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美國“一中政策”的本質

4/29/2017

1 Comment

 
佟秉宇

​從十二月二日川普與蔡英文的電話到四月七日川習會的成功结束,川普對於“一個中國”的政策算是有了一個讓人稍感安心的結局。但是川普或是反對他的美國國內勢力會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就此罷休嗎?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段歷史。
​
從十二月初與蔡英文通過電話後,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面對建制派鋪天蓋地的譴責,中國大陸嚴正的抗議,不但沒有絲毫退讓,反而進一步說美國奉行了近四十年的“一中政策”不是不可以放在談判桌上談的。看起來好像是美國的建制派要力保“一中政策”,而川普要打破這成規。是這麼回事嗎?這台戲你信嗎?其實這只是建制派為了反對川普個人的表面做法。

實質上建制派也一樣感覺到如今世界局勢已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不相同了,當時為聯中抗蘇、減緩越戰壓力而緩和了中美關係,建立兩國正式邦交,簽訂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從九零年代初蘇聯解體到現在這四分之一個世紀裏世界局勢變化巨大。美國戰事未曾停過,小布什任內消耗巨額軍費打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奧巴馬任內的“政權更替”策略更是打得中東北非滿目蒼夷,大量人民傷亡、逃離家園成為歐洲難民。美國國內製造業流失、中產階級變小、貧富差距拉大,方方面面形勢的變化似乎到了一個臨界點。在這樣情況之下,一個政治素人的川普居然又能及時的抓住了選民對現狀不滿以及求變的心理,大大出乎建制派的預料,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這時建制派才如夢初醒的意識到原有的策略及做法無法繼續,改變“一中政策”勢在必行。

建制派的離任總統奧巴馬在2016年12月簽署“2017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由此,未來美台雙方軍方高層互訪將更檯面化與制度化,這對“一中政策”是進一步的蠶食。其實美國自簽署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之始,就在“一中”議題上玩弄文字,留有模糊空間。在英文版的公報文件上,談及中國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時,用的是“acknowledge”一詞,既可解釋為“承認”,亦可解釋為“知道了”,並未明確表示同意或支持。

1982年中美簽訂的第三個公報也就是八一七公報,內容裏明確表明美國對台軍售雖有歷史由來,但在往後的軍售數量及質量上均不會超過1979年中美建交時的水平。然則美國卻沒有遵守公報的條例執行,對台軍售有增無減:1979年軍售總額為2.65億美元,在小布什任內八年增至118億美元,奧巴馬任內七年(資料僅至2015年底)已增至141億美元。除去通脹因素,增幅亦在三至四倍以上。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建制派對“一中政策”一直是陽奉隂違,並且不斷用實際行動將一中空洞化。

川普上台口號便是America First “美國優先”,言外之意為了美國本身的利益國際信義必要時可以暫放一邊。於是拿“一中政策”作為與中國大陸的談判籌碼也就不足為奇。川普說“美國不會繼續當世界警察”、“北約已過時”、看著英國脫歐有掩飾不了的竊喜、對歐盟主力德法二國嚴厲批評的同時,卻又大量增加國防預算,計畫將海軍艦艇由270艘增加到350艘,大量採購F-35戰機,除了照顧他所代表的軍工利益集團外,明顯是為對付中國大陸,為“一中政策”的談判、南海的挑釁做好軍事恐嚇準備。

在東亞川普還計畫在日本、南韓佈置薩德導彈防禦系統,加劇與中國大陸的敵對態勢。在貿易上大有對中國大陸、墨西哥、台灣等對美國有貿易出超的國家與地區橫加進口關稅,冒著兩敗俱傷的風險似乎也不惜打一場貿易戰。

