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hina Forum (Bilingual)
                             
  • 首頁
  • 每週論壇
  • 關於我們
  • 連絡我們
  • 活動
  • 捐贈
  • 散文
  • English Home
  • 中文首頁 Chinese Home
  • Nonclickable 页
  • Nonclickable 页

美國亞太戰略的恒與變:III.尼克森遺產是再轉變的明燈

3/25/2023

0 Comments

 
張文基

今天危險的美中關系是不可持續的,必將面臨另一個轉變,如何維持“恆”的最重要利益而找到维持和平必要的“變”?

拜登上任後中美關系持續緊張

拜登上任後深知改革幾十年的積弊豈能是一朝之功,所以他的大戰略是穩定大局爭取時間重建美國。

為此,對内是三大計劃:紓困维安,就業基建,家庭社福,瘋狂發美元爲維持社會穩定,改善貧富差距和恢復美國製造業爭取時間。 對外的主要目的是延緩中國趕超美國的時間。 策略是塑造中俄爲敵人轉移國內矛盾,具體的手段是:1. 高舉民主與集權的價值觀鬥爭,組織以英美爲核心,5眼聯盟次之、G7和印度、澳大利亞及北輔約為的對中俄的不同層次的統一戰缐。  2. 利用台灣這個棋子牽制中國。  3. 對中俄進行軍事、政治、經貿及宣傳各領域兢爭和威懾,但是避免全面衝突,因爲那是最大的災難。  4. 闗鍵高科技領域與中國脫鉤。  5. 在對美國有利的領域,如氣候問題,和中俄合作。

去年8月2日,當時的衆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國的警告訪問台灣,解放軍隨後增加,增強海空軍的繞台灣島軍事演習。 而美國2023年的國防授權法中更夾帶了去年國會還沒有通過的 「台灣政策法」的重要內容,赤裸裸的顯露出美國全面干涉,主導有關台灣防禦武統的能力和決心。 加深了美中直接衝突的危險。

爲了降低危機,去年11月14日拜登對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峰會中做出的“五不四無意”承諾,那就是“不尋求改變中方體制,不尋求與中方發生“新冷戰”,不會拉攏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鉤,無意遏制中方經濟繁榮,無意打壓中國。

然而,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訪華的前兩周之內,發生了兩個事件: 1. 北約秘書長斯圖爾滕貝格,訪問日韓,高調宣示亞太對北約的重要性,顯示針對中國的亞太版北約正在迅速成型。 2. 美國防長訪問菲律賓,並簽訂了協定,美軍將在菲律賓靠近南海和台灣的敏感區域增加幾個美軍基地,這基本違反了不久前菲總統馬可士訪華時對北京的承諾:不歡迎域外國家,也就是美國,介入南海問題。

從中國的角度看,這不是違反了“不會拉攏盟友關係反對中國”的承諾? 這種言行不一導致了一個原本可大可小的流浪氣球問題,變成了一個新的衝突焦點。

中美關系的根本危機:美國不實指控 破壊互信基礎

今天美國精英對中國的普遍的指控是:中國回報美國幫助中國加入全球體系的,就是輸出了壓迫、侵略和反美主義。
這些指控是違背事實站不住腳的! 過去50年的美中交往,中國固然受利,但是美國獲利難道更少嗎?美國搞垮了蘇聯,變成唯一超強,美國獲得了幾十年的價廉物美商品,維持多年的低通脹高標準消費,否則今天的通脹和內部矛盾早就爆發了。

此外,中國也曾經試圖照搬美國的某些制度,但是實踐証明這不適合中國,中國選擇了自己的道路,也獲得顯著的成績。但是,中國一再的宣示不對外輸出中國道路,因爲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 中國幾十年侵略了誰? 中國超過35年沒有發動對外戰爭。 中國反美嗎? 中國人民是少數對美國最友善的國家之一,只要美國不製造對中國的敵意。

美國及它的一些盟友指控中國破壊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基於規則的國際體系的關鍵要素包括聯合國、國際人權法和世界貿易組織等。 然而,這種指控是客觀還是抹黑?

西方指控中國在對待新疆少數民族和宗教少數群體時違反國際人權法,並在其經濟實踐中無視自由和公平貿易的原則。

事實是1949年維吾爾族人口約220萬人,2021年超過1200萬人,這就是西方所指控的對新疆的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嗎? 而經濟上,中國正在把喀什建設成一帶一路大戰略下的國際貿易重鎮,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對未來充滿希望。相比之下,自從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以來,美洲的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0%以上,今天的印第安人保留區,除了少數賭場區外,大多生活落後,一片蕭條。 那麼西方人憑什麼可以給中國貼上種族滅絕罪的標籤呢? 這不就是川普所指控的在過去的30年裡,標準的“假指控,假新聞”嗎?

