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美合作化解朝鮮問題:建立一個國際中立國

4/15/2017

2 Comments

 
吳章銓

中美關係中的一大癥結是朝鮮問題。特別是金正恩近年來不顧一切發展核武和中長程火箭,同時弄僵與中國的關係,加深了東北亞的國際緊張局勢。美國的辦法就是將經濟制裁和武力威脅升級,中國則很難使用任何有效的辦法而不至於使她滋生反華情緒,甚至轉到不友好的陣營中去。

從長遠講,中美合作,必將是未來遠東和平與發展的最佳夥伴。中美兩國應該向這個共同目標努力。中美本來沒有重大衝突,一百多年來中、美政府和民間基本是友善的,只有1949年後約30年,大陸官方轉而與美國對立,是出於外因,至今仍有陰影。如果想大力改善中美關係,最好是在個別具體問題的解決上從事合作,建立信任。合作化解朝鮮問題,是當前最好的機會。

如何化解朝鮮問題,長期以來各國的思維都在設想如何制裁與消滅朝鮮,卻不考慮朝鮮的需要。顯然,任何長期的解決方案,必須所有有關各方都滿意才可行,包括朝鮮滿意。最好更能夠杜絕將來任何國家企圖利用半島而進行挑撥離間或軍事冒險。
 
一個可能的方案是:促成朝鮮成為國際中立國。即在韓、日、中、俄、美的中間,建立一個東北亞的瑞士,成為五國之間的緩衝國家。美國雖然陸地位置遙遠,由於海上實力逼近和國際結盟關係,在東北亞是實質的存在。瑞士的中立曾經維也納會議承認而鞏固,朝鮮的國際中立應當由聯合國--尤其是安全理事會-- 擔保其國際中立國地位。這一構想不會傷害任何國家,卻使所有有關各國都能受益。一個東方瑞士將是一塊和平安定的磬石,不僅是朝鮮人的福祉,也是整個東北亞的福祉。因此,很可能是各方最後都能接受的方案。簡單分析如下:
 
首先,可以合理地假定:朝鮮本身最大的需要是為國家和政權獲得安全。中立國的地位足以保證她達到這兩大目的。成為中立國對她沒有任何損失,但收獲豐碩。朝鮮發展核軍事能力只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不可能用於攻擊任何人。朝鮮不可能對任何人進行致命的核攻擊,而她將遭受的報復必然是致命的,毀滅性的。所以朝鮮不可能冒險。朝鮮想要加大籌碼強逼美國談判,但是美國在韓國和日本的壓力下不可能與她談判,於是朝鮮下的賭注越來越大,形成危機不斷升高的僵持局面。在中立國的框架中,其安全獲得保障,不再擁有對外作戰的武力,核武問題自然解決,其核能力將在聯合國檢查制度下轉變為和平利用,為世界作出貢獻。

以瑞士為榜樣,中立國的朝鮮將能夠參加所有的國際活動,但不參與國際政治紛爭和戰爭。朝鮮將自然地開放對外經貿和交流,融入全球化的世界,人們生活逐步提高,國內的經濟、社會、政治制度必將逐漸隨國家與國民的需要而自動改革。因此,由聯合國擔保的國際中立的設想,很可能對朝鮮政權和人民都非常有吸引力,其他國家也放心。

金正恩曾經在瑞士留學多年,那是他青少年快樂成長的時代,他對瑞士的印象很可能很好,對中立國的益處可能很欣賞。他有可能願意把朝鮮建立為東方的瑞士樂土,國家獲得安全和發展,人民獲得安定、自由、繁榮,而他將獲得人民的擁護,政權比現在還鞏固。這個特殊的個人因素,或許是化解朝鮮問題的天賜良緣。
 
其次,朝鮮問題最直接相關的是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韓國與朝鮮本來是一個民族,一個文化,一個歷史記憶,一個國家。她們的分割是外力造成的,南北都有統一的願望。韓國開始的時候可能很不願意朝鮮成為永久中立國:她將不得不放棄統一朝鮮半島的壯志。然而,深一層地想:南北兩方將不費一兵一卒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實質統一,半島南北將享有不分彼此的長期和平、安全與繁榮。韓國從此不再有內憂外患,而朝鮮實際上是她可靠的兄弟,構成她國力的一部分,與統一無異,卻不必獨自負擔重建北方的重擔 。利害相權,韓國可能積極接受朝鮮中立。
 
其三,在朝鮮問題的相關國家中,舉足輕重的是美國和中國。美國是世界上唯一超強,她的主要期望是維持世界現狀,沒有糾紛,沒有戰事,不出現挑戰。她在東亞有重要的“盟國”,東北亞的糾紛她不能置身事外。在朝鮮問題上她實際上被“盟友”綁架,無法解脫。朝鮮成為中立國,她就不必擔心東北亞會發生事故。朝鮮的中立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負責集體擔保,美國就不必獨挑重擔。美國將也不必擔心“盟友”會借朝鮮而生事,被捲入戰爭。