現在的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世界第一,對美貿易在川普課35%進口關稅的情況下,也只減少8%(英國金融時報估算)。軍事武器近年來也不斷更新,殲20戰機性能與美國F22不相上下,殲25則較F22更勝一籌,東風21D導彈是航母殺手,等等,不一而盡。然而台灣則不然,TPP沒希望了,對美出口銳減將會給台灣經濟嚴重的打擊。台灣的執政者應為台灣的未來以及台灣老百姓的幸福著想,別讓他人拿著兩岸的分離現狀作籌碼,回頭是岸,承認“九二共識”,才是明智的作法。

川普在進入白宮後比較明白了美國在外交、內政上的各種制約,知道了中國大陸在經濟、軍事方面的實力,意識到和中國大陸談判“一中政策”必將踢到一塊堅實的鐵板,再加上國家安全顧問弗林“私通”俄羅斯駐美大使事件仍在繼續發酵,而解决朝核危機又必須有中國的合作,因此“一中政策”暫時放一放。但以川普的善變,各方仍須提防事態的再度轉變!



1 Comment

美中合作開創東亞新格局  兩岸關係小英須向川普學習

4/29/2017

0 Comments

 
張文基

川習會後的一周川普政府的對朝政策有了可喜的改變:1. 宣示美國的目的是朝鲜半岛的無核化而非以往美國政府的“更换朝鲜政權”。 2.强調與中國合作和平解决朝核危機,而戰争手段只是最後選擇。至此美中有關朝核的政策已經相當一致,這是川習會的顯著成果,也為美中合作開創東亞和平新格局奠定了有力的基礎,對未来的兩岸關係將有深遠的正面影响。
 
四月的第一個星期是川普就任以來最成功的七天,一舉扭轉上任後因企圖大改革而遭遇的挫折。 七天內完成三件里程碑的大事:1. 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人Gorsuch得到參院的同意成為最年青的大法官,維持了保守派在最高法院的5:4優勢,對美國的未來發展將有長遠的影響。 2. 命令軍方對敘利亞空軍基地實施導彈精確打擊,一舉贏得了兩黨鷹派的支持,暫時擺脫了因為對俄羅斯干預總統選舉的指控所帶來的被動局面。 3. 成功的完成和習近平的峰會。 蔡政府應該從這些事件中學習川普的领導和妥協藝術為臺灣人民謀求最好的未來。
 
川普的改變顯示了他的靈活性,在革命激進和施政現實,在傳統價值和現實须要中找到妥協,這和鄧小平,甚至習近平都有相似處因而他和習有英雄相惜的感覺,也給此次峰會的成功提供有力的因素。也許,正如國務卿蒂勒森所希望的美中兩國能建立以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來開展今後50年的 兩國合作。 成功與否就看今後一年能否合作順利解決朝核危機,和更長遠的能否透過美中合作建立東亞的和平發展格局。
 
為了臺灣人民的福祉,蔡英文和民進黨必須在激情和現實中找到妥協,給臺灣奠定一個安定和諧的內部環境,同時瞭解世界和東亞大勢,主動改善兩岸關係。 蔡就職近一年以來,島內紛爭層出不窮,最近甚至發展到無聊人士砍蔣銅像頭,就如柯P所言“這樣子做,臺灣社會有更團結、更和諧嗎? ”
而兩岸官方關係更是呈現危險的零交集,這绝非台灣之福!
  
國運興衰就像生命一樣經歷生,長,興,衰 ,亡的週期。 二戰後 每隔20多年就有一個大變化。 1951年中蘇關係鼎盛,世界是兩極爭霸,1972年尼克森訪華開啟美中合作,導致1991年蘇聯與東歐共產政權的最終解體,此時是美國所主導的西方獨領風騷,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顯示西方價值的衰落, 此後世界進入世界結構重組期,英國脫歐及川普當選就是重新思考重組的過程。
 
從中華文明的興衰大週期看,過去兩百年是從衰亡走向復興的期間,現在正在復興的初階段。 中山先生名言“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是極具哲理的。
 
為與大陸抗衡,許多臺灣人用西方普世價值來去中國化。 正如本社何平先生文章所言蔡英文不可迷信美日價值同盟與大陸為敵(2016年7月28日中時觀點),殊不知世界正在構築新價值觀,而中華文明正是改進過程中的重要力量。 島內部分極獨人士甚至妄圖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合作,這更是死路一條,因為在美中大國博弈中日本永遠是次要的!
 