自從川普當政以來,美國透過建立關稅壁壘,管制出口,企業補貼及貿易制裁,加速摧毀自己建立的國際自由貿易制度,而中國十分明確的擁護自由貿易制度。

中國是聯合國的堅定支持者,而過去卅年美國未經過安理會授權的軍事行動在全世界造成百萬左右的死亡,產生了數以千萬的難民。 美國要贏得世人尊敬,應該首先糾正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指責中國。

尼克森的世界觀是美國重構健康的美中關系的明燈

今天美國的非理性的對華政策是不能持續的,因爲它很可能會導致美中的大衝突,那將是人類的大災難。 要改變首先就必須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美國的最大危機是什麽? 美國所希望得到的結果又是什麼? 美國的亞太政策的根本利益是什麼? 現有的對華政策是否能有效的解決危機、爭取最大的利益?

美國的最大危機是今天美國人民對於美式民主的信任已經逹到歴史的新低! 美國人民今天最關心的是扭轉過去50年不斷下降的趨勢,能夠“活的好、活的健康、活的安全,活的有希望”。 拯救美國須要從美國內部做起,把中國當成攻擊的焦點是看錯病、吃錯葯,不僅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有可能更惡化美國內部對華人的歧視,從而製造更多的問題。

是的,維護美國在太平洋的存在和影響力是美國的根本利益,然而,正如尼克森1967年所說的不是作為征服者,而是作為夥伴。 非理性的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鼓勵台灣與中國爲敵,不僅危及整個亞太,而且不必要的把原來對美國有好感的一個偉大民族,中國,變成一個可怕的敵人,並促成一個美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戰勝的中俄聯盟! 美國應該做的是善用美國在台灣的影響力,促成台灣和大陸的最終和解。 亞洲是世界的希望,一個和平繁榮的亞洲才是解決美國困境的希望。

美中關系是兢爭和互利並存的,而良性兢爭更可以是改革的動力。 在今天世界面臨許多挑戰,合作才是解決危機的唯一出路。 然而,由於兩黨精英普遍的對華強硬態度,導致在私人和公共政策討論中大多數人避免對中國表現出“軟弱”的態度,其結果是一個共鳴箱,造成學者、分析師、和官員爲了個人的專業或政治前途做出政治正確的表態。 這種群體思維的環境排除了多元辯論和充滿活力的思想激蕩,這必將不利於美國的國家競爭力。

所以,根本之計是拜登團隊需要改變心態,與中國建立互信。 而尼克森1994年在他的書,Beyond Peace,提供了智慧的建議:

  1. 21世紀和平的關鍵將是大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合作應對共同的挑戰。
  2. 世界已經變得如此相互依存,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孤立地解決其問題。
  3. 美國必須保持其軍事實力,但它也必須認識到,僅靠軍事力量無法解決政治問題。
  4. 美國必須繼續在促進和平與穩定方面發揮領導作用,但它也必須願意與其他國家合作,為共同的問題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
​
  
0 Comments

美國亞太戰略的恒與變:II.尼克森下野到川普時期

3/25/2023

0 Comments

 
張文基

編者按:本系列分三篇文章,第一篇“重溫尼克森1967年的文章”刊登在中美論譠第498期。

美中關系的蜜月期,1972-1989

由於處理水門事件的低級錯誤,尼克森被迫於1974年9月8日辭職。 中美建交被延後到1979年一月一日,Jimmy Carter 總統任內宣佈。 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然而,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 美國廢除了中華民国與美國共同防禦條約,並且撤出所有的駐台美軍,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也在1979年4月25日關閉。

美中建交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與中國合作共同對抗蘇聯勢力透過與越南的聯盟關系控制東南亞、進而進入印太,威脅美國在此區域的利益。 然而,美國國會認爲不能輕易的放棄台灣給中國,從而失去對第一島鏈的控制。 因此,美國國會於1979年4月10日通過了台灣關係法。 本法案通過授權建立一個實質大使館來管理美國和臺灣的“事實上的外交關係”。 該法規定“美國將向臺灣提供必要數量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以使台灣能夠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及“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杯葛或禁運)解決台灣未來的行為,均會威脅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美國將嚴重關切。 ” 此法案成爲日後美國介入台灣問題的法律根據。

1982年8月17日雷根總統訪華時簽訂了817公報,它不僅繼承了前兩個公報的內容,更允諾美國向臺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它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中國則重申「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導致中國政治動蕩,事件平息后,許多美國精英覺得是美國和平演變中國的挫折,終結了短暫的美中蜜月關系。

1991-2020: 中美關系的悪化

1991年蘇聯及東歐的共産主義政權紛紛垮臺後,尼克森建立的美中合作對抗蘇聯的戰略基礎不復存在,美國做出了一系列嚴重的挑釁事件:

1. 92150F-16A/B 2. 93軍强行登船搜查「銀河號」事件,雖然沒有發現任何禁運物資,却嚴重的侵犯中國主權。3. 94年美海軍在黃海對中國返航的核潛艇進行了多次鎖定及模擬攻擊,幾乎觸發戰爭。4. 95年李登輝訪美及之後的96年台海危機,當時中國召回駐美大使。5. 98年的 “考克斯報告和李文和事件” 。 衆議員考克斯指控每一個在美華人都可能是中共的潛伏間諜(sleeper agent)提供證據,不幸的是20年後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6. 99年5月美國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並造成多人死傷。 事後美國以錯用了過時的地圖為由致歉、賠款了事。7. 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幾乎導致另一次武裝衝突。所幸911事件的發生,反恐成爲新焦點。

