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雷蒙多訪華的重要意義

9/23/2023

0 Comments

 
吳章銓
​
     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於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晚乘機抵達北京。

     雷蒙多的訪問,是繼葉倫的訪問進一步推進雙方的商務關係。為表示善意,她去中國前,美國將韓國、台灣對大陸半導體部件禁運的豁免期限延長,將27家中國實體從禁運清單剔除,並短期延長又將到期的鄧小平所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她行前並與美國150多個企業交談。他們多數主張擴大溝通渠道。於是她的訪問得到工商界的支持。她行前一天,8月22日,她會見中國駐美大使謝鋒,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和她的訪問交換意見。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歡迎她的訪問,將就關切的經貿問題向美方表明立場,同時期待與美方就化解經貿分歧、推進務實合作進行深入討論。雙方為這次訪問,都是有計劃有準備的。預示訪問將會有具體成績。

     8/28,星期一,雷蒙多在北京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談。兩人同意經常保持溝通:每年至少會談一次;同意建立副部長級和司局級官員的工作組,並邀請兩國企業界領袖參加,自2024起每年舉行兩次會議,磋商商務問題;同意設立雙邊訊息交流機制,討論出口管制問題和減少關於安全政策的誤解。第一次交流便在次日星期二舉行。

     8/29,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談,說明拜登政府支持中國經濟發展,不尋求脫鉤。希望中國提供具體的、可預期的公平的競爭環境。與國務院主管經濟和產業政策的副總理何立峰會談。與文化和旅遊部長胡和平會談;同意2024年舉辦中美旅遊高層對話。
     8/29 晚上乘京滬高鐵去上海。在車上接受記者訪問。

     8/30 與上海市長陳吉寧會談。雙方強調穩定的經貿關係符合中、美和全球利益。在浦東機場舉行記者招待會。離開中國。

     對於雷蒙多的訪問,中美各方的反應都是正面的。8/31中國商務部的記者招待會表示,兩國部長達成具體務實的成果。

     綜合雷蒙多這次訪問的重大成果,是繼先前葉倫將貿易戰和科技戰區分,推動中美貿易雙軌進行。第一,她說明有關國家安全的問題不討論。第二,尋求一般經濟貿易來往正常化。她說,大部分經貿關係與國家安全無關,可以健康發展。中方顯然做過同樣的考慮,因此獲得共識:戰略對峙和民生合作雙軌進行;雙方恢復經濟和商貿對話,增加建設性,減少對抗性。以後將開始商務、金融、氣候變化等各方面的正常化談判。這種合作,得到雙方經貿企業界的支持,也得到盟國的支持。

     雙軌關係是:戰略性經貿關係(科技戰)仍將脫鉤或彼此纏鬥;民生性質的經貿關係則將正常化。由民生領域實務部門各自操作。一如歐洲的設想,將“去中國化”轉為“去風險化”。拜登對華戰略方針的三點“合作、競爭、對抗”,今後將區分為經貿“合作”和戰略“對抗”兩大端,競爭在兩者之間都兼而有之。

     雷蒙多的訪問清楚表明:美、中都有戰鬥派和民生派,民生派表明不能干預戰鬥派的戰略部署,但是願意在廣大的民生經貿領域合作。 

     雷蒙多曾回憶:父親曾經在寶路華(Bulova)手錶廠工作28年;工廠遷往中國後,便失業了。她說,在過去40年間,有數百萬美國人遭遇到相同的情況。她親身的經歷可能使她了解,現在美國和盟國把在中國的投資外移,並禁止若干貿易,中國因此失業的人數不止幾千萬人。雙方有同樣的痛苦經驗,應該彼此了解,不應當是彼此加碼打擊對方,而是以建立和平、正常的經貿關係,擴大工作機會,為兩國家庭的幸福著想。

     民生派重視絕大多數國民的生計,生活和事業,快樂與幸福。兩國間絕大多數的經貿來往與國家安全問題無關,不涉及戰略戰鬥派的顧慮。

     兩國戰略性的纏鬥仍然如火如荼地進行。拜登繼禁止對華輸出高科技產品和部件後,簽署命令,禁止美國在關鍵科技領域對大陸投資。與日、韓領袖舉行大衛營會談;與菲律賓提升軍事合作。9/10訪問越南,將已有十年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可稱是最接近中國的戰略動作。越南與中國曾經有軍事衝突,需要美國保鏢,當然歡迎拜登。在兩大之間保持平衡,能得到最大的迴旋空間,利益最大化。因此同時歡迎中共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訪越,強調兩黨政治互信,並強調兩國已經有“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國安部評論雷蒙多的訪問說:美國仍舊是要遏制中國。中國要求減少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制,取消301調查,和取消對華某些敏感高科技投資的禁令。中國同時禁用美光Micron、蘋果Apple等高科技公司產品,發佈《反間諜法》,調查美國在華公司。針鋒相對。

