸幾乎完全影響到台灣選民的投票抉擇。民進黨從地方大選的敗部復活,依賴的是移花接木的政治口號。〈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就是中共要在臺灣實行一國兩制〉,〈中共不放棄武力統一臺灣〉。因此延伸出青年世代的亡國感的浪漫情懷,進而成為年輕人的流行語言〈芒果乾〉。

四月,香港的〈反送中〉,街頭動亂,一直延伸到臺灣大選前後。民進黨喊出〈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更加強〈芒果乾〉的生動。

事實上,瞭解兩岸關係的學者專家都知道,北京當局只有在台灣執政者向國際宣稱台灣國成立,才會真正考慮動武或採用其他準戰爭方式,準備動用一切資源和犧牲一次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但是民進黨卻為了能贏得大選勝利,製造政治口號,欺騙老百姓。選前一個多月,又多了〈王立強共諜案〉,進而通過〈反滲透法〉,這一切都是製造中共要打過來了,大家要團結一致。於是乎,國民黨在總統這一局,吃了個悶虧,打了個敗戰。
 
● 九二共識必須有時代性的新解說
仔細想一想,整個問題都圍繞在〈九二共識〉身上。中共是〈九二共識,一中同表〉,國民黨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民進黨是〈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這三道菜,臺灣人最不喜歡吃的就是民進黨喊出的政治口號,因此國民黨敗選似乎也蠻合邏輯的。

台灣在大選後,不少聲音在檢討臺灣的九二共識,也是頗有道理的。1992年10月,兩岸當局在香港會談,非正式達成九二共識,迄今也有二十七年。如果兩岸沒有什麼太大的政治變化,或許可以各說各話,維持下去。問題在臺灣有民主選舉,兩黨可以操弄政治話題。民進黨棋高一著,瞎扯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選民也無法辨認真假,國民黨也沒有新的論述,於是民進黨嬴了。因此,九二共識必須要有新的解釋和進化,否則主張和中國大陸和平共生的國民黨,以後就別想獲得過半選民的支持。事實上,九二共識,行之近三十年,兩岸在這各說各話的基礎上,相安無事。現正又被民進黨扯爛了,因此找出〈九二共識〉新的理論基礎和解釋是有必要的。這件事不僅是國民黨的事,也是其他政治團體必須面對的,正如中共當局在1979年走向改革開放時,喊出現在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現在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

因此經過三十年的九二共識,可能是必須再做一番深層的解釋,就是所謂的進化。它必須符合傳統中國和兩岸的歷史變遷與現狀,以及國際社會的情勢變化。更重要的,要能說服臺灣人,這樣才能和大陸共生共榮,最後走向國家的民主統一。
 
● 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府,一國兩治
作為長期從事兩岸交流與觀察的工作者,我們一向認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論述,在當時是由李登輝的國民黨政府和北京政府,雙方談判時,所達到的一個各自表述的共識。我個人認為這是中華民國政府能得到的最好條件。可惜的是,臺灣方面,滿意於這樣的表述,並未進一步公開向北京表示,我們的一中各表,應該是彼此承認各自治權下的政府,也就是〈一國兩府〉,一邊是北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邊是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

我們多年來,主張的〈一國兩府〉就是臺灣〈九二共識〉論述的升級版。近代百年來的中國,自從1911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以來,因為歷史的巧遇和國內外政經情勢的變化,當時的中國,很多時候是遇到〈一國兩府〉,甚至一國三府的情況。

1917年8月25日,南下的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因為成員人數未過半,因此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宣佈成立中華民國護法軍政府,正式和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對抗。1921年,組織正式軍政府,孫中山為非常大總統,同時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為國旗,作為不承認在北京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法統。一九二四年設黃埔軍校。1926年7月,蔣中正在廣州誓師北伐。1928年十二月底,張學良東北易幟,廣州的國民政府完成中國統一。這段〈一國兩府〉的時間,約十一年。

中國共產黨在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將其控制的區域稱為蘇區。1932年4月15日,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1934年10月,國民政府圍剿,臨時中央政府被迫撤離。1935年10月,臨時中央政府遷移陝西延安。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國民黨被迫和共產黨合作。1937年9月6日中共宣佈終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個〈一國兩府〉的時間約六年。總而言之,中國共產黨就是想在中國大陸建立一個新政府。