奥巴馬上任後,認識到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美國的重要國家利益發生了變化,随着中國的崛起,須要將中国列爲對手,但是2008金融危機的發生,美方有求于中国,兩國關系得以保持。随着金融危機的缓解,特别是看到2011年2月中國成功的從動蕩的埃及和利比亚紧急撤侨近四万中國公民,展示出中國强大的軍事、動員、及外交實力,在2011年11月,宣佈美國“重返亞洲”,將美國主要軍事、經濟和外交資源轉向亞洲,特別是南海區域。

隨著南海仲裁案預定將在2016年7月12日公佈仲裁結果後, 5月9日,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哈裡斯叫囂美軍已“做好今夜與中國開戰”的準備。 2016年7月,美國雙航母戰鬥群在南海集結完畢,這其實就是用武力來威懾逼迫中國承認仲裁結果的意圖。 然而,在中國動員了海空軍及火箭軍的大部分兵力舉行演習後,美海軍選擇撤出該海域,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大衝突。

川普上任後,尤其是2018年後,對中國採取了強硬立場,重點關注貿易和經濟問題。 他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減少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 他還採取措施限制華為和中興等中國科技公司的發展。 在南海及台海問题上,川普對中國採取了更具對抗性的做法,包括籌組反中聯盟。 他採取措施限制中國在國際組織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影響力。 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後,他更惡意的稱之為「中國病毒」。然而他高調的壓制中國進口商品,不僅沒有嚴重傷害中國,反而破壊國際生產鏈,埋下之後美國的通貨膨脹。     

中國幾代領導人的智慧 加速中國發展

江澤民和朱鎔基一代,由於他們的成長和求學背景,因此能以西方人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與之交往,有助於緩解美中緊張關系。

在對外關系上,江在任內曾經做了一件絕大多數政治人物不敢碰,卻是非常具有戰略前瞻的決定,那就是他和俄羅斯確定了中俄邊境缐,奠定了中俄走向正常關系的基礎,否則,就沒有後來的上合組織,也不可能發展“一帶一路”。 更重要的是給中國在中、美、俄的大三角關系中站在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

朱鎔基解決了中國當時的嚴重經濟問題,也加速了中國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 特別是成功地與美國談判 WTO入會條件,使得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奠定了過去20年經濟的快速成長,按照美國的數據,2021年中國的GDP是177,341億美元,是2000年的14.6倍。

在軍事上,江看到1991年海灣戰爭的結果,敏銳的提出建設一支能夠打贏未來資訊化戰爭的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軍隊。 這種認識是今天中國軍隊遠比俄羅斯進步的重要原因。 在台灣問題上,他充分授權汪道涵,完成了重要的“九二共識”,這也必將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不可避過的底線。

胡錦濤上任後關注農民福祉,加強邊遠地區的漢語教學,並在保衛和建設南海島礁問題上邁出具體步伐。 他看到了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加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和建設。 2008年汶川地震成功救災和重建,成功主辦2008年奧運。 2011年2月從動蕩的埃及和利比亞緊急撤僑近四萬中國公民,展示了中國強悍的動員組織能力。 然而,中國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意識形態混淆,和貪腐越演越烈。

習近平最大的貢獻是完整的論述了什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發展的目標,強調不忘初心,高強度整治腐敗,成功實行脫貧攻堅,全力建設一個能打勝仗的軍隊,並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偉戰略。
​
中國的成功發展已經在各領域都是全球前三名,甚至前二名的位置。 而同時間美國卻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這令美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失去了50年前的信心。 這就是今天美國精英階級希望壓制中國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原因。
 



​
0 Comments

西方普世價值破綻百出已然浮出後美國時代

3/18/2023

2 Comments

 
成吉鹿
 
人類已經漸漸瞭解,西方自封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人權選舉,三權分立,多黨政治,外加媒體第四權監督國家社會。這一套宣傳話術,現在破綻百出,正在面臨瓦解。  奉行西方普世價值的國家,莫不落入國家敗落,經濟衰退,政局不穏,社會墮落的境地。
 
三權分立原意是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制衡,完善平衡國家的施政。久了之後,目前早已變成互相傾扎,爭奪權利。美國兩黨政治早已變成在野黨惡意破壞政府施政,損害國家利益在所不惜。因為政治領袖來自選舉,沒有品管,什麽牛鬼蛇神,但憑口舌便捷,順應民粹,便可能當選政治領袖,國家政策不再以國家利益為主軸,這是普世價值注定失敗的基因。
 
