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奧巴馬先眨眼,普京慘勝,中國得利

5/30/2015

0 Comments

 
彭文逸
俄國於5月9日舉行衛國戰爭70週年紀念日的慶典,慶典以大閱兵的方式進行。由於烏克蘭事件,西方國家杯葛,以至於習近平成為跟普京排排坐的獨一無二的貴賓。中國解放軍的三軍儀仗隊參加了被檢閱隊伍,個子高大,步伐整齊,乃大出風頭。慶典過後一天,德國默克爾總理靜悄悄地訪問莫斯科,向俄國二戰陣亡將士獻花,並與普京會談,説,“我今天的访问是想要表示出我们将与俄罗斯并肩协作的意愿,而不是反对俄罗斯。” 慶典過後三天,美國國務卿克里也抵達莫斯科,跟普京進行了馬拉松式的會談。5月16日,《紐約時報》的標題是:“克里的訪問標示了普京的外交勝利和獲得認可。” 換句話說,在烏克蘭事件中,俄國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贏了。美國呢?美國發現制裁沒有逼迫普京低頭讓步,乃先眨了眼睛,主動尋求妥協。

       可以回顧,去年三月烏克蘭政變,美俄關係陷入冷戰後的新低。政變產生了一個親西方政權,所以普京就通過公投把克里米亞軍事要地歸併到俄國,並暗中派遣部隊和運送武器,幫助烏克蘭東南部擁有大量俄語居民的兩省跟新政權打內戰,基本上使它們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美國和北約乃對俄國施行經濟制裁,導致盧布暴跌,加上石油價格銳減,俄國經濟乃陷入嚴重的不景氣。作為對策,普京很快跟中國達成了價值四千億美元(當然,不是以美元為交易貨幣)的長期供應石油和天然氣的協議,答應賣S-400反導系統給中國,以及跟中國進行其他多方面的合作,同時對歐洲進行反制裁,停止從許多歐洲小國進口農產品,對德法英等國的貿易基本停頓。因此,本來已經一蹶不振的歐洲經濟也同樣陷入了不景氣。

       就在普京跟美國鬧僵的一年間,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陸上絲路帶和海上絲路)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的倡議得到各方面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這樣,中俄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歐亞兩塊大陸一體化的大趨勢正在形成。美國要孤立俄國,使本來傾向於入歐的俄國無可選擇地轉向了中國和亞洲。簡單說,美俄的烏克蘭爭奪戰成為國際關係上重要拐點,無意中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的國際大戰略帶來了推波助瀾的效果。用美國評論家常用的術語,這叫作“意料之外的後果”(unexpected consequence)。我們的老祖先老早就知道,這叫作“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0 Comments

如何看待中國言論尺度正在收縮的現象?

5/23/2015

0 Comments

 
水秉和
每次到大陸旅遊,不管是一週,兩週或是更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個小店,買個電話號碼。有了神州行的號碼之後就找店裡的小女孩子給充值。這麽一來,不論跑到什麽深山裡,都可以跟外界聯繫,不像美國,所有國家公園裡都一律無法使用手機。

可是,今年四月間去到大陸,到店裡買電話號碼的時候卻大吃一驚:說是三個月前命令下來,不准把電話號碼賣給沒有身份證的人。也就是說,老外和老僑都買不到電話號碼了。

對此,我很不了解,所以到處詢問,但是得不到滿意的答覆。有人説這是防止謠言的傳播,也有人說,現在大陸用手機欺詐的事件非常多,這是為了防範欺詐,但多數人說不出個所以然。老實說,到現在我仍然有點茫然。如果買電話號碼需要身份證,目的是防止國內的人濫用,那麽為什麼外來的人不能通過護照購買呢?

這是一個比較令人困惑的發展。經過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中國幾乎在所有領域都有了突飛猛進的成就,自由的範圍不斷擴大,而且人民的自信心也不斷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更是達到了――從清朝算起--三百年來的高峰。為什麼在這一個看來很無害的小範圍內,中國突然收緊?