1940年,汪精衛回應日本近衛內閣。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名稱仍為中華民國。汪精衛擔任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1944年11月,汪精衛病逝。由陳公博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結束。這個〈一國兩府〉的時間,約五年。

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廢帝溥儀為執政,在長春成立滿州國,1934年3月,改為滿州帝國。傅儀為皇帝。日本則透過《日滿議定書》,將滿州帝國視同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中國抗日戰爭結束,滿州帝國也隨之終結。這個滿州國的存在約十三年。

中華民國政府在這段艱苦的數十年歲月裡,同時並存了幾個政府,北洋政府、廣州軍政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南京中華民國政府、滿州帝國政府。

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一國三府,就是曹魏,蜀漢,孫吳。時間則從西元208年赤壁之戰,一直到280年。晉滅吳止,前後共七十二年時間。

臺灣海峽兩岸,從1949年10月1日,中共在北京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中華民國政府則在同年12月7日將中央政府遷來臺北市。海峽兩岸,從此開始了起起伏伏,砲火慘烈的〈一國兩府〉歷史。一直到1979年,中國大陸與美國建交,中共宣布停止向金門、馬祖炮擊。兩岸是這樣地經過了七十年的分裂分治時間。
 
● 南北韓的一國兩府,一國兩席
國際上,也有一國兩府的鮮活歷史。越南在1945年8月,北方為越南民主共和國,南方為越南國。1954年7月,法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簽定日內瓦協議,以北緯17度,正式分裂為兩個政府。1975年,越戰結束,美國退出南越,越南正式統一,越南的〈一國兩府〉時間共計二十一年。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盟軍分割為東西德。1949年10月,東德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49年5月,西德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75年,東西徳同時加入聯合國。1990年10月,東西德完成統一。德國的〈一國兩府〉,前後四十一年時間。

朝鮮半島,歷史上長達一千三百多年來是統一的國家。二次大戰結束後,分裂為南方的大韓民國,北方的朝鮮民族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6月爆發韓戰,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議》。以大致38度線的東西向,作為南北韓的停火線,也是南北韓的國境線。1991年9月南北韓同時加入聯合國,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個政府,共同加入聯合國的例子。

我們從主客觀條件來看兩岸的現狀。從國際上來看,現在是兩個中國,一個是一百七十多國家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個是有十五個邦交國的中華民國政府,這些邦交國承認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
 
● 兩岸在法理上就是一國兩府、一國兩治
我們再從兩岸的憲法及相關條例來看,兩岸確實是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一個中國,兩個分治的地區。臺灣因為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的落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9月,中國八年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投降,臺灣正式回歸中國,亦即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則從來沒統治過台澎金馬的臺灣地區。因此臺灣及附屬島嶼和金門,馬祖,毫無疑問的一直是中華民國有效治權的地區,這個事實不容台獨份子,如何自說自話,說三道四,都動搖不了臺灣屬於中華民國的歷史及法律事實。

1992年10月的九二共識,到現在也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事實上,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不瞭解也不是十分清楚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其重要性。但是民進黨為了走向台獨之路,從陳水扁開始,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還故意稱為〈九二事實〉,故意用混郩的語言,欺騙的語言,來唬弄臺灣人民。特別是在這次2020年的大選,喊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這種不負責任的政治口號,果然挑起民粹的盲從,嬴得大選。然而。兩岸如果沒有〈九二共識〉的交集,兩岸關係可能落入困境。擺在眼前的是九二共識已經被民進黨引導到另外一種解釋,因此如果對〈九二共識〉沒有更好的政治解說和方案,兩岸關係,肯定越走越窄。這不僅傷害到兩岸經貿來往,更傷害到臺灣人民。從這次大選,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臺灣的未來,是不容樂觀的。臺灣人民肯定成為民進黨人及台獨工作者的釜中之魚而不自知。等同拉美國家一樣選出一個民粹政府,到了內外情勢陷入困境的時候,才知道為時已晚。然而,臺灣若真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時,對於大陸也不是件好事。因為臺灣的穩定成長有助大陸的經濟成長和現代化以及台海及周邊國家的穩定。這樣的局勢,才是符合中美日以及台灣的國際利益。