以美國為例,前任總統川普,面對新冠疫情,不知領導防疫,竟然公開責怪中國傳播病毒,引導民眾仇視華人,引起全國性的羞辱毆打華裔亞裔。不知解決美墨邉境的移民問題,竟然公開羞辱南美洲移民都是竊盜犯,強姦犯,引導民眾仇視佔美國人口17%的拉丁裔人口。不知解決警察殺害黒人的問題,竟然公開支持白人至上的白人暴力民兵組織,引導白人民眾仇視佔美國人口13%的非裔人口。不知解決對華貿易逆差的問題,竟然以發動對華貿易戰制裁戰科技戰,破壞世界貿易秩序,藉此打壓中國。 川普本身有逃稅的問題,商業詐騙的問題。竊取國家機密文件的問題。干預喬治亞州參議員選舉的問題。 鼓動暴民攻佔美國國會大樓的問題。真是心機醜惡,官司纏身。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老庸糊塗,不能解決美國國內經濟,金融,貿易,種族仇恨,基礎建設落後的嚴重問題,卻只會印鈔票敷衍掩蓋經濟問題,執政兩年就印了超過5萬億的美元,高築債台,帶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簽署各式各樣的反華法案,不斷擴大制裁超過1000家的中國企業及無數官員,拉幫結派的圍堵中國,如組成AUKUS,四方會談,印太架構,芯片聯盟,民主峰會,全球乾淨網路計畫,推出由G7出資6000億美元民主的一帶一路,以此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儘是務虛不務實,以為畫出許多法案大餅就能鉗制中國。不顧世人共同盼望和平,拜登於2月20日,突擊式的走訪烏克蘭基輔,為烏克蘭添柴拱火,持續俄烏戰爭,藉此耗損俄羅斯。拜登本身有竊取國家機密文件的問題。縱容兒子在烏克蘭經商,擔任烏克蘭天然氣公司董事,貪婪弄錢的問題。阿富汗倉皇撤軍,戰略失敗的問題。也是無能失職,未來官司纏身。
 
日本的安倍及岸田是喪失日本國格的抱舔美國的卑微政客,高調跳出來迎合美國西方,制裁俄羅斯。最近拜登突訪烏克蘭基輔帶去5億美元的援助,日本更自動添加55億美元。明知經濟困頓,卻甘為美國爪牙。為了迎合美國,對中國的叫囂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以16億美元購買戰斧巡弋飛彈,威脅中國。面對日本嚴重的經濟滯困,束手無策,卻要提高軍費從GDP的 1% 增加到 2%。
 
印度是捧著西方普世價值,受到盎薩國家讚捧,號稱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最近英國的BBC報導了靠著民粹起家的印度總理莫迪(Modi),原來他是縱容印度教信徒殘暴屠殺境內穆斯林族群,不斷侵略鄰邦小國,無視於殘酷的種姓制度,國際上搖擺投機,任由國內千瘡百孔,無能治理國家的暴戾領袖。於是莫迪前幾天打着查税的名義抄了BBC在印度孟買和新德里的辦公室。
 
台灣的政治領袖,面對大陸有計劃的步步進逼的國家統一政策,毫無國防策略,卻全面順附美國,延長兵役,召訓後備軍人,暴漲軍事預算超過GDP的3%,叫囂抗中保台,以地雷對抗登陸的解放軍,用掃把和解放軍巷戰到底。最近白宮傳出拜登有毀滅台灣的計劃,台灣的政治領袖不敢要求美國澄清傳言,卻呼籲不要懷疑美國,不要破壞台美關係,不惜台灣烏克蘭化。政客爭奪領袖權位,毫無國家利益的考量。
 
最近有中國的高空氣象氣球飄進美國,美國國防部已經知情,並且評鑑是無害的氣球,中國政府也通報美國,是失控的空飄氣象氣球,對飄進美國空域表示遺憾。 但是媒體開始借題發揮,國會議員趁機擴大勢態,在野黨利用機會攻擊執政黨失職。於是總統拜登迫於民粹風向 , 命令空軍以F22戰機擊落了中國的氣象氣球,接著又命令空軍擊落了不明來源的三枚高空氣球,這時拜登高舉雙臂高呼飛行員是空軍的英雄,媒體跟著渲染,舉國歡騰。置氣象專家軍事專家國防專家以及學者的看法於不顧。這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行為卻如此幼稚不堪。
 
與此同時,一列約150節車廂的列車在俄亥俄州小鎮小鎮東巴勒斯坦(East Palestine)發生意外,其中12節載運危險化學物品的車廂爆炸燃燒,小鎮陷入火海,化學物品包括易燃的氯乙烯及丙烯酸丁酯等,造成廣大地區空氣及水源污染災害。小鎮的5000居民被強迫遷移,不得回到鎮上。如此重大肇事,10天之內,美國總統拜登及全國大型主要媒體竟然都沒有講話或報導,總統及媒體都沉浸在污蔑中國氣球事件的虛假喜悅之中。
 