本省人一直是中華文明的最好傳承者,中華紐帶是改善兩岸關係的最好最草根的資產,豈可自毀之。
​

(中時2016年4月10日何平文 - 蔡須學習川普在歷史和現實中找到平衡 )
 



0 Comments

弱國未必稍遜於強國

4/29/2017

0 Comments

 
王敬之

​多數的意見必須尊重,此係民主的理智。但群體之夢想,未必一定要悉遵照做,因為夢屬於感性的意願,未經理性思考;即使夢者眾多,亦無約定俗成之功能與權力。當然,如果眾人同此一夢,則夢之大旨諒必其來有致,應該認真考慮,但夢中細節亦不能照搬,畢竟夢不是理性的思維,豈可當作治國大綱?
 
中華自遜清中葉以降,迭遭列強欺侮,而且愈演愈烈,這是國家積弱,有以致之。所以民眾當時亟思圖強,紛夢強國,這種情懷無可厚非。益以侵我之列強個個船堅炮利,科學發明琳瑯滿目,導致我國有志之士誤以為夷之長項即在於此,忽略了夷之所以強是在其思維方法,以民意為重,特別是其主要的致強之術在於摒棄了政權之私相授受。先知先覺們捧住人家的新奇玩意兒當作法寶,等於不識珠之貴,卻爭相珍藏木櫝,於是“科學救國”“實業救國”“富國強兵”等口號甚囂塵上。此情此志可以理解,其實並不盡然。
 
國弱必定受欺侮嗎?國家一定需要兵戈纔得保平安嗎?展視古今中外的史實,即知不然。春秋戰國時期許多弱小之國,處身強國之間而生存下來,今天世界上有些小國,非但自解武備,而且連軍隊也沒有,不必一天到晚擔心別國“亡我之心不死”,卻民生樂利,一年四季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反之,兵強馬壯就能保住江山嗎?古代強秦和元蒙都在鼎盛中灰飛煙滅,就是恰當的反面回答。且不談古事,單説近世吧,納粹德國以及另一個罪惡帝國,在它們化為烏有時依然擁有不少精良的先進武器,而那凶猛囂張的東鄰島國,即使到了投降之際,其士氣並不衰弱,痴望恢復舊観的勇士還是代代不絕。兵者,握在有道者手中是保家衛國的神器,落到無道者手中可能是亡國滅種的凶器。可見邦國不在於強弱大小,端在有道無道。
 
談到“邦有道”“邦無道”,仿佛很抽象、很玄。其實,用平常心説平常理,一點不神秘。邦國對於人生講來,並非與生俱來的血肉關係,初生嬰兒最先只意識到自身,繼而意識父母兄弟等骨肉至親,社稷邦國這些倫理道德已在意識圈的外圍。因此,人對於社會國家僅有助成其好的願望——產生感情後自可身殉——並沒有先天的義務,即使在交通閉塞、人們通常習慣聚居一起的古代,碰到實在呆不下去的無道邦國、昏庸官府,也理所當然可以拋而棄之,離而去之,更可以誅而殺之。革命屬於神聖的事業,不能等同於稀裡糊塗的造反。
 
基於人性的根本道理,只應該計較邦國的有道無道,至於兵是否強、馬是否壯、武器軍備都是等而次之,甚至可説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何謂邦有道、何謂邦無道,有什麽具體的標凖呢?有,中華聖賢有非常明白而簡單的標凖,那就是:“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這句話概括了人世之最需,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任何憾事,當然就是合格的政治,高明的政治。這道理古今中外一體通用,凡屬人類誰能免此?治國之道,又何能外此?今之高談政治者,東拉西扯胡吹一大套,花裡胡哨堆砌了動聽的主義和口號,往往都不切實際,何如“養生送死無憾”這六個字乾淨利落。
           
