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中美貿易大戰:該來的終於來了

4/7/2018

0 Comments

 
水秉和
 
特朗普祭出了幾個狠招
 
                折騰了十四個月,特朗普用蒂勒森掏空了國務院,然後一個推特,炒了蒂勒森魷魚,提拔反伊朗禁核協定的龐培爾為國務卿,連帶地還踢走了原高盛老總的經濟顧問科恩。接下來,除了他身邊已經有的極端反中的納瓦諾之外,又逼迫安全顧問邁克曼斯特辭職,拉進非常反中親台的大鷹派博爾頓。這樣,鷹派聚集白宮和國務院,他可高興了,終於有了他真正想要的團隊,可以肆無忌憚地開始打貿易戰和外交戰了。
 
                至少從上世紀八零年代開始,特朗普的腦袋瓜子已經僵化。他痛恨的是,日本,德國和後來的中國,幾個美國貿易的大逆差國家,認為它們佔盡了美國的便宜,掏空美國的製造業,嚴重增加的美國的失業人口和降低了就業人口的工資,導致美國債台高築。對他而言,一切都是這些國家和美國無能政客的錯。無論再多的經濟學家告訴他,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是貿易各方都能夠獲利的機制,他充耳不聞。大學畢業後就不讀書的腦袋瓜子裡,他記得的是,1985年,美國跟英德法三國聯手,通過《廣場協議》,加上美國動用其本國制定的第301 條款和201條款等手段,終於把日本強勁的經濟給逼得死氣沉沉。他大概有這樣的思路:既然美國曾經利用貿易戰打垮了日本,而自己沒有遭受多大損失,仍然維持了世界超強的地位,那麼,為什麼不能用同樣的手段打垮中國呢?
 
四個狠招打壓中國
 
                無論如何,特朗普已經祭出了幾個狠招。一是《台灣旅遊法》,這絕對是中國的軟肋。二是抬高鋼鐵與鋁材的進口稅,同時又豁免哪些願意跟他共同抵制中國的國家,也就是說,他想在美國已有的軍事聯盟之外再組建專門對付中國的保護主義聯盟。三是直接對中國產品增加進口稅,並禁止中國收購美國企業和不讓某些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四是,減少中國留美學生的人數和移民人數。可以說,這是特朗普背後的一批智囊早已為中國量身定做的整套措施,絕對不是他一時興起,早上起來在推特上胡說八道的東西。
 
                這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可以用三段論來表達。第一,美國不允許任何國家在軍事,經濟,金融,政治制度,價值觀等方面超越它。第二,如果繼續按照當前的大趨勢發展,中國在十年內至少在經濟上非常可能超越美國,十五年內必然超越美國。在金融,軍事,甚至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方面,可能跟美國平起平坐。所以,第三,為了維持美國第一,美國必須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把中國壓下去。
 
中國不是日本
 
                美國智庫中的戰略家們很早就指出,對付中國的時機是在2000年之前。那時,美國國會每年審查是否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那是民運人士最吃香的時代,每年可以免費飛到華盛頓去吃香喝辣,只要他們反對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他們就可以住高級酒店,享受到右派參議員們的熱烈招待。可惜的是,或者說可幸的是,老布什和克林頓以及多數主流參議員都主張,讓中國參與國際市場的正常運作,培養出一批中產階級,是轉變中國政治制度的最佳途徑。克林頓幾經反復,終於決定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2001年是一個關鍵時刻。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而美國發生了911事件。911事件一夜之間把本來還想要壓制中國的戰略構想整個置諸於腦後,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中東。美國從此捲入至今未能結束的戰爭,給予中國近二十年“深挖洞,廣積糧”,“韜光養晦”,修身養息的寶貴時間。現實地說,到2010年,當中國的GDP超過日本之後,美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跟中國打貿易戰了。
               
中國不是日本。中國有龐大的國內市場,有打通歐亞大陸的整套“帶路倡議”,有全世界最完備和最龐大的製造業,有統籌兼顧的政治體系,還有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美國呢,不但國債高達二十萬億,加上州政府債,市政府債,企業債,房產債,學生債,信用卡債,美國整體公私債務高達六十萬億。現在這些債務還在不斷累積,亟待維修與興建的基礎設施的經費毫無著落。也就是說,中國既不是當年的日本,美國也不是當年獨霸世界的超強,這時候跟中國打貿易戰,無論如何,是件極端危險的舉措。
 
                英國的《經濟人》周刊,代表許多方面的共識,指出,特朗普這樣亂搞,反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穩定力量。因此,他想要慫恿歐洲跟他一起搞保護主義聯盟,對付中國,那是做夢。歐洲支持自由貿易,並且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美國跟中國打貿易戰,中國必然會減少向波音訂購的客機數量,同時會大量增加向空客訂購的數量,所以歐洲為了自利絕對不會跟著特朗普走。沒有歐洲跟他聯手的話,單單依靠美國,可能加上日本,是無法打垮中國經濟的。其實,美國多位專家,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格魯曼,和歐亞集團主席和《時代周刊》專欄作家Ian Bremmer,都說,特朗普的貿易戰將會讓中國獲利。
 
                關於中國應當如何打這場貿易戰的言論和辦法,建議多多,例如不買美國農業州的玉米和大豆,轉向巴西和烏克蘭購買;如增加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以及利用巨量的外匯儲備跟美國打金融戰等。總之,正如外交發言人所說,中國是不願意打,但是並不怕打。
 
漫天要價於先,討價還價於後
                                 
                作為一名地產商,特朗普學會了亞洲擺地攤子的小販的銷售伎倆,那就是漫天要價於先,討價還價於後。當他打出貿易戰的這張大牌時,國內以至於全世界都為之震驚,好像世界經濟都要崩盤似的。但是,在股市連著兩天大瀉,以及在全世界批評聲四起之後,他立刻變了另外一付嘴臉,表示願意談判。由於他開價過高,即使壓低了價碼,他仍然大賺一筆。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不過,我們知道,這只是貿易戰的第一回合。只要中國的GDP繼續挺進,逐漸逼近美國,只要中國在科技和軍事方面不斷突破,那麼,貿易戰甚至其他方面的博弈都不會停止。這是五年甚至十年的長期過程,這也不管誰是美國總統。這場博弈需要到美國承認和接受平等與和平的大國關係,肯定習大大所說的人類共同體之後,才有望停止。




​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