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三十年來臺獨史的思想淵源及其建構

4/9/2022

0 Comments

 
潘朝陽
                         
     臺獨史的產生和發展,是一種政治的「建構主義」下的產物。它的背景與帝國殖民主義對臺灣的覬覦、入侵和改造密切相關。由於臺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東亞地緣戰略島嶼,自從海路大開,海權列強來到東亞的時代,臺灣就被納入帝國主義入侵、擁有以及殖民控制之十字路中心地。十七世紀明中葉後,荷西殖民主義和東亞日本浪人,已經接觸或進出臺灣,與此同時,中國人亦已來到臺灣聚墾、開發或是貿易。臺灣其時就是世界列強和中國人相對峙、鬥爭的一個東亞大島。然而鄭成功驅荷復臺,且臺灣距離大陸甚近,中國人乃佔有入臺先機,故臺灣乃能納入中國版圖,中國文化也就傳播浸滲此土,臺灣也就成為「華夏底臺灣」。

     然而由於臺灣的地緣重要且資源豐富,十八世紀以降直至今天,國際霸權從來沒有忘記或放棄佔奪和控制臺灣,只要中國衰退,列強就會來到臺灣,清中末葉,英法皆曾用兵臺灣,且依恃不平等條約而進入臺灣從事墾貿、傳教、教育等殖民主義活動。此之後就是日本於乙未(1895)的強行割奪臺灣,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垂五十年。
    西方勢力進入臺灣,傳播基督教特別是長老教派,加上施以西方文化教育,以及洋行在臺灣進行商貿培養了臺灣人的買辦階層,因此,在清末就已在臺灣教化了為數不少的不認同中國的臺灣人,他們認同的是「臺灣民族」而非「中國民族」;而在日據時代,又豢養出「皇民化臺灣人」,多是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的買辦代理人,這個階層的臺灣人認同的是「日本母國」。

     在如此大歷史的背景和結構下,臺灣長期下來就具有著「去中國化」、「非中國化」的一種逆流,它長時期以「西化」的和「皇民化」的意識形態對臺灣的中國文化和華夏意識不斷地、持續地鬥爭。

     意識形態鬥爭是有其人物和文本的,二戰之後再加上中國內戰的分裂和弱勢,這個奪取或異化臺灣的逆流又發生了作用。本文暫不提戰後美國特務在島內外鼓吹「臺灣託管」、「臺灣地位未定」以及「臺灣獨立」的相關內容,只舉兩名臺籍人物的論著為例指明臺獨史的淵源。

     先提到王育德(1924-1985)。他是留學並居住日本的「皇民化臺灣人」,在日本搞臺獨運動,1964年以日文撰述了一本建構「臺灣民族」的「史書」,名為《臺灣:苦悶的歷史》,此書鼓吹「臺灣人不屬於中國人」之說,誣詆中國統治臺灣是「中國人迫害臺灣人的外來政權」。王育德具有很濃的被殖民化之心理,即是「臺灣奴親媚奴隸主日本」,他的臺獨史的基本意識形態,即是仇中去中的虛擬之「臺灣民族史觀」。

     再說到史明(施朝暉,1918-2019),他1937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科,二戰中赴延安,1949返臺,1952年逃居日本,於日本鼓吹臺灣獨立運動,1962年以日文撰述《臺灣人四百年史》,在此書中,申張其所謂的「臺灣民族論」。此書與王育德的書具有一樣的「建構主義」之史觀,主張來臺的中國人之政權壓迫臺灣人,而臺灣由於有許多民族,故融合而形成了在此島上新興的「臺灣民族」,必須反抗中國人政權,必須獨立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

    《臺灣:苦悶的歷史》、《臺灣人四百年史》就是民進黨有計謀地建構臺獨史教育的「聖典」,其三十年來的「臺灣民族」之臺獨史課綱設計及其教育之推行,王育德和史明正是其教父。

     1988年初,李登輝接續大任,1995年利用簽訂《馬關條約》一百年紀念,提出「乙未割臺肯定論」,貶斥清朝而肯定日本據臺。他指示杜正勝依據所謂「同心圓史觀」規劃國中生的「認識臺灣」教育,1997年正式實施。從此,展開「建構主義」的「臺灣民族」的史地和社會科教育,再經陳水扁擴大實施臺獨高中教育,於是國中至高中之臺獨教育遂告完備。蔡英文政權的《108課綱》,就是在「十二年國教體系」中,將打造「臺灣民族」以及建構「臺灣國國民」的意識形態,給予徹底完成。

     筆者近日審視高中《臺灣史》,其中含有並顯示的臺獨史觀,大端有如下數項:挑撥省籍仇恨的「內部矛盾」,擴大成為所謂「中國人與臺灣人的鬥爭」之「敵我矛盾」;誇張明鄭和清朝迫害摧殘臺灣原住民;對於乙未抗日的先烈和人民的犧牲以及日寇在臺灣的大屠殺,隻字不提;雖有敘述文化抗日,但卻把日帝對先賢的脅迫壓制及其對和平抗日活動的阻擾,皆輕描淡寫或根本不提,而視日人殖民是理性統治;對於戰後的臺灣政治,則主張且肯定「臺灣地位未定論」;擴大、誇張、扭曲「二二八事變」,描寫成「中國人屠殺臺灣人」的大仇恨;對於「白色恐怖」,卻變造為當局對臺獨者的迫害,隻字不說左翼人物才是在「白色恐怖」中的受害主體;對於戰後臺灣的政治、社會運動,則彰顯「黨外運動」、「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以及其他為民進黨和臺獨肯定的或帶動的社運、政運,卻對具有左翼思潮、民族主義思想的「保衛釣魚臺運動」以及左翼統派的工運、民運,根本不寫,對於主張兩岸統一的團體及其運動,加以鄙棄。

     從「認識臺灣」的臺獨課綱開始,再經陳水扁的臺獨課綱的深化和擴大,已將《臺灣史》提升為「本國史」的地位,同時也就將「中國史底《本國史》」推出去而成為「外國史」,換言之,臺灣的學生讀了《中國史》,等於是讀了「外國史」意義之下的「中國史」。而在蔡英文政權的《108課綱》之下,《臺灣史》是一部絕對親日親美卻去中仇中的「臺灣民族國族史」,在其整個體系中,「中國史」已被「東亞史」取代,在六年中學的國民養成教育中,取消了《中國史》教科書,整體五千年華夏史完全隱沒在「東亞史」之內而成為幽暗曖昧且體量極少的存在。

     清中葉「常州學派」《春秋公羊學》之大儒龔自珍警世之言曰:「若欲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三十年來的臺獨史建構,正是媚外事仇的臺獨份子深沈遠慮的且是徹頭徹尾的滅亡吾國的叛亂。

**  作者為臺灣師大東亞學系兼任教授、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