 
0 Comments

川普老哥好好地幹

4/22/2017

1 Comment

 
陳立家

这一天对川普总统来说可真是脚打后脑勺,忙得不可开交。叙利亚的阿萨得对反叛地区使用生化武器,导致成百上千包括平民儿童的死亡和受伤。他再次闯了奥巴马画的红线,但是这回川普不象奥巴马那么好惹,在事发三天之内,断然下令用五十九发巡航导弹炸毁生化武器所使用的机场。电视媒称纷纷以重大事件报道此事。其它的事都得為此靠边站了. 洛杉矶时报还特别出了巨大字体的号外。川普果敢的行动,展示出他能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这不仅嬴得民主党反对人士希拉莉, 派罗茜,舒默等支持,国际上盟国也纷纷表示支持。为今后川普执政嬴得一些有力的支撑。
 
这一天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受邀到川普佛州马拉哥的别墅作客二天的开始。他们作为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 这是首次面对面的认真交流. 据各方面的报道,双方会谈增长了彼此的了解,同意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对话,川普接受中方邀请他于年内回访. 双方并没有对那些敏感的问题,诸如朝鲜半岛局势, 南海,贸易不平衡等作岀任何的安排。习在返程路上, 特别取道阿拉斯加, 和州长晤谈,给出鼓勵阿拉斯加增加出口海产鱼类和能源以减少美对中的贸易逆差. 中美关系中目前最难处理的可能是朝鲜半岛核问题. 北朝鲜去核中美双方并无矛盾. 但是中国不会同意因此而消除北朝鲜的存在。更不可能接受美国籍此安排美日韩并进一步发展包括澳大利亚菲马新菲越的反中同盟。 祗要美国不走此道, 进而谋取世界经济二强的双赢合作, 中美关系就能走上平稳的坦途。贸易的平衡,南海的安全通航都会迎刃而解。
 
这一天还有几件大事对川普甚至于美国影响巨大。一是哥薩奇(Gorsuch)就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已无疑虑。这是参院共和党作为多数党领袖的麥康纳(McConnell) 的功劳。他成功地引用2013年瑞德(Reid)参议员作为当时民主党为多数党,通过一项参院议事规则,对一切总统人事任命的同意权正式过第(最高法院大法官除外)适用简单多数决定,不得用马拉松发言(filibuster) 来阻撓。此规则的制定是以简单多数决通过的。因此麥唐纳就同理地如法泡制。气得民主党少数党领袖舒默(Shummer)暴跳如雷却莫可奈何。最大的影响有二:一是参院傳统马拉松式阻撓认事进程特別在人事任命上已失作用。其有别于众议院,遵重少数的两党合作而少对抗也一去不回了。哥萨奇就在次日以57:42(第二最低的多数)正式过关。川普获得上任后最大的胜利。这在他处处碰壁的一片反对声中无疑是一幅强心剂。这也意味着共和党少有地有效统领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通吃的大一统强势。最高法院保守派立场保住了5:4 的优势,这有利于共和党的局面可能长于川普的任期多多。
  
这一天对川普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黄道吉日。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纽纳斯(Nunes)就因为众院廉政委员会宣布对他是否披漏白宫向他捉供有关涉俄干与美国总统选举事调查的保密文件,而被迫辞去主持情报委员会对此事的听证。纽纳斯曾是川普过渡小组的成员,支持川普不遗余力,此番失势失权,使川普在国会的支持上遭到不小的折損。
  
总之,这一天对川普来说是喜多于愁。如果他能顺势而为,善用这一天开发出来的优势,作为美国的总统,又是世界上强势的领头人,把握维护世界和平人人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力,制压统治强权暴力的欺压人民,那么他会是一位真能让美国再偉大的总统。川普老哥,好好地干,別弄砸了!



