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模糊的九二共識還是清晰的一中原則: 論蔡英文的選擇

1/30/2016

0 Comments

 
張文基
如眾所預料,團結的民進黨大敗軍心渙散的國民黨,蔡英文在 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大勝,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首次過半, 超過 60%,泛綠總席次達到 65%, 泛藍慘敗。 這個現實無疑將對兩岸關係,東亞穩定及中美關係帶來新的變數。 然而蔡英文全面控制行政和立法權後,也是確定台海兩岸長期安定的最佳時刻。 如果大陸決策者認清臺灣現實,拋棄包裹,改變行之有年的懷柔讓利政策,在關鍵時刻採取必要措施,促使臺灣攤牌,則兩岸局勢將可脫離過去渾沌不清的局面,有助於建立長期穩定的環境,此對兩岸的未來發展都是好事! 所以我認為2016年對於大陸而言是機遇大於挑戰!

蔡英文和民進黨正沐浴在勝利的喜悅中,這與八年前的馬英九和國民黨當時的心態何其相似,然而,蔡英文所將面對的終極挑戰是在今後試圖邁向全民領袖的路途上,不要重蹈馬英九的覆轍,讓老百姓失望而被拋棄。 蔡英文的最大政治包袱就是揮之不去的「台獨」標籤。 這次選舉充分的顯示「臺灣意識」已成為主流民意,然而這與「改國號,立新憲」的台獨訴求還是不同的。

事實上 島內最大的共識是保持現狀,穩定發展,而保持現狀的最好手段是利用中華民國這個招牌和憲法。傳統的「台獨」是要更改國號和憲法,改變現狀,這不符合臺灣大多數百姓的利益,而只是政治人物或團體維繫自己利益的手段,所以這次選舉和2014年的臺北市長選舉都 清晰的展示中間選民和年輕世代擺脫統獨思維和傳統藍綠糾葛的傾向。 影響臺灣發展的最大不穩定因素就是臺灣的未來,特別是臺灣和大陸的關係。 雖然蔡屢次表明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而習馬會的召開也表明大陸接受臺灣在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兩岸治權分裂的現實,然而,要大陸接受蔡政權,蔡必須表達走向最終統一的承諾。 現在是蔡英文政治資本最高的時候也是她勇敢做出重要一步的最好時機。 如果她能走出這勇敢的一步,她將青史留名。

去年以來中東和西亞紛擾加劇, 2016年將是 中東 權力 重組 的關鍵年,也是美俄博弈加劇的一年。 在2016年美國必將無力在東亞及南海和中國攤牌。 美國正在總統及國會議員改選期間,從兩黨的黨內總統候選人辯論中充分看出美國國內對未來政策的分歧和奧巴馬影響力的下降。 所以從政治角度上看美國不希望臺海和東亞產生巨變,也不可能改變美國的「一個中國」的既定國策。 因此2016年是大陸重塑兩岸關係的最佳時刻。

多年來大陸的對台政策圍繞在向國民黨主導的利益團體讓利,成效不彰有目共睹,因此對台政策必定要做重大修正。 主張台獨的民進黨上臺大陸沒有包袱,可以採取更明確的手段,否则拖下去對中國統一不利。大陸不須要和蔡英文在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上玩文字遊戲。模糊的九二共識其實對蔡英文最有利,但是如果她敬酒不吃,那就是上罰酒的時候。既然蔡承認九二精神和過去幾年兩岸交往的結果,就應將海協版有關九二的文字:「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 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傳給蔡英文要求她在就職前回答是否同意? 如果不同意就是「地動山搖」! . 如果對於九二共識能達成諒解,則雙方應促進彼此理解,朝著計畫未來一中的目標走,如何走? 走多快? 都可商量。
​
對臺灣的將來和中國的統一不須太悲觀,因為中國的復興是大勢所趨,只要中國走得好,臺灣跑不掉!