曾經獲得普立茲獎之美國資深記者赫希(Seymour Hersh)在二月八日發表專文,直指美國係導演整個破壞北溪管道事件的罪魁禍首。報告中說明爆破北溪管道的動機,命令,時間,過程,手段,歷歷可信。揭發這樣一件史無前例的破壞商業民生的重要國際能源管道,屬於國家恐怖行為的案件。發表之後,全美國主要媒體竟然都噤若寒蟬,沒有跟進討論,所謂監督社會公正,維護國家正義的媒體第四權墮落至此,何來人民的尊敬。
 
美國國內問題嚴重,龐大國債削弱金融霸權,國家領袖的作為荒腔走板,攪亂全球。媒體墮落,淪為國家宣傳機器。許多國家去美元去美國公債,中東國家靠攏中國另謀發展,芯片聯盟也在鬆動,德法意各國爆发反北约反美示威。美國正在失去世界的信任,核心盟國的隊伍難以帶動,後美國時代已然浮現。
 



​
2 Comments

對中國人口減縮的另類觀點

3/18/2023

1 Comment

 
盛嘉麟
 
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曾是嚴重的國家隱憂,所以1979年啟動了一胎政策,外加經濟社會的變遷,至今中國婦女的生育數從2.75 逐漸降到2022年的1.08,遠低於維持人口靜態平衡所需要的2.1。2022年中國總人口從2021年的14.13億下降到14.12億,減少了85萬,首度出現了負成長,引起世界的觀注和中國社會的焦慮。但眾人討論的重點往往落入:人口的老化,老人的照顧,勞動力短缺,人口紅利消失,消費力下降,財政收入減少的老生常談。實則中國是超過14億的人口大國,不能只用這些概念來看這一問題,應該還有其他面相可以深入探討。
 
【從生態環境來看】
​

中國領土面積 960多萬平方公里,與俄國,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五個國家並列為世界六個領土大國。這五國的領土總和是中國的六倍,但是人口總和只有7.6億人,是中國的一半。可見中國國土承載的人口數量真是異乎尋常,超出比例的龐大。14億人口的食衣住行育樂的需要,對中國土地造成的破壞及壓力,遠超過生態環境所能承受,使得中國各地童山濯濯,沙漠擴張,河流乾涸,湖泊乾縮,嚴重污染。近年來國家必須付出極大的投資與努力,維護生態環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糧食生產國,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第六大石油生產國,第六大水資源國,應該是資源富饒的國家,可是攤上14億人口,中國頓時變成缺糧,缺水,貧氣,貧油的匱乏國家。
 
中國人必須胼手胝足,利用人口紅利的廉價勞工,創出世界工廠,辛苦謀生。必須群策群力開建大小水壩,南水北調,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開發綠能,西電東送,北煤南送,只為了維持14億人口的生存所需。
 
人口過多,造成就業競爭激烈,教育機會爭奪,交通運輸擁擠,住房條件緊迫,帶來了辛苦又負面的生存條件。從生態環境來看中國維持三億五億的人口,才是合理和諧的狀態,舒適的生活品質。
 
【從工作人力來看】

二戰時代的國家,需要工業農業,煤鐵石油、坦克大炮、軍艦飛機、幾千萬工作人力就足以撐起一個強大國家。而現在廿一世紀,除了維持二戰時代的傳統領域,還需要同時發展許多新的領域,軍工科技、太空計劃、再生能源、核能源、核聚变能源、快速運輸、半導體、網路通訊、超級電腦、人工智能等。如果沒有二億三億工作人力的國家,根本玩不起強國的夢想。
 
2009年起日本1.2億人口開始逐年縮減,而且日趨嚴重,2022年縮減了62萬人,造成工作人力短缺,國防自衛隊必須召募台灣東南亞的年輕人,太空計畫、半導體產業均因人口規模不足而發展緩慢。
 
人口縮減造成工作人力不足是放諸各國皆準的說法,現在先進國家面臨人口老化,出生率降低,年輕人口比例退縮,因此德,法,意,英,俄,日本都因為工作人力不足,無法撐起一個全方位的廿一世紀的強大國家,只能停在二線國家。但是中國是人口大國,這種說法並不適用於中國。
 
中國人口從2022年起縮減了85萬,到達目前的14.12億人,若這樣的趨勢不變,按照估計,中國人口在2050年降到12.68億,2100年降到5.87億。80年後即便是5.87億,仍然能夠維持3~4億的工作人力。無論是傳統的工業農業,或是廿一世紀的領域,軍工科技,太空計劃,再生能源,核能產業,芯片網路,超級電腦,人工智能等等,或是廿二世紀可能新進的領域,開發火星、探索太陽系、利用小行星資源等等。中國的工作人力都足夠支撐一個全面強大的國家。
 
【從人口素質來看】

日本50到90年年代,最優秀的工作人力世代創造了日本的經濟起飛,製造王國,1978年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90年代開始老齡化,最優秀的世代退出工作市場,後繼的世代許多是軟弱的無欲族,啃老族,維持不住強國的地位。
 