因此,北京當局,基於大國的職責,以及對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思考,也應該試圖以更靈活更創新的思維來應變兩岸關係的新情勢和可能的發展。同時,從民族大義,鋪平兩岸人民共生共榮的未來發展,創造條件來引導臺灣人民走向和平和諧和解的國家統一方向。
 
● 
中華民國是曾經跨越兩岸治權的政府
總的來說,北京當局必須從兩岸七十年來的各種情勢變化,總結一些可變的結論,修正自己若干不現實的政治堅持,將兩岸關係,主導向更務實的方向。那就是喊了七十年的中華民國巳在世界上消失,中華民國在歷史上不見了的說法,這都是很不現實的。我們認為應該修正為承認及接受具體存在的中華民國政府。因為中華民國政府是臺灣2300萬人,最容易凝聚的共識,中華民國政府的憲法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份。我們認為只有凝聚大多數台灣人的共識,兩岸關係的發展,才有可能穩定。現在台灣的真實狀況是若干台獨主張者,就是希望消滅中華民國,然後他們認為可以名正言順地搞臺灣獨立。有更多的民眾,因為中華民國政府一直為北京政府所抵制,特別是國際關係,更無法參與。因此放棄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而願意支持走向台獨。因為絕大部分的老百姓,都不清楚,搞臺灣獨立就是對北京政府的挑戰。他們以為臺灣人管臺灣人的事,跟北京政府有什麼關係呢。現在更因為不負責任的蔡英文政府及民進黨,公然放棄和漠視仍然是白紙黑字的中華民國憲法,因為憲法修正案的前文,都會載明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顯見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中國的主張和堅持。當時主導修憲的蔣經國和李登輝,也審視情勢的現實而維持中華民國憲法的基本精神和架構,因為中華民國憲法是在1946年12月25日,由一個跨越對大陸和臺灣統治下的中華民國政府,召開制憲國民大會而通過的。台灣人民也經由選出的國民大會代表,參加了這部憲法的制憲會議。

蔡英文政府上臺以後,把中華民國憲法下的兩岸關係條例的中國大陸地區喊成中國,把中華民國喊成〈那個國家〉。完全放棄了中華民國政府的稱呼。這種背棄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託付的領導人,以自己的政治信念強加在人民身上,也可以說是拋棄了自己的政治道德和倫理。話說回來,因為中共和民進黨當局都想消滅中華民國政府,在這樣的邏輯之下,主張一中各表的中國國民黨,如何走得下去呢?這次大選看得很清楚,拿著中華民國國旗的,選輸了拿著綠色旗子的那群人。因此我們認為,中國大陸只有改變過去七十年來的對台政策,兩岸關係才比較容易獲得臺灣人的支持。因為我們要的不是對抗,中國大陸應該也有責任來消除這種對抗的情勢。因為臺灣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並不願意看到這種對抗,因為民進黨為了取得政治利益而將臺灣人民陷入困境之中。

因此縱觀臺灣現在整個政治發展情勢,我們覺得大陸必須考慮,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就是現實的〈一國兩府〉。這樣的改變,完全符合國際情勢的過去和現在。同時我們認為〈一國兩府〉也會成為兩岸未來發展相對穩固的基礎。
 
● 一國兩府是兩岸和平協議的基礎
我們前面的論述也提到中國近百年來曾經經歷過〈一國兩府〉存在的事實。也舉出曾經經歷一國兩府而走向國家統一的國際例子,一個是武力統一的越南,一個是和平統一的德國。以及現在仍未統一而共同參加聯合國的南北韓的〈一國兩府〉,還有我們兩岸官民已經有相當來往和互動良好的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的〈一國兩府〉存在的事實。
總之,兩岸現在的關係,精確來說就是一國兩府下的一國兩治。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北京政府擔憂的是,如果確認一國兩府的事實,兩岸會不會繼續分立下去?因此,我們認為兩岸就必須正式展開《兩岸和平協議》的談判。這個和平協議的談判必須包容,一國兩府未來的政治走向。我們的看法是和平協議必然相互提出若干彼此能接受的條件。