0 Comments

台灣大選感言及兩岸未來

1/30/2016

0 Comments

 
張一飛
台灣媒體非常發達,但是我們看到和聽到的關於台灣的描述是很複雜的,讓我們覺得台灣出現了亂象。

在當今國際局勢中,台灣有它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有它歷史傳沿下的使命, 而台灣的民聲尤其年青的一兩代似乎完全不了解或者不在乎台灣應當如何應對國際局勢,不能體會到台灣人的命運和前途是要自己小心經營的。台灣現在的亂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部分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都對台灣問題不甚了解,这是由於兩岸長期對持,走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轉型過程,而造成了近七十年的不自然的分離,造成两岸人民感情和认知的差距。像周子瑜的事件就是一個顯明的例子。

對於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其實最能客觀了解台灣人民的不同的心聲是華僑, 特別是從台灣出國的華僑。他們與台灣有特殊和錯綜複雜的源緣關係,他們有父母,有子女,有親戚,有朋友在臺灣更有分布臺灣各地的小,中,大學的校友。他們有的是綠的有的是藍的或者是淺色的,他們的聲音都讓與他們有關係的華僑聽到了。所以臺灣出去的華僑倒是頗為客觀的能了解台灣的人。

這次台灣的大選,不但有很多仍然有中华民国國籍的華僑回台投票,而且他們也很熱烈的在台灣和各僑居地討論台灣問題和台灣未來。筆者身為台灣華僑感覺有義務把華僑對台灣的了解和期望說出來。

以華僑客觀愛台灣的心理來看,台灣的亂象是出於無奈,臺灣處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是對政治領袖有很大的挑戰。在台灣向民主制度邁進中,選民投票的過程是大大的進步了,沒有了打架,漫罵,競選的次序也很良好, 但是電視媒體的歷年來習慣於偏激,不客觀的報導把選情吵得沸沸揚揚而不能理性的分析問題,譬如辯論會的內容空洞,競選人的經歷和政績的探討不深,以至選民無法提高選擇的標準,達到選賢與能選出有能力的政治領袖的目的。有些毫無經驗政績的新人打敗了有政績的立委,頗令人擔心。大家都知道立法院是台灣選民希望成為一個多黨良性運作的立法機構, 要達到此目的, 媒體和地區認真的舉辦候選人辯論會才能選出來水準高的委員。媒體有幫助提高選民水準的義務。
​
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和統與不統的問題上非常糢糊, 有些人很天真的以為自己住在桃花源,旁人影響不到自己, 有些人一廂情願的認為美國會保護台灣,不必担心大陸訴求統一的意願,也有些人抱著台獨的心願,又有些人想著依附日本, 可是我認為這些都是少數,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不是反對統一而是顧慮統一的條件和步驟。台灣人民在生活和文明的程度上確實是比大陸人民要好, 但是大陸的進步也是看在華僑眼裏的, 台灣人民可以在一甲子達到今天的地步,以大陸的進步速度,大陸人民也必有能趕上的時候。兩岸人民同種,同血和同源的倒底是大多數, 如果兩岸人民的生活和文明程度相近,又為什麼不能統一呢?這是台灣和大陸政治領袖要了解和致力以赴的。觀察此次台灣大選結果,民進黨的大勝大部分歸因於國民黨沒有把執政的成果用上述的統一前提來表訴清楚,而讓人民對統一有憂慮的期待又有期待的憂慮而不安。相反地,蔡英文用糢糊的態度把兩岸統獨問題糢糊化了, 而又逐漸地放話表明她不反對九二共識,但絕不急統。她減低了台灣人民的憂慮, 而國民黨在競選的過程中一直沒有能表現團結并給人民減低憂慮。最後造成投票率低的情況下讓民進黨大勝。不過這個勝利也應該讓民進黨有所警惕,像兩岸人民對藝人周子瑜搖著中華民國國旗的事件會如此敏感, 兩岸的政治領導人都應當深思的。海外華僑多半能夠客觀的看待兩岸統一的問題,也在鼓勵和致力於兩岸的統一,他們大都希望也相信兩岸最終會統一。

0 Comments

親身體驗2016台灣大選

1/30/2016

2 Comments

 
佟秉宇
投票當天一早和朋友約好了8:30在捷運小碧潭站見面,一起去投票。從車站到投票所走路大約不到十分鐘。這對夫婦友人是我多年深交,兩人都留學美國,八零年代回台創業,對台灣的能源業有著卓越的貢獻。在走去投票所的路上,他們便對我說很多他們的朋友都無法催出來投票,態度從失望到冷漠,不一而定。到達投票所後明顯的注意到來投票的人稀稀落落,和八年前絕然不同,2008年人們拿着證件排着長隊等拿選票。這個選區應是偏藍的,在少數當選的國民黨立法委員中,這區選出了一位。