二次大戰後至90年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黃金時期,創造登陸月球、汽車鋼鐵,信息技術的優秀嬰兒潮世代漸漸退出工作市場,後繼的世代熱衷於軟性的金融投資、律師、企業管理等行業,不屑於工業製造等苦幹實幹的硬產業,致產業結構發展失衡。
 
而中國現在退出勞動市場的工作人力,是成長於中國經濟極為落後,教育不發達的年代。後繼的年輕世代是90年以後出生,教育水平、知識儲量,大幅提升。而更年輕的中國人是成長於教育發達,經濟繁榮,信心滿滿,民族復興的世代。所以人口老化,世代更替為中國帶來了更好的希望。
 
研究中國人口縮減的現象不要落入西方的老生常談,拘泥於老化照顧,勞力短缺,人口紅利,低消費力,財政減少的窩臼,這些問題當然需要關注。但中國的人口縮減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有性質上的不同,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在縮減的過程中,仍能維持規模的優勢,保有全方位的產業發展、軍事力量,以強國立足於世,而人民的生活環境與福祉又可望提升。
 
 
 

1 Comment

以诚制霸: 中国当如何在国际社会上与美国相处?

3/11/2023

1 Comment

 
傅崐成
 
     从朝鲜战争,兵戎相见,到如今的中美实质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都获得了重大的利益,这是难能可贵的成果。但美国至今处处想以国际霸主的身份来统御世界,处处想依照过去的实践惯例,把有竞争力的对手都一一打趴下去,踩在脚下,这就未免有失偏狭、自私与小器。响亮的MAGA(让美国再度伟大)呼声充分反映出了这种心态;俄乌冲突让乌克兰人赴死以保护美国利益,充分反映出了这种心态;在对华事务上的颠颠倒倒,利用增税减税以及台湾独立与否的话题来和中国打交道,也充分反映出了这种心态。这种心态不但影响着中美之间的实质关系,也影响
 
     着世界和平的前景。如何面对这样的美国?如何制约这样的霸权心态?中美武斗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唯有“以诚制霸”,让世界人民都逐渐认识到诚信原则的价值,让中美两个大国成为世界各国“和而不同”的外交典范,才是长久之计。
 
     当然,“以诚制霸”的实践路径必然是多元而复杂的,其中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今天的国际社会上,(在美西方的操弄之下)已经没有什么人还相信国际法与诚信原则的价值了。中国如能以足够的文化自信,来应对美国的霸权思维,引领国际社会更多的成员一道,穿越目前基本无序的国际社会丛林,这将是一个起点高、效果佳,富有中华文化理想性的,造福全人类的成就。
 
 
中美关系的障碍源于美国不当的国际法观

     这是一个欠缺相互信任、令人迷乱的国际丛林。诚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上罕见的品德。
 
     例如:去(2022)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印尼G20高峰会与中国习近平主席会面时公开说:“美国尊重中国的体制,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美方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寻求利用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稳定。”
 
     但是,令人迷乱的是,仅仅在此前一个月,2022年10月13日,美国才刚刚发布了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三世同日发表了《关于发布国家安全战略的声明》表示:“该战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我们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
 
     同一天,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也在乔治城大学发表了题为《国家安全战略旨在应对新挑战》的演讲。沙利文说:自上任以来,拜登、国防部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多次表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挑战”。事实上,上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已明确告诉世界:打断中国发展进程,必要时不惜以国防武力攻击中国,已经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了。
 
     面对拜登总统在G20高峰会上的发言,以及过去两年间,已经多次做过的前述口头承诺,习近平主席以及中国外交发言人也重申了中方这两年来反复说过的话:“希望美国遵守国际关系准则与中美三个公报”;“希望中美两国相向而行”; “希望美国一些政府官员将拜登总统的话落到实处”。中国人民其实大都已经了解,所谓的“国际关系准则”与 “中美三个公报”,已经实实在在地被美国抛诸脑后了。
 
     在美国的带领下,今天的国际社会上,英国企图强制收购中国企业在英国现有芯片厂的绝大多数股权;德国企图反悔允许中国企业购买汉堡港的股权;乌克兰已经反悔让售马达西奇公司股权给中国企业,且拒不赔偿;澳大利亚也已经强制收回出售码头股权给中国企业的许可。但这些都还算不上国际条约的违反,只能说是在国家力量的干预下,相关国际商务合同的违约事件。按照国际法,中国的受损方在寻求国家出面保护企业,进行国际司法或准司法的国际求偿程序前,需要适用“用尽当地救济途径原则” (exhaustion of local remedies),也就是所谓的卡沃尔条款(Calvo Clause)。
 
     相对于此,澳大利亚向法国购买潜舰,却突然片面毁约的事件,更令人印象深刻。2019年,澳大利亚正式与法国签订协议,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并出售十二艏常规潜艇。不料,仅仅两年之后,2021年9月初,国际社会上突然传出消息称:澳大利亚与美,英秘密进行了私下磋商,并单方面取消了与法国的购舰协议,改向美方购买核子潜艇。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怒批澳大利亚背信忘义。法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也立刻被召回国,以示抗议。由于购舰协议的当事者的官方身份以及协议内容的政府许可性质,这凸显了澳大利亚在国际条约关系上可鄙的失信行为。
 