​
1 Comment

習川異同與彿州會面之影響

4/22/2017

0 Comments

 
張語人

​當今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領袖當推川普和習近平。但這兩人可以說是大不相同的人物,從出身,人生經歷,教育學養,事業歷鍊,政治觀念和處事風格都可用天南地北來強調他們的不同。兩人一東一西, 距離近萬里,各領導一個全球前兩名經濟體的大國。川普出身於地產商家,繼承其父,青出於藍,商場奮鬥,幾經沉浮,終成巨富。川普自幼口唅銀匙,受良好教育,致富之后,養成驕氣。其言行不受拘束的習慣在其平日行為及其總統競選中表露無遺。相對地,習近平出身於革命世家,父親習仲勛為黨國元老,因政爭受難多年,故習近平歷經下放,自窮鄉基䢈做起。習之吃苦耐勞奮鬥向上的人生經驗給了他對人對事對國的深層瞭解。中美兩國近代演變歷史不同,兩人人生經驗集聚教訓有異, 再加上兩國政治制度 (四年大選vs䢈䢈篩選), 民情觀點,和表達方式的差別,他們愛國護民的責任表現就會有大同但必有小異甚至大異。
 
美國二戰后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領導抗共,破解蘇維埃聯盟,以世事主導者自居。而中國人民共和革命,受外干擾,至今兩岸不同政府未能統一。然自中國共產黨統治大陸以來,歷經共產主義實驗,摸石過河,韜光養晦,小心漸進,終成今日世界第二大經濟國。中美兩強自然成為經濟上互相競爭互相依賴的關係,在世界舞台上也必有對抗和合作的微妙處境。川普以黑馬勝選,在大選中以罵,怪,及抗中的言論和高喊美國第一,恢復就業和促進經濟而險勝,而當選后必須明定中國政策而不能只喊口號。同時,習近平力求維穩,持續經濟成長,對於中美和國際關係特別關注。此次美國改朝換代大出常軌,總統選情和結果都失去傳統的掌控。所以中美領導人都希望盡早互相見面,增進了解,為美中關係理出頭緒來。這就是川習會早在川普上任七十六天后于川普彿州莊園舉行的原因。
 
川普兩日會已過, 對兩國及世界有何影響呢?媒體報導不詳,非常低調。 雖然北韓核導彈,雙方貿易, 及南海問題都在大家關注之下,可是雙方僅表示互增認識為目的,而不強調任何期望。會后兩人都表示會面成功,成為朋友。是這樣的嗎?此會沒有別的影響了嗎? 筆者觀察川習會及前后發生的事情,認為可以引伸兩點對中美未來關係有影響:

1.     川普在此會對習近平夫婦表達了熱情,祖孫三代出面招待,在中國人傳統家庭觀念來說,這是貼心的熱情。川普孫兒女唱茉莉花和背唐詩更是讓習氏夫婦及所有華人覺得有面子。這當然對中美未來關係有正面的影響。

2.     川習會之前一日,美國突然向舒利亞阿薩政府控制的阿夏壤空軍基地發動導彈攻擊。且不說習近平做客的感受,更深層意義為何?川普競選時不主張打擊阿薩政府,如今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意味著什麼?是川普任性改變主意還是美國防部改變了他?還是川普的智囊團左右了甚至控制了他?這件事惹腦了俄國,中國必須好好研判誰在真正領導美國?!
 
元首會談的意義取決於領導人有無實權做決定。習近平上任以來,充分表現了他的領導能力和他的實權。川普上任以來,也大刀闊斧的做了些事,但也面臨了不少打擊和人事上的挫折。大家還要仔細觀察-川普是否是一個說了算的美國總統?川普已接受了習的訪華邀請,我們等著看這第二次川習會是否有更實際明確的成就!


​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