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安倍爲什麼病遁? 避免做決定日本興衰存亡的選擇

9/12/2020

1 Comment

 
周小平
 
   最近安倍突然辭職,這場辭職發生在美國太空軍總司令雷蒙德和安倍面談之後的第二天。 他們到底談了什麼?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安倍晉三,這個被稱之為日本近代最"長命"的首相,在中美之間反覆橫跳的"雜技師"級政客悄然退居幕後。

   很多人都在分析此舉的意義,但其實歷史早就給我們留下過答案。 他的外公,有著"昭和妖怪"之稱的岸信介也曾經做出過類似的舉動。

   正如基辛格在最近一次的訪談中對記者說的那樣:「暴風雨就要來了,能麻煩你幫我關上窗戶嗎? " 萬妖隱匿時,必有大魔出。

   岸信介於明治二十九年( 1896 )出生在日本山口縣。 他24 歲就在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同年進入農商務省任事務官。 昭和十年(1935)年升為工務局長。 次年岸信介就被派遣到中國任"偽滿洲政府"實業部總務司司長、產業部次長和總務廳次長等職,和東條英機、星野直樹、松岡洋右、鯰川義介並稱滿洲五巨頭。 升遷速度之快,加之行事霸道妖異而被同僚稱之為"昭和之妖",極受東條英機的信任。 東條英機上臺後,日本商工省和軍需省合併,直接委任岸信介面負責戰時統治經濟,指揮軍需生產和戰爭物資的調配,成為東條英機的得力幹將。 1957年、1958年他曾經兩度組閣,擔任過三年多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甲級戰犯之一,也是率先在社會上挑起仇華聲浪的人。 但他卻逃過了審判,一直活到了91歲。

   説明他逃過一劫的方式和安倍晉三今天的選擇一樣,都是啟用遁術。 雖然遁術的名義不一樣,但沒人在乎由頭是什麼,主要是為了暫時抽身事外。 因此,遁術往往是政客或白手套們的必修之術。 當局勢緊張到聰明的政客和白手套們難以控制的時候,遁至旁觀者的位置,總是更安全一些。
 
   岸信介選擇施展遁術的時候,恰逢日本站在歷史十字路口。 當美軍已經開始進攻塞班島的時候,日本的海上能源生命線其實已經被徹底切斷,敗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和中途島戰役不同,塞班島戰役是美國開始對日本展開攻擊的標誌性事件。 美軍奪取塞班島,不僅為攻佔馬里亞納群島其他島嶼創造了條件,更也為自己的B-29遠程戰略轟炸機轟炸日本本島提供了基礎。 美軍通過此戰役一舉切斷了日本海上生命線,順手還將日本第34師團幾乎全軍剿滅。 守島的日本方面共有4.1萬人傷亡,而攻島的美軍也付出了1.6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從表面上看,塞班島只是一個小島,但這個小小的島嶼卻決定著日本海上生命線和本島的防禦安全。 岸信介也正是看到了這兩點,才決定馬上施展遁術的。 後續發展也如他所料,美軍果然開始轟炸日本本島。 也就是說,岸信介跳反的背後,有著巨大的地緣和軍事必然性。 請務必牢記這一點。

   那麼今天,安倍晉三因何而遁呢,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有人說是中日韓經濟協定又要生出波折,也有人說是中美貿戰日本難以選邊站隊,還有人說是因為疫疾和奧運等原因。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關鍵! 在周小平看來,關鍵問題在於美軍想要把中導部署在日本本島。

   中日韓經濟協定十幾年來一直是談一會崩一會兒的狀態,在美軍沒有撤離朝鮮半島和日本之前,這事本來就不太靠譜。 三方都是本著有棗沒棗打一桿子,談著總比鬧掰了強,和平總比戰爭好的心態在磋商。 安倍對此早有準備,這點意料之中的小挫折根本攔不住本來就擅長反覆橫跳的他。 至於選邊站的問題也一樣,日本選不選邊站其實都一樣,無非就是不斷地給美國輸血打錢,多年來安倍也早就習慣了。 疫疾確實是一個影響,但這個影響是全世界的,又不是獨獨影響日本一家。 在疫苗即將問世的今天,在任首相很容易被順勢包裝成"救世主",從而獲得更高的聲望。 因此,以上三點都不太可能是他選擇辭職的真實原因。

   和岸信介一樣,他也看到了即將到來的"大傢伙"。 這個大傢伙,就是"中導部署日本"。 在美國背信棄義毀約退出中導條約之後,馬上就迫不及待地放風說要將其部署在日本本土、韓國和台灣地區。 美軍放風說想部署在這三個地方,但實際部署地很可能就是日本。 首先,中程導彈無論部署在中國周邊的哪個位置都是相當具備威脅意味的,中國的激烈反對可以想像。 這就相當於把匕首抵在中國的咽喉,且根本不給你反擊的時間。 日本距離中國太近了,我們東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都會暴露在攔截難度很高的美軍中程導彈射程範圍之內。

   美國把中導首先部署在韓國不太可能,那樣連北京都不安全了,美國擔心這樣做會引發中國直接的軍事反擊。 部署在臺灣也不合適,那樣的話必然會觸發武統和反分裂預案。 因此想來想去,美軍都只能且只會選擇日本。 雷蒙德此行與安倍會面,談及此事的可能性極大。

   但是美軍把中導部署在日本,中國就可以接受嗎? 當然不可能。 對中國而言,美國在日本部署中導的危險性同樣是高到幾乎不可接受的。 因此,中國甚至是俄羅斯都會用最激烈的手段來反擊。 可以想像的是,中俄對日本的經濟貿易會進行最大程度的制裁和反擊,中俄在軍事上會進一步加強協同,並將各種大殺器對準日本部署地,確保在美軍使用武力時,能夠第一時間將其部署在日本的中導基地全部摧毀,這是我們必要的自衛反擊手段。 雖然日本也是被脅迫的,但我們別無選擇。

   這樣一來,中導入日這件事幾乎就會要了日本的命,不管最終是否真的開打。 不開打會要了日本經濟和產業的命,開打就會要了日本全部的命。 對日本而言,這簡直是比殺了自己還難受,沒有誰能扛得住這種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施展遁術辭職就成了唯一的生機。 和岸信介辭職時一樣,日本再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雖然目前美國在日本部署中導這件事還沒有最終定論,但筆者還是斗膽預測一下,在安倍下台之後,恐怕下一個重磅新聞就是中導入日了,否則不足以解釋安倍為何要選擇在此時辭職。 看來,這又將是一場註定的狂風暴雨。 美國已經做足挑釁準備,中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應對準備,東風26的實彈發射演習就是明證。 那日本呢? 日本準備好了嗎?
安倍晉三遁得了,那日本的平民們遁得了嗎? 美國這是在草菅他人性命,維繫自身之霸權啊,一聲歎息。 反美非我意,唯願海波平。


轉載自公眾號: 今日平說 (zg5201949)


​
1 Comment
Billy
9/18/2020 04:12:57 am

60年代美苏冷战,苏联在古巴架设導弹对凖美国本土,所以美国也找到土耳其要架设導弹对着苏联。今天同理心態,朝鲜有導弹,所以美国也要在日本架设導弹以对付。小国作棋子,下一个可能是台湾島,那台島可能就直接被轟了!别讓‘美籍台裔’來主導台独,并决定所有台湾人的興衰存亡之命運。
百年前的日本想欺负和霸占中国的梦早已不在,中国人要切记9/18,无攻击别人之心,但要有“防小人之心”!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