     中共立國後便追隨蘇聯,歸屬於第二世界。外以西方第一世界為敵。內則黨控經濟,重視重工業和軍工業,忽視民生經濟和民生。改革開放後,大陸加入西方的國際經貿體系,政治和經濟兩條腿走路。但近年的幾種不利經濟的政策使得對外經貿出現與西方脫鉤的危機,經濟嚴重下滑,企業倒閉,職工失業,使得實務部門主張在民生方面開放對外經貿交流,最高領導沒有反對。於是在與雷蒙多的會談中,形成美中交集的雙軌經貿政策。

     促成中美利益交集的外在因素,是國際經貿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大陸失去最大打工國的地位,也就失去與美國全方位競爭的潛力。其他打工大國崛起,美國將不再把大陸視為最大的競爭者,反而可能思考要維持一定的經貿關係,以牽制新崛起的全方位競爭者印度。印度崛起的勢頭異常迅猛。印度從英國殖民帝國學到國際縱橫捭闔的本事,已經在第三世界和英、美各國建立了巨大的影響力。將來可能與美國爭全球霸主的地位。

     美國事先顯然與盟邦有協商,獲得共識。因此盟國的官員紛紛訪問中國,包括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部長吉爾伯、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義大利副總理兼外長塔亞尼,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長埃默森。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原來很好,後來變得很壞,轉而加深與美國的軍事結盟。現在勢必試圖建立雙軌貿易關係。

     意大利外長9月4日訪大陸,一方面是安排退出有戰略意義的一帶一路關係:好合好散。一方面正是尋求維繫民生的經貿正常關係;意大利總理、總統都將在近期訪中。

     G7集團和五目聯盟各國全都有高級官員訪問了大陸。

     中共在俄烏戰中附從俄國,與美歐西方的關係更陷低潮。但是中國與西方有千絲萬縷的經貿關係,利益互補。因此雙方將民生貿易和國防安全考量一分為二:戰略性的國防高科技經貿壁壘依舊,同時解除貿易戰,西方將中國納入為貿易夥伴而不是敵人,則中國將是一半敵人,一半朋友,使俄羅斯少了半個朋友。中國也將維持過去40年與西方建立的半個朋友關係。

     今後中美敵、友關係的變化,將視兩國在全球熱點情況中的角色變化而定。

     中美之間的衝突,除了大國競爭的因素之外,具體涉及的問題有4:俄烏戰、印度佔領藏南的爭議、南海糾紛三者,都不是大陸一方可以解決的,但第4點的台灣海峽問題,則是大陸一念之間,改弦更張,就能順利而迅速解決:將對台灣的武統政策,改為真正的和平統一政策。對大陸毫無損失,有利無弊,而且會早日統一。大陸需要付出的只是:不再以耀武揚威自豪,也不求將台灣納入黨國專制的體制。和平統一勢必允許台灣保有若干現行制度,包括政治的民主制度和法治,社會經濟的自由平等,等等。一旦宣佈和統是唯一統一途徑,等於也表明不以武力解決國際問題,並切實贊同多元制度並存。從此意識形態不再對立,台海通道安全,東南亞國家安全,台海雙方都維持與全世界友好的外交、經濟、貿易關係。台灣不再是全球戰略對抗的焦點,大陸的國際關係將立刻緩和。美、中戰略派的安全顧慮降低,各種有戰略意義的對抗會漸漸放鬆,傾注於國家安全方面的資源將轉用於民生方面。民生經貿的比例將提高。

     台灣擁有世界先進的半導體產業,是各國要保台的核心因素之一。武統將會大量摧毀兩岸寶貴的經濟和科技建設,更將波及兩岸同胞,包括不可彌補的人才,是全民族的損失。如果引起國際戰爭,更是民族罪人。萬一台灣不保,已經有人說,寧可炸毀台積電和其他科技公司,也不讓大陸獲得,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現在各方期待,中美間將有哪些後續交流?例如:1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會不會接著訪華?她負責推行貿易政策,本來是主持戰略性貿易戰的,今後也應該執行民生貿易這一軌的貿易。貿易代表署(USTR)已於9/6日宣佈,將對352項中國商品和77項新冠病毒相關產品的“301條款”關稅豁免期,延長至今年12月31日。2 中國實務部門的部長級官員是否將訪美?兩國其他有關部門是否將隨之建立經常性部長級副部長級和專家級定期會議?建立實務的工作組? 3 兩國是否鼓勵經貿企業界人士交互訪問?4 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引起巨大的戰略對抗,今後是否建立溝通渠道,就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投資謀求合作?例如,中國是否參加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5 中美教育交流本來很好,基本上應該與國家安全無關。留學生政策是否將回歸正常化?美國的教育屬於州的權力和民辦,將來是否有各級公、私立學校校長和教授互訪?