當然,這可能不僅是一個在小範圍內發生的事,因為後來我們也看到,數以千計的網站被停止運作,甚至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網站《炎黃春秋》也受到嚴峻的攻擊(我本人沒有看過該網站的文章,只知道它的作者大多數是國內聲譽很好、地位頗高的學者和退休幹部)。我們只能獲致一個結論:中國的言論尺度正在收縮。但是,我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

我們知道,在國際的大範圍內,意識形態的鬥爭的確在加劇。可能是冷戰後最激烈的鬥爭之一。或許應當改名,稱之為價值系統的鬥爭,因為,根據零星的資訊,美國中情局是中東一連串的阿拉伯之春背後的支持者。中情局以為,阿拉伯之春能夠在中東地區帶來民主政治轉型,所以暗中介入,可惜反而使整個中東陷入混亂,產生了許多“亂邦”(failed state)。也有許多報導説,中情局也介入了幾個俄國鄰國的“顔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包括在格魯吉亞和在烏克蘭前後兩次的群眾運動,終於使烏克蘭發生政變,換了顔色。我們不知道台灣的太陽花運動的背後有沒有黑手,但是香港的佔中運動極可能有美國的介入(金錢與技術指導。我們確知,該運動的領袖之一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公開呼籲美國和其他國家介入)。是不是這些運動使大陸當政者警覺?防範於未然?

必需承認,在所有這些運動中,都有相當重要的本土因素,否則外來的黑手不可能發揮無法控制的影響力。所以,應對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是鎖國,根本不讓外國的影響力進入。採用這類手段最極端的就是朝鮮。另一類是維持開放,但是以自己本身的能量來增強本國人民對各種資訊的辨別力和抵抗力。考慮到中國在國際上與日俱增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地位,中國別無他途,只能走開放言路,用一種打預防針的方式來增加抵抗力。

正是因為中國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所以它所面對的意識形態/價值觀的鬥爭也跟著嚴峻起來。不但國內仍然有隱忍已久、隨時冒頭的老左派(因為不管誰主政,都無法基本上否決共產黨的立國理論),也有自五四以來就嚮往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老自由派,而他們各自都有接棒者,在非常肥沃的環境底下(大家都有點錢了,有了自已的地盤了)繼續發展。加上美國蓄意用價值觀來進行下一輪的冷戰,以至於矛盾的確在加深。如何適當的應對,不走回頭路,是當前中國面對的重大挑戰。
0 Comments

長壽的科學發展與衝擊

5/23/2015

0 Comments

 
陳旭虹
最近翻閲Time雜誌,封面是個可愛的娃娃,標題是「這娃娃可能活到142歲」。驚嘆之餘,恐懼隨之。

『長壽之道』以「科學發展」為中心,以「文化」為綱領,依次展開討論,包括「城市居住」、「生物學」、「心理學」、「腦」、「美國總統長壽論」、「食物」、「婚姻」和「意見」。

延年益壽本該是使人狂喜之事,為什麼要恐懼?

以下是我的扼要陳述:

進入廿一世紀,科技飛速發展,長壽不再只是個人養生以後的願望,而是精確的科學方法,包括葯物,基因治療,等等,使人類可能很快實現「延年益壽」的千古之夢 。只是,人類社會所要承受的負擔,其巨大、深遠,和難以估計的衝擊,使人悲觀。

先看長壽的科學現況——有五個最有希望的發展方向:
一. Rapamycin (雷帕黴素)——Rapamycin原為器官移植病人用葯,以減低免疫系統的排斥作用。後來發現它有抑制人體mTOR基因的功能,抑制mTOR功能便能延緩我們分解營養,生長組織的過程,也減少因生長而累集的廢物,從而延遲老化。用老鼠試驗,生命得以延長1.77倍,如果以平均80歲的人類計算,1.77倍就是142歲。這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長壽之葯。
         
二. Telomeras enzyme(端粒酶)——人體��帶DNA的細胞染色體在每次分裂後,末端的端粒(Telomeres)便會縮短一些,多次分裂後,細胞便走向死亡,人體組織老化即由此始。Telomeras可以恢復縮短的端粒,使細胞的壽命得以延長。

三. 以老鼠試驗,在年老的老鼠身上注入年青老鼠的血液,增加血液中的GDII 蛋白,便有反轉老化的現象。

四. Klotho 荷爾蒙——增加老鼠體內Klotho荷爾蒙使老鼠壽命延長30%。分析人體,凡具有增加Klotho含量基因的人(約佔全人口的20%)其壽命比不含此基因的人平均長壽3至5年。

五. 以醫療程序移除身體中老化或死亡的細胞、堆集的癈物或毒素,壽命便有可觀的延長,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研究長壽的的科學家們,幾乎一致認為在我們的有生之年,就可以實現以上的發展。

再看長壽造成的巨大的衝擊:

1.  人口老化,使得穩定的三角形人口結構,變成不穩定的長方形,甚至可能成為倒三角。使得年青人口比例降低,生産結構改變,社會無法負擔老年人口的福利支出

2.  目前的社會制度和建設無法負擔大比例老化人口所需的生活環境,一切公共設施,無論是量和質都是根據正三角的人口結構而設計,遠遠不能供應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需要。
,
3.  人類長壽,人口汰換(死亡與出生)的速度減慢,導致全人口加速膨脹。資源的需求加劇,悪性競爭甚至戰爭隨之。環境的損坯,加諸整個地球的壓力,可能到達難以修復的地步。

4.  人是社會和文化的動物。自古以來,人類創造的社會和文化型態,都是建築在生命週期和環境的基礎上。其出生、成長、教育、投入生產、結婚生子、老化退休、以至於病、死,其相互關連與設計,早已按照比例形成既有的文化。科技的發展太快,而文化的調整非常慢,在未成年人口比例減少,老年人口增加的社會裏,資源(養育、教育、醫療、娛樂、建設、服務⋯⋯)必須重新分配,甚至互相競爭。造成社會、政治的不稳定。

5.  其他因人口老化而產生的問題,從日常生活到人與社會,國家,到全人類與自然,多到無法估計,因為,如Time的標題所說,我們將面臨的,是一個未知的『非常老年的新年代』("The new age of much older age")

以下是我恐懼的根源和推論:

一. 任何與人口有關的問題都是大問題,人口結構改變,更是宏大深遠的問題,因為無論如何努力,都不是一、兩代就能解決,使社會達到新的平衡。大規模的人口增加,更是走向無解的不歸路。
根據柏克萊加大人口研究所的資料,目前全世界每年新生兒一億三千五百萬,死亡五千五百萬,人口淨增八千萬,每四年便多一個美國。聯合國人口研究報告更預測,從最保守的估計(包括全球計劃生育)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也㑹超過一百億,人類對資源的基本需求(如糧食、水源、能源等)和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包括污染、氣候改變等),將遠遠超出地球所能負擔的上限。屆時,人禍(疾病、戰爭)、天災(也是人造成的,如海平面上升)必然發生,全人類的命運說不定會和恐龍一樣——走向絕滅。而這些,還沒有算進長壽的因素。長壽只會加速和加大人類災難的程度,禍延子孫。説到這裡,你還要長壽嗎?
難怪在70年代,美國一部收視率很高的科幻電視影集“Logan's Run”,描述未來的世界將是政府控制人口和人的壽命,保証所有人都是生而完美,只有享樂,不需工作,因為一切需求和服務都自動化了,但是,只能活到35歳,35歲生日一到便由國家慶祝,然後氣化升天。當然,不願赴死的人,便得反抗逃亡到完美環境的大玻璃罩之外,早已被污染毒化而荒廢的地球。

二. 既使不談遠的未來,就說二,三十年之內的事。全世界發達國家包括北美、歐洲、日本,甚至台灣,南韓和快速發展中的中國,都已經形成人口老化的現象,北美和澳洲雖然目前相對隱定,那是因為還有地方容納新移民的緣故,新移民多為青壯年,可以增加生産。這是區域性的暫時舒緩,對全人類趨勢並無影響。
老化社會加諸於發達國家的壓力,現在就可以感受到。在美國,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如你、我)可能是享受足夠社會福利的最後一代,等社福基金入不敷出之後,老年人都得自求多福(或者自生自滅)。美國的社會,看不出有多少改變的可能。這一點,倒是中國文化,稍有助益。君不見,中國的「孝道」己經在新加坡成為立法,由子女負起一部份養老的責任。要不然,全民長壽豈不把國家整垮?
也許你會說,長壽何妨?延長工作年限不就完了!說的容易,你能延長幾年?工作環境和法律規定配合了嗎?社會文化改變了嗎?你工作了四、五十年後還有勁再作二、三、四十年嗎?年青人巴不得早點接替你的位子呢!
我個人真希望還有身、心的強度,尋求學習、事業和生命的第二春,可是,我也需要教育制度、社會規則、政府和企業,來幫助我,要不,誰會投資給一個老頭去創業?

三.   發達國家是始作俑者,發展文化和科技使人長壽,是受益者,但,也是受害者,還連累了全世界。在提高生活水準、延長壽命之後加速消耗資源,汚染環境,還刺激開發中國家,競相効仿,一起把地球消耗殆盡。科幻電影中,先進的外星人遊牧宇宙,逐適合生存的星球而居,等消耗完了資源,破壞完了環境,然後一走了之,再去尋找下一個寄生的獵物。人類去那?

