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從曹興誠的小是與大非 談九二共識

11/5/2022

1 Comment

 
張文基

    最近兩岸關系及中美關系持續惡化,有發生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8月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捐出30億元,盼用於加強台灣全民國防教育,以及反制中共對台認知作戰。曹先生透過媒体的傳播分享了他的觀念,但是如果變成台灣的政策,將是災難!

曹興誠的小是

    這裡的“小是”沒有貶義,是指他個人事業上,修身禮佛等許多方面的成就。 他勇於分享他的政治看法、重新恢復中華民國國籍、捐出30億台幣,顯示他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用具體行動展示他的言行一致性。 這比台灣一些在位時利用職權盡量撈錢,一旦有難準備逃之妖妖的人士,更是難能可貴。 我絕對尊重他表逹意見的權利,然而,也必須指出他的一些錯誤的宏觀性結論(大非)。

大一统不是中國的災難

    爲了突出統一的災難,他從收藏文物的角度,強調先秦的藝術很燦爛,而大一統後就腐爛了。 這個結論是非常片面的、主觀的,經不起考驗的。

    世間萬物,包括民族和國家,都逃不了從出生、成長、興盛、衰落到滅亡的過程。 一個成功的生命就是能夠透過不斷的自我改進、吸收養分、而延長壽命。 沒有秦漢,就沒有統一的中國,也就沒有漢民族。 沒有這個緣,就沒有今天的曹先生。 中國長期以來就不是一個西方概念的「民族國家」,而是一個共同文明的結合體,所以,中國屢次被少數民族政權統治,但是文明沒有中斷,而只是不斷的注入新的血液,這個歴史事實就証明了中國的大一統是成功的!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中國迅速的從落後於西方到領先西方,主要的原因是:1. 科技的迅速發展,一個重要的發明就是生鐵鑄造技術,領先歐洲近兩千年,它迅速提高國家的生產力,給大一統提供了物質基礎。 2. 中國創造了獨特的管理制度,郡縣制和選賢與能的權力分享和制衡制度。 近代中國的災難源自清朝初期失去了進入工業革命的歴史機遇。

世界大勢總體不是走向分裂而是區域融合

    曹先生從兩個方面強調世界的趨勢是走向分裂:1. 從二戰後的歴史。 2.  認爲科技的迅速進步加速分裂。 這個結論不全面,也不嚴謹!

    不錯,二戰後早期的大潮是許多被老牌歐洲殖民主義國家控制的亞非地區獨立了,誠如曹先生所指出聯合國的會員國增加了好幾倍。 然而,這只是歷史長河的一個短期觀察。歐盟的建立,和美國從早期的鬆散的合眾國到今天強大的聯邦政府,都是合的體現。 華人,甚至許多東亞人,都知道《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這才是歴史的大規律。

    科技的進步必然導致獨立和分裂嗎?科學發明主要是靠個人的創造力,但是要形成有效的生產力,就需要整合成爲更大的集團,因爲規模才能促進效益。 曹先生的半導體行業不也是如此嗎? 分分合合不斷地發生,但是從宏觀角度看,融合是趨勢。

    從更大的國際角度看,科技的發展讓世界變得更小,區域經濟整合正在全球各地發生。 但是分的因素也存在,美國正企圖在半導體領域和中國分割。

兩國論只能害台,九二共識才是正途

    曹先生反復強調“不能講一中,兩國論才能保護中華民國”。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真正面對歷史,同時要釐清華人觀念上的國與今天國際公認的國之間的不同。

    歴史事實就是兩岸現狀是中國內戰的延續,所以不存在主權的問題,因爲中國主權從來沒有分裂過,而僅是治權分裂。 在中國傳統意義上這是兩個國,然而今天國際上所認同的國家概念,用在中國身上就是“天下”,兩岸直到馬英九任期都認爲天下只有一個。 今天世界上所有國家,也都承認中國這個“天下”整體,所要選擇的是誰代表這個“天下”。 事實上是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美國都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這是一個政治現實。

    九二共識的事實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而九二共識的核心精神在於兩岸談判時雙方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達成共識,雙方在事務性協商時,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內涵可以不討論。
九二共識說白了就是大陸和臺灣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也就是主權沒有分裂,但是承認有兩個政治實體,我們要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至於怎麼統一,可以暫時擱置,我們集中精力逐漸交流開放,先解決一些事務性的問題,回應兩地人民的需求。而過去卅年台灣人民也受惠巨大。

    當時為什麼能達成這個協定呢? 必須回到那個時代的背景。 從大陸的角度看,蘇聯東歐共產政權垮了,大陸正在尋找新的發展路線,在經濟上爭取台灣的参與,也希望抓住老一代的民族感情縮短兩岸的距離,走向統一。 從李登輝的角度看,他的根基未穩,希望買時間逐漸執行他獨台的路線。 從美國的角度看,它是唯一的超強,希望和平演變中國。

    結果是大家都買到了時間,都受惠,但是中國更是最大的獲利者! 當美國發現中國成了最大的威脅,台獨感到時不我與,所以都企圖改變現狀。 但是能做到嗎?

    從2018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實行除了戰爭以外的全面打擊措施,但是中國没有屈服,反而中國的整體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更強大。 鷹派人士企圖改變台海現狀必將導致美中關系的立即破裂。 這不符合美國現在的利益,因爲美國內部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分裂,外部是俄烏戰爭長期化的挑戰,如果與中國翻臉,美國無法承受三面作戰的後果,更不可能獲得人民的支持。

    拜登理解到挑戰中國底線的危險,9月21日他在聯合國大會明確的宣示:“我們不尋求衝突。 我們不尋求冷戰。 我們不要求任何國家在美國或任何其他夥伴之間作出選擇。 我們謀求維護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 我們仍然致力於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該政策維持了四十年的台海和平。 我們繼續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

    中國也需要和平的環境繼續全方位發展,除非台灣觸碰反分裂法的底線,中國不會發動戰爭。 中共廿大報告清楚的宣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臺灣人民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

    台灣島內的最大共識就是維持現狀,兩國論不可能帶來和平,而去中國化只能帶來災難,九二共識的非常寬鬆的未來一中條件既不改變現在的既有美台和兩岸關系,而且保留對未來一中安排的廣大空間,是符合美國、大陸和台灣利益的最好基礎。



​

1 Comment
Scott
11/7/2022 02:17:30 pm

Excellent!!
‘曹大帅’ 満口的山東大蒜,真辣!仍是那瓶老酒 --‘反共拒统‘!
老曹又提到““兩國論才能保護中華民國””,當年ROC退出联合国前,東西德双政府模式已晵动,1973同进UN。但北京、台北的UN双席位就是不成, 一個中国?1971你出我进,天命?國運?大势早已去。40多年之後,台北當局也说“九二厉史已被翻过而不承認”,这個死结只有两岸善意的圍着园桌來谈吧。
上世纪的前50年,ROC的確担挡了改朝(清)换代(民國),北伐统一,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继往開來’。後50年,三弹一星加北斗,PRC 顶起‘承先晵後’及冷战的霸凌。21世纪,两岸没有所谓的输赢,只有扱手合作而求双赢。我看最终‘中华人民共合国(中国)’和‘中蕐民國(中國)’就合体成为‘中国’(China)。我们下一代就希望是個简单的国名,均富小康,不左不右的中道,好好过日子的大同世界!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