簡而言之,和平協議的原則,必須是中華民國政府及臺灣當局,不論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保證不能脫離一個中國的架構,中國大陸尊重及接受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的治權。同時聲明,兩岸的政府彼此的主權是相互重疊的。

在這原則之下,中華民國政府,可以和國際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係以及參與各種國際組織。這樣的互動,應該在簽訂和平協議的範圍之內。當然,我們的看法是這個和平協議必須通過臺灣人民的公投以及立法院的通過,大陸則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這樣的和平協議才能有法定的效果和制約。兩岸政府也才能建立和平協議的合法性!

和平協議在簽訂的若干年後,兩岸如果政治情勢發展平穩,就可以進一步談國家統一的條件。我們的看法是北京政府必須允許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參加聯合國,這是簽署兩岸《國家統一協議》的先決條件。臺北當局則願意用雙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在臺灣全民公投過後,以及立法院的表決通過後才能簽署《國家統一協議》。採取這樣的方式。實現兩岸的國家統一,就是我們主張的〈民主統一〉。

兩岸統一將採取什麼方式,都可以在一國兩府,一國兩治的和平協議基礎上,展開建設性的談判,彼此要能互相創造條件,就有可能找出最大公約數。兩岸不為談判而談判。只要符合現實的條件。未來的發展,兩岸談判都有可能因勢利導而完成。彼此都接受的成果。
 
● 一國兩席是兩岸國家統一的先決條件
我們都很清楚,談判的確需要時間和條件,才能達到彼此的需要,這樣的談判結果,才能被雙方所樂意接受和遵守。因此從一中各表走到一國兩府,一國兩治的《兩岸和平協議》,或許需要一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也說不定。然而可以先從民間團體或政治團體先行先談,然後成為一個穩定兩岸的政治主張,爭取更多臺灣人民的支持然後形成共識,逐步進入政治運作,進而完成《兩岸和平協議》的全民公投。至於《國家統一協議》,也許需要更長的日子也說不定。然而只要有開始,我們就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這些有利雙方關係的談判。我們只要走出第一步,希望就在我們前面。

總的來說,九二共識,因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已經搞成兩岸敵對的態勢。事實上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現在那些能夠維持兩岸交流的一些條約和協議,包括通商通郵通航通婚通學等等。現實來說,臺灣今天的局面,也只有國民黨有能力有代表性來和中共對話。如果國民黨願意,可以先和中共當局,交換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府,一國兩治。我們認為,這個吹風式的談判,應該是國民黨能夠浴火重生的一個關鍵性任務,也是國民黨重返執政很重要的基礎。如果國民黨的努力獲得臺灣人民的共識,那麼兩岸和平協議就容易實現!國民黨如果不做,相信臺灣很多政治團體,他們是願意做的。因為〈九二共識,一國兩府〉,應該可以穩定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是符合兩岸的現狀。

總之,當我們完成《兩岸和平協議》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不論誰執政,都必須朝向國家統一這條路前進,在時機恰當時,再完成《國家統一協議》。當中華民國再次重返聯合國時,兩岸將繼南北韓後成為第二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個席次〉的聯合國會員。

我們看到和期待的兩岸未來就是從現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走向〈九二共識,一國兩府〉,然後再走向〈一國兩府,一國兩席〉,最後走向〈一國兩席。民主統一〉的最終目標。

這個國家統一大業,我們願意盡一切力量。因為這涉及中華民族的大義,中華民族的復興,更是臺灣永續發展的道路。這是臺灣的每個政黨,每個世代的每個人,都有關係的。

這是生活在臺灣,做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臺灣人,特別是知識份子不可逃避的責任和機緣。我們也希望中國大陸和海外華人一起來關心兩岸如何走向民主統一的未來和發展。

作者簡介: 台灣成功大學工學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建設工學修士,南開大學(天津)經濟學博士,前佛光大學未來學系教授,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會長,台灣推廣教育學會會長,台灣工黨創黨主席。

​

1 Comment
Raymond R. M. Tai
5/5/2021 06:56:17 am

well-said and reasonable!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