     相对于这些美西方国家的失信行为,中国表现出了可贵的中华文化风格。孔子说:“人无信不立“。遵约守信是深入中国人血脉中的崇高价值观。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国际关系的准则,在美国的带头反对下,历经几十年才被联合国与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但是,在最近几年间,中国的外交态势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陆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一带一路”的主张,很快就在2017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及同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北京高峰论坛之后,得到联合国和绝大多数国家的接受。
 
     这种接纳中国主张的速度提升,主要是源于世界各国逐渐看到了中国信守承诺的表现。多年来,中国一直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作遵循不易的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地实践了。因此,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更可以相信的伙伴或对手。
 
 
美国惯于违反国际法上的“诚信原则”

     ​美国拒绝签署、加入某些有益国际社会的公约,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人们无话可说。但是加入了条约却拒绝履行义务,这就有悖于国际法的诚信原则了。

     例如:美国签署了《国际劳工组织宪章》(ILO Constitution)是国际劳工组织 185个和会员国之一,理应认真接受《国际劳工组织宪章》的拘束。但美国只批准接受了国际劳工组织189个公约中的14个;并且和缅甸一样,美国只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8个核心条约中的2个。美国利用其国内的程序手段,摆脱了对于《国际劳工组织宪章》的拘束。这就违反了1969《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十七条关于国内法与条约之遵守的规定。该条文规定:一当事国不得援引其国内法规定为理由而不履行条约。此项规则不妨碍第四十六条。
 
     此外,美国作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缔约国,却一再拒绝遵守该条约义务。例如在Leal Garcia v.Texas, 131 S.Ct.2866 (2011)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罔顾美国的条约义务,拒绝死刑犯与本国领事官员面谈的请求。此案受到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的严厉批评,认为美国在2003年Avena案中已经因相同的理由,被墨西哥控诉违反上述《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胜诉,国际法院也已经于2004年判决美国败诉。然而,美国却仍然违约如故,完全不予理会。
 
     1969《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二十六条(条约必须遵守)规定:“凡有效之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由各该国善意履行。” 这该是常识级的国际法。但是,除了上述案例,美国对于1975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以及2011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处理态度,也如出一辙: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全名《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之公约》,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后,1975年3月26日生效,有效期无限。公约一共有183个缔约国,包括中国在内。近二十多年来,绝大多数缔约国都主张按照公约的设计,加紧谈判一项旨在全面加强公约,包含核查机制的《议定书》。但是,美国一直独家阻挡《核查议定书》的谈判。美方的理由是:生物领域不可核查,国际核查“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利益和商业机密”,有利于“工业间谍活动”。
 
     但让人费解的是,当中俄等国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提出谈判《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也被美国独家阻挡。美国的理由却是:“条约草案没有包括核查条款”。
 
     可见美国自相矛盾的理由,根本不是其内心真正的理由 ---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霸权心态。
 
     其它在国际安全、军控和防扩散领域,美国这种单边主义和双重标准的作法屡见不鲜,也已经严重影响了现有军控和防扩散体系的有效性。例如近年备受关注的2010 年《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问题。
 
     1969《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还包含有“不得利用国内法达到违约目的”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国内法与条约之遵守)规定:“一当事国不得援引其国内法规定为理由而不履行条约。此项规则不妨碍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之规定)则规定:一、一国不得援引其同意承受条约拘束之表示为违反该国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之一项规定之事实以撤销其同意,但违反之情事显明且涉及其具有基本重要性之国内法之一项规则者,不在此限。 二、违反情事倘由对此事依通常惯例并秉善意处理之任何国家客观视之为显然可见者,即系显明违反。
 
     此处再思考一下前述的2011年Leal 案以及2004年Avena案的ICJ判决,美国如何惯于违背诚信原则的不当国际法作为,就更加清楚明白了。
 
 
诚信原则是强制规范中的强制规范

     在法律语境下,所谓的“诚信原则”,必然是要求当事方忍耐一定程度的困难(hardship),而能拒绝背弃信任,坚持履行本身的允诺。诚信原则早已是一项全球文明国家所共同实践的“习惯”,也是大家共同接受的“一般法律原则”。这一原则一再反映在各国的司法“判例”,并且早已包容在各国最知名公法学者所提出的“学说及理论”中了。
 
     《国际法院规约》(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与第二款规定:国际法院的法官在依照国际法做成判决时,必须按照这一条文适用相关的国际法。简言之,依照其重要性的顺序,国际法的渊源就包括了:条约、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判例及学说。
 
     此处我们需要特别强调:所谓的“一般法律原则”,例如《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则;又例如行使债权、履行债务,必须依照诚实信用的方式为之. . . 等等。这些都是”各个文明国家”所接受的法律原则,可以被国际法院的法官当作国际法来适用。
 
