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美貿易戰背景下的朝鮮

8/4/2018

0 Comments

 
王文軍

中美貿易戰持續火熱,不論是WTO框架內的大使辯論,還是美國拒絕中方高層赴美協商,還是與歐日達成逐步零關稅協定,還是雙普會,都是特朗普新思維的具體體現。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出,特朗普不是傳統的政治家,而是傳統的資本家,用經濟達成政治目標,這目標就是讓美國在未來的一百年保證美國的領導地位,同時改變美國現有的中低端製造業真空化的格局。
 
與中國的貿易戰是消除未來的競爭對手,與歐盟與日韓是要求他們成為一致行動人,必要時還要做出犧牲,確保美國老大的地位,特朗普的承諾也就是老大好你們就好,要不一起衰退。
 
現在看來特朗普的強勢,達到了初期的目標,也贏得了中下層美國人的支持,從長遠來看,若不獲得主流精英階層的支持,特朗普的努力還是會半途夭折,是否能成功還是要看與中國貿易戰是否能達到預期目的。
 
在此輪貿易戰,美國目的很明顯,消除貿易逆差是表像,因為中美之間沒有實質性的逆差,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大多是低端產品,購買的大多是飛機及電子零件或奢侈品,還要美國的大宗農產品,貿易是互補性的,中方幾乎是用勞動力或者低微收益,換取美國高附加值產品,而這些僅有的利潤,還放在美國,投資於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經濟與政府運作。可以說在中美貿易上,中國是輸出資源和勞動力,換來大部分用不出去的綠紙而已。
 
真實目的還是限制中國的競爭力,從而削弱綜合國力,原有的WTO規則已經被中國玩的滾瓜爛熟,已經不能在束縛現在的中國,特朗普期望能用新的規則限制中國發展。
 
問題還是出在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上,在我看來這是中國的“馬歇爾計畫”和“曼哈頓計畫”。同樣,美國也認為是中國在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並撬動歐洲,中國製造2025全面提高科技核心競爭力,這樣,中國不再是美國廉價品供應國,美國也沒有在科技上對中國掐脖子的能力,這時不遏制中國,再過10年就沒有遏制的實力。因此特朗普現在發難是不得已而為之。
 
貿易戰對於中國利大於弊,通過一帶一路,順帶產能轉移,配合中國製造2025國內產業提質換代,核心問題是國內金融的穩定,相信頂層還是有大智慧的,既使美國怎麼打臺灣牌都是沒有用,島內反台獨力量還是雄厚的,最壞的結果也就是武統,其實在大陸的大多數人還是主張武統,有利於長治久安。
 
再說回朝鮮,種種跡象表明,“特金會”之後,朝鮮半島局勢可能確實不如外界預期那般順利。
 
首先,各方對“特金會”本身期望過大。半島問題由來已久,具有非常高的複雜性。寄望一次會談就能全面解決半島問題是不現實的。美朝雙方時隔一個月關係出現反復,實屬正常現象。
 
其次,美國勢大壓人。特朗普政府希望朝鮮在短時間內實現無核化,但結合兩國的歷史淵源和目前的實際情況, 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切實際。特朗普的做法也有其他的政治目的——有意利用對朝強硬態度為11月份的中期選舉造勢。
 
再者,在美朝峰會後,朝鮮一直期待美國能夠給予自身一定的安全保障和經濟援助。但除了承諾暫停美韓軍事演習外,來自美國一方的其他實質性回應幾乎沒有。而朝鮮一方則已經銷毀一定量的核設施,釋放了美國人質並打算歸還朝鮮戰爭的美國士兵遺體。如今,朝鮮對美國此前的承諾感到失望,雙方的互信再次受到衝擊。
 
目前來看,美國暫時沒有打算退讓的跡象,在美國一方不作出一定回應和改變的前提下,這種僵局將會持續存在,美朝會談的停滯期將會持續。
 
朝美關係不會一帆風順,但半島和平進程一旦開啟就沒有回頭路。對朝鮮來說,在與美國無法建立互信的情況下,指望外部援助改善國內經濟顯然不切實際,通過自力更生發展經濟才是必然選擇。
 
同時朝鮮已經宣佈改革開發,在美中貿易戰背景下,朝鮮不僅在政治上夥伴關係,在經濟上也是夥伴關係,雖然初期的貿易額不會很大,朝鮮猶如在改革開發初期的中國,會成為產業轉移的基地,何況朝鮮還有數量龐大的有良好教育的人口,必將在受益於中國的投資,同時也會拉動中國東北經濟的發展,相信中國政府不會不抓住這契機。
 
開放的發展的朝鮮,就是對東北亞和平的貢獻,如何撤銷對朝鮮的制裁,讓朝鮮融入國際社會,那麼就是半島真正的和平!

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