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3/18)美國的白宫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國務卿布林肯將在阿拉斯加州的安克拉治,與中方對等的楊潔篪、王毅開會。這将是一個坦诚、務實、充满挑戰而且極其重要的會議,其结果必將深刻的影響未來中美如何维持健康的和平兢争者關系?它又將如何衝擊台海的和平和稳定?
任何戰争,不論是全面的衝突還是局部性、區域性的戰争的發生離不開下列四個因素: “道“也就是意識形態的差異和兢争,實際利益的衝突, 力量的不平衡,及對彼此意圖的誤判。下面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探討。
美方定位美中關系是不同“道”的兢争關系
1991年蘇聯及東歐共産政權解體後,美國就開始重新定位對中國的戰略,然而一直不能逹成內部共識。而中國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在物質基礎上的經濟、軍事、科技領域迅速崛起,2020年的新冠病毒更展示了中國制度在意識領域上的優點。
過去卅年美國國內實體經濟的退縮、貧富懸殊的擴大,充分展示了美式民主政治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失敗。 川普理解美國的問題,但是他的牛仔、單幹作風,和不尊重科學的施政方式,不僅沒能令美國更偉大反而帶來更大的危機。 他對中國的全方位進攻不僅沒有令中國屈服反而使得中國內部更加團結,更有信心!
在這個背景下拜登必須改弦更张,拜登说“美國回来了“企圖用另一个方式來重振美國和西方世界。 而他在两週前發布的“臨時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導 ”中非常清晰的宣示了美國的立場:“我們的世界正處於一個轉捩點。 我們正處在 一場歷史性的、根本性的辯論之中,討論我們世界的未來發展方向。 有些人認為,鑒於我們面臨的所有挑戰,專制是最好的前進道路。 有些人明白,民主對於應對我們不斷變化的世界的所有挑戰至關重要。 ”
拜登團隊充分認識到過去美國政策忽略中下階層百姓的利益,而獨肥了金融寡頭的利益,必須更改,但是他們却將焦点轉移到外在的,特別是中國的威脅,所以重新拿起美蘇冷戰時期的"民主與集權對抗"的大旗做為號召國内和西方世界的精神力量。 而且指明中國是唯一可能將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相結合的競爭對手,能夠對穩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發起持續挑戰。這個 “道“也就是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是今天美中最大的、也就是最根本的戰略分歧。
歴史告訴我們簡單的充滿宗教色彩的二分法既不科學也不可能真正的解決美國現在所面臨的根本危機,希望這只是過渡性的、權宜性的、穩定局勢用的口號和旗幟!
然而,拜登的對華基本立場是双方是兢争者,但還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戰略競爭並不會也不應排除與中國合作, 當這樣做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時。
中國外交部在日期:3月11日發佈的通告中,將本次對話稱為"高級戰略對話",而布林肯卻否定了這一說法,稱並非"戰略對話"。那麼美方為什麼要開這次會議呢?
主要目的就是定義雙方在經貿、地緣政治... 不同領域利益的立場和底線,避免因爲意圖的誤解導致衝突,同時尋求在氣候變化、全球衛生安全、軍控、防擴散等問題上的合作。美方沒有興趣討論大原則的問题,而是與中國進行務實、注重成果的外交!
美方有系統有紀律的準備這次會議
拜登今天面臨許多內部挑戰,是站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但是他的團隊熟讀孫子兵法,知道如何借勢來爭取最大的利益!
這次會議的時間選擇也展現出拜登團隊的紀律和整體用心:在中國兩會圓滿結束、政府報告出臺之後;在拜登公佈臨時的國家安全戰略指導之後,在拜登簽署了國會通過了新一輪1.9萬億的新冠救濟和刺激法案,和走出新冠病毒的曙光初現的時刻; 在高調攻擊中國的香港、新疆和西藏政策之後; 在首次美、日、澳、印高峰會之後; 在美日、美韓外長、防長會議之後。
沒有陰謀只有陽謀,戰略立場清晰, 企圖用統一戰線的形勢加強談判籌碼,爭取會談時的有利地位,但是這也顯示美國國力衰退的現實!
雖然,美方在會中必然對港、新疆和西藏問題攻擊中國,其效果最多就是騷擾性或者是爲了美國國內的政治需要,不可能產生任何有意義的成果,因爲中國已經牢牢的掌控了這些地方的局势。 此外這些指控不僅是沒有事實根據,而且如果用美國自己的歴史所作所為做比較,中國可以理直氣壯的反駁。舉例最近美國媒体開始热炒香港當局調查、拘留和起訴一些“民主人士”違反人權的新聞。而事實上這些人都是參與2019年顛覆國家和暴力進攻佔領香港立法局的份子。他們的行爲和1月6日衝擊國會山莊事件没有本質的差異。美國人民支持美國政府對於衝擊國會暴徒及幕后策划者的調查、拘捕、和起訴,又有什麽立場批评中國?而美國先民消滅了95%的印第安原住民,還有什麼資格誹謗指責中國的民族政策?
如前節所說,這次會議是為了解決許多美國關心的實際利益問題,而對中國而言相信也會就管控台灣問題向美國提出行爲紅線!
台灣問題面臨重要的轉捩點
中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和平統一台灣是大陸的希望,但是大陸有決心逼不得已時也將採取一切手段完成統一。 過去多年的現實是民進黨政權卻用一切手段走向永遠分裂的道路,而臺灣的年青一代對中國的認同是越來越低,這一切都顯示過去的對台工作並不成功,需要改正。
中國希望和平崛起,但是這只是個良好的願望,完成是很困難的,也缺乏歷史的先例。 隨著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的順利開展,中國的國家利益延伸越來越長,而可能受到敵對勢力打擊的地方和機率也就越來越多,如果對於一個同文同種,相同的歷史文化傳承、距離這麽近、經濟上基本依靠大陸而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台灣都不能夠統一,又如何保護一帶一路的投資成果?
最近鳳梨事件在臺灣引起政治風暴,也許這是大陸改變具體對台方針的第一步。 4萬噸的鳳梨總價值約兩千萬美元,相對於台灣對大陸的出超1400億美元,微不足道,這也顯示在貿易領域大陸可以選擇制裁的產品多的很,這一年多來的中國對澳洲的貿易制裁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台灣之所以採取對大陸挑釁的立場最主要的是美國因素。 美國今天朝野的對華軍事戰略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前沿佈置軍力,派軍機、軍艦和潛艇在台海、東海、南海抵近偵察,除了表面的"自由航行權"以外,就是監視、跟蹤中國的戰略核潛艦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太平洋逼近美國,同時穩固地區聯盟關系。 所以拜登團隊的分工明確:國防部採取侵略性姿態,外交是主力,採取又接觸又挑戰的方針,而拜登本人則採取温和理解的態度,避免局勢失控。
由於美國在兩年內沒有力量與中國武力衝突,現在是在台灣問題上規範美國行爲的最佳時機。
美中未來:短期稳定長期兢争
中美的戰略定位是兢爭性的,這未必是壊事,由於過去三百年的西方制度已經顯示出嚴重的缺點,中國制度的兢爭和實踐對於世界的發展是好事,因爲兢爭才能帶來進步。 拜登深知維持兩國的和平是美國短期的最大利益而中國一向採取和平的國策! 所以不論會議結果如何中美短期和平的局勢是可以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