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美國“道”與“術”的雙輸: 哈薩克事件

1/29/2022

1 Comment

 
張文基
 
新年伊始美國就被當頭棒擊,在遙遠的中亞哈薩克發生了一個沒人預料到的,充滿戲劇性的大動蕩事件,在短短的不到兩週內,從和平示威迅速演變成企圖推翻政權的暴力血腥事件,又迅速的轉危為安。 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和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 事件將對地緣政治造成什麼衝擊? 爲什麼美國在政治操作的技術層面和價值觀層面雙輸?

事件始末

1月2日在哈國西部小城發生和平示威,群衆抗議政府因爲市場化改革導致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一倍到約1.5美元/加侖,雖然政府立即取消加價的命令,之後並解散內閣, 抗議行動不僅迅速蔓延全國各地,並在5日演變成為暴力衝擊阿拉木圖機場和各地政府、軍警機構的全國性的嚴重騷亂。 哈總統托卡耶夫感到局勢失控,有內外勢力勾結企圖推翻現政權,當機立斷求助俄羅斯普金總統和集體安全組織國家派兵支援。 6日早晨以俄羅斯空降兵為主的集體安全組織軍隊到達哈薩克,穩定了局勢。 同日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親信,曾長期任總理的國家安全委員(相當於國家安全部)主席馬西莫夫被解職,並在8日因涉嫌叛國罪被拘留,同日托卡耶夫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自己 取代納扎爾巴耶夫就任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並將大規模騷亂定性為「動機絕不單純、存在幕後黑手的恐怖主義活動」。

到15日為止,此次動亂造成225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軍警,4578人受傷,其中3393人為維安人員,逮捕約1萬人,包括百餘名外國人士。 托卡耶夫也終於走出前總統的陰影成爲真正主導政局的領導人,也必將帶領哈薩克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哈萨克前總統的成與敗

這次政變的最大輸家之一是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他的家族和他的一些親信如馬西莫夫。

納扎爾巴耶夫出生於1940年,他從1989年蘇聯未解體前就擔任過哈共中央第一書記、哈最高蘇維埃主席和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等職。

1991年12月,他當選為獨立後的哈薩克共和國的首任總統。 2019年3月19日,他對國民發表電視講話時宣佈自3月20日起辭去總統職務。 納扎爾巴耶夫主導哈國政治卅年,他對維護了哈國的獨立、穩定和繁榮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蘇聯解體後,就像所有的前共產國家領袖他也曾經對美國的價值觀和美式民主及經濟制度非常憧憬,因此大量引入西方的意識形態、財團、跨國公司、及各種非政府組織。 哈薩克最重要的產業,石油天然氣產業主要被西方的大石油公司控制,而境內擁有數以萬計的非政府組織,而它們又與境外力量有說不清的聯繫,這也是造成這次事件的客觀物質原因。

哈薩克是地處於中俄兩大強鄰之間的內陸國家,她如果因伊斯蘭極端組織或是美國的影響而動蕩將直接威脅到中亞地區的安定,這絕非中俄之福,更何況她的境內有俄羅斯的衛星和航天發射基地,而對中國而言她不僅是中國重要油氣資源供應國,更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重要夥伴,因此俄中兩國絕對不能容忍敵對勢力植根於哈薩克。

納扎爾巴耶夫當然知道這些利害關係,因此在他的領導下,採取了在俄中美之間的"三個雞蛋上跳舞"的平衡遊戲:安全上靠俄國,經濟上靠中國,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又以美國和歐盟來平衡中俄。  1994年,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莫斯科大學演講期間首先提出了歐亞經濟聯盟的構想。 2013年哈薩克成為了「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誕生地。 不可否認他曾經相當成功,不僅維護了哈薩克的獨立,更創造了前蘇式共産政權獨立出來的國家中最高的GDP成長。

然而,就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共産國家的領袖們一樣,在從國有經濟轉向西方市場經濟的巨變的時代,由於價值觀和思想的混淆,忘記初衷,被腐化了,家族和支持者成為了重要產業的寡頭,而廣大人民沒有感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 貧富兩極化的差異孕育著不安的種子,成爲這次哈薩克動蕩的深層和根本原因。 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內部分裂可以很容易的被有組織的少數人士篡奪而釀成大事故。