結論:雷蒙多繼葉倫的訪華,推動兩國務實的民生經貿關係,獲得具體而重要的成果。美國對中國的經貿政策,原來一直是戰略派包辦主導。民生派將民生經濟和戰略對抗分流,雷蒙多和葉倫都說,是得到拜登授權的。所以是美國現政府的政策。

     共和黨對雷蒙多訪華成果接受的程度如何?是否兩黨形成共識?將來的中美經貿關係是否不受兩黨交替的影響,保持穩定?有待觀察。

     中國大陸贊同發展雙軌經貿關係。各部門都熱誠接待美國訪客,沒有針鋒相對的場面。顯然習近平是首肯的。他也說要保持開放,全球化是正途,這也是中國現政府的政策。

     民生與戰略兼顧,這個格局可以持久。而且如果戰略對峙有突破性的緩和,可以順利向民生派的經貿政策回歸。那將是中、美和全世界的期望。

作者: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0 Comments

日本强行排放核污水的科学依據与政治因

9/23/2023

0 Comments

 
王文軍
     ​ 
     ​2011 年3 月11 日,9级强震引发的特大海啸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 号至3 号机组堆芯熔毁,1、3、4 号机组厂房发生氢爆。这场特大事故不仅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还产生了一个长期的严重次生危害——核污水。
 
     福岛核污水主要来自3个方面:反应堆冷却水、进入机组厂房的地下水和雨水。由于3个发生堆芯熔毁的反应堆需要不断注水以维持低温停止状态,且内部存有大量混杂了金属、砂石等物质的熔毁堆芯残骸,所以,冷却水接触高放射性物质后,便会成为核污水。同时,地下水问题更为棘手。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日本阿武隈山系地下水脉的正上方,每天约有700—900 吨地下水经其下流过,其中约一半流入厂房内部及地下区域,在与高放射性物质接触后成为核污水。此外,日本是海洋国家,降雨充沛,每年都要经历几场台风,台风期间由于大量雨水入渗,每周约有2天核污水泄漏入海量超过500 吨。经过9 级地震和海啸,核电站机组的厂房、地下管道等广泛区域均发生严重的破损断裂,这三种类型的核污水交汇相融、泡冒滴漏,给事故处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福岛核事故是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中最高级别的7 级核事故,妥善有效地处置包括超大量核污水在内的放射性废物成为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不久,就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警告核污水处置将成为事故处理中最大的难题。在2013年9月,日本政府确立了解决核污水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综合对策。基本方针包括3 点:一是清除污染源,二是控制地下水和雨水不接近污染源,三是防止核污水外泄。
综合对策包括:一是清除机组厂房地下积存的高浓度核污染水,通过《多核种去除设备》(ALPS)等净化设备进行处理,增加处理容量,提高处理效率;二是在地下水脉的上游区域修建旁流系统和汲水井,在机组厂房周边修建陆地隔水墙,即冻土壁,尽可能降低地下水流入量;三是在核电站港湾内修建遮水墙,防止外漏,并使用储水罐储藏、管理核污染水。
 
     但是,上述核污水对策执行落实的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点:一是清除污染源工作远远超出预想难度。在2013 年的污染水对策中,虽然污染源被界定为厂房地下积存的高浓度污染水,但真正的污染源是1 号至3 号机组的熔毁堆芯残骸,地下积存的高浓度污染水即来源于此。冷却水、地下水和雨水也因为直接或间接与之接触,成为高浓度污染水。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提供的数据,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从陆侧方向流入的地下水依然达到每天200—300 吨,加上巨大的雨水量,可以说,“控制地下水和雨水不接近污染源”的目标也未实现。三是《多核种去除设备》(ALPS)等设备的净化效果未达标,核污水的储藏和管理压力并未减少。
 
     据日本经产省“废堆· 污染水对策事务局会议”报告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由于放射性污染源极难清除,经过10 年的“治水”,地下水、雨水截流工程效果有限,ALPS 净化效果未达预期,福岛核污水问题并未从源头得到遏制。如果不采取更有效的对策,核污水还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间断地以每天百吨上下的规模源源不断地产生,今后数十年排海核污水总量还将持续累加。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条1(4)条款,“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日本的决定之所以邻国批评和反对,根本原因在于其行事方式与核安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共健康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治理要求相悖。其做法不符合国际环境保护伦理以及相关行为标准,涉及一系列国际法原则和程序等问题。
 
     为了使国内外接受其核污水排海计划,自2013 年ALPS 运行后,日本一直在精心打造一个概念:ALPS 可以有效去除氚之外的62 种核素。2013—2016 年,日本污染水对策委员会下属的工作小组直接被命名为“氚水任务小组”。这种话语通过官方报告、包括IAEA在内的各层级专家组发布资料、新闻报道等渠道反复重复,逐渐生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事实”,即ALPS 处理水符合排放标准,安全可靠,日本欲以此证明排海决定的合法性。但是,2018年8月,日本国内外媒体、环保组织相继爆出ALPS 处理水内含有除氚之外的多种放射性物质。之后,东电被迫承认锶90、钇90、锶89、铯137、碘129、锝99、碳14等多种核素活度浓度超标。据日本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储水罐中存有的ALPS 处理水中约72% 不符合排放标准。这不仅验证了此前一些专家持有的“东电处理水数据信息造假”的怀疑, 而且经过日本国内外专家进一步的追究,发现所谓的62种核素指标,实际真正测定的仅有7 种,其余指标数据都是纸面推算的结果。2020年9月,东电开始对ALPS 处理水进行二次处理实验,但实验样本量仅为2000 吨。由此可见,日本不但一直在玩文字游戏,而且竭力模糊甚至捏造关键的信息数据,图谋为其核污水排海骗得“通行证”。
 