這幾天來外出活動數次坐計程車,我總有和司機閒聊的習慣,這次也不例外。雖然我的國語有著濃重的北京口音,但也絲毫未感到被冷落或排擠。他們大多偏綠,對國民黨執政這八年的種種政策措施多有不滿。一位五十來歲的司機說台灣的稅收由八年前公司繳納部份占總稅收的75%,個人繳納部份占25%,到今天顛倒過來,個人部份占75%,公司部份占25%。他說的應只是所得稅部份,這些數字估計與具體情況有出入,但多少反映了他的主觀看法。另一位四十來歲的提到房價的飛漲,讓他的買房夢徹底幻滅。提到中國大陸,他們並不否認大陸對台有讓利,只是認為大陸不了解台灣老百姓,過去的兩岸經貿商業來往一般人受惠不多。我有意的提到在聯合報上看到中華統一促進黨的廣告,明確的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他們倒是沒有強烈反對,讓我感到吃驚的是,其中一位主動地說,買美國的破爛軍火武器實在是浪費錢,還不如用來改善民生社會。這些點滴的民情反映指出民心的走向,也應該給未來的執政者提供政策改變的指引。

另一晚和幾位教授朋友共進晚餐,他們多是關心國是,有國際視野的專家級人物,和海峽兩岸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接觸。其中一位對軍事頗有研究的專家說,他和兩邊的軍方人物都交流過,大家都知道今天現代化的戰爭已與傳統式的戰爭迴然而異,如果台海發生軍事衝突,大陸可在極短時間內控制台灣。極短是多短? 就這個問題他和一位大陸軍事專家還用了一個趣味性方式來表達各自的估計,兩人分別在紙上寫下時間,數1、2、3 將紙亮出。結果:大陸專家寫4小時,而他寫了讓人不可思議的1小時。不論是幾小時,重點是大家都認為軍事控制可在最短時間,最少犧牲,最低成本下完成。在這最短、最少、最低的情況下,美國即使想介入也難。
​
下午五點來鐘,電話鈴響了,接起來一聽是位藍營朋友打來的。他說蔡英文已大勝,他關了電視不想看了,和朋友吃飯去了,問我要不要一起去? 我說中午吃得太飽了,就不去了,況且我還沒看電視新聞呢。我建議他們邊吃飯邊慶祝,他說慶祝什麼啊? 我說現在民進黨要從在野黨變成執政黨了,這回輪到國民黨來橫挑鼻子、豎挑眼了,如何不能慶祝?他說,哈哈,妙妙妙,一會兒和大夥兒說。
2 Comments

選前預感

1/30/2016

0 Comments

 
呂學周
Ops ! 還沒選呢! 不要緊,有人先知先覺,或許有人也可以先感後感。

不是總統、立委的競選人,也不是助選造勢人,也不是投票人,有什麼可感呢?

這次選舉,國民黨如照預期全面崩盤,島內島外恐怕都不會 「維持現狀」 。

島內,國民黨下民進黨上,現狀如何維持? 大家不是不滿現狀嗎? 認為馬英九無能,當然蔡英文有能,所以期待值很高,柯P就說了,要把 「期待」兌現不易,容易令人失望,不過蔡是自己人,再怎麼失望都可以忍受,不抱怨。

至於島外,不知怎麼能維持現狀,因為現在國際情勢變化很快。 中、日、美在東海、南海較勁,亞太可能不太平。

蔡英文和民進黨如何處身,說容易很容易,說難再難不過。說容易怎麼容易? 向大陸接近,比馬英九 「賣台」接近還更接近。 馬英九接近大陸,美國日本都無話可說;蔡英文接近大陸,更是不容外人插嘴,臺灣人本來就是從對岸過來的,兩岸接近只會帶來好處沒有壞處。 接近大陸的壞處在哪裡,抱歉愚昧實在想不出來。

說難再難不過,就是繼續走國民黨的老路,經過鄭經、鄭克塽時代,邦交國剩下曲指可數,最後維持不下去。 當然,時代不同了,臺灣人現在有臺灣意識,可以抱團支撐一陣子。 但是意識不能當飯吃,尤其意識裡的反中含量可致飲毒(獨)自盡。 政治不能當飯吃。 軍事更不能,還會死人!

回到經濟,臺灣人希望過好日子不是嗎? 現在世界已形成區域經濟,例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等。 臺灣聯合大陸本來可以形成強大的自然經濟區。 但是,臺灣當年有李登輝 「戒急用忍」 ,不忍心讓大陸佔便宜。 1998年,臺灣對大陸的出超僅僅104億美元。 後來,馬英九賣台,2012年,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954億美元,2013年,順差達1160億美元; 同年,臺灣對美國出口減1.5%, 對日本減0.3%,對歐盟減4%。 經濟是可以由意識決定的嗎? 為什麼減少了對美/日的出口,難道是由賣台政府自己決定這麼做的? 對大陸順差那麼大,因為臺灣8726項總進口專案中,有2000項未開放給大陸。 幾乎是單向開放。 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讓利」?