     然而,美国在定义“一般法律原则”时,并不采用“各个文明各国”这个说法。美国用的是“各个主要法律体系(major legal systems)”。换言之,美国认为有些国家的法律实践经验不足以认证一般法律原则。至于哪些国家的法律系统是“主要法律系统”?这就给美国容留了很大的选择考量空间。其实,这一点也很能突显出美国的霸权心态。
 
     从上述《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来看,同条第一项的规定不妨碍法院经当事国同意,“本诸公允及善良(ex aequo et bono)的方式”来做成裁判。也就是说,在没有第一项所列述的各种国际法可被使用的情况下,只要当事国同意,国际法院的法官可以本着天地良心,以无法之法来做成裁判。那么这里所谓的“公允善良”,在语意上能够違背“诚信”的含义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没有“诚信”的成分,哪来的“公允”及“善良”呢?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即便在没有法律可适用的情况下,诚信原则都会是一种人性的底線。除非人类不存在了,否则,无论有没有法律,诚信原则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性价值。
 
     由此看来,“诚信原则”实际上,已经成为是一项比强制性规范(peremptory norm / jus cogen)更加强制的规范。
 
     顺便解释一下:“依循公允善良”与“衡平法律原则”(equity as general principle of law / equitable principle of law) 不同。后者也与英美衡平法(equity)作为一个门类的法律不同,而是一种只讲究“全面考量所有相关因素” 以做成决定的程序方法原则。
 
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违法作为: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诚信原则”都是国际司法必须适用的国际法的强制规范( peremptory norm / jus cogent)。无论有没有条约的约束,当事方都要遵守“诚信原则”,才符合国际法;而所有的“条约”也必然要遵循这一原则来履行,才能符合国际法。按《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53条(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绝对法)抵触之条约)的规定:如果在缔结条约时就容忍放弃了“诚信原则”,这样的条约也根本是无效的(自始无效,绝对无效),完全不能成为有任何效力的国际文件。
 
     此外,《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五十三条条文的后段,还为“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给出了一个清楚的定义:”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并公认为不许损抑,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由此观之,《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使用武力的限制,仅允许因自卫或集体使用武力的原则,就是一般公认的国际法强制规律。这种规律是允许更改的,只不过是需要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而已。
 
     由于“诚信原则”在逻辑上,如同前述,除非人类人性消亡殆尽,否则是无法更改的,因此“诚信原则“应该是比一般”可以被更改的“国际法强制规律,更具强制性的强制规范,堪称jus cogen中的jus cogen。
 
     现在美国在中美双边关系中,一再玩弄语言文字游戏,背弃了相关的《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等成文的国际条约,这是对国际法诚信原则这一强制规范的违背。中国有必要把这一事实说得更加清楚明白。
 
     当然,国际社会也是不断变化的。法律上“诚信原则”的例外,就是“情势变迁”。但是,这一例外的外部边界势必要够清晰,才能维护“诚信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强制规范价值。对此,1969《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界限:美国显然没有因意外而“不得不”终止或退出中美之间各项条约的理由。这点从美国政府的一再口头声称:自己没有支持台独的立场来看,也就明白了。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不但规定了“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而且还规定了“不得利用国内法达到违约目的”的法则。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美国的作为都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违法行为。
 
     即使我们退一万步,绝口不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按照国际法院(ICJ)与诚信原则的适用案例,以及英美合同法中诚信原则的两种实践规则:口头证据法则 (Parole Evidence Rule)与反诈欺法(Statute of Fraud),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作为,也是无法被接受的违约、违法行为。
 
 
结语:

     人们总说;危机就是转机。今天的中美关系也是如此。在美西方一些国家长久以来的操弄之下,当下的国际社会已经是一片七零八落的丛林。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以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的公开发言,都证实了俄乌战争的起源,其实就是《明斯克协议》的被西方恶意毁弃。而今俄乌两个人民,死伤枕籍,血流成河,令人浩叹不已。
 
     ​我们不禁要问:
人类到底需要怎样的国际社会?
   --我们需要一个从天摇地动到稳定法治的全体社会。
世界到底需要怎样的领导大国?
   --世界需要一个能摒退利益收买,放弃霸权思想,以诚信立威的领袖国家。
 
     中国不能向美西方学习错误的国际法霸权思维。相反地,中国要以智慧和耐心与美国继续周旋下去,逐渐让全球人民看清国际法与诚信原则的价值。一方面藉以融化美国的霸权意志;另方面创造出中美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的新局面。“以诚制霸”该成为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柔性竞争的底色。实现之路,蜿蜒险阻,但我们确实有着不能不努力以赴的理由。

傅崐成博士,现任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大陆、台湾、俄罗斯仲裁人。曾任台湾国代、立委、行政院顧问、教授。




1 Comment
<<Previous

    类别

    All
    保釣專題
    兩岸議題
    台灣點滴
    國際政治軍事
    國際財經
    國際財經
    大陸政經
    大陸政經
    大陸觀察
    科學
    科學
    觀察
    觀察


    An advertisement
    will go here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August 2013

    RSS Feed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