     就国际范围而言,日本的海外沟通明显偏重于其西方盟友,借重日本人天野直弥担任IAEA总干事的便利,拉拢国际机构为其站台背书,而对于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周边邻国则长期怠慢,不经充分协商单方面作出决定,招致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
 
     2021年4月13日,在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排入大海之后,美国国务院回应称支持日本政府的决定,并表示该做法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目前,中韩等多国已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表示明确反对。与此同时,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却出奇一致地选择了沉默。
 
     在核废料的处理上,美国本身也有前科,1954年,美国就曾在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进行核试验,并把核废料填埋在当地。然而,2019年传来消息,用于填埋的穹顶建筑正在开裂。
 
     无独有偶,据法新社报道,法国于1960年至1996年期间在太平洋核试验场共进行了193项核试验,涉及文职人员和军人共15万名。
 
     历史上的核事故,例如切尔诺贝利和三哩岛核事故都是大气污染,没有类似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这类事件。
 
     从地理位置上看,核污水排放入海,首当其冲的是太平洋国家;而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是大西洋国家,受到的是间接影响,并且他们相信到彼时,核污水已被大海稀释了,因此对日本此举反应并不急切。”廉德瑰分析指出。与此同时,美国渔业所依赖的是大西洋,欧洲国家渔业也足够发达,“触动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所以欧美都纷纷採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2023年8月24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就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表示,日本政府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我们敦促日方倾听国际社会声音,切实以科学、安全、透明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接受严格国际监督。
 
     2021年、2022年中国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在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目前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的本底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管辖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总体处于历年涨落范围内。
 
     8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强调,「覆水难收,我们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灾难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
 
核污染水排海带来哪些影响
 
     在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是关键。日方坚称经过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为“处理水”,并认为“处理水”已达标可排。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第一,核污染水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
 
     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第二,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影响人类健康。
 
     日本方面主张,经海水稀释之后,水中的氚浓度将达到日本管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然而稀释并不能减少排放核污染水的放射性总剂量。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表示,这些放射性核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第三,核污染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福岛核污水预计多久影响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结果是,核污染水在进入海洋环境之后,首先是通过洋流的输运,会扩散传播到不同的大洋。此外还会通过海洋的生态系统,例如食物链的传播而不断传递,并且也有可能通过公众摄入海产品的方式进入到人体里,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或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潜在影响。
 
     据之前对福岛核事故的监测,大部分污染物是会向东传播,然后跨越整个太平洋。其中也有一小部分污染物会通过西太平洋膜态水的传播向西南方向进入,大概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进入中国海域。
 
     中国大陆地区沿海理论上受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排泄点福岛处于日本东海岸,又位于日本暖流的末端,核污水会顺着洋流在北太平洋绕一圈,才会到达中国台湾地区附近,而且中国的内陆河流都在中国大陆沿岸注入水资源,强大的压差形成一道天然的水屏障。
 
     日本核污染水经过一圈后,与我国接触的水域核放射量会降低很多。但放射量低,不代表影响不大,尤其是对当地影响,例如日本经济、当地渔民生计问题、周边韩国海产品等等。从社会角度来看,它会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当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已成全球关注焦点,也引起中国消费者对自日本进口食品安全的担忧。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就已经开始对日本福岛县等可能遭受核污染影响的日本进口食品进行入境管理。禁止进口日本福岛县、栃木县、群马县、茨城县、千叶县的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进口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同时,要关注进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标示的内容是否齐全,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到食品产地为禁入区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保护自身的权益。
 
     福岛核污水治理属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范畴,但因涉核这一政治领域的高度敏感议题,加上当前东亚地缘政治的微妙局势,因此有可能面临国家间相互信任与互动较难实现的困境。
 
     福岛核污水处置问题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不容有失。日本应认真回应国际社会、周边国家以及本国民众的严重关切,最大限度地使用安全处置手段,本着对国际公共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同各利益攸关方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IAEA、国际海事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也应对日方决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和验证,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作者:王文軍,1968生於重慶,1989年北京航空學院三分校肄業。2007年參與保釣活動。世界華人保釣聯盟創會會員。

0 Comments

华为突破制裁,打击美国霸权

9/16/2023

0 Comments

 
水秉和

​                                                      *** 運用AI制作视频***   华为突破制裁,打击美国霸权
​


      论者常说,美国霸权有三大支柱:美元,美军和美国科技。为了维护科技霸权,自特朗普2018年开始打压和制裁中国的高端科技开始,拜登上台後继续加码,联合日,韩,欧洲和台湾地区,彻底断绝华为取得任何西方先进芯片技术的途径;大家都说,美国是以洪荒之力,联合世界上可以联合的所有力量,使尽各种手段,包括怂恿加拿大绑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无论如何要把华为掐死。试想,华为只不过是一家民营企业,1987年创立,一度曾濒临倒闭,并且几乎被摩托若拉收购,可是,在美国举全国之力,加上一些助虐的帮手,拳打脚踢,把它摁在地上摩擦,它活了下来。在苦斗三年之后,悄声不响地推出了5G手机,这个成就,真的是惊天地而泣鬼神呀!

