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AI制作视频*** 金刻羽谈中国经济
五月,一位名叫金刻羽的女士出版了一本关于中国经济的书,书名《新中国游戏手册: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The New China Playbook: Beyond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受到广泛注意。该月底,她出现在CNN星期天的《全球公共广场》(GPS)节目,接受主持人Zakaria的访问。Zakaria 问她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她相当自信地说,中国的经济将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也将会超越美国。
金刻羽的父亲是金立群。金立群是中国为了向一带一路这个划时代的项目提供资金而设立的亚洲投资银行的首任行长。由于父亲的人际关系,她14岁时就以交换学生的身份来到美国,住在一个政治上非常活跃的美国家庭中,就读于纽约市布朗士区的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Horace Mann School。中学毕业后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并且一口气读到博士学位,所以绝对是一位学霸。现年40岁的金刻羽已经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终身教授,而这本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提升她已经非常灿烂的人生。
在介绍这本书的论述之前,且让我以一名在美国读中国政治的人的视角来谈谈。之所以会有金刻羽的这样一本书问世,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巧妙结合。数十年前,一位教授曾经感慨地说,许多对中国感兴趣的美国年轻学者,为了写论文,他们拿了奖学金,跑到香港,或者台湾,一面学中文,访问从大陆出来的各色人等,一面研究大陆的报章杂志,对比不同时段字里行间出现的差别,据此试图用西方的理论架构去构建他们各自的中国。不幸的是,文革爆发了!几乎一夜之间,他们脑海中搭建起来的“中国”,不见了!花了几年功夫写出来的东西突然完全失去了价值。其后,又有一批学子,苦读毛选,倒背小红书,分析毛泽东建立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不断革命”的深刻见解。非常不幸,邓小平发动了改革开放,另一批学者的多年心血再次付诸东流。
回顾过去,在美国的一流大学研究中国的现代政治,一直有一种鬼打架的感觉。大家都好像在瞎子摸象,谁也不知道自己所了解的中国是不是真实的中国,可是教授必须教课,学生必须学习,论文必须不停地写。更绝的是,瞎子们搞不清楚,他们摸的到底是象还根本不是象?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有人说是陈云最早说的,有人说是邓小平最早说的。说的什么呢?无他,“摸着石头过河“!意思是,改革开放之后,掌握着中国命运的领袖不知道中国应该怎么走,和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他们必须摸索前进,碰到一个问题就设法去解决一个问题。在他们摸索的过程中,西方的学者们也在摸索,这些学者们摸索的是一个中国领袖自己也正在摸索的东西!
现实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什么是中国,或者,中国是什么。西方学者只有拿他们为纳粹德国和共产苏联建立的理论架构,极权,专制,镇压,洗脑等等充满偏见的名词,强加在中国的头上。究其实,有些概念也可能适用,可是都是暂时的,浮光掠影,因为中国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变。另外一些学者把中国跟亚非拉一大批谋求现代化的国家放在一起,收集了大把大把的经济,教育,报纸销售量,发电量等等数据,投入电脑程式,利用各种统计运算方法,来探究到底中国应当被摆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中。可是,根据所有这种瞎子摸象地探索和分析,他们完全没有推论出,或者推算出,中国能够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从赤贫飞跃,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走的是一条自己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最关键的就是解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实事求是地解决现实问题,其中如何打开计划经济的枷锁是重中之重。事后证明,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经验中,中国独创的双轨制是最成功的办法。但是,即使最成功的办法也有它的副作用,包括贪腐,三角债和通胀等问题,其严重的程度几乎使得改革开放半途而废。幸运的是邓小平的坚定意志和彻底务实的态度,他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且放下身段,向东亚的成功经验学习。更难得的是,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起,尽管转型的过程困难重重,可是经济依然向前推进。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成功转型的里程碑。从那时开始,中国自己独特的体制乃逐渐形成。
尽管如此,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成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仍然凭借从西方经验里面产生的理论架构来审查中国。有所改进的是,他们的理论架构减少了,意见趋于一致。目前,西方学者的定论似乎是,中国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威权体制(威权,不同于极权或专制,是他们认为意识形态内涵比较少的中性概念),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不给人民言论自由和人权保障,同时对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国家的力量在国际上争取经济利益。总之,按照他们的定义,中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所以,从定义上,他们就否定了中国的所有成就。
问题是,按照他们的理论,威权主义政体必然形成阶级分化,导致民怨,社会晋升机会减少,贫富差距加大,从而发生内乱,甚至革命。国家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创新能力丧失,无法与市场经济竞争,经济停滞不前,同样会带来民怨和社会动荡。因此,按照他们的理论,威权体制要嘛崩溃,要嘛会随着民智开放而向民主转变。直到目前为止,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使他们失望,也令他们感到困惑。
就在这个中国体制逐渐成型,经济仍然向前挺进和西方的模式解答不了问题的时候,一位亲身体验了中国生活,又彻底融入西方学术世界的人,和她的书,脱颖而出。这绝对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妙结合!