四.  有生物學家曾經説過,人類追求長壽是違反自然法則的事,一切生物(除了人以外),生命的長度都是以完成繁衍下一代為準,完成繁衍、撫育任務,便無生存的意義,自然界之例,多不勝書,如昆蟲,如鮭魚等,生產完畢,便即死亡。人類之不同,惟一的理由是人類有智慧、有靈魂,出生後需要很長時間養和育,所以父母必須活得久,但是由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五、六十歲足矣,既使為增加繁殖機會,須生產第二、第三、第四胎,活到七、八十歲也夠了,也沒有必要以人力勝天意,延壽到142歲。難道上帝付予人類智慧,使他們能自我改造,不但要他繁��肉體,還要他継續修行,以進化到靈魂飛昇的境界?果真如此,則非凡夫俗子如吾等所能參悟。
人類發明宗教,看來是有原因的。如果外星人只求生存,他們也不過是低等生物而已。
0 Comments

一國兩制問題的探討(下)

5/9/2015

0 Comments

 
佟秉宇
林教授:台灣要如何改變遊戲規則?

作者:我先前談的台灣要改變遊戲規則是指在目前的情況下,還不是在進入“一國兩制”之後。首先,應讓經濟增長的利益分配向一般人,小市民,農民,工作者傾斜,不再讓1%的人取得絕大部分;再者,選舉法必須嚴格規定選舉經費的來源,並有監督機制,媒體應給予各候選人同樣發表政見的時間;3. 立法院必須文明議事,文明質詢政府官員;4. 挑起族群矛盾應屬違法行為; 等等。總之,希望將目前台灣的一些不合理現象去除掉。也希望聽聽教授的看法。

林教授:這是社會財富重分配,如何進行呢?中共早年曾經以沒收資本家的財產方式,將其收歸為國家所有,結果經濟發展一落千丈。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富人有九成以上都是中共黨員或其子孫,中共又有何方法可以改變中國社會?無官不貪一直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的老問題,國民黨因此丟掉大陸政權,中共的毛澤東與習近平都以反貪腐為名,獲得人民支持,可是為何貪腐春風吹又生?這是中共與國民黨獨裁體制缺乏制衡的問題!
作者:如何進行是個好問題,應大家集思廣益,想出辦法。有些西方國家在財富分配與民主選舉上比美國做的好,譬如:加拿大、德國等,台灣可以參考。

林教授:
中國社會的政治改革呢?如何確定中國人民有知的權力?中國人民有權力令貪官污吏下台?而不是等了三四十年才來個清官習近平,也不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個暴君毛澤東又要出現?

作者
:我相信不可能再有所謂的“暴君”出現,但我們仍需拭目以待。

林教授:如果中國與台灣人民都認知到人類都是一家族,拿掉腦中的中國和台灣種族觀念,他們就不會被挑起族群矛盾作為統一或執政的手段。

作者:長遠來說是的。但目前先認同海峽兩岸都是中華民族為要。

林教授:"如果把台灣到目前為止的發展歷史簡單的畫個延長線,的確,台灣的人民會是輸家。" 這句話意義不清, 需再進一步解釋。

作者:我的意思是說台灣目前的狀態是台灣現存資本主義系統加美國附庸下的產物,要想在此制約條件下改善台灣工作人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從本文第一部分所提Piketty先生的論述已明顯可見,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執政。這兩個政黨又都得看華盛頓的臉色行事,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買辦政黨。美國的國際策略是以美國利益為準,或者說是為美國某些利益集團的利益為準,近年來這個本質似乎越來越明顯。台灣做為美國的一枚棋子,是得不到自己利益的基本保障的。所以說把現在的發展軌跡畫個延長線,工作人的薪資只能每況愈下,財富的兩極化亦會越加嚴重。現在該是尋找轉折點的時候了。

林教授:依這個道理推論下去,台灣加入中國一國兩制之後,看中國的臉色,台灣的經濟就可以改善?