      据报导,任正非的出身并不好,父亲原来是国民党的军人,所以家庭定性属于“黑五类“,小时备受歧视待遇。居住在贫穷落后的贵州,尽管节衣缩食,全家仍然经常挨饿,六个兄弟姐妹中,一人饿死。父母强调子女的教育,使任正非得以走出山村,受到大学教育,并终于到当时大陆上最自由的深圳去创业。这样出身的人居然能把钱视为身外物,拒绝上市捞金,把公司的股份悉数分给所有员工,并不拘一格,广招天下人才,全心全力搞研发。

      它未雨绸缪,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司都采用效率第一,控制库存,缩减编制的现代企业规划的今天,它却大量储备人才,设立了海思,设计出自家的高端芯片。海思还设计了“备胎”,当谷歌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时,它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出了自己的鸿蒙操作系统。不准它使用全世界通用的美国芯片设计软件(EDA)时,它很短时间内设计出自己的EDA,不准它使用全世界通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甲骨文(Oracle)时,它又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软件。华为是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也正因为如此,美国能够打垮法国的阿尔斯通,兼并它的优质产业,能够打垮当时在芯片领域领先的日本东芝,夺回芯片的主导权,能够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抄底天量的韩国三星的股权,可是,当它使用类似的手段来对付华为时,华为没有被它打趴下,华为埋头苦干,在失去了代工的台积电和没有最先进的光刻机的情况下,突破了重重路障,异常低调地推出了5G手机。

      许多论者都已经指出,这不单单是一个手机的事。这是一个高端科技产业链的事。拜登入主白宫之初夸下海口,他绝不容许中国超越美国。为此,他联合盟友,试图建立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高科技产业链。起初,他可能想联合盟友跟中国脱钩,可是不但欧洲做不到,连美国自己也做不到,所以就想缩小范围,改为“小院高墙”,也就是把脱钩的范围固定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而高端科技就是在这个“小院”里的东西。随着华为突破这个小院子,拜登的整个制中战略就出现了危机。

      在全球南方,能够跟发达国家分庭抗礼的,老实说,只有中国。中国的制造业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在贸易领域,中国是130个国家的第一或第二位的贸易伙伴。如果美国能够把中国排拒在高端科技之外,那么,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号召力就会被大幅度削弱。这也就是为什么华为的突破引起世界轰动的原因。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世界超强。尽管师出无名,可是当美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败伊拉克的时候,它的国力和威望达到了顶峰。但是,接下来,美国接二连三地犯了战略错误,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跟伊斯兰教的恐怖组织纠缠不休,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消耗了巨量的国力。在国内,两党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而贫富差距也无阻力地继续扩大,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下降到10%。疫情肆虐过后,政府几乎无节制地印钞,导致国债飙升,高达32万亿。有估计显示,在拜登的四年任内,从墨西哥边境非法入境的移民将高达7百万人。这些事实凸显的是,美国国内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而美国却惹上了俄乌战争。不论谁是谁非,历史会把俄乌战争的责任扎扎实实地放在拜登的肩膀上。

      ​俄乌战争是一个分水岭。当美国率领北约和欧盟跟俄罗斯互相消耗的时候,中国悄悄地促和了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和解,篡夺了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同时,全球南方国家都看到了机会,它们必须自求多福。8月间,金砖组织峰会扩容,从原来的5国增加到11國,还有二十多个国家有意加入。金砖组织正在酝酿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货币和结算体制。也就是说,俄罗斯在军事上对抗美国霸权,金砖组织试图在金融上制衡美元霸权,而中国,通过华为的突破,要在科技领域挑战美国的霸权。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可是,它们为动摇美国霸权起了个头。




0 Comments

中国在南海如何应对美菲的挑战

9/16/2023

0 Comments

 
彭文逸

      如果你到菲律宾旅游,无论你是去南北两个大岛,夹在两大岛中间的一群中型岛屿,还是去西边,与南海接邻,狭长而美丽的巴拉望岛,你可以随便问当地的居民,有没有海外的亲戚或朋友,八九不离十,他们的答复是肯定的。他们的亲朋可能在中东,港台,日本,而更可能是在五眼联盟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