金刻羽在书中很少谈理论,她从个人在中国的生活现实出发,结合了她对西方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对西方谈论中国的各种论述的了解,写了一本试图解答西方的困惑的书。书中没有对西方的偏见提出批评,而是设法委婉地讲出一个正面了解中国的途径。在当前西方世界反中情绪高涨的时刻,这本书出版应当说是一场甘霖,一场及时雨。
书的第一章的题目就是“中国的困惑”。她1997年一到美国就感到美国同学对中国的误解,很可能从那时起她就产生了要正面介绍中国的使命感。她特别强调中国的政治体制(英文的State, 在中国,它是一个党政合一的体系)继承的是儒家的传统,是一个长幼有序的父权传统。党政体系就如同家庭的家长,它管得很宽,可是对全国国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人民赋有道德责任,必须为人民谋福利。她举出哈佛大学的甘迺迪学院进行的时序民调来说明。根据这个民调,中国人历年对政府感到满意的比例在86%以上,远高于美国。为什么呢?她说,政府就像父母对子女一样,总要管他们,管是为他们好,而一般而言,人民对此并不反感。这是中国人跟美国人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
她还举世界价值观调查作为例子。2017至2020年间在世界各地做的调查显示,95%的中国人对他们的政府具有信心,相对于美国的33% 和45%的世界平均值。她说,“中国公民指望他们的政府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不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自由的侵犯”。
西方关于极权,专制,威权等体制的定义,所缺乏的,就是它们都忽略了执政者与人民之间存在的这种道德责任关系。掌权者与庶民之间存在这种道德责任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中国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走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道路。
不可否认,在寻找自己的道路的过程里,中国共产党走了不少歪路,造成了许多灾难,尤其在前三十年。这些金刻羽没有提。她叙述的是过去四十年和今后可能的发展。在这方面,她说,是的,中国的确是一个国家体系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中国的国营企业,经过一段困难的转型时间,在社会上仍然发挥重大的作用,在中央指定的领域中,不顾盈亏,促进整个社会的顺利运转。民营企业在中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在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方面。可是它们筹资能力低于国营企业,促使它们到海外上市,但是政府并没有压抑它们的发展。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增长,她说,在于中国的经济模式。它是一个政治权力集中而经济权力分散的模式。中央制定大方向,地方政府在这个大方向的指引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模式她称为“市长经济”。过去,西方的和反中的说法是官商勾结,同流合污,或者说是政府“寻租”,打击企业的积极性,可是,在中国,现实却与此相反。地方官员的升级考核要看他们所管理的地区的经济表现,这样,地方官员互相之间激烈竞争,他们招资引商,提供各种方便,帮助本地企业发展。
在中共二十大之前,地方考核的标准是该地的GDP,所以官员们致力于提高GDP,忽略其他。二十大把标准扩大了,强调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限于GDP。这就是金在书名中说的新游戏手册。
在这本书里,金刻羽谈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一胎化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外贸,财政,民营企业的创新,以及中美之间的科技竞赛等等,许多都是在纠正西方论述的偏失。最重要的是,笔者认为,是她对中国体制的肯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她述说新一代中国人与上一代的差别,相信他们会为中国带来变化和新气象。总之,这是一本平易近人,讲道理但是不空谈理论的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