那麼假使大陸不再讓利,美國和日本會決定增加臺灣的進口,填補缺口,向臺灣讓利1000億美元嗎? 美國光賣給臺灣三流軍火就賺了53億美元,日本安倍要搞軍備還要振興經濟,那有餘錢讓給臺灣? 美國怕自己的國債都還不起,最好可以再賣臺灣軍火撈一筆,但是,白白讓利? 異想天開!

蔡英文以為,只要她凍蒜,大陸會向臺灣彎腰,香港人會說 “有沒搞錯?”。 不認識蔡英文這位客家妹,不知缺乏行政經驗的這位有多少斤兩,但是民進黨人可千萬不要把共產黨和國民黨一樣看待。 未來幾年就看她有沒有智慧,帶大家走出迷路。 就職演說向臺灣原住民道歉以後呢?

 她和她背後的人*可以分道揚鑣;她可以帶領臺灣人接近大陸,最終成為新中國的國家主席,這個天方夜譚的角色也只能由她扮演。 不然,背後的人老不向靖國神社報到,他們一老一小要抱團上演【兩國論】,那麼對岸發動【反國家分裂法】,他們也許一起遁走日本/美國,那時才分道揚鑣就一切都晚了。   
​
* 背後的人,退而不休,不在其位卻謀其政,是臺灣人? 是日本人? 共產黨員? 國民黨員? 台聯黨員? 變色龍? ·······
0 Comments

國民黨為何失敗? 民進黨應如何走?

1/30/2016

0 Comments

 
馬在莊
從選票來分析,民進黨得票 6,894,744票同2012年的6,093,578票及2008年的5,444,949票,可以清楚看出民進黨在這三次選舉中保持他們的基本票,並逐漸上昇。 反覌國民黨選票由2008年7,659,014票降到2012年的6,891,139票,再大幅減少到2016年之3,813,365票, 可見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不但失去他們部分基本籃票的支援並且中間選民大量減少,這反映出其八年當政期間己失去人心。 事實上國民黨,撥亂返正,把兩岸由對抗,轉變為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結果卻因畏首畏尾不能旗幟鮮明地表達,令仇者快親者痛,基本票當然流散了。 

從一般民意分析,百姓對國民黨的主政不滿意,其因素多半不是因為國民黨對大陸的政策的不對,而是失在內政方面,大致可分成下面數項;1.人民所得分配兩極化;2. 中産階級消失;3. 工作機會消失; 4.人口老化嚴重,年青人壓力增大;5. 國家及地方債務惡化; 6.退輔及健保制度破產的隠憂;7. 紅色供應鏈擠壓台灣生存空間; 8.及國民黨選舉前之內鬥令人失望,等等。

民進黨贏得這次勝利,必須認清這點,別浪費精力在「一個中國」或「台獨」題目上做文章,應該把握這時機把民眾對國民黨執政的錯誤改正過來,否則,四年後的選舉,根據以上選票分析,結局會很容易變的。 國民黨過去的問題多半是在經濟方面而非在兩岸問題上,因此應該在民進黨內或黨外請到務實財經人才趕快解決困境,認清臺灣目前的問題如經濟上缺乏競爭力,在教育,人口等解決基本問題,在紅色供應鏈已經形成的局面下,如何能在臺灣社會中發展一定共識,努力發展國際生存的空間。 只有在臺灣內部沒有矛盾及健康之下,才有能力面對「一個中國」的問題。 如何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現狀,是一切施政的前提,民進党要吸取陳水扁的錯誤經驗,光説溝通溝通再溝通是不行的。 溝通只有在一定的良性大環境下,才有可能。 如果妄想修憲或公投,就斷了溝通的路,驚濤駭浪就來了民進黨也須認清,炒作兩岸問題不會解決目前臺灣百姓真正面對的需要,反而帶來台海的不平靜及美國的關心,這不是明智之舉,會給老百姓帶來極大的不安及頭痛。 今後百姓會看你們的表演,在民主選舉的制度下,換天是常有的事,好好的認清現實,為著全島的百姓努力吧。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