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已亡 大陸必須調整對台政策

1/18/2020

1 Comment

 
 張文基
​
2020的台灣大選蔡英文獲得57.13%的支持率,以817萬票大勝韓國瑜的552萬(38.61%),創造台灣歴史上的總統當選人的最高得票數, 這個勝利的幅度甚至超越民進黨的預期。 韓國瑜將這次選舉定位為中華民國的生死存亡之戰,也激發起久違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海和藍營忠貞份子的熱情,但是殘酷的現實是這也許是老藍營人士的迴光返照。 經此一役,孫中山的中華民國必定隨風而去,代之的是借殼上市的台獨政權,而蔡政府必將進一步的朝著台獨的目標前進,不惜做為美國反華勢力的鷹犬,兩岸關係也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大陸幾十年來的兩岸政策必須面臨深刻反思和調整,中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避免的挑戰!

相對於2016年的大選,那時國民黨的候選人朱立倫僅得到381萬選票(31.2%),韓國瑜多得了171萬票,而宋楚瑜這次僅獲得60萬8千票(4.25%)比2016的157萬6千票(12.84%)少96. 8萬,所以整個泛藍僅增加了74萬票,但是蔡英文卻比2016年的689萬票多得了128萬票。 這次選舉投票率達75. 9%比4年前高8%,有效票數高了202萬。 所以這次選舉不是韓國瑜個人的失敗,他很成功的整合起傳統藍營的支持者,但是蔡英文更成功的用 「顧主權」 喚起過去廿多年來受台獨教育影響 下的,已經沒有中國情結的年青一代踴躍投票,而這就是造成蔡英文能夠超高票連任的最大原因。

2018年韓國瑜成功的激起島內民眾,特別是南部庶民階級對於蔡英文和民進黨施政的不滿,導致台灣九合一大選國民黨的大勝。 一年多以來,蔡英文的施政沒有任何顯著的改進,而且各種負面新聞不斷,但是在 「顧主權」 的號召下取得選戰的主導權,導致藍營人士也急於批判 「一國兩制」, 並贏得了勝利,這代表了台灣許多人,特別是年青人否定 「一國」 的心態!

隨著時間的過去,島內有中華情結的人將越來越少,大陸希望透過民族感情和讓利的方式,來促進和平統一的進程將是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 因此大陸當局必須重新檢討過去,計畫將來!

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須完成的任務,否則中國如何能夠得到世界的尊重,又如何能夠應對一帶一路宏偉計畫實行過程中所將面臨的各種挑戰? 過去的政策在制定時有它合理的時空背景,也带來具體的成果:除了促進兩岸的和平交流和相互理解外,它給了中國和平發展的時間,使得中國迅速的,全方位的,成為了世界第二的強國能夠有足夠的力量保護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中國的發展模式也成為一個獨立於西方的成功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肯定和借鑒。 當然,這也引起美國反華力量的擔心,他們絕不願意和中國進行一個大規模的戰爭,但是也必定會用任何其他手段,諸如貿易,金融,科技,價值觀等等領域的隱形的戰爭,stealth  war, 而香港和台灣就是實施隱形戰爭的戰場。
幾十年來,台獨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類似星加坡的國家,蔡英文知道兩岸發生戰爭就是台灣的災難,所以她的勝利演講花了不少時間談兩岸問題,並提出 「和平,對等,民主,對話」 的八字方針,她的目標是和平的走向最終的獨立,而非和平的走向統一!

最終台灣問題的解決模式可能就是1949年的和平解放北平模式,也就是必須讓台灣發現除了和平談判走向統一別無他路,這包括軍事和經濟兩方面的雙重壓力和思想價值觀上的理解甚至認同。 今天的現實是過去這些年來,台灣當局和台灣兩黨的精英普遍的迷信美式價值觀的普世價值,以此做為拒絕一國兩制的理論根據,今天臺灣許多名嘴在網路上散佈 「全球反中」 的謠言,而事實上是由於過去29年美國路線的失敗,造成世界正逐漸形成 「西方反中」 與 「 其他國家反美」 的陣營。 大陸的對台宣傳卻基本上沒有對此做出有理有力的駁斥。 此外,蔡英文上任以來不斷的實施切香腸式的漸進性的台獨行為,如切斷歷史和文化紐帶,卻沒有受到任何嚴厲的處分,這個情況必須改變! 爲了生存,台灣必定會拼死拉住美國,特別是在軍事領域。 在中美全面博弈的今天如何讓美國人體認到促進兩岸和談是最符合美國長遠利益的選擇不僅靠外交上的折衝,更是必須建立切實可行的底線,而且要言必行,行必果,有隨時準備保護底線不惜抗爭的勇氣。

台灣大多數人的問題是,和他們所認同的美國反華人士一樣,錯誤的把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和制度看成是一個不變的邪惡物件,卻不知中共是一直在摸索改正中前進,習近平上任後強調不忘初衷,執政為民,強力反貪,更在強調自由貿易的國策下快速的讓中國更自由,更開放,更融入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這難道不是台灣大多數人民的追求嗎?
張文基畢業于臺灣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南加大退休教授。現任中美論壇社社长,電視臺及媒体特約時事評論員。 
 
 

1 Comment
Jon
1/20/2020 08:22:02 am

我看中美的底线在軍事上就是“戰場在台島”,也包括南海的‘太平岛’,因为奪島戰仍是美軍演練的项目。去年美艦在选舉前通过台海,還加上第五軍种CG海岸防衛隊前來畫勢力,CG通常只在領海内巡航,就是示意台湾不会统一,對岸不能用武力。但是中共選擇從東方的西太平洋航道以示意“台島不能分離出而独立”,這兩航道之間即戰場。

對於‘美國反華勢力的鷹犬’,我的看法是根据美國右翼‘现今危機委员会’CPD 的三次反共運動來看,1950年代的反共,造成65年起的10年惨烈越战。然後70代年又第二次的反共,结果前苏联瓦解。第三次的反共是在‘反恐’尾声时,川普上任之後,名為‘反共’,其实是全方位反中或反華,未來十年不看好!

我自己常問自己:中共的最大包袱就是自己的’共产党‘那个名字,馬列是外国來的東西,即然已經脱胎轉型,改头换面,何不也來個’改名换姓‘?在美國歸化入籍时,不但可改名,更可换姓,70年來老是被外國指指点点,每次还要反駁反嗆一番,不累吗?是否要 ’避邪趨吉‘呢?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