朝鮮中立,聯合國很可能進駐許多機構,像在瑞士一樣,成為遠東國際活動的中心。美國自然而然是最主要的參與者,美國不費一兵一卒,堂堂進入朝鮮,甚至可能受到歡迎,像在越南一樣。因此美國對朝鮮中立,將會贊成。
美國在東方另一個不放心的是中國。美國因此以朝鮮為借口,捆綁日、韓抵制中國。美、日、韓乃是相互利用。然而,中美一旦在朝鮮中立化問題上具體合作,便能夠化解美國的擔憂,相信與中國合作是和平的真正基石。美國獲得中國的友誼,將是她最大的收穫。
 
中國:朝鮮半島是許多世紀以來日本屢次侵略中國的前進基地,最近一次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開打全面侵華的十四年戰爭,也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朝鮮半島是蘇、美捆綁中國和威懾中國的重要棋子。1950年的半島大戰,蘇、美雙方戰略目標都是中國,中國被動地被捲進戰火。朝鮮任何問題都會使中國寢食難安。無論怎樣,中國都不可能放棄這個友邦;中國不能忍受在那非常關鍵的國境另一邊是不友好的國家。因此,中國應會愉快地接受朝鮮成為中立國的想法,以確保邊境的長期安全與和平環境,那是中國夢寐以求的願望。朝鮮中立,將永遠是中國的友邦。中立後的發展必然會使中朝經貿關係無比密切。朝鮮並將是中國東北通向日本海和太平洋的商貿坦途。
中國與美國共同促成朝鮮中立,中美互相加深認識,中國贏得美國的友誼,將是最大的收穫。中、美相互增強友誼關係是雙贏。

朝鮮中立,還將提升中韓關係。中韓間將不再會有什麼爭議,只有合作。中韓間可能形成有如美加間不可分割的兄弟關係。
 
俄國仍然是足以與美國對峙的強權。朝鮮曾經是蘇聯重要的附庸國,挾持中國的左臂。目前俄國的主要關注是保有中國和朝鮮站在她一邊,與美國形成對立態勢。但如果朝、中有意,她不能過分反對,以致失去朝、中友誼。而朝鮮中立,俄國也並不失去朝鮮,反而其遠東國土可以獲得相當的安全保障,同時,她和美國一樣,以安全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堂堂進入朝鮮,發揮重要作用,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得以增強,周轉空間更大。所以俄國也會贊成。
 
日本將是最反對的國家。日本政府需要將朝鮮長期炒作為一個會引爆國際爭端的危機點,以便進行種種挑撥離間,渾水撈魚,漁翁得利。她需要以朝鮮為借口而不斷加強軍備,並與美國結為軍事聯盟,為其未來的打算做好萬全準備。朝鮮中立將使軍國主義分子失去鼓動事件的競選口號,失去利用擴大軍火工業和軍火出口以振興經濟的機會。但日本人民曾經經歷過軍國主義對外侵略的戰禍,雖然由於殘餘封建精神的作祟,服從政府的習慣根深蒂固,內心卻不一定支持上層政治集團未來的冒險。在中、美以及國際壓力下,日本政府的反對將不能得逞。
 
第四,聯合國的會員國會積極贊成。聯合國是唯一可以提供必要的國際認可和擔保的國際機構,其作用非常關鍵。聯合國中小國家有機會參與促成朝鮮的中立國地位,充分發揮其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積極作用,使聯合國發揮其多邊機制的功能,必然非常樂意支持推動朝鮮中立。聯合國是多邊、民主、以外交談判解決問題的國際機制,雖然有不少缺點,本身不擁有獨立支配的實力,但它擁有193個會員國,能動員全世界的人才和資源,仍是解決大大小小國際問題的最佳機制。國家不論大小,總有很多事情本國一國之力無法處理,需要聯合國的機制來協助解決。聯合國和安理會的決議能夠使朝鮮的中立獲得所有國家的承諾而鞏固,也使得將來朝鮮的各方面發展,獲得各國合作。
 
中立國的概念是有國際共識的。瑞士的中立雖然曾經被拿破侖打破,但是不久就在維也納會議上恢復並加強。瑞士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四面烽火,卻能巍然不動。荷蘭和比利時的中立地位,沒有國際條約的承諾和擔保,沒有能夠免於納粹德國的攻擊,但德國為她的破壞中立付出沉重代價。聯合國保證的中立國地位,在中美合作的堅挺下,在聯合國的明文決議下,將受到尊重,確保成功。
 
化理念為現實的過程非常複雜,須要中、美兩國以及所有國家的政治家們,拿出他們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合作推動進行。但只要中美合作,為實現這國際多邊共贏的設想,事在人為。中美合作解決朝鮮問題之後,還能合作解決其他國際問題。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老保釣中最早對美國歸還冲繩而產生的釣魚台歸屬問題提出質疑的人之一。後來的保釣運動就是從他們的質疑開始的。





2 Comments
tpshao
4/18/2017 04:03:31 am

朝鲜半岛中立问题早有讨论。在万方、知网或在Google网站中一查便知。 本文中重要不同点在只主张北朝鲜中立化,这可能是中国方面不可能接受的原因。

Reply
Richard Chen
4/25/2017 08:34:47 am

这是一个最佳可行的折衷方案。中美俄日谁都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让他方接受。作者以瑞士作为范例可圈可点,道理令人信服。希望列強以世界和平全球人民的幸福安宁也为自己国家的长治久安着想共同推动之。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