      被西班牙殖民了近四百年,然后被美国殖民了约50年,菲律宾与西班牙的关系已经非常淡薄,可是跟美国的关系那可是如胶似漆,紧密得不行。美国是他们的参照系,是他们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的精英。精英之间在交谈中经常使用美式英语,或者夹杂着英文和本地语。我多次在菲律宾旅游,惊讶地发现,菲律宾极度缺乏真正的书店和用本地文字写的书,可是到处都可以非常便宜地买到美国袖珍本的小说。原来,我们在美国看完不要的言情,侦探小说等,论磅卖给书商或者旧货店之后就被运到了菲律宾。这些书,和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成为菲律宾人的精神食粮。

      我没有数据,不过,据我所知,菲律宾每年都送一批菲律宾军官到美国受训,将官级的军人几乎没有一位是没有到西点镀过金的。除了杜特尔特,18岁时想到美国读书,结果一着陆就被随机遣返之外,历年的菲律宾政要,绝大多数都在美国受过教育或者经常来美国探亲访友。当然,我们知道,现任总统,小马科斯,跟着他哪位被“人民的权力”运动驱离,被当时的老布什专机接到夏威夷的父亲,在美国渡过了童年。所以,现在菲律宾倒向美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2016年,菲律宾发生了一桩黑天鹅事件,那就是南方大岛上的纳卯市市长,杜特尔特,当选了总统。该年恰恰是美国一手操弄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判决的时候。大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场中国拒绝参加的无意义的仲裁案,菲律宾一定胜诉。但是,2012年,美国哪位怂恿菲律宾提起诉讼的助理国务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菲律宾在四年后居然选出了一位从内心深处反美的总统!杜特尔特居然冒着全国精英的普遍反对,否定了这项完全对菲律宾有利的判决。这个奇葩的行为搞得美国非常狼狈。美国派遣了两个航母战斗群到南海来,替仲裁案捧场助威,结果,在习近平动员三大舰队与之对峙之下,悻悻然离去。这可能归功于中国的国运,让美国精心策划的仲裁案以挫败收场。

      但是,7年之后,情况变了。杜特尔特的女儿无论如何不肯继承她父亲竞选总统,情愿把总统的位子让给小马科斯,自己担任清闲的副总统。小马科斯一辈子受到他母亲和姐姐们的呵护照料,不知道挫折为何物,以为只要有美国保护,他就可以轻松愉快地跟中国掰手腕了。可以说,球踢到了中国这一边。中国必须告诉小马科斯,他误判了情势。

      还需要顺便一提的是,菲律宾有庞大的华侨群体,在十大富翁的排名中,华侨占了八位。可是,必须了解,华侨并不亲中。虽然每年都有大批华人到中国旅游,朝圣(拜菩萨),或者到香港购物,可是,他们绝大多数并不认同共产党政权。近年,一大批大陆青年,许多不务正业,偷渡到菲律宾淘金,从事网上赌博或者向国内传放色情视频等不正当行业,带给当地华侨相当不良的印象。也就是说,华侨不会对菲律宾的对华政策发生任何影响。

      一句话,对于中菲之间的南海争端,特别是当前的仁爱礁对峙,中国不可能用软性手段解决,不论是诉诸于经济利益,区域团结,历史友谊等,都不可能扭转菲律宾当前亲美的政策走向。中国必须用实力,秀肌肉,暴露美国是纸老虎的真实形象。问题是,怎么用实力?

      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至少可以举出三个层次的秀肌肉方式。第一种最温和,那就是长期对峙,不容许食物饮水以外的物资进入岛上,也完全不顾澳洲,日本,美国等在周边耀武扬威的行动,并且跟它们对着干,它们搞一次军事演习,那么中国马上也搞一次比它们更大的军事演习。如果菲律宾企图硬闯,那就必须硬挡,绝不让它得逞。

      第二种方式比较强硬,但是仍然不主动跟对方接触,那就是一面在仁爱礁对峙,一面造岛。不是在远处的中建岛,而是在黄岩礁造岛。黄岩礁的礁盘面积约140方公里,可以造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岛。它距离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只有约200 公里,在哪造岛绝对是直接给菲律宾一个下马威。如果任何国家想要阻拦,那就是对方主动挑衅,中国可以据理还击。

      第三种方式就是把仁爱礁搁浅了24年的破军舰拖走。这可能会引起一些冲突。美国已经发声,说它会对此引用美菲联防协议。这就跟2016年的情况相似了。我们就看,拜登是否有足够的底气来阻止中国拖走破军舰。因为,如果真正引起中美冲突,只要击沉一艘美舰,那就是一场大战。如果击沉美舰而美国没有报复,那么,美国的霸权从此崩塌。毫无疑问,第三种方式相当于摊牌,其效果最大,风险也最高。它的优点是把可能爆发的战火引到南海而不是台湾。

      我们深知,仁爱礁事件并不只是一艘破军舰的事,它其实是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的全面博弈之中的一个冲突点,而且是美国蓄意制造的冲突点。在俄乌战争打了18个月的今天,至少部分的西方军事专家和主流舆论都已经表示,乌克兰有点支撑不住了,而中国给予俄罗斯经济上的支持是俄罗斯能够打持久战,拖垮乌克兰,甚至拖垮欧洲的根本原因。美国觉得,它必须在亚洲制造事端,撕裂东盟,阻扰《南海行为准则》的通过,同时施压中国,甚至让中国也卷入一场代理人战争。只有这样,中国才可能自顾不暇,无法给予俄罗斯足够的助力。