如今哈國的正常秩序已經得到了基本保障,托卡耶夫本人也做出了明確表態,表示在此之後哈薩克政府將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縮小目前存在的貧富差距,改善一般百姓的生活水平。 他還表示前總統執政期間,採礦行業的企業創造了眾多利潤,同時也湧現了眾多國際級巨富,他向前總統表達了"感謝",並表示現在是這些巨富對人民進行回饋的時侯了。

美國“道”與“術”的雙輸

雖然現在還沒有直接証據証明美国的介入,但是下面的分析顯示美國很難擺脫干系。

首先,從爆發的全部流程來看,與過去十多年發生在阿拉伯各國、烏克蘭、委內瑞拉、白俄羅斯及香港的顏色革命的套路相似,而美國在這方面的組織能力是眾所周知的世界第一。

其次,早在2021年12月15日開始,美國駐哈薩克大使館官網一共發佈了三條關於哈薩克將要或者已經發生暴動的資訊,不僅僅指出了發動暴動的主體、召集人,甚至包括暴動者的政治要求、涉及城市。 而且與後來真實的發生,基本吻合。 爲什麼能在事件爆發前二週就知道哈薩克必然發生暴亂? 美國的情報能力在哈薩克與半年前在阿富汗的表現爲何是天淵之別!

第三,事件發生在美俄因烏克蘭關系非常緊張的時期,和美俄1月10日在日內瓦開會的前幾天,是否美國一些謀略家嘗試在哈薩克開闢直接威脅俄中的新戰塲?

一月六日事件急速悪化,俄軍進入哈薩克時,國務院首先否認美國介入此事,之後布林肯更公開警告哈薩克:邀請了俄羅斯軍隊進來,將會請神容易送神難。 但是一月十二日托卡耶夫宣佈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內,集安組織將開始有序進行撤退,並將在十日內完全撤離。 這響亮的打了布林肯一記耳光!

這些都顯示在政治操作的技術層面美國這次很清晰的敗給了俄羅斯!

哈薩克動亂迅速平復,俄羅斯和中國都顯然是贏家,因爲從此美國在哈境內的政治影響力將一去不返了,而俄中將成爲哈薩克穩定的保障者,中國更將在哈薩克的重建中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最大的獲利者是哈薩克人民,因爲他們可能將告別過去卅年的畸形的政治和經濟生態邁向一條新的施政為民的道路,而中國經驗,特別是習近平的不忘初衷理念將成爲哈薩克的重要借鑒。

當今世界動蕩不安的根本和主要原因是自從1991年蘇聯和東歐共產國家破滅以後,美式價值和制度主領風騷,曾經帶給各地人民無線的憧憬,但是,幾十年的發展不僅未帶來各地人民,包括美國人民,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反而導致國家間和各個國家內部的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 這曝露出美式民主的本貭已經違背了美國憲法的精神而變成了主要爲極少數金融精英的福祉而非大多數人民的利益,這個價值觀和制度上的缺陷是當今世界各地不穩的根本因素。 哈薩克事件的最重要意義就是在「道」,也就是價值觀層面的重新反思!



​

1 Comment
John Chou
2/2/2022 02:51:44 pm

作者提及‘道’字,我有以下回想:
1. ‘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美中分道扬镖’?
2. 美俄鬥争之下的棋子‘乌克兰’--骑虎难下,有人亲西方,也有人亲俄, 最后分裂成‘东西乌’?
3. 两岸进入政治深水区,‘中華民國’又成了民进党的‘主權國家金字招牌’?
-1949蒋介石退守到‘台湾省’,并佔据咱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廣东省的‘东沙岛’,海南省的‘太平岛’(所谓的11段线)。
-1971中華民國退出联合国,正式地被‘PRC’继承而取代,两个中国根本搞不成,‘ROC政府’的憲法仍然也声称大陆和台湾两地区,总统应由国民大会和国大代表所选出,绝非荒唐的全民选举总统。
-台湾地区充其量是地方政府(self-ruled),即‘类似割据的流亡政府’ (Exile,Renegade,quasi state),因为两岸版图的‘重叠纠纷’。譬如,在美国盖房子,如果你的土地产权就有纠纷,地上房子盖好了,也买不到产权保险(title insurance)。
五年之内可见真章,‘2027中国内战才正式结束’,不就是民进党的‘虎年与虎谋皮’!

Reply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