作者:中國大陸實在沒必要給台灣臉色看,一國兩制之後台灣不用擔心國防,可專心建設台灣,同時沒了藍綠惡鬥,少去了內耗,對經濟建設有利而無害。現在大陸就不斷讓利給台灣,一國兩制後只能更多。

林教授:台灣經濟 20 年來沒有長進,其實就是台灣的政經掌權者採取錯誤的發展策略,大舉向低工資國家投資,而不向先進國家投資以獲取先進的研發生產與行銷管理知識,這才是台灣經濟 20年來沒有長進的真正原因。就像一家企業老是向技術比其落後的企業投資,以為便宜就能獲利。

作者:說的對,總之,目前的系統得改變,不能讓執政黨與大商家上下勾結大賺其錢,而一般老百姓生活水準卻不進反退。按中美論壇73期 關宇 先生文章中所提一國兩制對台灣的一些好處來看,軍購與軍費皆可取消,這筆費用應相當可觀,用來建設台灣應可發揮不小的作用。

林教授:中國現行自由程度比起蔣家統治台灣時期差不多嗎?

作者:作為一個從台灣到美國,而後留在美國的華人,我在大陸經商27年之久(1986-2013),公司座落在北京與河北。親身體會了大陸的變化,包括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就拿言論自由來說,現在任何人批評時政都可以,但不可付諸行動,擾亂社會治安。大陸最忌諱的是國內人與國外反華勢力有聯繫,只要沾到這點,恐怕就會有麻煩。平心靜氣的想想,有哪一個國家不會維護自身的安全?美國也是一樣會把有問題(與恐怖組織有聯繫)的人關在關塔那摩,且用刑。大陸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在司法方面,但從時間的發展來看,它是不斷的在進步的。我個人認為大陸現況應優於蔣家統治台灣時的情況,尤其與老蔣時代相比。

林教授:香港人要選擇自己的公僕不行嗎? 還需中共同意? 這是什麼兩制?

作者:兩制的前提是一國,大陸是按照基本法行事的。香港從一個英國的殖民地(對治理香港毫無發言權的狀態),轉化成港人治港,是需要一個發展過程的,2017年的特首選舉是還沒有完全敞開候選人資格,但我看在香港目前的情況下,這還是必要的。中國大陸是按照當初同意的方式在進行逐步開放,但可惜香港一小部分人(非常可能受美英當局的挑唆與經濟支援)卻偏要加快這開放的步伐,但結果則是欲速而不達。

林教授:香港人的知識水準比中國人差,中國人又比中國共產黨差,所以一切重要決策都須由中國共產黨批准才是有智慧的決策,以免遭外國勢力操控?

作者:中共領導層確實有一些精英智囊團隊,在世界頂級的博弈中才可立於不敗之地,比參加佔中的年輕人必定要看的高些遠些。
0 Comments

阿帞契的邊際效用

5/2/2015

0 Comments

 
周固猷
看了最近台灣閙的煕熙攘攘,鷄飛狗跳的阿帕契新聞,想説點自己的感想。

一:當你不瞭解別人,更不知道自己的時候,那才是件悲哀的事。譬如,你的鄰居在家裡研究如何安排他幾億元的投資計劃,而你則提心吊膽的,防備他來謀圖你家二十五塊錢的買菜錢,豈不是不合邏輯?

二:至於控訴會洩露阿帕契攻擊直昇機的軍事機密罪,那就更匪夷所思了。那個小歌星和直昇機合照的留念相片,只不過是幾張外型照,大家去網絡上看看阿帕契公司公佈的製造過程,以及如何躲避熱追蹤導彈,如何安排武器配置,二者相較,何者洩密?太多慮,也太看重自己,更太自抬身價了吧!

三:那些軍官和歌星唯一可以被控訴的罪名,除了違反軍紀,亂闖軍營外,還會有啥罪名?

四:台灣目前沒有軍法系統,我倒要看看,依照民法,找出洩露軍事機密的判決條款,去定罪?找不到就要自打嘴吧,馬上放人!記得民國四十四年四月三號,成舍我在立法院十五次會議上,貭詢行政院長俞鴻鈞,政府對被抓五年的龔德柏,是 " 不審、不判、下殺、不放 " ,抓龔大砲於法無據,立碼出牢。現在全世界都在瞪着眼,看看臺灣政府用民法條文去 " 審、判、殺、放 " 這些 " 洩密 " 的軍官,整出啥戱。

五:台灣用天價買下這些攻擊直昇機(拆除了重點裝備,才賣給凱子的綉花枕頭 ),前提是去打誰?共匪?飛得過台灣海峽,共匪坐着等挨揍嗎?老美允許你飛過去嗎?不然買它幹啥?總之;這幾架繡花枕頭,既無杖可打,又不能救災,看來供人參觀、照相、上媒體、炒新聞,搞八卦,倒是還剩點邊際效用,否則,當電風扇使喚,又嫌太吵,煩人吶!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