      ​必须了解,如果今后一年间,拜登在俄乌战争中失利(概率相当高),他就非常可能竞选连任失败。以目前的选情来看,拜登的对手,不论是民主党党内,还是共和党,都不支持向乌克兰继续提供援助,都要设法跟俄罗斯和解。他的败选对美国的霸权将会是致命性的打击。所以,在国际大势的关照下,2024年将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年度。中国到底是应当选择第三种方式,现在就直接挑战美国,看它是否真的敢启动美菲联防协议,介入仁爱礁的冲突之中,还是选择第一或者第二种方式,把对峙的局势拖下去,等待俄乌战争打出个分晓,再决定下一步行动,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
                                          
0 Comments

仁爱礁:拜登圍堵中國政策的軟肋

9/9/2023

0 Comments

 
張文基

     八月五日中國和菲律賓在仁愛礁爆發衝突,菲律賓指責中國海警使用水炮攔截菲律賓補給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8日的聲明中回應,菲方無視中方的善意和誠意,執意向仁愛礁“坐灘”軍艦運送用於維修加固的建築物資,這是此次事態的起因。 中國指責菲律賓違背了拆除仁愛礁上船隻的「明確」承諾;該艦於1999年擱淺在該處,用來宣示菲律賓在南海的領土主張。 多年來仁愛礁斷斷續續地發生不少衝突,然而,這次事件有可能觸發戰争。最主要的原因是,小馬可士總統今年上任以來改變了前任總統杜特蒂的對華友好政策,加強美菲軍事同盟,配合拜登的圍堵中國大戰略。 如果美菲不收斂這種敵對行為,中國很可能一改過去24年的忍讓政策,一勞永逸的拔掉這個毒刺,鮮明的捍衛中國主權,並以此立威,改變處處被動的局面。 果如此,這將是拜登圍堵中國政策的大失敗!

中國的外在環境正在迅速悪化

     拜登的中國政策充满了戰術上的投機性、戰略上的矛盾和危险性。 拜登總統及官員屢次承諾: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期待同中方開展高層交往,保持暢通溝通,負責任地管控分歧,尋求對話交流合作。 然而,却言行不一,失去了中國的信任。

     美國的最大危機是長期積累的內部問題。 所以拜登政府的重點是首先發錢給人民,特別是美國低收入人民,避免社會動蕩,爭取時間重建美國。 他的中國政策是:1.經貿上減少對華依賴,特別是戰略物資,並在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 2.盡量延緩中國的崛起,特別是在中國周邊建立各層次的防中聯盟。 不斷的挑釁中國的底線,但是又力求不與中國發生全面的武力衝突。 美國精英學習了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希望用各種非戰争手段困住中國。

     今年以來,美國在東亞的防中同盟有相當大的進展:美日韓同盟,美日印澳同盟,都得到迅速的進展。在南海的佈局也是非常的積極,除了菲律賓外,也極力拉攏越南。拜登總統在8月8日的一場政治募款活動上透露,越南希望升級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並成為美國的主要夥伴,因此他“很快”將前往越南訪問。

     此外,印度7月22日向越南贈送了其庫克里級導彈護衛艦“吉爾班”號(INS Kirpan),這體現了印度與越南不斷發展的雙邊戰略和防務夥伴關係,同時也反映了兩國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日益增長的力量的共同關切。 正在越南進行正式訪問的印度海軍參謀長庫瑪律(R Hari Kumar)在越南金蘭灣深水港主持了戰艦移交儀式。

     在南亞方面,也傳來令中國不安的消息,8月13日,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省瓜達爾港發生一起針對中國工程師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 巴基斯坦媒體引述分離主義的俾路支解放軍(BLA)發佈的一份聲明說,此次襲擊由俾路支兩位戰鬥人員負責實施,襲擊的目標是中國工程師的車隊。 襲擊者與巴基斯坦軍警進行了激烈的槍戰,並且引爆了炸彈。 整個事件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瓜達爾港是中巴經濟走廊(CPEC)的重要一環,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的旗艦專案。 中巴經濟走廊專案由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2013年5月提出,2015年4月啟動,意在加強中巴兩國之間交通、能源、海洋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讓中國租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瓜達爾港為期99年的經營管理權,為中國進入印度洋開闢了一條全新的快捷通道。

     從2004年起,俾路支解放军武力對抗巴基斯坦政府,聲稱旨在為長年受壓迫的俾路支人爭取平權與民族自決。 巴基斯坦指控俾路支解放军為印度所操控,且印度於阿富汗坎達哈與賈拉拉巴德等地的領事館為其提供軍事、經濟資助和武裝訓練,目的為造成巴基斯坦動盪。 除了印度以外,美国也是最不希望這個项目的成功,因爲它將使得中國的海上運輸不需要經過美國控制的麻六甲海峡。 所以,不能排除美國的幕後影響。

     最近巴基斯坦政局不稳,有迹象顯示巴基斯坦正企圖改善與美國的關系,這會否影嚮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值得高度關注。

中國可能的應對方略

     當然,中國爲突破美國的圍堵也有重大的成就,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佈,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衣索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成員身份將於2024年1月1日生效。 一個直接的影響是它將加速降低國際經濟活動中對美元的依賴,這將直接衝擊美國稱霸世界的一個重要支柱。

     中國也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加速軍事領域、高科技領域的建設,降低中國管理體系依賴美國軟體的風險,及減少對外貿易依賴美元結算的份額。 然而,中國也不能坐視美國在中國周邊加緊建設對中的圍堵聯盟,必須奮起反擊! 和平崛起是善良的願望,但是前提是必須有強大的武力基礎,和敢於亮劍的決心,才能建立威望,確保和平!

     先賢云:“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 打天下靠的是武力,治天下靠維繫和平的制度。 不論是維護南海主權,還是统一台灣,都是得天下的過程,最終必須要用適當的軍事手段才能逹成。 一个例子:沒有清朝初年的康雍乾三朝百年的武力開拓,那來今天的青海、西藏和新疆的和平稳定!

     因此,中國必須尋找一個突破口,用適當的武力來立威。 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和越南是美國拉拢的重要目标,如果中國不能阻止这个新同盟的出现,将是一個重大的战略失误。在菲律宾和越南之间要如何選擇一個突破口呢?菲律賓比越南是更適合的對象。 越南與美國的關系是基於短期利益的結合,根基不固。 美越兩國有根本的、制度上的矛盾,那就是越南是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完全投向美國對於越共等於是自殺行爲。 而菲律賓迄今深受美國意識形態的影響,更可能與美國結成聯盟,從中國的角度看必須儘快阻止聯盟的進一步發展,才能避免長期隱患。

     此外菲律賓軍事力量很弱,仁愛礁提供一個良好的目標,而軍艦坐灘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國際正常規則的無頼事件,中國采取維護主權的行動所遭受的國際壓力會較低。 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迅速革除這個毒瘤,美國及其盟友很難即時做出有力反應,当事情已成定局,美國不可能因爲此事與中國摊牌。 只能形式上的譴責和制裁,相對於建立中國的大國威望而言,其代價是幾乎可以忽略的。

     除了對仁愛礁直接采取行動外,中國可用的牌很多,在黃岩島進行吹填工程就是選擇之一。 擴大後的黃岩島,與永興島和美濟島將成為一個大三角的強大防禦體系,確保南海的全面控制。

     中國希望和平,但是一昧的讓利和姑息不可能帶來和平。

外强中干的美國必需改變對華策略

     拜登上台後强调重振美國的國際領導力,表面看也獲得很多成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擧對華贸易政策爲例,拜登在減輕對華依賴上似乎獲得巨大成效,今年前6個月,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的佔比為13.3%,低於2017年全年21.6%的峰值,創下自2003年(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年後)全年12.1%的比例以來的最低水準。 買家轉而向墨西哥、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購買從電腦晶元、智慧手機到服裝等商品。

     然而,深入挖掘,你會發現美國對中國的依賴仍然如同過去。 美國表面上正在將其需求從中國轉向其他國家。但這些地方的生產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中國的投入。例如,隨著東南亞對美國的出口增加,其從中國進口的中間投入卻呈爆炸式增長。中國對墨西哥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番,墨西哥是另一個受益於美國去風險的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研究發現,即使在美國最渴望遠離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部門,進入美國市場最多的國家也是那些與中國工業聯繫最密切的國家。供應鏈變得更加複雜,貿易變得更加昂貴。但中國的主導地位絲毫沒有減弱。所以,拜登的對華贸易政策并没有成功!

     美國今天表面經濟不錯: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美股高漲,然而,這有實質生產力的支撐嗎?事實上的美國,從一個普通人民的親身感受看,是超級市場上貨物較新冠前漲了60%以上,餐館也如此,治安是越來越差,如果一旦發生社會動蕩,大多數的城市的警力將無法維繫治安。 所以美國正在製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泡沫,任何不利消息都會導致泡沫的崩塌。況且美國正深深的陷入烏克蘭戰爭的泥淖,拜登怎麼有能力於此時和中國全面軍事攤牌。

     爲拜登計,他必須及時管束小馬可士,不可在仁愛礁問題上激怒中國而釀成令美國重現紙老虎的囧境。

     ​最近世界各地都面臨因氣候劇變所導致的前所未有的天災,以中美而論,中國的京津冀區域及東北人民處於“水深”的困境,美國夏威夷州的度假勝地,茂宜島,發生了歴史上最大的火災,115人死亡,385人失蹤,人民經歷了“火熱”。 上天警示人類必須合作應對共同的威脅。

0 Comments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